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93643U - 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93643U CN219393643U CN202320469480.0U CN202320469480U CN219393643U CN 219393643 U CN219393643 U CN 219393643U CN 202320469480 U CN202320469480 U CN 202320469480U CN 219393643 U CN219393643 U CN 2193936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tab
- battery
- housing
- cell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5056 cell body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889 copper f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外壳、电芯和顶盖,电芯设置于外壳和顶盖围成的第一腔体内,电芯包括堆叠而成的电芯本体和连接于电芯本体的极耳,极耳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电芯本体具有第一外壁和凸出于第一外壁的凸出部,第一极耳设置于第一外壁,第二极耳设置于凸出部的端面。本申请的电池,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随着电子设备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功耗越来越大,体积更趋轻薄化,电池作为电子设备的核心零部件,直接决定了电子设备的性能。
现有的电池由电芯、极柱、外壳和顶盖组成,其中,电芯的电芯本体通过电芯的极耳和电池的极柱连接。具体的,外壳和顶盖作为电池的外部结构,起到保护内部电芯不受破坏的作用,将电芯设置于外壳和顶盖所包围的腔体内,通过极柱连接电芯的极耳和外部的电子设备,以对电子设备进行供电。
但是,由于电芯和外壳之间存在较大空间,造成电池能量密度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外壳、电芯和顶盖,电芯设置于外壳和顶盖围成的第一腔体内,电芯包括堆叠而成的电芯本体和连接于电芯本体的极耳,极耳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电芯本体具有第一外壁和凸出于第一外壁的凸出部,第一极耳设置于第一外壁,第二极耳设置于凸出部的端面。
可选的,第一外壁和凸出部的端面相互平行,和/或,外壳的内壁平行于凸出部的端面。
可选的,凸出部靠近第一外壁的侧壁、第一外壁和外壳的内壁共同围成第二腔体,第一极耳位于第二腔体内。
可选的,多个电芯本体均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垂直于第一外壁并且垂直于电芯本体堆叠方向,第二表面平行于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为铜箔。
可选的,电芯本体的第一表面和相邻电芯本体的第二表面堆叠连接,以使多个电芯本体堆叠后的电芯本体平行于第一表面的两个表面分别为铜箔和铝箔。
可选的,第二极耳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第一连接部连接于凸出部,第二连接部连接于外壳的内壁,并且第二连接部和外壳的内壁焊接连接。
可选的,第二极耳在垂直于第一外壁方向上的高度大于第一极耳在垂直于第一外壁方向上的高度。
可选的,凸出部相对于第一外壁的凸出高度为3-30mm,和/或,第二极耳和电芯本体侧壁的距离为1-4mm。
可选的,电池还包括极柱,极柱连接于第一极耳,外壳的内壁连接于第二极耳,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极柱穿设于第一通孔,连接于第一极耳,极柱包括极柱本体和绝缘件,绝缘件设置于第一通孔和极柱本体之间,极柱本体的一端设置于外壳的内壁背离电芯本体的一侧,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极耳。
可选的,电池还包括转接块,转接块包括位于第一外壁和外壳之间的第一转接块,第一转接块连接于第一极耳和极柱。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外壳、电芯和顶盖,电芯设置于外壳和顶盖围成的第一腔体内,电芯包括堆叠而成的电芯本体和连接于电芯本体的极耳,极耳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电芯本体具有第一外壁和凸出于第一外壁的凸出部,第一极耳设置于第一外壁,第二极耳设置于凸出部的端面。本申请的电池,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池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电芯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4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池;
110-外壳;
120-电芯;
130-顶盖;
140-极柱;
150-密封件;
111-第一通孔;
112-第二通孔;
121-电芯本体;
122-极耳;
1211-第一外壁;
1212-凸出部;
1221-第一极耳;
1222-第二极耳;
1223-第一连接部;
1224-第二连接部;
141-极柱本体;
142-绝缘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电池由电芯、极柱、外壳和顶盖组成,其中,电芯的电芯本体通过电芯的极耳和电池的极柱连接。具体的,外壳和顶盖作为电池的外部结构,起到保护内部电芯不受破坏的作用,将电芯设置于外壳和顶盖所包围的腔体内,通过极柱连接电芯的极耳和外部的电子设备,以对电子设备进行供电。
但是,由于电芯和外壳之间存在较大空间,造成电池能量密度的损失。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电池内的电芯包括堆叠而成的电芯本体,电芯本体具有第一外壁和凸出于第一外壁的凸出部,可以通过电芯本体的凸出部额外提供一定的能量,从而使电芯本体具有更大的能量密度,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具体内容进行进一步说明。
现有的电池由电芯、极柱、外壳和顶盖组成,其中,电芯的电芯本体通过电芯的极耳和电池的极柱连接。具体的,外壳和顶盖作为电池的外部结构,起到保护内部电芯不受破坏的作用,将电芯设置于外壳和顶盖所包围的腔体内,通过极柱连接电芯的极耳和外部的电子设备,以对电子设备进行供电。但是,由于电芯和外壳之间存在较大空间,造成电池能量密度的损失。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包括外壳、电芯和顶盖。电芯设置于外壳和顶盖围成的第一腔体内,电芯包括堆叠而成的电芯本体和连接于电芯本体的极耳。电芯本体具有第一外壁和凸出于第一外壁的凸出部,极耳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第一极耳设置于第一外壁,第二极耳设置于凸出部的端面,可以通过电芯本体的凸出部额外提供一定的能量,从而使电芯本体具有更大的能量密度,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电池的爆炸图。如图1和图2所示,电池100包括外壳110、电芯120和顶盖130。外壳110和顶盖130作为电池100的外部结构,一方面,用于放置内部的电芯120,另一方面,用于保护内部的电芯120不受外部破坏。电芯120设置于外壳110和顶盖130围成的第一腔体内,用于对外部的电子设备进行供电。
其中,电芯120包括堆叠而成的电芯本体121和连接于电芯本体121的极耳122。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电芯的俯视图。如图3和图4所示,电芯本体121作为电芯120的最基本供能单元,用于对电芯120进行供电,以对外部的电子设备进行供电,极耳122连接于电芯本体121和外部的电子设备,以使电芯本体121的电能顺利的传递给外部的电子设备,极耳122包括第一极耳1221和第二极耳1222,以分别连接电芯本体121的正极和负极,从而组成完整的电路。
具体的,电芯本体121具有第一外壁1211和凸出于第一外壁1211的凸出部1212,第一极耳1221设置于第一外壁1211,第二极耳1222设置于凸出部1212的端面。由于凸出部1212凸出于电芯本体121的第一外壁1211,第一极耳1221设置于第一外壁1211,第二极耳1222设置于凸出部1212的端面,在第一外壁1211背离凸出部1212以内的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电芯本体121的凸出部1212额外提供一定的能量,从而使电芯本体121具有更大的能量密度,可以提高电池100的能量密度。
可选的,第一外壁1211和凸出部1212的端面相互平行,外壳110的内壁平行于凸出部1212的端面。具体的,由于第一外壁1211和凸出部1212的端面相互平行,外壳110的内壁平行于凸出部1212的端面,可以使电芯本体121的第一外壁1211和凸出部1212均正常放置于外壳110内,不至于因为端面歪斜过大而导致电芯本体121无法放入外壳110内,并且电芯本体121在加工制造的过程中保持第一外壁1211和凸出部1212的端面平行,可以使加工过程方便。
可选的,凸出部1212靠近第一外壁1211的侧壁、第一外壁1211和外壳110的内壁共同围成第二腔体,第一极耳1221位于第二腔体内,第一极耳1221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外壁1211,另一端沿垂直于第一外壁1211的方向朝外壳110的内壁延伸。
具体的,由于凸出部1212靠近第一外壁1211的侧壁、第一外壁1211和外壳110的内壁共同围成第二腔体,第一极耳1221位于第二腔体内,第一极耳1221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外壁1211,另一端沿垂直于第一外壁1211的方向朝外壳110的内壁延伸,可以使第一极耳1221完全处于靠近第一外壁1211的侧壁、第一外壁1211和外壳110的内壁共同围成第二腔体内,从而使第一极耳1221与设置于凸起部上的第二极耳1222并不发生接触,从而避免第一极耳1221和第二极耳1222出现短路的情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多个电芯本体121均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垂直于第一外壁1211并且垂直于电芯本体121堆叠方向,第二表面平行于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为铜箔。
具体的,由于通过电芯本体121的第一表面和相邻电芯本体121的第二表面堆叠连接,可以使电芯本体121具有多个电芯本体121的能量密度,从而使电芯本体121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
可选的,电芯本体121的第一表面和相邻电芯本体121的第二表面堆叠连接,以使多个电芯本体121堆叠后的电芯本体121平行于第一表面的两个表面分别为铜箔和铝箔。
具体的,由于通过电芯本体121的堆叠,多个电芯本体121堆叠后的电芯本体121平行于第一表面的两个表面分别为铜箔和铝箔,以避免电芯本体121平行于第一表面的两个表面均为铜箔或者铝箔,从而造成其中一个表面铜箔或者铝箔材料的浪费。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极耳1222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223和第二连接部1224。图5为图4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连接部1223和第二连接部1224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第一连接部1223连接于凸出部1212,第二连接部1224连接于外壳110的内壁,并且第二连接部1224和外壳110的内壁焊接连接。具体的,可以使第二极耳1222通过具有夹角的第一连接部1223和第二连接部1224实现和凸出部1212与外壳110的内壁的连接,可以在凸出部1212和外壳110的内壁较小的空间实现凸出部1212和外壳110的内壁之间的连接,另外,可以使第二连接部1224和外壳110的内壁之间可焊接的区域增大,使第二极耳1222和外壳110的内壁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可选的,第二极耳1222在垂直于第一外壁1211方向上的高度大于第一极耳1221在垂直于第一外壁1211方向上的高度。具体的,由于第二极耳1222在垂直于第一外壁1211方向上的高度大于第一极耳1221在垂直于第一外壁1211方向上的高度,可以使凸起部和外壳11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外壁1211和外壳11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凸出部1212可以提供更大的能量密度,进而使电芯本体121具有更大的能量密度,最终提高电池100的能量密度。
可选的,凸出部1212相对于第一外壁1211的凸出高度为3-30mm。具体的,由于凸出部1212相对于第一外壁1211的凸出高度为3-30mm,可以避免凸出高度过低,导致凸出部1212能量密度增大不够充分,同时避免凸出高度过高,使第二极耳1222没有足够的空间,影响第二极耳1222和外壳110之间的连接。
可选的,第二极耳1222和电芯本体121侧壁的距离为1-4mm。具体的,当外壳110设置倒角时,通过第二极耳1222和电芯本体121侧壁的距离起到避让倒角的作用,以使电芯本体121可以正常的放置于具有倒角的外壳110内。由于第二极耳1222和电芯本体121侧壁的距离为1-4mm,可以避免设置的距离过小导致避让不完全,造成电芯本体121无法完全放置于外壳110内,同时,避免设置的距离过大,造成空间浪费过大,导致电芯本体121能量密度增大的不充分。
可选的,电池100还包括极柱140,极柱140连接于第一极耳1221,外壳110的内壁连接于第二极耳1222。具体的,由于电池100还包括极柱140,极柱140连接于第一极耳1221,外壳110的内壁连接于第二极耳1222,可以通过极柱140连接于第一极耳1221,外壳110的内壁连接于第二极耳1222,进而通过极柱140和外壳110的内壁连接于外部的电子设备,从而起到连通电路的作用,并且可以保护第一极耳1221和第二极耳1222,以避免受到外部零件结构的破坏。
可选的,外壳110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11,极柱140穿设于第一通孔111,连接于第一极耳1221。具体的,由于外壳110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11,极柱140穿设于第一通孔111,连接于第一极耳1221,可以使极柱140通过第一通孔111连接于外壳110内部的第一极耳1221和外部的电子设备,从而起到过渡连接的作用,以避免电池100内部的零件受到外部的破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极柱140包括极柱本体141和绝缘件142。图7为图4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8为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7和图8所示,绝缘件142设置于第一通孔111和极柱本体141之间;极柱本体141的一端设置于外壳110的内壁背离电芯本体121的一侧,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极耳1221。具体的,由于极柱140包括极柱本体141和绝缘件142,绝缘件142设置于第一通孔111和极柱本体141之间;极柱本体141的一端设置于外壳110的内壁背离电芯本体121的一侧,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极耳1221,可以使极柱本体141通过第一通孔111连接于第一极耳1221的过程中,通过绝缘件142设置于极柱本体141和第一通孔111之间,可以避免极柱本体141和外壳110之间发生短路。
可选的,外壳110还包括第二通孔112,电池100还包括密封件150,密封件150固定于第二通孔112上。具体的,由于外壳110还包括第二通孔112,电池100还包括密封件150,密封件150固定于第二通孔112上,在固定密封件150之前,通过第二通孔112向电池100外壳110内注入电解液,直至注入完毕后,将密封件150固定于第二通孔112上,以避免电池100内部的能量泄露。
可选的,电池100还包括转接块,转接块包括位于第一外壁1211和外壳110之间的第一转接块,第一转接块连接于第一极耳1221和极柱140。具体的,由于电池100还包括转接块,转接块包括位于第一外壁1211和外壳110之间的第一转接块,第一转接块连接于第一极耳1221和极柱140,可以使第一极耳1221和第二极耳1222不受电池100内部空间位置的局限。
可选的,转接块还包括第二转接块,第二转接块连接于第二极耳1222和外壳110的内壁。具体的,由于转接块还包括第二转接块,第二转接块连接于第二极耳1222和外壳110的内壁,可以将第一极耳1221和第二极耳1222根据需要进行排布,进而通过第一转接块和第二转接块实现第一极耳1221和极柱140以及第二极耳1222和外壳110的内壁的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100的连接过程如下:电池100包括外壳110、电芯120和顶盖130。电芯120设置于外壳110和顶盖130围成的第一腔体内,电芯120包括堆叠而成的电芯本体121和连接于电芯本体121的极耳122,电芯本体121具有第一外壁1211和凸出于第一外壁1211的凸出部1212,极耳122包括第一极耳1221和第二极耳1222。
其中,第一外壁1211和凸出部1212的端面相互平行,并且外壳110的内壁平行于凸出部1212的端面,第一极耳1221位于凸出部1212靠近第一外壁1211的侧壁、第一外壁1211和外壳110的内壁共同围成第二腔体,第二极耳1222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223和第二连接部1224,第一连接部1223和第二连接部1224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第一连接部1223连接于凸出部1212,第二连接部1224连接于外壳110的内壁。
具体的,由于凸出部1212凸出于电芯本体121的第一外壁1211,第一极耳1221设置于第一外壁1211,第二极耳1222设置于凸出部1212的端面,在第一外壁1211背离凸出部1212以内的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电芯本体121的凸出部1212额外提供一定的能量,从而使电芯本体121具有更大的能量密度,可以提高电池100的能量密度。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包括外壳、电芯和顶盖,电芯设置于外壳和顶盖围成的第一腔体内,电芯包括堆叠而成的电芯本体和连接于电芯本体的极耳,极耳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电芯本体具有第一外壁和凸出于第一外壁的凸出部,第一极耳设置于第一外壁,第二极耳设置于凸出部的端面。本申请的电池,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所使用的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顶端”、“底端”、“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轴向”、“周向”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电芯和顶盖,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外壳和所述顶盖围成的第一腔体内,所述电芯包括堆叠而成的电芯本体和连接于所述电芯本体的极耳,所述极耳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
所述电芯本体具有第一外壁和凸出于所述第一外壁的凸出部,所述第一极耳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壁,所述第二极耳设置于所述凸出部的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壁和所述凸出部的端面相互平行,和/或,所述外壳的内壁平行于所述凸出部的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靠近所述第一外壁的侧壁、所述第一外壁和所述外壳的内壁共同围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一极耳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芯本体均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外壁并且垂直于所述电芯本体堆叠方向,所述第二表面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铜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一表面和相邻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二表面堆叠连接,以使多个所述电芯本体堆叠后的电芯本体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两个表面分别为铜箔和铝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耳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
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凸出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内壁,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外壳的内壁焊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耳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外壁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极耳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外壁方向上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外壁的凸出高度为3-30mm,
和/或,所述第二极耳和所述电芯本体侧壁的距离为1-4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极柱,所述极柱连接于所述第一极耳,所述外壳的内壁连接于所述第二极耳,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极柱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连接于所述第一极耳,所述极柱包括极柱本体和绝缘件,所述绝缘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极柱本体之间,所述极柱本体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壁背离所述电芯本体的一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极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转接块,所述转接块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外壁和所述外壳之间的第一转接块,所述第一转接块连接于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极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69480.0U CN219393643U (zh) | 2023-03-13 | 2023-03-13 | 电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69480.0U CN219393643U (zh) | 2023-03-13 | 2023-03-13 | 电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93643U true CN219393643U (zh) | 2023-07-21 |
Family
ID=87188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469480.0U Active CN219393643U (zh) | 2023-03-13 | 2023-03-13 | 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93643U (zh) |
-
2023
- 2023-03-13 CN CN202320469480.0U patent/CN21939364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80566B (zh) | 电池 | |
CN218632377U (zh) | 电池和电子设备 | |
CN209880723U (zh) | 电池模组、二次电池及其顶盖组件 | |
US8017265B2 (en) | Can having electrolyte slots an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using the same | |
CN218070150U (zh) | 一种电池的绝缘件、端盖组件、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 |
WO2024001436A1 (zh) | 电池及电子设备 | |
WO2022206384A1 (zh) | 一种电池 | |
CN215342693U (zh) | 一种电池及电子产品 | |
WO2023004766A1 (zh) | 电池、用电设备和电池的制备方法 | |
KR101233514B1 (ko) | 이차 전지 | |
WO2022170489A1 (zh) | 电池、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5775907A (zh) | 电池 | |
CN219393643U (zh) | 电池 | |
CN218385612U (zh) | 电池组 | |
CN219717023U (zh) |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KR100646522B1 (ko) | 리튬 이차전지 | |
CN116130851A (zh) |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CN114725477A (zh) | 电芯单元、电池及电池的装配方法 | |
CN220155656U (zh) | 一种侧入电池 | |
CN217214954U (zh) | 一种电池封装壳体及电池 | |
CN217009273U (zh) | 电池 | |
CN221486753U (zh) | 电池单体及电池包 | |
CN216980648U (zh) | 电芯单元及电池 | |
CN221596604U (zh) | 单体电池及电子设备 | |
CN217768690U (zh) | 一种电池及电池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