CN111481769A - 一种输液用加药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液用加药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81769A
CN111481769A CN202010451016.XA CN202010451016A CN111481769A CN 111481769 A CN111481769 A CN 111481769A CN 202010451016 A CN202010451016 A CN 202010451016A CN 111481769 A CN111481769 A CN 1114817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cavity
needle
liquid
medicine ad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510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天军
宋伟飞
朱强
谢立平
周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angj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angj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angj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angj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5101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817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81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17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液用加药件,包括加药口、挡针板和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出液腔、加药腔和进液腔,所述加药口位于壳体上方,所述加药口底部外侧设置有挡针板。所述加药口内设有无针加药口、活动块和弹性球层所述活动块连接于无针加药口下方,所述弹性球层位于活动块下方,所述抵板两侧贯穿有无针出液腔,所述无针出液腔下方连接有单向出液口。本发明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液体在流动过程中能够完全排出加药件内三个空腔的空气,此时加入药液不会产生气泡,结构简单,可进行工业自动化批量生产。挡针板可以提高加药的稳定性,防止穿刺针侧滑伤到医护人员。采用无针加药方式加药,安全快捷,且采用三级梯形活动块结构,密封性能好。

Description

一种输液用加药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输液用加药件。
背景技术
在临床输液治疗中,医护人员时常需要在病患输液过程中向输液器中临时添加药液,现有加药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使用缺陷:若加药件位于墨菲斯滴管上方,加药后易造成墨菲斯滴管内的液面高度过高,从而影响医护人员和患者观察输液的速度、输液的通畅情况,医护人员将输液软管反折也会造成的反折不严的弊端;若加药件位于墨菲斯滴管下方且输液器无精密过滤器,药液无法充满加药口下方的空腔从而易成气泡,在输液过程中存在气泡随药液进入病患体内的风险,此时需要使用有逆流腔的加药件,但现有的有逆流腔的加药件为异型加药垫,域内空气不易完全排出,且装配时需要将逆流腔异型加药垫底部的扇形槽定位装配,生产工艺繁琐,机械自动化生产困难,不能进行批量规模化生产;若加药件位于墨菲斯滴管下方,输液器有精密过滤器,虽能过滤加药所产生的气泡,但含有精密过滤器的输液器成本高,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此外,医护人员加药作业通常使用带针注射器完成,注射器的注射针尖端比较尖锐,常规使用的加药件都是悬挂在输液管路中,加药时需要手持加药,稳定性差,医护人员受伤的风险大。
本发明分别设置进液腔、加药腔和出液腔三个并排空腔,输液时液体正向流动填满加药件这三个空腔,此时加药腔内液体向上流动,从而使液体在流动过程中能够完全排出加药件内三个空腔的空气,结构简单合理,满足一体化成型要求,可进行工业自动化批量生产。其次,本发明设有挡针板,挡针板为医护人员拿持加药件时提供着力点,可以提高加药过程的稳定性,挡针板周边采用凸沿设计,能够防止加药穿刺过程中,穿刺针侧滑伤到医护人员。最后,本发明拥有两种实施例,既可采用针管加药,也可采用无针加药;采用针管加药所匹配的加药垫为常规的圆柱形状,生产工艺简单,且与壳体装配无特殊定位要求,便于进行机械化装配;采用无针加药方式加药,安全快捷,且采用三级梯形活动块结构,密封性能好,节约材料。所以,人们需要一种输液用加药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用加药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液用加药件,包括加药口、挡针板和壳体;所述加药口位于壳体上方,所述加药口底部外侧设置有挡针板,所述挡针板周边设置有凸沿。
加药口有利于医护人员将药液加入加药件,挡针板为医护人员提供有效防护,有利于防止在加药过程中医护人员被注射器钢针刺破手指,也为操作提供着力点,从而提升拿持加药件的稳定性。当医护人员向加药件用力插入注射器钢针时,着力方向有所偏差,凸沿可防止钢针侧滑出挡针板,避免医护人员被注射针刺伤。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设有出液腔、加药腔和进液腔,所述出液腔位于壳体左侧,所述加药腔位于出液腔右侧,所述进液腔位于加药腔右侧;所述出液腔下方设有出液口,所述进液腔上方设有进液口;所述加药腔与进液腔通过加药腔底部的连接通道连接,所述进液腔通过进液口与输液软管相连接;所述加药腔通过顶部通道与出液腔相连接,所述出液腔通过出液口与输液软管相连接;
进液腔有利于输注的液体从输液软管中流入壳体内部;加药腔有利于输液过程中加入药液;出液腔有利于输注的液体从输液软管中流入精密过滤器。进液口为输注液体流入加药件的开口,出液口为输注液体流出加药件的出口。三个空腔并列排放且加药腔内液体流向为向上流动,有利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能够完全排出加药件内三个空腔的空气,防止空气积存在加药垫底部,避免注射器针头加药过程中产生气泡;若需要向加药件中注入病人所需药物,也可避免产生气泡。
优选的,所述加药口内部填充有加药垫,所述加药口顶端边缘处设置有压檐,所述压檐对加药口内部填充的加药垫进行限位。加药垫既有利于对加药腔起到密封作用,又有利于医护人员随时添加药液;使用方便快捷,仅须将注射器钢针插进去即可注射。压檐有利于固定加药垫,防止插入注射器时加药垫发生位移,同时压檐也能增加加药垫和加药腔的密闭性。
优选的,所述加药腔顶部通道截面积小于等于进液腔顶部通道截面积。加药腔内液体向上流动,这样进液腔内液体的压力大于加药腔内液体的压力,有利于液体在压力作用下充满加药腔。
优选的,所述加药口与挡针板的上表面高度差小于等于5mm,当注射器刚针穿刺侧滑时,有利于防止注射器钢针直接滑出挡针板的防护范围。
优选的,所述加药口内设有无针加药口、活动块和弹性球层;所述无针加药口上方设有旋转盖,所述活动块连接于无针加药口下方,所述弹性球层位于活动块下方,所述弹性球层侧面设有挡液弹块,所述弹性球层下方设有抵板,所述抵板两侧贯穿有无针出液腔,所述无针出液腔下方连接有单向出液口。
无针加药口便于医护人员不使用注射器前端的钢针便能实现输液过程中加药,避免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旋转盖在需要注塑药液时打开,不使用时关闭,可防止灰尘落入加药口中。活动块可挤压弹性球层后上下移动,使得活动块与加药件内壁形成供药液流入的腔隙。活动块采用三级梯形结构,密封性能好,且可以节约材料。弹性球层材质为乳胶,乳胶弹性大且容易发生形变,有利于活动块的上下移动。弹性球层中有若干个弹性小球,连接在一起的弹性小球之间存在弧形空隙,加入的药液容易残留在空隙中,挡液弹块包围弹性球层的四周,有利于防止药液进入弹性球层中的弧形空隙当中。用于药液流入加药腔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与密封圈中间设有垫片。垫片与密封圈相互配合使用,加大了活动块与加药件内壁之间的密封性能,有利于防止加药件内三个空腔的液体溢出加药件。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和垫片是材质为硅胶的密封圈和垫片。硅胶具有刚性的骨架结构,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和抗压强度,可经受活动块上下移动带来的摩擦,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
优选的,所述弹性球层由若干个弹性小球无缝连接组成。由若干个弹性小球连接而成,把使弹性球层发生形变的力分解到每一个弹性小球上,可减少医护人员挤压活动块所使用的力度,有利于医护人员轻松操作。
优选的,所述壳体位于流量调节器和精密过滤器之间。加药件位于墨菲斯滴管下方,可避免加药时药液充满墨菲斯滴管或墨菲斯滴管内液面高度过高,以致影响医护人员对输液速度或输液通畅程度的判断;也可避免医护人员将输液软管反折所造成的反折不严的弊端。加药件位于精密过滤器上方,若加药后出现气泡,精密过滤器可将其过滤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分别设置进液腔、加药腔和出液腔三个并排空腔,输液时液体正向流动填满加药件这三个空腔,此时加药腔内液体向上流动,从而使液体在流动过程中能够完全排出加药件内三个空腔的空气,结构简单合理,满足一体化成型要求,可进行工业自动化批量生产。
2、本发明设有挡针板,挡针板为医护人员拿持加药件时提供着力点,可以提高加药过程的稳定性,挡针板周边采用凸沿设计,能够防止加药穿刺过程中,穿刺针侧滑伤到医护人员。
3、本发明可采用针管加药,也可采用无针加药;采用针管加药所匹配的加药垫为常规圆柱形,生产工艺简单,且与壳体装配无特殊定位要求,便于进行机械化装配;采用无针加药方式加药,安全快捷,且采用三级梯形活动块结构,密封性能好,节约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输液用加药件采用有针注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输液用加药件采用有针注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输液用加药件采用无针注射时活动块和内壁密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输液用加药件时活动块和内壁分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输液用加药件A区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输液用加药件B区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输液用加药件安装于一次性输液器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加药口;2、加药垫;3、挡针板;4、壳体;5、出液腔;6、出液口;7、进液口;8、进液腔;9、加药腔;10、压檐;11、旋转盖;12、无针加药口;13、活动块;14、密封圈;15、垫片;16、弹性球层;17、挡液弹块;18、无针出液腔;19、单向出液口;20、输液针;21、输液软管;22、墨菲斯滴管;23、流量调节器;24、精密过滤器;25、钢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如图1、2、7所示,一种输液用加药件,包括加药口1、挡针板3和壳体4;加药口1位于壳体4上方,用于医护人员将药液加入加药件;加药口1底部外侧设置有挡针板3,可提供有效防护,防止在加药过程中医护人员被注射器钢针刺破手指,也为操作提供着力点。挡针板3周边设置有凸沿。凸沿可防止钢针侧滑出挡针板,避免医护人员被注射针刺伤。
壳体4内设有出液腔5、加药腔9和进液腔8,出液腔5位于壳体4左侧,加药腔9位于出液腔5右侧,进液腔8位于加药腔9右侧;进液腔8有利于输注的液体从输液软管21中流入壳体4内部;加药腔9有利于输液过程中加入药液;出液腔5有利于输注的液体从输液软管21中流入精密过滤器24。出液腔5下方设有出液口6,进液腔8上方设有进液口7;进液口7为输注液体流入加药件的开口,出液口6为输注液体流出加药件的出口。加药腔9与进液腔8通过加药腔9底部的连接通道连接,进液腔8通过进液口7与输液软管21相连接;加药腔9通过顶部通道与出液腔5相连接,出液腔5通过出液口6与输液软管21相连接;三个空腔并列排放且加药腔内液体流向为向上流动,用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能够完全排出加药件内三个空腔的空气,防止空气积存在加药垫底部;若需要向加药件中注入病人所需药物,也可避免产生气泡。
加药口1内部填充有加药垫2,加药口1顶端边缘处设置有压檐10,压檐10对加药口1内部填充的加药垫2进行限位。加药垫1对加药腔9起到密封作用,且医护人员随时添加药液,使用方便快捷。压檐10用于固定加药垫1,防止插入注射器时加药垫发生位移,同时压檐10也能增加加药垫2和加药腔9的密闭性。
加药腔9顶部通道截面积小于等于进液腔8顶部通道截面积。液体向上流动,进液腔8内液体的压力大于加药腔9内液体的压力,药液在压力作用下充满加药腔。
加药口1与挡针板3的上表面高度差小于等于5mm。当注射器刚针穿刺侧滑时,可防止注射器钢针直接滑出挡针板3的防护范围。
加药件用于一次性输液器上。输液器上方设有输液针20,用于穿入输液瓶内引流液体,引流的液体位于输液软管21内。输液针20下方依次设有墨菲斯滴管22、流量调节器23、壳体4、精密过滤器24和钢针25。墨菲斯滴管22用于监测输液情况,流量调节器23调节输液速度,精密过滤器24可过滤输液软管21内的气泡。壳体4位于流量调节器23和精密过滤器24之间。壳体4位于墨菲斯滴管22下方,可避免加药时药液充满墨菲斯滴管22或墨菲斯滴管22内液面高度过高,以致影响医护人员对输液速度或输液通畅程度的判断;也可避免医护人员将输液软管21反折所造成的反折不严的弊端。壳体4位于精密过滤器24上方,若加药后出现气泡,精密过滤器24可将其过滤掉。壳体4也可安装在不设有精密过滤器24的输液器上,节省成本。
实施例二:如图3-7所示,与第一种技术方案主要的区别在于,其加药口1内未设有加药垫2和压檐10,而是采用无针加药口12。加药口1内设有无针加药口12、活动块13和弹性球层16;无针加药口12前端连接注射器乳头,无需使用钢针便可加药。无针加药口12上方设有旋转盖11,防止灰尘落入加药口1中。活动块13连接于无针加药口12下方,活动块13采用三级梯形结构,密封性能好,且可以节约材料。弹性球层16位于活动块13下方,弹性球层16侧面设有挡液弹块17,活动块13可挤压弹性球层16后上下移动,使得活动块13与加药件内壁形成供药液流入的腔隙;挡液弹块17包围弹性球层16的四周,防止药液进入弹性球层16中的弧形空隙当中。弹性球层16下方设有抵板,抵板两侧贯穿有无针出液腔18,用于药液流入加药腔9;无针出液腔18下方连接有单向出液口19,只能使得药液从无针出液腔18流入加药腔9,液体不能从加药腔9流入无针出液腔18。
活动块13与密封圈14中间设有垫片15,垫片15与密封圈14相互配合使用,加大活动块13与加药件内壁之间的密封性能,防止加药件内三个空腔的液体溢出加药件。
密封圈14和垫片15是材质为硅胶的密封圈14和垫片15。硅胶具有刚性的骨架结构,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和抗压强度,可经受活动块13上下移动带来的摩擦,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
弹性球层16由若干个弹性小球无缝连接组成,把使弹性球层16发生形变的力分解到每一个弹性小球上,可减少医护人员挤压活动块所使用的力度,利于医护人员轻松操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输液针20插入输液瓶内,液体通过输液软管21流入静脉中。进液口7连接输液软管21上端,出液口6连接输液软管21下端。液体从进液口7流入进液腔8,再通过加药腔9底部的连接通道流入加药腔9,接着通过加药腔9顶部通道流入出液腔5,最后从出液口6再流入输液软管21下端。若输液过程中需要加药,本发明设有两种实施例,既可选择有针加药也可选择无针加药法。选择有针加药,将注射器针头插入加药垫2中,向加药腔9内注射药液。加药腔9内液体向上流动,进液腔8内液体的压力大于加药腔9内液体的压力,药液在压力作用下充满加药腔,完成加药且不产生气泡。选择无针加药,旋转打开旋转盖11,将注射器针头卸下,将注射器乳头瞄准无针加药口12,并向下挤压活动块13,药液从无针出液腔18经单向出液口19流入加药腔9内,药液在压力作用下充满加药腔,最终完成输液过程中的加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输液用加药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药口(1)、挡针板(3)和壳体(4);所述加药口(1)位于壳体(4)上方,所述加药口(1)底部外侧设置有挡针板(3),所述挡针板(3)周边设置有凸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用加药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内设有出液腔(5)、加药腔(9)和进液腔(8),所述出液腔(5)位于壳体(4)左侧,所述加药腔(9)位于出液腔(5)右侧,所述进液腔(8)位于加药腔(9)右侧;所述出液腔(5)下方设有出液口(6),所述进液腔(8)上方设有进液口(7);所述加药腔(9)与进液腔(8)通过加药腔(9)底部的连接通道连接,所述进液腔(8)通过进液口(7)与输液软管(21)相连接;所述加药腔(9)通过顶部通道与出液腔(5)相连接,所述出液腔(5)通过出液口(6)与输液软管(2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用加药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口(1)内部填充有加药垫(2),所述加药口(1)顶端边缘处设置有压檐(10),所述压檐(10)对加药口(1)内部填充的加药垫(2)进行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用加药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腔(9)顶部通道截面积小于等于进液腔(8)顶部通道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用加药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口(1)与挡针板(3)的上表面高度差小于等于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用加药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口(1)内设有无针加药口(12)、活动块(13)和弹性球层(16);所述无针加药口(12)上方设有旋转盖(11),所述活动块(13)连接于无针加药口(12)下方,所述弹性球层(16)位于活动块(13)下方,所述弹性球层(16)侧面设有挡液弹块(17),所述弹性球层(16)下方设有抵板,所述抵板两侧贯穿有无针出液腔(18),所述无针出液腔(18)下方连接有单向出液口(19)。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输液用加药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13)与密封圈(14)中间设有垫片(1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输液用加药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14)和垫片(15)是材质为硅胶的密封圈(14)和垫片(15)。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输液用加药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球层(16)由若干个弹性小球无缝连接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用加药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位于流量调节器(23)和精密过滤器(24)之间。
CN202010451016.XA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输液用加药件 Pending CN1114817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1016.XA CN111481769A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输液用加药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1016.XA CN111481769A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输液用加药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1769A true CN111481769A (zh) 2020-08-04

Family

ID=71790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51016.XA Pending CN111481769A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输液用加药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8176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1047A (zh) * 2021-10-25 2022-01-18 贾宇东 输液用加药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1047A (zh) * 2021-10-25 2022-01-18 贾宇东 输液用加药装置
CN113941047B (zh) * 2021-10-25 2024-01-30 贾宇东 输液用加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44992A (zh) 一种输液管路
CN106730119B (zh) 一种输液用无针接头
CN201200674Y (zh) 一种输液装置
CN108837229B (zh) 一种空气动力药液输送装置
CN111481769A (zh) 一种输液用加药件
CN107469191A (zh) 一种防针刺静脉留置针
CN102580189A (zh) 一次性使用自停液输液器
CN212756719U (zh) 一种输液用加药件
CN208927260U (zh) 一种留置针
CN107569738A (zh) 一种正压静脉留置针
CN208726273U (zh) 一种带混药器的双接口输液软袋
CN216091700U (zh) 留置针式输液器
CN208893346U (zh) 一种密封垫及采用该密封垫的无针连接件
CN217745210U (zh) 一种用于输液器的滴斗
CN212118696U (zh) 一种静脉输液装置
CN216855404U (zh) 一种快速排气的输液管
CN215133417U (zh) 一种安全型配液输液袋
CN211157835U (zh) 一种预充式冲管封管注射器
CN202314654U (zh) 双重过滤防回血输液器
CN217091659U (zh) 一种抗返流留置针
CN216676603U (zh) 一种防脱式输液器穿瓶针
CN207627610U (zh) 一种新型输液袋
CN213099954U (zh) 一种带封管液的输液器
CN209316675U (zh) 一种防回血逆向阻流器
CN215351218U (zh) 一种y形正压无针输液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