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14954U - 一种电池封装壳体及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封装壳体及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14954U
CN217214954U CN202220237824.0U CN202220237824U CN217214954U CN 217214954 U CN217214954 U CN 217214954U CN 202220237824 U CN202220237824 U CN 202220237824U CN 217214954 U CN217214954 U CN 2172149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side wall
shell
bottom plate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378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Zhongruifengta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Zhongruifengta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Zhongruifengta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Zhongruifengta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378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149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149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149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封装壳体及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该电池封装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包括底板及侧壁,侧壁围绕所述周缘设置,侧壁从底板向底板一侧延伸;底板包括本体部及自本体部向其侧向延伸的延伸部;第二壳体与侧壁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形成收容腔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材料均为不锈钢;本实用新型采用不锈钢材料用于制造特定结构的电池封装壳体,该电池封装壳体能满足所制备的电池强度要求以及特定电子产品对电池形状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封装壳体及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封装壳体及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用锂作负极活性物质的化学电池,锂离子电池的电动势和比能量很高,是一种重要的高能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外壳主要有钢壳和铝壳。早期方形锂离子电池大多为钢壳,多用于手机电池,后由于钢壳重量比能量低,且安全性差,逐步被铝壳锂离子电池所替代。铝壳是一种用铝合金材料制造出来的电池外壳,主要应用于方型锂离子电池上,锂电池采用铝壳包装的原因在于它的轻重量与比钢壳更安全上。
然而,铝壳具有强度欠佳这一缺点。随着电子产品小型化、集成化的发展趋势,锂离子电池为配合电子产品内部电子元件的布置可能设计成不同的形状,如圆形、方形、矩形,甚至是L型等具有一定角度的结构,铝壳所带来的电池强度已经不能满足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强度要求。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满足特定结构且具有一定电池强度的电池封装壳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封装壳体及电池,其能够有效提高电池封装壳体的电池强度。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封装壳体,所述电池封装壳体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底板及侧壁,所述侧壁围绕所述底板周缘设置,所述侧壁从所述底板向所述底板一侧延伸,所述底板与所述侧壁形成不小于60°的第一夹角;所述底板包括本体部及自所述本体部向其侧向延伸的延伸部;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收容腔体;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材料均为不锈钢。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部与所述延伸部位于同一平面。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部与所述延伸部形成第二夹角,且所述第二夹角为60°~120°。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形成圆倒角,所述圆倒角的圆心角的半径为7~9mm。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包括侧壁本体及向外延伸的法兰边,所述法兰边与所述第二壳体焊接连接。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法兰边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的一侧表面的平面度为0.1~20μm。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封装壳体还包括设于所述侧壁上的正极组件,所述正极组件包括正极极柱、导电片、第一绝缘片及第二绝缘片;其中,
所述正极极柱穿设于所述侧壁上;
所述导电片设于所述侧壁内侧面,且所述导电片套设于所述正极极柱上;
所述第一绝缘片贴设于所述导电片与所述侧壁之间;
所述第二绝缘片贴设于所述侧壁外侧面,且所述第二绝缘片套设于所述正极极柱上。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封装壳体还包括设于所述侧壁上的负极组件,所述负极组件包括贴设于所述侧壁外侧面的负极片,至少部分所述负极片嵌设于所述侧壁内;
所述侧壁开设有注液孔,所述电池封装壳体还包括与所述注液孔配接的密封件。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与所述侧壁围合成槽型结构,所述槽型结构深度为4~6mm。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封装壳体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贴设于所述侧壁任意相邻两面的连接处。
第二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如第一方案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封装壳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封装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包括底板及侧壁,侧壁围绕所述周缘设置,侧壁从底板向底板一侧延伸,底板与侧壁形成不小于60°的第一夹角;底板包括本体部及自本体部向其侧向延伸的延伸部;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与侧壁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形成收容腔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材料均为不锈钢;本实用新型采用不锈钢材料用于制造特定结构的电池封装壳体,该电池封装壳体能满足所制备的电池强度要求以及特定电子产品对电池形状的要求;
进一步,本体部与延伸部之间形成圆倒角,圆倒角的圆心角半径为7~9mm,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封装壳体,其能在保证电池强度的前提下设置符合结构要求的圆倒角,以符合特定结构下的封装要求;
进一步,底板与侧壁围合成槽型结构,槽型结构深度为4~6mm,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封装壳体,其能在保证电池强度的前提下设置符合电池强度要求的电池厚度,以提高电池容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仅需实现上述至少一种技术效果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一中电池封装壳体的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一中电池封装壳体的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一中电池封装壳体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种A-A截面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正极组件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00-电池封装壳体,10-第一壳体,11-底板,12-侧壁,13-本体部,14-延伸部,15-侧壁本体,16-法兰边,17-正极组件,171-正极极柱,172-导电片,173-第一绝缘片,174-第二绝缘片,18-负极组件,181-负极片,19-注液孔,20-第二壳体,30-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垂直”、“上”、“下”、“顶”、“侧”、“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配合内部结构逐步优化的电子产品,电池作为必不可少的部件,确实是占用了一部分空间,甚至影响了电子产品内部的结构布置优化。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封装壳体及一种电池,能有效改善上述问题。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该电池封装壳体及电池作进一步具体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封装壳体100,该电池封装壳体100包括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20,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配合形成收容腔体,该收容腔体用于封装电解液从而形成锂离子电池。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的材料均为不锈钢,且作为一种优选,采用型号为316L的不锈钢材料。不锈钢316L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可安全地应用于含卤素离子环境,故应用于锂离子电解液(含LiBF4等卤素离子)时抗腐蚀性较佳,不影响电池性能及电池寿命。以及,不锈钢316L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具体表现为:抗拉强度σb(MPa):≥48,条件屈服强度σ0.2(MPa):≥177,伸长率δ5(%)≥40,硬度≤187HB;≤90HRB;≤200HV,大大优于铝材壳体。
具体的,如图1、2、6所示,第一壳体10包括底板11及侧壁12,侧壁12围绕该底板11周缘设置,且侧壁12从底板11向底板11一侧延伸,底板11与侧壁12形成不小于60°的第一夹角,且作为一种优选,第一夹角的角度为60°~120°,更优选为90°,具体可根据电池封装壳体100的结构要求作调整。底板11与侧壁12围合成槽型结构,槽型结构深度为4~6mm。第二壳体20与侧壁连接以形成收容腔体。
本实施例中的电池封装壳体100为满足电子产品的空间布置需求,整体结构除圆柱体、矩形柱体或长方形柱体结构外,还可以为一种L型柱体结构。以下将以L型柱体结构为例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如图1、2所示,第一壳体10中,底板11包括本体部13及自本体部13向其侧向延伸的延伸部14,且本体部13与延伸部14位于同一平面。该结构下,本体部13与延伸部14形成L型结构,在不影响电池性能的前提下为电子产品的其他电子元器件提供较为完整、集中的布置空间。示例性的,当该电池应用于手机时,电池外围侧面相垂直的两侧面贴近手机边沿设置,以将远离手机边沿的另一侧空出供其他电子元器件的安装,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手机集成度。
当然,本体部13与延伸部14形成第二夹角。第二夹角为60°~120°,以满足不同电子产品的内部结构布置需求。进一步,本体部13与延伸部14之间形成圆倒角,圆倒角的半径为7~9mm,优选8.38cm。本实施例由于采用了不锈钢316L,其具有的优异的抗拉强度能实现该倒角的设置,而不会造成断裂。
进一步的,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通过焊接连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侧壁12包括侧壁本体15及向外延伸的法兰边16,法兰边16与第二壳体20通过激光焊接连接。进一步优选的,第二壳体20为与第一壳体10形状对应的板状结构(如同样为L型结构),法兰边16与第二壳体20相对且贴合设置。为提高法兰边16与第二壳体20之间的激光密封性,法兰边16与第二壳体20相对的一侧表面的平面度为0.1~20μm。需要说明的是,提高法兰边16焊接面的平整度能有效提高焊接效果,提高焊接面的密封效果。作为一种优选,平面度为1~5μm。相应的,本体部13与延伸部14之间所形成圆倒角的部位所形成的法兰边12同样具有相应圆倒角,该圆倒角的半径为3~5mm,优选4mm。
继续参照图1、3~5所示,电池封装壳体100还包括设于侧壁12上的正极组件17。正极组件17包括正极极柱171、导电片172、第一绝缘片173及第二绝缘片174。其中,正极极柱171穿设于侧壁12上,至少部分正极极柱171位于侧壁12内侧面,且至少部分正极极柱171位于侧壁12外侧面。导电片172设于侧壁12内侧面,且导电片172套设于正极极柱171上。第一绝缘片173贴设于导电片172与侧壁12之间以避免造成第一壳体10的导电;同样,第二绝缘片174贴设于侧壁12外侧面且套设于正极极柱171上,以避免造成第一壳体10的导电。当然,电池封装壳体100还包括设于侧壁12上的负极组件18,负极组件18包括贴设于侧壁12外侧面的负极片181,至少部分负极片181嵌设于侧壁内。通过设置正极组件17及负极组件18以实现该电池电量的输出。
以及,侧壁12开设有注液孔19,该电池封装壳体100还包括与注液孔19配接的密封件(图未示)。当完成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的焊接连接后,可通过该注液孔19将电解液注入其内部,完成电解液注入后,将至少部分密封件插入注液孔19进行封堵,并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将其进行密封。
进一步如图1所示,为进一步提高该电池封装壳体100的电池强度,该电池封装壳体100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件30,加强件30贴设于侧壁12任意相邻两面的连接处。
综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不锈钢材料用于制造特定结构的电池封装壳体,该电池封装壳体能满足所制备的电池强度要求以及特定电子产品对电池形状的要求;
进一步,本体部与延伸部之间形成圆倒角,圆倒角的半径为7~9mm,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封装壳体,其能在保证电池强度的前提下设置符合结构要求的圆倒角,以符合特定结构下的封装要求;
进一步,底板与侧壁围合成槽型结构,槽型结构深度为4~6mm,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封装壳体,其能在保证电池强度的前提下设置符合电池强度要求的电池厚度,以提高电池容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需实现上述至少一种技术效果即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图未示),该电池包括如实施例一中电池封装壳体100,还包括收容于该电池封装壳体100腔体内的电解液,已实现充放电功能。通过设置该电池封装壳体100,有效提高了电池的电池强度,且经试验验证,该结构下电池的电池容量相较于现有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容量增大20%。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即可将任意多个实施例进行组合,从而获得应对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封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封装壳体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底板及侧壁,所述侧壁围绕所述底板周缘设置,所述侧壁从所述底板向所述底板一侧延伸,所述底板与所述侧壁形成不小于60°的第一夹角;所述底板包括本体部及自所述本体部向其侧向延伸的延伸部;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收容腔体;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材料均为不锈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封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与所述延伸部位于同一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封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与所述延伸部形成第二夹角,且所述第二夹角为60°~12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封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形成圆倒角,所述圆倒角的半径为7~9mm。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封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侧壁本体及向外延伸的法兰边,所述法兰边与所述第二壳体焊接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封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边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的一侧表面的平面度为0.1~20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封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封装壳体还包括设于所述侧壁上的正极组件,所述正极组件包括正极极柱、导电片、第一绝缘片及第二绝缘片;其中,
所述正极极柱穿设于所述侧壁上;
所述导电片设于所述侧壁内侧面,且所述导电片套设于所述正极极柱上;
所述第一绝缘片贴设于所述导电片与所述侧壁之间;
所述第二绝缘片贴设于所述侧壁外侧面,且所述第二绝缘片套设于所述正极极柱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封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封装壳体还包括设于所述侧壁上的负极组件,所述负极组件包括贴设于所述侧壁外侧面的负极片,至少部分所述负极片嵌设于所述侧壁内;
所述侧壁开设有注液孔,所述电池封装壳体还包括与所述注液孔配接的密封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封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封装壳体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贴设于所述侧壁任意相邻两面的连接处。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封装壳体。
CN202220237824.0U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电池封装壳体及电池 Active CN2172149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7824.0U CN217214954U (zh)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电池封装壳体及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7824.0U CN217214954U (zh)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电池封装壳体及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14954U true CN217214954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94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37824.0U Active CN217214954U (zh)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电池封装壳体及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149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27289B1 (ko) 배터리
US7541110B2 (en) Secondary battery
KR102411458B1 (ko) 배터리 케이스 부품 및 상기 배터리 케이스 부품을 구비하는 배터리
CN209447944U (zh) 一种电池单体组件、电池模块及电池包
JP2006324244A (ja) 二次電池
WO2023065974A1 (zh) 一种电芯、电池及用电装置
US8852795B2 (en) Secondary battery
WO2021082758A1 (zh) 顶盖组件、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装置
CN209249577U (zh) 一种电池模块及电池包
CN202651222U (zh) 一种盖板组件、含有该盖板组件的单体电池及电池组
WO2022109939A1 (zh) 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230126021A1 (en) Battery
WO2023103353A1 (zh) 外壳结构及电池
CN113557630A (zh) 电池和具有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JP4769780B2 (ja) 二次電池
JP2006108096A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KR101621094B1 (ko) 이차 전지
CN217214954U (zh) 一种电池封装壳体及电池
CN209232828U (zh) 铝壳锂离子电池及其壳体及其顶盖
CN218827490U (zh) 电池的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18070150U (zh) 一种电池的绝缘件、端盖组件、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KR20170011038A (ko) 2차 전지
CN212695228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212848603U (zh) 一种硬壳扣式电池
CN211265527U (zh) 一种扣式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