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0448U - 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80448U
CN219380448U CN202320379075.XU CN202320379075U CN219380448U CN 219380448 U CN219380448 U CN 219380448U CN 202320379075 U CN202320379075 U CN 202320379075U CN 219380448 U CN219380448 U CN 2193804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driving
driving shaft
sleeve
clamp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7907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和强
刘星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Hongshi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Hongshi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Hongshi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Hongshi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7907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804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804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804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驱动组件,包括能够沿自身轴向直线运动的驱动轴、用于驱使所述驱动轴直线运动的驱动件,以及固定地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的驱动块;沿周向彼此间隔地分布在所述驱动轴的周向外侧的夹持件,每个所述夹持件均能够沿所述驱动轴的径向直线运动地设置,每个所述夹持件的内侧部上均固定地设置有联动块;其中,每个所述联动块均与所述驱动块之间设置有相互滑动配合的滑轨与滑槽,所述滑轨与所述滑槽这两者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联动块上且另一者设置在所述驱动块上。所述驱动轴沿自身轴向往复直线运动的过程中,所有夹持件同步地朝向或远离所述驱动轴运动。

Description

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电机转子等工件进行加工时,需要对工件进行移动及准确定位,然而实际操作中工件的夹持、定位十分困难,目前大多仍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定位,严重影响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
驱动组件,包括能够沿自身轴向直线运动的驱动轴、用于驱使所述驱动轴直线运动的驱动件,以及固定地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的驱动块;
夹持件,所述夹持件有多个,所有的所述夹持件沿周向彼此间隔地分布在所述驱动轴的周向外侧,每个所述夹持件均能够沿所述驱动轴的径向直线运动地设置,每个所述夹持件的内侧部上均固定地设置有联动块,所述夹持件的外侧面构成用于夹持固定工件的夹持面;
其中,每个所述联动块均与所述驱动块之间设置有相互滑动配合连接的配合结构,所述配合结构包括相互滑动配合的滑轨与滑槽,所述滑轨与所述滑槽这两者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联动块上且另一者设置在所述驱动块上,所述滑轨与所述滑槽均沿所述驱动轴的轴向上自外向内倾斜延伸。
优选地,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具有沿轴向贯穿的中空腔,所述驱动轴沿轴向穿设在所述中空腔中,所有的所述夹持件各自沿所述驱动轴的径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套筒上,所述驱动块与所述联动块均位于所述中空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上开设有沿所述套筒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中空腔相互连通,所述安装槽具有沿所述套筒的周向间隔地分布的多个,每个所述安装槽中均设有一个所述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沿所述套筒的径向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夹持装置具有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所述夹持装置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有所述夹持件的所述夹持面沿所述套筒的径向不超出所述套筒的外周面;所述夹持装置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有的所述夹持面沿所述套筒的径向上伸出在所述套筒的外周面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的截面呈“工”字型,所述滑槽的截面呈“C”字型,,所述夹持装置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转换的过程中,所述滑轨与所述滑槽始终保持配合。
优选地,所述夹持装置还具有用于置放待夹持工件的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上设置有供所述驱动轴沿上下方向对应配合地穿过的穿孔,所述驱动件为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下方的气缸或者液压缸,所述气缸或液压缸的活塞杆构成所述的驱动轴,或者,所述的驱动轴同轴地固定在所述气缸或液压缸的活塞杆上。
优选地,所述驱动轴沿自身轴向往复直线运动的过程中,所有所述夹持件同步地朝向或远离所述驱动轴运动,且所有的所述夹持面与所述驱动轴的中心线的距离彼此相同。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驱动块的外侧周部上,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联动块的内侧部上。
优选地,,所述驱动块呈锥台状,所述驱动块套装在所述驱动轴上。
优选地,所述驱动块具有沿所述驱动轴的轴向间隔地设置的两个以上;所述夹持件呈长条状,每个所述夹持件上的所述联动块也具有沿所述夹持件长度方向上间隔地设置的两个以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夹持件具有沿周向间隔地设置的四个。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该夹持装置在驱动件的作用下,驱动轴沿自身轴向往复运动的过程中,能够驱使所有夹持件沿径向向外或向内运动,从而相应地实现对工件的夹持固定与解除夹持操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夹持装置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沿附图1中A-A向剖视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施例的夹持装置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沿附图3中B-B向剖视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1的夹持装置(拆除套筒后)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5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7为附图5的前视图;
附图8为附图1的夹持装置(拆除套筒后)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附图8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10为附图8的前视图;
附图11为附图1的夹持装置对工件进行夹持操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工件;1、驱动组件;11、驱动轴;12、驱动件;121、活塞杆;13、驱动块;131、滑槽;2、夹持件;21、夹持面;3、联动块;31、滑轨;4、套筒;41、中空腔;42、安装槽;5、安装平台;51、穿孔;52、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主要用于对电机转子等工件进行夹持、定位工作,如图11所示,待夹持的工件100为环形结构,工件100设有沿轴向贯穿的通孔,并通过该通孔将工件100套设在夹持装置上以进行夹持操作。
参见图1至图10所示,该夹持装置包括:
驱动组件1,包括能够沿自身轴向直线运动的驱动轴11、用于驱使驱动轴11直线运动的驱动件12,以及固定地设置在驱动轴11上的驱动块13;
夹持件2,夹持件2有多个,所有的夹持件2沿周向彼此间隔地分布在驱动轴11的周向外侧,每个夹持件2均能够沿驱动轴11的径向直线运动地设置,每个夹持件2的内侧部上均固定地设置有联动块3,夹持件2的外侧面构成用于夹持固定工件100的夹持面21;
其中,每个联动块4均与驱动块13之间设置有相互滑动配合连接的配合结构,该配合结构包括相互滑动配合的滑轨31与滑槽131,滑轨31与滑槽131这两者中的一者设置在联动块3上且另一者设置在驱动块13上,滑轨31与滑槽131均沿驱动轴11的轴向上自外向内倾斜延伸。
参见图1至图4所示,夹持装置还包括套筒4,套筒4具有沿轴向贯穿的中空腔41,套筒4的轴线与驱动轴11的轴线相重合,驱动轴11沿轴向穿设在中空腔41中,驱动块13与联动块3均位于中空腔41中。套筒4上开设有沿套筒4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槽42(图中未示出),安装槽42与中空腔41相互连通,安装槽42具有沿套筒4的周向间隔地分布的多个,安装槽42与夹持件2一一对应,每个安装槽42中均设有一个夹持件2,夹持件2沿套筒4的径向相对滑动地设置在安装槽42中,在夹持件2沿套筒4径向向外运动的过程中,夹持面21能够穿出安装槽42并超出套筒4外周面。
该夹持装置具有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夹持装置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参见图1、图2所示,所有夹持件2的夹持面21沿套筒4的径向不超出套筒4的外周面;夹持装置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参见图3、图4所示,所有的夹持面21沿套筒4的径向上伸出在套筒4的外周面的外侧。在第二工作状态下伸出套筒4外周面的夹持面21抵靠在工件100的内侧面对工件100进行夹持固定,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所有的夹持件21收回安装槽42中,夹持面21与工件100的内侧面相脱离,夹持装置解除对工件100的夹持。
参见各附图所示,驱动块13呈锥台状并套装在驱动轴11上,沿驱动轴11的轴向方向上间隔地设置有两个以上驱动块13;夹持件2呈长条状,每个夹持件2内侧与每个驱动块13外侧之间均设置有一个联动块3,沿夹持件2长度方向上也间隔地设置有两个以上联动块3。
本实施例中,沿驱动轴11的轴向方向上设置有两个驱动块13,一个位于驱动轴11中部,另一个位于驱动轴11上端部,夹持件2具有沿周向间隔地设置的四个,每个夹持件2上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两个联动块3,四个夹持件2共设置有八个联动块3。沿驱动轴11的轴向方向,每个驱动块13的截面尺寸上小下大,每个联动块3的截面尺寸上大下小,每个驱动块13的外侧周面上设置有四个滑槽131,每个联动块3的内侧部上设置有滑轨31,滑轨31与滑槽131均自外向内向上倾斜延伸,滑轨31的截面呈“工”字型,滑槽131的截面呈“C”字型,每个滑槽131可供位于同一径向外侧的滑轨31配合地插入。夹持装置在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转换的过程中,滑轨31与滑槽131始终保持配合。
参见各附图所示,夹持装置还具有用于置放待夹持工件100的安装平台5,安装平台5上设置有供驱动轴11沿上下方向对应配合地穿过的穿孔51(图中未示出),穿孔51处还设置有轴套52,轴套52固定在安装平台5上并由穿孔51伸入套筒4的中空腔41中,驱动轴11穿设在轴套52中。驱动件12为设置在安装平台5下方的气缸或者液压缸,气缸或液压缸的活塞杆121构成的驱动轴11,或者,驱动轴11同轴地固定在气缸或液压缸的活塞杆121上。本实施例中,驱动件12为气缸,气缸的活塞杆121与驱动轴11固定连接并位于同一轴线上,在气缸的作用下,活塞杆121可带动驱动轴11沿轴向做往复运动。
驱动轴11沿自身轴向往复直线运动的过程中,所有夹持件2同步地朝向或远离驱动轴11运动,且所有的夹持面21与驱动轴11的中心线的距离彼此相同。第一工作状态下的夹持装置,参见图1、图2所示,气缸的活塞杆121未顶出,驱动块13通过滑槽131与滑轨31间的配合连接于联动块3的下部,所有的夹持件2均位于安装槽42内,所有夹持面21都未伸出套筒4。
如图11展示了一个将工件100套设在夹持装置上进行夹持操作的实例,在进行夹持工作时,首先确认夹持装置处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将需要夹持的工件100套设在套筒4外并放置在安装平台5上,由于所有的夹持面21均未伸出套筒4,工件100与套筒4间留有空隙,工件100可在套筒4径向上活动并能够轻易地从套筒4上取下,随后开启气缸,在气缸的作用下活塞杆121被顶出并推动驱动轴11沿轴线向上运动,驱动块13跟随驱动轴11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驱动块13的滑槽131沿联动块3的滑轨31配合向上滑动,驱动块13推动与之连接的联动块3向外移动,同时驱使所有的夹持件2远离驱动轴11并向外穿出安装槽42。
当活塞杆121完全顶出,参见图3、图4所示,夹持装置转换至第二工作状态,此时驱动件12移动至联动块3的上部,夹持件2朝远离驱动轴11的方向伸出安装槽42,夹持面21超出套筒4的外周面并牢牢抵靠在工件100的内侧面上,此时工件100被夹持装置夹紧,工件100固定在夹持装置上不能做出任何移动,可通过移动夹持装置实现工件100的转移或定位。
在完成工件的转移或定位后,控制气缸使活塞杆121缩回,活塞杆121带动驱动轴11沿轴线向下运动,驱动块通过滑槽131与滑轨31之间的滑动配合驱使与之连接的联动块3朝驱动轴11运动,联动块3带动夹持件2向内移动的过程中夹持面21与工件100的内侧面相脱离,解除了对工件100的夹紧固定,最终,活塞杆121收回气缸中,所有的夹持件2都收入到安装槽中,夹持装置转换回第一工作状态,此时可取下或移动工件100。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
驱动组件,包括能够沿自身轴向直线运动的驱动轴、用于驱使所述驱动轴直线运动的驱动件,以及固定地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的驱动块;
夹持件,所述夹持件有多个,所有的所述夹持件沿周向彼此间隔地分布在所述驱动轴的周向外侧,每个所述夹持件均能够沿所述驱动轴的径向直线运动地设置,每个所述夹持件的内侧部上均固定地设置有联动块,所述夹持件的外侧面构成用于夹持固定工件的夹持面;
其中,每个所述联动块均与所述驱动块之间设置有相互滑动配合连接的配合结构,所述配合结构包括相互滑动配合的滑轨与滑槽,所述滑轨与所述滑槽这两者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联动块上且另一者设置在所述驱动块上,所述滑轨与所述滑槽均沿所述驱动轴的轴向上自外向内倾斜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具有沿轴向贯穿的中空腔,所述驱动轴沿轴向穿设在所述中空腔中,所有的所述夹持件各自沿所述驱动轴的径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套筒上,所述驱动块与所述联动块均位于所述中空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上开设有沿所述套筒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中空腔相互连通,所述安装槽具有沿所述套筒的周向间隔地分布的多个,每个所述安装槽中均设有一个所述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沿所述套筒的径向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夹持装置具有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所述夹持装置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有所述夹持件的所述夹持面沿所述套筒的径向不超出所述套筒的外周面;所述夹持装置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有的所述夹持面沿所述套筒的径向上伸出在所述套筒的外周面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截面呈“工”字型,所述滑槽的截面呈“C”字型,所述夹持装置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转换的过程中,所述滑轨与所述滑槽始终保持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还具有用于置放待夹持工件的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上设置有供所述驱动轴沿上下方向对应配合地穿过的穿孔,所述驱动件为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下方的气缸或者液压缸,所述气缸或液压缸的活塞杆构成所述的驱动轴,或者,所述的驱动轴同轴地固定在所述气缸或液压缸的活塞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沿自身轴向往复直线运动的过程中,所有所述夹持件同步地朝向或远离所述驱动轴运动,且所有的所述夹持面与所述驱动轴的中心线的距离彼此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驱动块的外侧周部上,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联动块的内侧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呈锥台状,所述驱动块套装在所述驱动轴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具有沿所述驱动轴的轴向间隔地设置的两个以上;所述夹持件呈长条状,每个所述夹持件上的所述联动块也具有沿所述夹持件长度方向上间隔地设置的两个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具有沿周向间隔地设置的四个。
CN202320379075.XU 2023-03-03 2023-03-03 夹持装置 Active CN2193804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9075.XU CN219380448U (zh) 2023-03-03 2023-03-03 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9075.XU CN219380448U (zh) 2023-03-03 2023-03-03 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80448U true CN219380448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93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79075.XU Active CN219380448U (zh) 2023-03-03 2023-03-03 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804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354042A1 (en) Clamp device
CN108818366A (zh) 一种衬套定位装夹机构
CN219380448U (zh) 夹持装置
CN203509650U (zh) 异形件夹具及具有异形件夹具的双头机床
CN211029024U (zh) 一种气缸加工用三工位定位夹具
RU2723877C2 (ru) Формов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в частности шпиндельный пресс, и способ формования заготовок
CN216096816U (zh) 一种用于齿轮轴加工的相位控制装置
CN216028928U (zh) 一种定子焊接用内撑膨胀装置
CN210307496U (zh) 一种内侧夹紧治具
CN204183408U (zh) 用于管材倒角的双工位夹紧装置
CN210059509U (zh) 一种五金件冲压设备
CN110788638B (zh) 一种冷镦部件加工工装
CN210755685U (zh) 用于电火花穿孔机的旋转夹头
CN210908830U (zh) 一种轴承外卡簧自动装配机用卡簧取压模具
CN215788428U (zh) 一种定心结构
CN218925878U (zh) 一种冲孔用弹簧夹头工装
CN110711815A (zh) 一种用于加工紧固件的冲孔定位机构
CN113894568B (zh) 一种用于齿轮轴加工的相位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18081490U (zh) 一种直线导轨的快速装夹治具
CN213531110U (zh) 一种刮齿机上的工件夹具
CN106217054B (zh) 一种轴承钢圈自动成型机
CN111069415B (zh) 一种用于圆形工件加工的均布打点装置
CN209063461U (zh) 尘桶切浇口装置
CN216939439U (zh) 一种涨套涨紧工装
CN215788177U (zh) 一种机床加工用杆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