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4983U - 一种污泥脱水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脱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84983U
CN219384983U CN202320785727.XU CN202320785727U CN219384983U CN 219384983 U CN219384983 U CN 219384983U CN 202320785727 U CN202320785727 U CN 202320785727U CN 219384983 U CN219384983 U CN 219384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drying
conveying channel
bulk cargo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8572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玲子
郑国砥
万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e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e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e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e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8572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84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84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849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30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02W10/37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using solar energy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脱水机,属于污泥处理领域,包括带式压滤机、烘干装置、破碎器,带式压滤机包括传送组件,传送组件的末端与破碎器连接,破碎器用于对污泥进行初步破碎,烘干装置包括箱体、烘干组件、散料组件,箱体内设有污泥输送通道,破碎器与污泥输送通道连通,烘干组件包括加热器,加热器安装在箱体内,散料组件设置在污泥输送通道内,散料组件包括支架、网带、散料器,网带移动安装在支架上,散料器转动安装在支架上且位于网带上方,散料器用于对污泥进行二次破碎。污泥在干化输送的过程中,通过破碎器、散料器对污泥进行多次破碎翻动,使得污泥由大泥团状变为小泥团状,使得污泥在干化过程中更容易烘干均匀,提高干化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污泥脱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泥脱水机。
背景技术
在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对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所产生的污泥通常会采用机械脱水方式,带式压滤机因其具有连续化高效处理的能力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脱水设备,但是,带式压滤机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依然在70%以上,所以现有的污泥脱水机会在带式压滤机的使用基础上,再加上干化的工艺技术路线,二者相结合以进行污泥脱水,但是在对带式压滤机初步脱水后的污泥进行干化处理时,污泥呈块状且污泥中含有一定的水分,因此污泥具有一定的柔性和粘性,容易出现烘干不均匀的情况,影响干化效果,整体上降低了脱水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上提高污泥脱水效率的污泥脱水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污泥脱水机,包括带式压滤机、烘干装置,还包括破碎器,所述带式压滤机包括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用于对污泥进行初步脱水,所述传送组件的末端与所述破碎器连接,所述破碎器用于对污泥进行初步破碎,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箱体、烘干组件、散料组件,所述箱体内设有污泥输送通道,所述破碎器与所述污泥输送通道连通,所述烘干组件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散料组件设置在所述污泥输送通道内,所述散料组件包括支架、网带、散料器,所述网带移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散料器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网带上方,所述散料器用于对污泥进行二次破碎。
进一步的,所述散料组件还包括筛网,所述筛网位于所述网带的输出端与所述出料口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散料组件还包括振荡器,所述振荡器安装在所述筛网上。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还设有热气输送通道,所述箱体上还设有进气口、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出气口连通形成所述热气输送通道,所述热气输送通道与所述污泥输送通道连通,所述烘干组件还包括风机、热交换器、出气管、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安装在所述箱体外部,所述风机一端与所述热气输送通道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出气管上且与所述热气输送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组件还包括洗气器,所述洗气器安装在所述箱体外部且位于所述风机与热交换器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组件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进气口,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引入空气的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风机连通的第二出气口,所述壳体内部的换热管上设有翅片。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组件还包括水泵,所述冷凝器设有排水口,所述水泵安装在所述箱体外部,所述水泵一端与所述排水口连通,另一端与废水处理系统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组件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出气口,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第一滤带、第二滤带、脱水辊、对压辊、卸料辊,所述带式压滤机还包括机架,所述脱水辊、对压辊、卸料辊均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滤带、第二滤带相贴合依次绕过所述脱水辊、对压辊、卸料辊,所述第一滤带、第二滤带对污泥形成上下包裹,所述卸料辊与所述破碎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脱水机还包括底座、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带式压滤机均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下料组件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与所述传送组件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污泥脱水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污泥脱水机包括带式压滤机、烘干装置、破碎器,带式压滤机包括传送组件,传送组件用于对污泥进行初步脱水,传送组件的末端与破碎器连接,破碎器用于对污泥进行初步破碎,烘干装置包括箱体、烘干组件、散料组件,箱体内设有污泥输送通道,破碎器与污泥输送通道连通,烘干组件包括加热器,加热器安装在箱体内,散料组件设置在污泥输送通道内,散料组件包括支架、网带、散料器,网带移动安装在支架上,散料器转动安装在支架上且位于网带上方,散料器用于对污泥进行二次破碎。污泥在干化输送的过程中,通过破碎器、散料器对污泥进行多次破碎翻动,使得污泥由大泥团状变为小泥团状,使得污泥在干化过程中更容易烘干均匀,提高干化效率。
(2)本实用新型污泥脱水机中,箱体内还设有热气输送通道,箱体上还设有进气口、出气口,进气口、出气口连通形成热气输送通道,热气输送通道与污泥输送通道连通,烘干组件还包括风机、热交换器、出气管、冷凝器,冷凝器安装在箱体外部,风机一端与热气输送通道连通,另一端通过出气管与冷凝器连接,热交换器设置在出气管上且与热气输送通道连通。干化过程中产生的湿气被风机送入冷凝器进行冷凝液化处理,液化后的水从排水口经水泵抽吸加压后送至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回收利用,防止造成二次污染,节约资源,此过程中湿气所含有的热量被热交换器对外部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被重新引入箱体对污泥进行干化处理,这样对从箱体内部排出的潮湿空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能够降低能耗以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污泥脱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污泥脱水机的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污泥脱水机的带式压滤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底座;20、下料组件;21、下料口;30、带式压滤机;31、传送组件;311、驱动件;312、第一滤带;313、第二滤带;314、脱水辊;315、对压辊;316、卸料辊;32、机架;33、集水盘;40、破碎器;50、烘干装置;51、箱体;511、进料口;512、出料口;513、进气口;514、出气口;52、烘干组件;521、加热器;522、风机;523、冷凝器;5231、排水口;524、出气管;525、第二风机;526、热交换器;5261、壳体;5262、第二进气口;5263、第二出气口;5264、翅片;527、洗气器;528、湿度传感器;529、水泵;53、散料组件;531、支架;532、网带;533、散料器;534、筛网;535、振荡器;54、清理组件;60、污泥收集箱;70、控制系统;80、污水处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另一中间组件,通过中间组件固定。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污泥脱水机,包括底座10、下料组件20、带式压滤机30、破碎器40、烘干装置50以及污泥收集箱60。
在本实施例中:
底座10上安装有下料组件20、带式压滤机30。
下料组件20设有下料口21,下料口21与带式压滤机30连通以对污泥进行初步脱水。
带式压滤机30包括传送组件31、机架32、集水盘33。
传送组件31包括驱动件311、第一滤带312、第二滤带313、脱水辊314、对压辊315、卸料辊316,脱水辊314、对压辊315、卸料辊316均安装在机架32上,驱动件311与脱水辊314、对压辊315、卸料辊316均传动连接且驱动其转动以对污泥进行初步脱水,第一滤带312、第二滤带313相贴合依次绕过脱水辊314、对压辊315、卸料辊316,卸料辊316与破碎器40连接。第一滤带312、第二滤带313对污泥形成上下包裹,包裹后的污泥被输送至脱水辊314,由脱水辊314对污泥进行低压脱水,能够便于滤带成型,使污泥与网带的贴合度更高;包裹的污泥穿过对压辊315工作面间的间隙,由各对压辊315依次对污泥进行高压脱水,能保证脱水的质量,更加高效地完成脱水;卸料辊316对完成脱水的污泥进行卸料。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11为气缸;还可以在卸料辊316处设置刮泥板,提高传送组件31的卸料速度,便于后续的干化。
集水盘33安装在传送组件31下方以对初步脱水的污泥的滤液进行收集,避免滤液再次进入污泥。
破碎器40设置在传送组件31的末端且与烘干装置50连接,以对初步脱水的污泥进行初步搅碎,使得块状污泥变为大泥团状,便于后续的干化。
烘干装置50包括箱体51、烘干组件52、散料组件53、清理组件54。
箱体51内设有污泥输送通道、热气输送通道,箱体51上设有进料口511、出料口512、进气口513、出气口514,进料口511、出料口512连通形成污泥输送通道,进气口513、出气口514连通形成热气输送通道,热气输送通道与污泥输送通道连通以对污泥进行干化,破碎器40与污泥输送通道连通。
烘干组件52包括加热器521、风机522、冷凝器523、出气管524、第二风机525、热交换器526、洗气器527、湿度传感器528、水泵529。
加热器521安装在箱体51内,用于对污泥提供干化所需温度,加热器521与控制系统70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避免干化过程中因高温产生污染性尾气,本污泥脱水机的干化处理过程为低温干化,即箱体51内部的温度为40~50℃。
风机522设置在出气口514处,风机522一端与热气输送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冷凝器523连接。本实施例中,风机522为引风机,污泥在干化过程中产生的湿气被风机522送入冷凝器523进行冷凝液化处理。
冷凝器523安装在箱体51外部,冷凝器523通过出气管524与风机522连接,冷凝器523设有排水口5231,排水口5231与水泵529连接,经水泵529抽吸加压后送至污水处理系统80,进行回收利用,防止造成二次污染,节约资源。本实施例中,出气管524为铝材质且设有保温层,能够防止热量的流失。
第二风机525设置在进气口513处,第二风机525一端与热气输送通道连通,另一端与热交换器526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风机525为鼓风机,能够将加热后的空气重新引入到箱体51内对污泥进行干化处理。
热交换器526设置在出气管524上且与热气输送通道连通,热交换器526包括壳体5261,壳体5261上设有用于引入空气的第二进气口5262、与第二风机525连通的第二出气口5263,壳体5261内部的换热管上设有翅片5264。
洗气器527安装在箱体51外部且位于风机522与热交换器526之间,用于对污泥在干化过程中产生的湿气进行除尘后再回收利用。
湿度传感器528设置在出气口514,湿度传感器528与控制系统70电性连接。通过在箱体51内设置湿度传感器528、温度传感器等对箱体51内温湿度进行监测,使其在预设范围内,以达到较佳的干化效果。
散料组件53设置在污泥输送通道内,散料组件53包括支架531、网带532、散料器533、筛网534、振荡器535。
网带532移动安装在支架531上,用于对干化的污泥进行输送。
散料器533转动安装在支架531上且位于网带532上方,用于对污泥进行二次破碎,使得污泥由大泥团状变为小泥团状。本实施例中,散料器533为犁耙,对污泥的翻动破碎效果较好,污泥更为疏松,保证污泥受热均匀,从而实现烘干均匀,提高干化效率,进一步增强干化效果,而且体积小,占用空间小,生产成本较低。
筛网534位于网带532的输出端与出料口512之间,小泥团的最大尺寸有大有小,过大的小泥团不利于烘干,过大的小泥团掉落至筛网534时,筛网534的网丝能够将小泥团切断,使穿过筛网534的小泥团最大尺寸在预设尺寸范围之内,振荡器535安装在筛网534上,在振荡器535的振动作用下,筛网534的网丝能够将粘附在网丝上的小泥团抖落以及切断,使得污泥在干化过程中更容易烘干均匀,提高干化效率。
清理组件54设置在网带532下方,用于对网带532进行清理,以防止污泥粘黏在网带532上,烘干不均匀。本实施例中,清理组件54采用超声波清洗网带532,无需与网带532直接接触,可以与网带532的运动同步进行,提高干化效率。
污泥收集箱60设置在箱体51外部且与出料口512顺接,用来收纳干化的污泥。
本申请在使用时,首先,将需要脱水干化的污泥倒入下料组件20,随后从下料口21出来洒落在传送组件31上;接着,第一滤带312、第二滤带313对污泥形成上下包裹,包裹后的污泥被输送至脱水辊314、对压辊315进行初步脱水,此过程中产生的水排入集水盘33,初步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60%-65%的湿泥)通过破碎器40进行初步破碎后进入箱体51进行干化处理,此时块状污泥变为大泥团状;污泥在干化输送的过程中,散料器533能够对污泥进行二次破碎,使得污泥由大泥团状变为小泥团状,便于受热均匀,从而实现烘干均匀,提高干化效率,在振荡器535的振动作用下,筛网534的网丝能够将粘附在网丝上的小泥团抖落以及切断,使得污泥在干化过程中更容易烘干均匀,提高干化效率。
箱体51内部的温度控制在40~50℃,干化过程中产生的湿气被风机522送入冷凝器523进行冷凝液化处理,液化后的水从排水口5231经水泵529抽吸加压后送至污水处理系统80,进行回收利用,防止造成二次污染,节约资源,此过程中湿气所含有的热量被热交换器526对外部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被重新引入箱体51对污泥进行干化处理,这样对从箱体51内部排出的潮湿空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能够降低能耗以节约资源,最后经干化处理后的污泥(含水率约10%的干泥)进入污泥收集箱60被回收处理。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演变,都是依据本实用新型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做的等同修饰与演变,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污泥脱水机,包括带式压滤机、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破碎器,所述带式压滤机包括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用于对污泥进行初步脱水,所述传送组件的末端与所述破碎器连接,所述破碎器用于对污泥进行初步破碎,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箱体、烘干组件、散料组件,所述箱体内设有污泥输送通道,所述破碎器与所述污泥输送通道连通,所述烘干组件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散料组件设置在所述污泥输送通道内,所述散料组件包括支架、网带、散料器,所述网带移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散料器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网带上方,所述散料器用于对污泥进行二次破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料组件还包括筛网,所述箱体上设有进料口、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出料口连通形成所述污泥输送通道,所述筛网位于所述网带的输出端与所述出料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料组件还包括振荡器,所述振荡器安装在所述筛网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还设有热气输送通道,所述箱体上还设有进气口、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出气口连通形成所述热气输送通道,所述热气输送通道与所述污泥输送通道连通,所述烘干组件还包括风机、热交换器、出气管、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安装在所述箱体外部,所述风机一端与所述热气输送通道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出气管上且与所述热气输送通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组件还包括洗气器,所述洗气器安装在所述箱体外部且位于所述风机与热交换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组件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进气口,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引入空气的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风机连通的第二出气口,所述壳体内部的换热管上设有翅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组件还包括水泵,所述冷凝器设有排水口,所述水泵安装在所述箱体外部,所述水泵一端与所述排水口连通,另一端与废水处理系统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组件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出气口,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第一滤带、第二滤带、脱水辊、对压辊、卸料辊,所述带式压滤机还包括机架,所述脱水辊、对压辊、卸料辊均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滤带、第二滤带相贴合依次绕过所述脱水辊、对压辊、卸料辊,所述第一滤带、第二滤带对污泥形成上下包裹,所述卸料辊与所述破碎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脱水机还包括底座、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带式压滤机均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下料组件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与所述传送组件连接。
CN202320785727.XU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污泥脱水机 Active CN219384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5727.XU CN219384983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污泥脱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5727.XU CN219384983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污泥脱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84983U true CN219384983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92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85727.XU Active CN219384983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污泥脱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849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13079U (zh) 一种带除湿功能的饲料生产用粉碎机
CN210569830U (zh) 一种水稻种子用烘干设备
CN109489345B (zh) 酒糟蛋白饲料生产用气流干燥系统
CN203058230U (zh) 葡萄干自动化精加工生产线
CN208458452U (zh) 用于肥料生产的烘干装置
CN214328299U (zh) 一种纸板加工用压实烘干装置
CN219384983U (zh) 一种污泥脱水机
CN209558779U (zh) 一种酒糟烘干装置
CN207528020U (zh) 辣椒干燥机
CN216953881U (zh) 一种有机肥料干燥装置
CN110304810A (zh) 污泥脱水干化一体化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13446788U (zh) 一种高效低温除湿干化机
CN213631426U (zh) 一种生物质成型燃料烘干筒余热利用装置
CN210746996U (zh) 稻米加工装置
CN210154272U (zh) 一种智能化金刚线切割硅泥制粒干燥机
CN207763418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农作物循环干燥机
CN207958096U (zh) 一种快速干燥污泥的带式干燥装置
CN221055471U (zh) 降碳的预热干燥回收装置及降碳的三元前驱体生产设备
CN212870656U (zh) 一种节能型精制棉加工用烘干装置
CN220818476U (zh) 一种萘磺酸盐处理装置
CN219063931U (zh) 一种闭路循环箱式沸腾干燥机
CN219976893U (zh) 一种用于对磷石膏的干燥装置
CN220398129U (zh) 一种原料烘干装置
CN1210538C (zh) 一种轻质碳酸钙的干燥工艺
CN108759373A (zh) 回转式稻米烘干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