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6815U -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86815U
CN219386815U CN202320358756.8U CN202320358756U CN219386815U CN 219386815 U CN219386815 U CN 219386815U CN 202320358756 U CN202320358756 U CN 202320358756U CN 219386815 U CN219386815 U CN 219386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clamping groove
matched
slab
laminated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5875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守春
杨凯
李翰庭
陈平
冯晨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Road and Bridg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angy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angy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angy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5875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86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86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868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属于装配式叠合板技术领域,解决两两叠合板采用水平插接式进行搭接,不仅对水平空间需求高,还易造成吊装对接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预制板和与预制板相配合浇筑形成叠合板的支座负筋,支座负筋一侧、预制板上设置有在预制板边缘一侧、及顶部开口的卡槽结构或/和预制板上设置有与相邻叠合板上的卡槽结构相配合的、用于搭接限位和板缝加强处理的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用于建筑。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
技术领域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用于建筑,属于装配式叠合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叠合板是以黄沙、水泥、纸浆等为原材料制成预制板,预制板与支座负筋浇筑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制成叠合板,叠合板用以代替传统的钢制、铝制、木质模板。
叠合板吊装于梁上或其它位置后,需要对其进行位置检查确认,对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调整位置,以保证预制板搭接的可靠,以防止搭接位置出现较宽缝隙,但现有技术多通过观看进行搭接间距调整,易造成间距不一致的问题,且现有技术中采用绑扎的方式进行板缝加强处理,不仅效率低,且加强效果弱。
CN202222812472.X公开了一种具有稳定性结构的装配式叠合板,涉及装配式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叠合板本体,所述叠合板本体包括四个主体板,所述主体板相邻的长侧壁均固定设有第一插接杆,所述主体板相邻的短侧壁均固定设有第二插接杆,相邻的主体板侧壁的第一插接杆和相邻侧壁的第二插接杆均交错设置,且所述主体板侧壁还开设有与第一插接杆对应设置的第一插接槽和与第二插接杆相对应的第二插接槽。通过将叠合板拆分成四块,可以减轻单一主体板的质量,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运输和拼接,同时通过设置的第一插接杆、第二插接杆,可以完成对主体板的快速拼接的同时,增加叠合板整体的强度。虽然,此案提及如何将主体板进行快速拼接的结构,也能通过第一插接杆与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杆与第二插接槽相配合起到搭接的限位作用。
综上所述,两两叠合板虽然能采用水平插接式进行搭接,但对水平空间需求高,由于叠合板过重,还易造成吊装对接难的问题(需要实现垂直放下和水平插入的方式进行对接)。因此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两两叠合板采用水平插接式进行搭接,不仅对水平空间需求高,还易造成吊装对接难的问题;
2.现有技术采用绑扎的方式进行板缝加强处理,不仅效率低,且加强效果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叠合板,解决两两叠合板采用水平插接式进行搭接,不仅对水平空间需求高,还易造成吊装对接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包括预制板和与预制板相配合浇筑形成叠合板的支座负筋,支座负筋一侧、预制板上设置有在预制板边缘一侧、及顶部开口的卡槽结构或/和预制板上设置有与相邻叠合板上的卡槽结构相配合的、用于搭接限位和板缝加强处理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所述卡槽结构包括卡槽,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与卡槽相配合的限位杆。
进一步,所述卡槽结构还包括卡槽内设置的水平限位件;
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限位杆上与水平限位件相配合的槽型件。
进一步,所述水平限位件包括与卡槽固定相配合的钢筋网连接件,设置在钢筋网连接件内的卡块。
进一步,所述槽型件包括与限位杆一体成型或螺纹相连接的连接杆,设置在连接杆上、与卡块相配合的倒U型件。
进一步,所述倒U型件的开口端呈八字型结构。
进一步,支座负筋一侧、预制板上还设置有、用于纵向搭接限位的多个环形限位孔。
进一步,所述环形限位孔内设置有柱形套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预制板上设置卡槽结构或/和限位结构,叠合板搭接时,能实现垂直吊装和在水平吊装不受限的情况下完成卡槽结构和限位结构的对接,对接过程中,对水平空间的需求低,且能实现轻松对接;
二、本实用新型中的卡槽结构为卡槽时,限位结构为限位杆时,通过卡槽封闭端与限位杆相抵接实现水平限位,以有效保证搭接缝隙的大小,且符合要求;
三、本实用新型在卡槽内设置水平限位件,在限位杆上设置槽型件的目的是便于两两叠合板搭接时,水平限位件与槽型件相卡制配合,在保证搭接缝隙的大小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了板缝加强处理,不仅效率高,且加强效果佳;
四、本实用新型中的卡块通过钢筋网连接件与预制板浇筑为一体,以便于卡块抗拉力强,以有效起到板缝加强处理;
五、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杆与限位杆一体成型或螺纹相连接,为螺纹连接时,便于根据不同缝隙要求,选择不同长度的带倒U型件的连接杆,为一体时,用于固定缝隙场景的需求;
六、本实用新型限定倒U型件的开口端呈八字型结构,目的是更利于倒U型件与卡块相配合;
七、本实用新型设置多个环形限位孔的目的是便于纵向限位搭接叠合板,还便于设置不同高度的支杆进行纵向间距调整;
八、本实用新型在环形限位孔内设置柱形套筒的目的是保证叠合板的强度的同时,便于后续不同高度的支杆与之相配合,并相焊接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该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只表示了一相对侧的配合关系,另一相对侧也可根据情况进行设置;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水平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种槽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种槽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三种槽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预制板、2-支座负筋、3-卡槽、4-限位杆、5-水平限位件、6-槽型件、7-钢筋网连接件、8-卡块、9-连接杆、10-倒U型件、11-环形限位孔、12-柱形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为了解决两两叠合板采用水平插接式进行搭接,不仅对水平空间需求高,还易造成吊装对接难的问题。如图1-5所示,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包括预制板1和与预制板1相配合浇筑形成叠合板的支座负筋2,支座负筋2一侧、预制板1上设置有在预制板边缘一侧、及顶部开口的卡槽结构或/和预制板上设置有与相邻叠合板上的卡槽结构相配合的、用于搭接限位和板缝加强处理的限位结构。
实践中,通过吊装设备与支座负筋2相配合、将带卡槽结构的叠合板作为第一块叠合板吊装到指定位置,并调整好第一块叠合板的位置,调整好后,通过吊装设备与支座负筋2相配合、将带限位结构的叠合板吊起,并将限位结构对应卡槽结构,以使第二块叠合板垂直下降,以实现卡槽结构与限位结构相配合,不仅实现了搭接限位,还实现了板缝加强处理。本实施例中的搭接方式通过在预制板上设置卡槽结构或/和限位结构,叠合板搭接时,能实现垂直吊装和在水平吊装不受限(因卡槽结构顶部开口,可保证后一叠合板轻松水平移动后,叠合板垂直吊装下落与另与叠合板相配合,避免了顶部封闭,水平吊装时,受限于顶部阻挡物施加的垂直力)的情况下完成卡槽结构和限位结构的对接,对接过程中,对水平空间的需求低,且能实现轻松对接。对接好后,再进行后续浇筑,浇筑后,限位结构与卡槽结构相固定,即能实现搭接后的强度加强的目的。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卡槽结构包括卡槽3,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与卡槽3相配合的限位杆4。卡槽结构为卡槽时,限位结构为限位杆时,通过卡槽封闭端与限位杆相抵接实现水平限位,以有效保证搭接缝隙的大小,且符合要求,且配合方便,实践中,卡槽与限位杆相配合后,通过卡槽的封闭端起到限制限位杆放置位置的目的,从而实现搭接后,搭接侧间距相同的目的。。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卡槽结构还包括卡槽3内设置的水平限位件5;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限位杆4上与水平限位件5相配合的槽型件6。在卡槽内设置水平限位件,在限位杆上设置槽型件的目的是便于两两叠合板搭接时,水平限位件与槽型件相卡制配合,在保证搭接缝隙的大小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了板缝加强处理(实现了水平抗拉的加强),不仅效率高,且加强效果佳。
所述水平限位件5包括与卡槽3固定相配合的钢筋网连接件7,设置在钢筋网连接件7内的卡块8,卡块通过钢筋网连接件与预制板浇筑为一体,以便于卡块抗拉力强,以有效起到板缝加强处理。
所述槽型件6包括与限位杆4一体成型或螺纹相连接的连接杆9,设置在连接杆9上、与卡块8相配合的倒U型件10,连接杆与限位杆一体成型或螺纹相连接,为螺纹连接时,便于根据不同缝隙要求,选择不同长度的带倒U型件的连接杆,为一体时,用于固定缝隙场景的需求。
实践上,两叠合板对接时,带倒U型件的连接杆的U型槽卡设置在卡块上。所述倒U型件10的开口端呈八字型结构,目的是更利于倒U型件与卡块相配合。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支座负筋2一侧、预制板1上还设置有、用于纵向搭接限位的多个环形限位孔11。设置多个环形限位孔的目的是便于纵向限位搭接叠合板,还便于设置不同高度的支杆进行纵向间距调整。
所述环形限位孔11内设置有柱形套筒12,目的是保证叠合板的强度的同时,便于后续不同高度的支杆与之相配合,并相焊接等。

Claims (8)

1.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包括预制板(1)和与预制板(1)相配合浇筑形成叠合板的支座负筋(2),其特征在于:支座负筋(2)一侧、预制板(1)上设置有在预制板边缘一侧、及顶部开口的卡槽结构或/和预制板上设置有与相邻叠合板上的卡槽结构相配合的、用于搭接限位和板缝加强处理的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结构包括卡槽(3),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与卡槽(3)相配合的限位杆(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结构还包括卡槽(3)内设置的水平限位件(5);
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限位杆(4)上与水平限位件(5)相配合的槽型件(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限位件(5)包括与卡槽(3)固定相配合的钢筋网连接件(7),设置在钢筋网连接件(7)内的卡块(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件(6)包括与限位杆(4)一体成型或螺纹相连接的连接杆(9),设置在连接杆(9)上、与卡块(8)相配合的倒U型件(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倒U型件(10)的开口端呈八字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支座负筋(2)一侧、预制板(1)上还设置有、用于纵向搭接限位的多个环形限位孔(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限位孔(11)内设置有柱形套筒(12)。
CN202320358756.8U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 Active CN219386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8756.8U CN219386815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8756.8U CN219386815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86815U true CN219386815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71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58756.8U Active CN219386815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868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53782U (zh) 灌注桩桩头修补模具
CN219386815U (zh)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
CN106113230A (zh) 用于梯段预制的非定型、可周转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3774475U (zh) 一种浇筑用模板装置
CN112127287A (zh) 一种定型化组装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11850272U (zh)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支撑结构
CN108412099A (zh) 全厚度后埋钢筋连接式混凝土预制板及连接方法
CN107152112A (zh) 一种用于降板区域的模块化预制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06693470U (zh) 一种现浇次梁t形楼板
CN217529154U (zh) 一种铸造ct方仓旋转筒的拼接式砂箱
CN207761048U (zh) 构件预制、uhpc后浇节点的装配式框架体系
CN211682683U (zh) 一种便于入模的浇筑模板
CN110017141A (zh) 一种超深竖井混凝土环框梁快速支模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05955197U (zh) 用于梯段预制的非定型、可周转模板的固定装置
CN210896930U (zh) 一种夹紧组件及变压器铁芯
CN209670154U (zh) 一种方便堆砌的预制叠合板
CN209670329U (zh) 一种多功能墙体模板根部定位系统
CN113027040A (zh) 一种梁筋安装结构及梁的施工方法
CN217557358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
CN206795781U (zh) 三维可调水泥预制板支撑架
CN217501081U (zh) 一种组合式后浇带混凝土拦截装置
CN110424603A (zh) 一种密拼式双向预制叠合板结构
CN112095481B (zh) 一种用于挂篮施工混凝土连续箱梁底面圆角的模板结构
CN217299808U (zh) 一种混凝土反坎一体化浇筑施工模板
CN214005422U (zh) 一种定型化组装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07

Address after: 610041 nine Xing Xing Road 12, hi tech Zone, Sichuan, Chengdu

Patentee after: SICHUAN ROAD & BRIDGE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7th Floor, Building 1,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 Yibin Automobile Industrial Park, No. 70, Feiyun Road North, Lingang Development Zone, Yibin City, Sichuan Province, 644000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Hangy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