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93150U - 一种变压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93150U
CN219393150U CN202320454489.4U CN202320454489U CN219393150U CN 219393150 U CN219393150 U CN 219393150U CN 202320454489 U CN202320454489 U CN 202320454489U CN 219393150 U CN219393150 U CN 2193931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wire spool
limiting
wire
iron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544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yan Tianx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yan Tianx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yan Tianx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yan Tianx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544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931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931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931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元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压器,包括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同心套设在铁芯上,且各自相互绝缘;铁芯包括芯柱和铁轭,铁轭与芯柱连接并围绕在芯柱外周,使铁芯整体呈“日”字型;初级线圈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第一线圈缠绕在芯柱外,次级线圈缠绕在第一线圈外,第二线圈缠绕在次级线圈外,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并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同心缠绕在铁芯内部的芯柱上,将绕组的体积控制在铁芯的大小范围内,使得铁芯的侧边可以做得更薄,从而减小变压器的体积,另外把初级线圈分成并联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分别缠绕在次级线圈的内外周,在相同体积下,能够更多匝数的线圈。

Description

一种变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在电气设备和无线电路中,常用作升降电压、匹配阻抗、安全隔离等,在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的匝数比不变的条件下,两种线圈的匝数越多,变压器转换的效率越高。
但是,受到铁芯长度的限制以及初级线圈粗细的影响,现有采用将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并排缠绕方式的变压器,其线圈分别缠绕在铁芯的两边铁轭上,缠绕的线圈匝数越多,线圈绕组的体积就越向外扩大,这样会导致变压器整体体积过大,因此,如何减小变压器的体积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具有更小的体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包括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
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同心套设在所述铁芯上,且各自相互绝缘;
所述铁芯包括芯柱和铁轭,所述铁轭与所述芯柱连接并围绕在所述芯柱外周,使所述铁芯整体呈“日”字型;
所述初级线圈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缠绕在所述芯柱外,所述次级线圈缠绕在所述第一线圈外,所述第二线圈缠绕在所述次级线圈外,所述铁轭围在所述第二线圈外,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并联。
优选地,所述初级线圈还包括第一绕线盘和第二绕线盘,所述第一绕线盘套在所述芯柱外,所述第一线圈缠绕在所述第一绕线盘上,所述第二绕线盘套在所述第一绕线盘外,所述第二线圈缠绕在所述第二绕线盘上。
优选地,所述次级线圈还包括第三绕线盘,所述次级线圈缠绕在所述第三绕线盘上,所述第三绕线盘套在所述第一绕线盘与所述第二绕线盘之间。
优选地,所述铁轭包括与所述芯柱连接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相对两侧边轮廓呈蝶形,所述限位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绕线盘、所述第二绕线盘、所述第三绕线盘的端部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绕线盘、所述第二绕线盘与所述第三绕线盘的端部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线孔、第二线孔和第三线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线孔和所述第二线孔靠近所述限位部的一侧,所述第三线孔靠近所述限位部的相对另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绕线盘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片,所述第一限位片与所述限位部的侧边卡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绕线盘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限位片,所述第二限位片与所述限位部的侧边卡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绕线盘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限位片,所述第三限位片与所述限位部的侧边卡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片、所述第二限位片与所述第三限位片相互拼接形成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形状与所述限位部侧边轮廓的形状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同心缠绕在铁芯内部的芯柱上,将绕组的体积控制在铁芯的大小范围内,使得铁芯的侧边可以做得更薄,从而减小变压器的体积,另外把初级线圈分成并联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分别缠绕在次级线圈的内外周,在相同体积下,能够更多匝数的线圈。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变压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变压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变压器的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变压器的第一绕线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变压器的第三绕线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变压器的第二绕线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初级线圈;11、第一线圈;12、第二线圈;13、第一绕线盘;131、第一线孔;132、第一限位片;14、第二绕线盘;141、第二线孔;142、第二限位片;20、次级线圈;21、第三绕线盘;211、第三线孔;212、第三限位片;30、铁芯;31、芯柱;32、铁轭;321、限位部;40、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左、右”等仅用于描述目的,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包括初级线圈10、次级线圈20和铁芯30,初级线圈10和次级线圈20同心套设在铁芯30上,且各自相互绝缘;铁芯30包括芯柱31和铁轭32,铁轭32与芯柱31连接并围绕在芯柱31外周,使铁芯30整体呈“日”字型;初级线圈10包括第一线圈11和第二线圈12,第一线圈11缠绕在芯柱31外,次级线圈20缠绕在第一线圈11外,第二线圈12缠绕在次级线圈20外,铁轭32围在第二线圈12外,第一线圈11与第二线圈12并联。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铁芯30整体由两个对称的E型芯体拼接组成,整体呈“日”字形,相较于传统的绕组将线圈缠绕在“日”字形或“口”字形的侧边,本实用新型将线圈绕组缠绕在“日”字形铁芯内部的横片上,使得铁芯的两边可以做得更薄,从而减小整体线圈绕组的体积。初级线圈10和次级线圈20均套设在芯柱31上,初级线圈10和次级线圈20均使用漆包线缠绕而成,以形成相互之间的绝缘状态,为了增加初级线圈10的匝数,在次级线圈20内套接了第二线圈12,第二线圈12与第一线圈11并联,第一线圈11与第二线圈12所使用的导线相同,使得两个线圈中的电流大小相同,次级线圈20所用的导线相较于初级线圈10来说更细,其匝数也更多,次级线圈20被第一线圈11与第二线圈12包夹在中间,可以增加次级线圈20接收到的磁通量,而且这样增强了初级线圈10与次级线圈20之间的耦合,从而减少漏磁。
在一个实施例中,初级线圈10还包括第一绕线盘13和第二绕线盘14,第一绕线盘13套在芯柱31外,第一线圈11缠绕在第一绕线盘13上,第二绕线盘14套在第一绕线盘13外,第二线圈12缠绕在第二绕线盘14上。次级线圈20还包括第三绕线盘21,次级线圈20缠绕在第三绕线盘21上,第三绕线盘21套在第一绕线盘13与第二绕线盘14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绕线盘13、第二绕线盘14和第三绕线盘21分别作为第一线圈11、第二线圈12和第三线圈的承载体,其作用在于增强初级线圈10与次级线圈20之间的抗压能力,避免不同线圈之间的绝缘层磨损,所以第一绕线盘13、第二绕线盘14和第三绕线盘21的材质需要能够承受一定强度的压力,以对线圈形成支撑,常用的材质如塑料、树脂和尼龙材料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铁轭32包括与芯柱31连接的限位部321,限位部321的相对两侧边轮廓呈蝶形,限位部321分别与第一绕线盘13、第二绕线盘14、第三绕线盘21的端部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321分别与第一绕线盘13、第二绕线盘14、第三绕线盘21的端部抵接,将第一绕线盘13、第二绕线盘14、第三绕线盘21夹在两端的限位部321中间进行固定,避免各个线盘之间发生轴向的位移,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绕线盘13、第二绕线盘14与第三绕线盘21的长度相同,三个线盘的长度与两个限位部321内侧面之间的距离也是相同的,这样才能防止第一线盘、第二线盘与第三线盘之间发生轴向位移。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绕线盘13、第二绕线盘14与第三绕线盘21的端部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线孔131、第二线孔141和第三线孔211。第一线孔131和第二线孔141靠近限位部321的一侧,第三线孔211靠近限位部321的相对另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绕线盘13的两端上设置第一线孔131是为了便于将第一线圈11的两个线头分别从第一绕线盘13的两端穿出,使走线更加整齐,也方便对第一线圈11进行固定,防止缠绕好的第一线圈11散开或者移位,第二线孔141、第三线孔211的设置与第一线孔131同理。另外,因为第一线圈11与第二线圈12是并联的两组导线,将第一线孔131和第二线孔141设置在位置靠近的同一侧是为了方便接线和走线,节省变压器内部的空间,将第三线孔211设置在另一侧则是为了更好地对三组线圈的线头进行区分,避免接错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绕线盘1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片132,第一限位片132与限位部321的侧边卡接。第二绕线盘14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限位片142,第二限位片142与限位部321的侧边卡接。第三绕线盘2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限位片212,第三限位片212与限位部321的侧边卡接。第一限位片132、第二限位片142与第三限位片212相互拼接形成限位板40,限位板40的形状与限位部321侧边轮廓的形状相适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片132、第二限位片142和第三限位片212的作用是防止第一绕线盘13、第二绕线盘14和第三绕线盘2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导致第一线圈11、第二线圈12和第三线圈的线头与接线处松动,具体来讲,第一限位片132位于内径最小的第一绕线盘13上,其卡接在限位部321蝶形侧边的最内凹处,第三限位片212位于内径居中的第三绕线盘21上,其分为两段,分别与第一限位片132的两端进行衔接,第二限位片142位于内径最大的第二绕线盘14上,其同样分为两段,分别与第三限位片212的两外端衔接,第一限位片132、第二限位片142与第三限位片212沿着限位部321的蝶形侧边轮廓进行拼接,形成与限位部321侧边重合的限位板40,限位部321的两侧各拼接形成一个限位板40,将限位部321卡在中间,使得第一绕线盘13、第二绕线盘14和第三绕线盘21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初级线圈(10)、次级线圈(20)和铁芯(30);
所述初级线圈(10)和所述次级线圈(20)同心套设在所述铁芯(30)上,且各自相互绝缘;
所述铁芯(30)包括芯柱(31)和铁轭(32),所述铁轭(32)与所述芯柱(31)连接并围绕在所述芯柱(31)外周,使所述铁芯(30)整体呈“日”字型;
所述初级线圈(10)包括第一线圈(11)和第二线圈(12),所述第一线圈(11)缠绕在所述芯柱(31)外,所述次级线圈(20)缠绕在所述第一线圈(11)外,所述第二线圈(12)缠绕在所述次级线圈(20)外,所述铁轭(32)围在所述第二线圈(12)外,所述第一线圈(11)与所述第二线圈(12)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线圈(10)还包括第一绕线盘(13)和第二绕线盘(14),所述第一绕线盘(13)套在所述芯柱(31)外,所述第一线圈(11)缠绕在所述第一绕线盘(13)上,所述第二绕线盘(14)套在所述第一绕线盘(13)外,所述第二线圈(12)缠绕在所述第二绕线盘(1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线圈(20)还包括第三绕线盘(21),所述次级线圈(20)缠绕在所述第三绕线盘(21)上,所述第三绕线盘(21)套在所述第一绕线盘(13)与所述第二绕线盘(1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轭(32)包括与所述芯柱(31)连接的限位部(321),所述限位部(321)的相对两侧边轮廓呈蝶形,所述限位部(321)分别与所述第一绕线盘(13)、所述第二绕线盘(14)、所述第三绕线盘(21)的端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盘(13)、所述第二绕线盘(14)与所述第三绕线盘(21)的端部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线孔(131)、第二线孔(141)和第三线孔(2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孔(131)和所述第二线孔(141)靠近所述限位部(321)的一侧,所述第三线孔(211)靠近所述限位部(321)的相对另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盘(1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片(132),所述第一限位片(132)与所述限位部(321)的侧边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绕线盘(14)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限位片(142),所述第二限位片(142)与所述限位部(321)的侧边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绕线盘(2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限位片(212),所述第三限位片(212)与所述限位部(321)的侧边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片(132)、所述第二限位片(142)与所述第三限位片(212)相互拼接形成限位板(40),所述限位板(40)的形状与所述限位部(321)侧边轮廓的形状相适配。
CN202320454489.4U 2023-03-11 2023-03-11 一种变压器 Active CN2193931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54489.4U CN219393150U (zh) 2023-03-11 2023-03-11 一种变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54489.4U CN219393150U (zh) 2023-03-11 2023-03-11 一种变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93150U true CN219393150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91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54489.4U Active CN219393150U (zh) 2023-03-11 2023-03-11 一种变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931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318098A1 (en) Transformer
EP3026683B1 (en) Transformer,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ransformer
CN219393150U (zh) 一种变压器
JP2018207060A (ja) 非接触給電装置、コイルおよび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US4937546A (en) Ring-core transformer
EP3564975A1 (en) High-frequency transformer
US6404316B1 (en) Magnet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for
JP2019087663A (ja) 変圧器
CN113744973A (zh) 应用于wpt系统的松耦合变压器结构及其lcc-s补偿方法
JPH06231985A (ja)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CN219696229U (zh) 一种全桥变压器
CN219476470U (zh) 一种变压器
JP2016039322A (ja) コイル、及びコイル部品
JP2008270347A (ja) トランス
CN112216481A (zh) 磁感线圈
CN219202923U (zh) 自粘型跑道式扁平线圈
CN215834393U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
JP2014049681A (ja) トランス
CN219303461U (zh) 便于安装的变压器
CN218602217U (zh) 一种大电流大功率的环形三相变压器
CN211907195U (zh) 一种高频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线圈
CN109903966A (zh) 用于电感元件的卵形连续线圈
CN212750593U (zh) 一种超高压隔离式变压器
WO2024106455A1 (ja) コイル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送電装置、受電装置、並びに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CN208111256U (zh) 低频变压器的软磁合金一体成型铁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