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2785U - 动力操控装置、推进系统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 Google Patents

动力操控装置、推进系统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82785U
CN219382785U CN202222397123.6U CN202222397123U CN219382785U CN 219382785 U CN219382785 U CN 219382785U CN 202222397123 U CN202222397123 U CN 202222397123U CN 219382785 U CN219382785 U CN 219382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ower
handle
power steering
water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9712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岳峰
袁友权
袁伟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Propul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Propul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Propul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Propul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9712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827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82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827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动力操控装置、推进系统及水域可移动设备。其中,动力操控装置包括底座和转动连接于底座的把手,底座用于固定于水域可移动设备上,动力操控装置可根据把手相对底座的转动控制水域可移动设备的行驶速率。底座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关于镜像面镜像对称,镜像面垂直于底座的底面,并且配置为把手的转动轴线平行于镜像面。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满足用户的不同操作习惯的同时降低更改安装状态对用户产生的观感影响,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动力操控装置、推进系统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动力操控装置、推进系统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背景技术
动力操控装置用于控制船舶的行驶功率。
已知的一些动力操控装置仅能单独控制一个动力装置运行,在两个动力装置需要控制的使用场合,通过两个互相独立的动力操控装置分别操控动力装置时,操作较为混乱、用户体验较差,如使用具有两个把手的动力操控装置,则需要额外开模生产,生产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动力操控装置、推进系统及水域可移动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动力操控装置,包括:底座和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把手,所述底座用于固定于水域可移动设备上,所述动力操控装置可根据所述把手相对所述底座的转动控制所述水域可移动设备的行驶速率;所述底座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关于镜像面镜像对称,所述镜像面垂直于所述底座的底面,并且配置为所述把手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镜像面。
本申请的动力操控装置的底座既可以是第一部分靠近用户的正顶装姿态,也可以将底座从正顶装姿态旋转180°形成为第二部分靠近用户的反顶装姿态,由于底座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关于镜像面对称,从而位于正顶装姿态的底座和位于反顶装姿态的底座区别较小,能够满足用户的不同操作习惯,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底座还能够置于水域可移动设备的左舷并使底座的安装侧面与左舷连接,又能将底座旋转180°再将底座的同一个安装侧面与水域可移动设备的右舷连接,从而满足了动力操控装置在船舷上的正侧装姿态和反侧装姿态的安装需求,同样地,上述安装状态的底座给用户的观感区别较小,从而能够满足用户的不同操作习惯,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推进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和前述的动力操控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用于输出动力以推动所述可移动主体运行。所述动力操控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动力装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水域可移动设备,包括可移动主体和前述的推进系统。所述推进系统的动力装置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可移动主体,所述推进系统的动力操控装置设于所述可移动主体并与所述动力装置间隔设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水域可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动力操控装置的仰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动力操控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动力操控装置的正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动力操控装置处于正顶装姿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动力操控装置处于反顶装姿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双动力操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动力操控装置处于正侧装姿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动力操控装置处于反侧装姿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动力操控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域可移动设备400,水域可移动设备400可以是商用船、客船、游艇、渔船、帆船、民船等各类水域交通工具,还可以是水域巡检设备、水域治理设备、水域环境监测设备等能够在水域移动的设备。水域可移动设备400包括可移动主体500和推进系统200。
本实施方式,以水域可移动设备400为渔船进行举例说明。可移动主体500为船舶的船体。可移动主体500能够提供一定的浮力,使水域可移动设备400能够浮于水面,并能够承载人或物。可移动主体500具有内部空间,用于能够容纳人和物或其他结构。可移动主体500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推进系统200安装于可移动主体500,用于提供推进力,以推动水域可移动设备400在水中移动。
参见图1,推进系统200包括动力操控装置100和动力装置300。动力装置300与可移动主体500连接,动力装置300输出推进动力,推动可移动主体500移动。动力操控装置100可拆卸地固定于可移动主体500。动力操控装置100与动力装置300耦合连接。动力操控装置100可操控动力装置300的运行功率。推进系统200的动力装置300与可移动主体500连接以输出动力推动可移动主体500移动,推进系统200的动力操控装置100的底座10的连接部可拆卸地固定于可移动主体500。
参见图2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操控装置100,包括底座10和转动连接于底座10的把手20,底座10用于固定于水域可移动设备400上,动力操控装置100可根据把手20相对底座10的转动控制水域可移动设备400的行驶速率。底座10包括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关于镜像面41镜像对称,镜像面41垂直于底座10的底面13,并且配置为把手20的转动轴线21平行于镜像面41。
参见图3,第一部分11包括第一安装面111和与第一安装面111间隔设置的第一操作面112,第一安装面111和第一操作面112之间设有与第一安装面111倾斜或垂直的第一侧周面113,第二部分12包括第二安装面121和与第二安装面121间隔设置的第二操作面122,第二安装面121和第二操作面122之间设有与第二安装面121倾斜或垂直的第二侧周面123,第一安装面111和第二安装面121关于镜像面41镜像对称,第一安装面111与第二安装面121对接形成底座10的底面13,第一操作面112和第二操作面122关于镜像面41镜像对称,第一操作面112和第二操作面122对接形成底座10的顶面,第一侧周面113和第二侧周面123关于镜像面41镜像对称,第一侧周面113和第二侧周面123对接形成底座10的侧面。
把手20包括转轴24、手柄25和握持部26,转轴24穿过底座10的侧面并与底座10转动连接,手柄25沿底座10的底面13和顶面的分布方向延伸,手柄25的一端与转轴24连接,握持部26设于手柄25的另一端,握持部26位于底座10的顶面背离底面13的一侧。
参见图5,在需要控制两个动力装置300的应用场景,将两个动力操控装置100的底座10设于水域可移动设备400的顶装面510,将其中一个底座10保持于第一安装姿态,再将另一个底座10从第一安装姿态旋转180°后进入第二安装姿态,由于底座10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关于镜像面41镜像对称,使得位于第一安装姿态的底座10的第一部分11与位于第二安装姿态的底座10的第二部分12相对设置且关于垂直于镜像面41和底座10的底面13的平面对称。将两个动力操控装置100对称拼接后,两个动力操控装置100的把手20的转动轴线21互相平行,使用户操作时不易产生混乱感;两个底座10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互相对称,使用户操作时能够清楚明确地观察底座10上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的信息,使得用户操作两个动力操控装置100时具有操作双动力操控装置100的体验感。
参见图6和图7,在需要控制单个动力装置300的应用场景,底座10可直接置于水域可移动设备400的顶装面510,镜像面41此时底座10既可以是第一部分11靠近用户的正顶装姿态,也可以将底座10从正顶装姿态旋转180°形成为第二部分12靠近用户的反顶装姿态,由于底座10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关于镜像面41对称,从而位于正顶装姿态的底座10和位于反顶装姿态的底座10区别较小,能够满足用户的不同操作习惯,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动力操控装置100正顶装姿态与反顶装姿态均可使用,区别在于,动力操控装置100正装时,把手20转动于底座10靠近船的右舷531一侧,便于用户右手推拉把手20相对底座10转动;动力操控装置100反装时,把手20转动于底座10靠近可移动主体500的左舷532一侧,便于用户左手推拉把手20相对底座10转动。
参见图8和图9,动力操控装置100还包括侧装支架40,底座10与侧装支架40可拆卸连接,侧装支架40能够与水域可移动设备400的左舷532或者右舷531连接。当底座10置于水域可移动设备400的左舷532并使底座10通过侧装支架40与左舷532连接时,动力操控装置100处于反侧装姿态,当底座10旋转180°再通过侧装支架40与水域可移动设备400的右舷531连接时,动力操控装置100处于正侧装姿态,从而满足了动力操控装置100在船舷530的相对的两个侧装面520的正侧装姿态和反侧装姿态的安装需求。同样地,上述不同安装状态的底座10能够匹配用户的左手操作习惯或者右手操作习惯,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操作方式的操作需求,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中,底座10与侧装支架40的可拆卸连接结构,侧装支架40与船舷530的可拆卸结构均可采用已知技术中的可拆卸结构,例如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真空或磁力吸附连接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对其进行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及图4,把手20包括第三部分22和第四部分23,第三部分22和第四部分23关于镜像面41对称面镜像对称。
把手20的转动轴线21位于对称面,对称面垂直于把手20的背面27。在把手20相对底座10转动至中间位置时,对称面与底座10的镜像面41重合。在两个动力操控装置100对称安装并使用时,两个底座10上的把手20同时也关于垂直于镜像面41和底座10的底面13的平面对称,从而能够模拟双动力操控装置100的两个把手20的操控手感。在单个动力操控装置100的使用场合,动力操控装置100处于正顶装姿态、反顶装姿态、正侧装姿态或反侧装姿态时,把手20的转动轴线21均位于底座10的镜像面41处,即均位于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的中间,从而无论动力操控装置位于何种安装姿态,均便于用户操控把手20。动力操控装置100在不同安装状态切换时,用户操作把手20的动作均较为接近,能够匹配用户的左手操控或右手操控的操控习惯,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把手20的转动轴线21也可以偏离镜像面41,一个动力操控装置100的把手20与另一个旋转180°的动力操控装置100的把手20相比,两个把手20仅会在垂直于镜像面41的方向上偏移,其对用户的操作体感的影响仍然较小,仍然能够保证一定的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和图5,底座10设有邻近把手20的接合侧面14,接合侧面14可与另一个旋转180°的动力操控装置100的接合侧面14拼装。
本实施例中,接合侧面14垂直于镜像面41,从而当两个底座10通过接合侧面14拼装时,每个底座10的接合侧面14朝向另一个底座10的接合侧面14处不存在凸出部分或凹陷部分,使得两个底座10拼装过程中不会产生干涉问题,从而便于两个底座10的可靠拼装。
本实施例中,接合侧面14还与底座10的底面13垂直连接,把手20穿过接合侧面14内并与底座10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当两个动力操控装置100的接合侧面14拼装时,两个把手20相互背靠,并且两个把手20之间存在间隙。
本实施例中,两个动力操控装置100的底座10的接合侧面14对接后,两个把手20与底座10的连接处也同时互相靠近,此时形成的双动力操控装置100能够符合双动力操控装置100的两个把手20的操作体验。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把手20还能够设于底座10的背离接合侧面14的侧壁上,此时两个把手20与底座10的连接处相互远离,能够符合部分操作人员操作两个把手20时的操作体验,因此,本实施例中两个底座10的具体接合方式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无须进行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底座10设有凸台15,接合侧面14设置于凸台15,把手20背离底座10的背面相对接合侧面14向内侧偏置。
凸台15的上方空间能够便于为把手20的转动提供避让空间,以使用户能够通过转动把手20而实现对动力装置300的推进功率的调整。
同时,把手20背离底座10的背面相对接合侧面14的内侧偏置,可以防止两个动力操控装置100对接时两个把手20之间出现碰撞干涉问题,从而较好地保证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把手20的转动轴线21偏离镜像面41时,两个对接的动力操控装置100的两个把手20则在垂直于镜像面41的方向上错开,或者接合侧面14不设于凸台15,即可无须使把手20背离底座10的背面相对接合侧面14向内侧偏置,因此,把手20与底座10的连接形式有多种,本实施例不对其进行具体限定。
此外,参见图5至图7,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底座10设有接合侧面14的一侧还能开设凹槽16,并使把手20转动连接于凹槽16的槽底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凸台15的顶面设有避让槽151,把手20的一端位于避让槽151内并与座体转动连接,把手20的外侧面与避让槽151的槽表面之间具有间距。
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把手20相对座体转动时不易与凸台15之间出现干涉,从而进一步提高把手20操作过程中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把手20设有起翘按键34,起翘按键34用于控制水域可移动设备400上的外机起翘角度。
将起翘按键34设于把手20,可以便于用户在操控把手20时控制外机起翘角度,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把手20包括转轴24,转轴24沿第一方向穿过座体和手柄25。手柄25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与转轴24连接,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或者斜交。
第一方向与转轴24的转动轴线21方向平行,手柄25能够便于用户操作把手20并使其相对底座10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把手20还包括握持部26,握持部26设于手柄25背离转轴24的一端,握持部26沿第一方向延伸,握持部26在座体的底面13上的投影位于座体的底面13内侧。
握持部26能够提高用户操作把手20的使用体验。握持部26在座体的底面13上的投影位于座体的底面13内侧可以避免两个动力操控装置100对接时,两个握持部26出现干涉的问题。
另外,本实施例中,起翘按键34设于握持部26的周面或者握持部26背离手柄25的一端的端面,从而提高用户按压起翘按键34的便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动力操控装置100还包括两个接线部35,两个接线部35设于底座10的底部,两个接线部35关于镜像面41对称。
接线部35能够与线缆540连接,以便于底座10内的控制模组31通过线缆540控制用于推动水域可移动设备400移动的动力装置300。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底座10内的控制模组31也可以通过已知的无线通讯的方式实现对动力装置300的控制,故而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底座10的底部也可以无须设置接线部35。
两个接线部35关于镜像面41对称,使得底座10在旋转180°之后仅需将线缆540连接至另一个接线部35即可,从而无须调整线缆540的位置,避免两个线缆540出现交叉环绕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线缆540的连接便捷性和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0,动力操控装置100还包括控制模组31,控制模组31设于底座10内,控制模组31用于获取把手20的转动角度,并根据把手20的转动角度控制水域可移动设备400的行驶速率。
通过控制模组31可以根据把手20的转角度控制水域可移动设备400的行驶速率,其相对已知的机械式控制器或半电子式控制器而言,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且无须油门拉杆设置,使得控制行驶速率的精度更高,有利于大幅提高用户的控制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控制模组31通过线缆540与动力装置300有线连接,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控制模组31与动力装置300无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0,控制模组31包括传感组件32,传感组件32与把手20通信连接,传感组件32用于获取把手20的转动角度,并根据转动角度输出推进系统200的功率调整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感组件32为霍尔检测器等旋转角度检测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0,控制模组31还包括控制电路板33,控制电路板33与传感组件32通信连接,控制模组31能够获取传感组件32输出的功率调整信息并向推进系统200发送控制信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33连接显示器,通过显示器显示推进系统200传输速度、转速、输出功率、GPS、电量等信息,无需安装船速表和转速表等仪器,进一步节省安装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33连接蓝牙模块,例如蓝牙模块设置在控制电路板33上,控制电路板33通过蓝牙模块与无线手环无线通讯,实现无线操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底座10还设有电源按键171和停机按键172,电源按键171和停机按键172可用于被使用者操作以实现人机交互,以使使用者控制动力装置300的上电或停机等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底座10还设有两个安全开关173,两个安全开关173分别位于把手20的转动轴线21两侧并分别位于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安全开关173用于可拆卸地连接安全钥匙。安全开关173与操控按键间隔设置。当安全钥匙与安全开关173分离时,安全开关173向动力装置300发出停机信号。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推进系统200,包括动力装置300和前述的动力操控装置100。动力装置300用于输出动力以推动可移动主体运行。动力操控装置100用于控制动力装置300。
该推进系统200因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动力操控装置100,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动力操控装置100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300为船外机进行举例说明。动力操控装置100连接线缆540一端,线缆540另一端连接动力装置300。动力操控装置100的操控指令可经线缆540传递至动力装置300。通过把手20相对底座10旋转,控制动力装置300的运行功率,从而控制动力装置300的输出力矩。通过把手20上设置起翘按键34,起翘按键34可以控制动力装置300的起翘角度。通过底座10上设置电源按键171和停机按键172,可以控制动力装置300上电、停机。通过底座10上设置两个安全开关173,安全开关173可以与安全钥匙适配,从而保证驾驶人员操控动力操控装置100的安全性。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水域可移动设备400,包括可移动主体500和前述的推进系统200,推进系统200的动力装置300可转动地连接于可移动主体500,推进系统200的动力操控装置100设于可移动主体500并与船外机间隔设置。动力操控装置100顶装于水域可移动设备400的操控台401时,动力操控装置100可邻近操舵装置550,并且与操舵装置550共同安装于操控台401的台面402上。当然,也可以是操控台401靠近于船舷530,操舵装置550设置于操控台401,而动力操控装置100侧装于船舷530。
该水域可移动设备400因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推进系统200,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推进系统200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水域可移动设备400还包括操舵装置550,操舵装置550与动力装置300通过线缆540连接,以控制动力装置300的旋转,达到调整水域可移动设备400的换向目的。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动力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把手,所述底座用于固定于水域可移动设备上,所述动力操控装置可根据所述把手相对所述底座的转动控制所述水域可移动设备的行驶速率;
所述底座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关于镜像面镜像对称,所述镜像面垂直于所述底座的底面,并且配置为所述把手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镜像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关于所述镜像面镜像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邻近所述把手的接合侧面,所述接合侧面可与另一个旋转180°的所述动力操控装置的接合侧面拼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两个所述动力操控装置的所述接合侧面拼装时,两个所述把手相互背靠,并且两个所述把手之间存在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凸台,所述接合侧面设置于所述凸台,所述把手背离所述底座的背面相对所述接合侧面向内侧偏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设有起翘按键,所述起翘按键用于控制所述水域可移动设备上的外机起翘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操控装置还包括两个接线部,两个所述接线部设于所述底座的底部,两个所述接线部关于所述镜像面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操控装置还包括控制模组,所述控制模组设于所述底座内,所述控制模组用于获取所述把手的转动角度,并根据所述把手的转动角度控制所述水域可移动设备的行驶速率。
9.一种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用于输出动力以推动可移动主体运行;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操控装置,所述动力操控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动力装置。
10.一种水域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移动主体;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推进系统,所述推进系统的动力装置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可移动主体,所述推进系统的动力操控装置设于所述可移动主体并与所述动力装置间隔设置。
CN202222397123.6U 2022-09-08 2022-09-08 动力操控装置、推进系统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Active CN219382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7123.6U CN219382785U (zh) 2022-09-08 2022-09-08 动力操控装置、推进系统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7123.6U CN219382785U (zh) 2022-09-08 2022-09-08 动力操控装置、推进系统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82785U true CN219382785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90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97123.6U Active CN219382785U (zh) 2022-09-08 2022-09-08 动力操控装置、推进系统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827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52327B2 (en) Steering system for vessel
JP4907935B2 (ja) 船舶
JP4331628B2 (ja) 船舶推進装置の操舵装置および船舶
JP5203145B2 (ja) 舶用推進システム
JP2006001432A (ja) 小型船舶用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4717576B2 (ja) 船舶
US9663211B2 (en) Boat maneuvering system
US11091243B1 (en) Marine propulsion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JP2002137795A (ja) 小型船舶用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装置
CN219382785U (zh) 动力操控装置、推进系统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CN218489881U (zh) 动力操控装置、推进系统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JP2011020468A (ja) 船舶用操縦装置
WO2024050794A1 (zh) 动力操控装置、推进系统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EP4177152A1 (en) Marine propulsion system
JPS6271799A (ja) 船舶の操舵装置
JP2002068086A (ja) ポッド型プロペラの操縦装置
KR102101747B1 (ko) 물놀이용 보드
JP2755695B2 (ja) 船外機の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18506116U (zh) 动力操控装置、推进系统以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CN219821743U (zh) 舵柄、水域推进器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US20230202640A1 (en) Steering mechanism for marine vessel, and marine vessel
US7044815B1 (en) Remotely steerable mount for boat propulsion motor
CN219821742U (zh) 舵柄、水域推进器及水域可移动设备
US20230406471A1 (en) Trolling motor rotational control systems
US20220363360A1 (en) Operation apparatus for ship propulsion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