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7509U - 一种除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7509U
CN219377509U CN202320085369.1U CN202320085369U CN219377509U CN 219377509 U CN219377509 U CN 219377509U CN 202320085369 U CN202320085369 U CN 202320085369U CN 219377509 U CN219377509 U CN 219377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mmunicated
water
demisting
ai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8536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牙政福
余维荣
李盛业
卢炳全
莫启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Baise Dongxin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Baise Dongxi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Baise Dongxin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Baise Dongxi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8536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7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7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75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雾装置,包括壳体、除雾机构和冲洗机构,除雾机构设置在壳体内,壳体内设有上气室和下气室,下气室与进气管连通,上气室与出气管连通,冲洗机构包括喷头组件、往复移动组件、清洗管、回水管、缓冲罐和沉淀池,往复移动组件设置在上气室内,喷头组件安装在往复移动组件上,喷头组件与清洗管的一端连通,清洗管的另一端与缓冲罐连通,回水管一端与下气室底部连通,回水管另一端与沉淀池连通,沉淀池与缓冲罐连通。本实用新型在除雾时能够把喷头组件移动到壳体的侧边停放,避免喷头组件阻挡烟气增大压损,提高除雾效率;冲洗时喷头组件能够往复移动均匀地冲洗,提高冲洗效果,而且冲洗水能够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除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雾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取硫酸的工艺中,产生的二氧化硫烟气通过电除雾器进行除雾,使烟气中的酸雾(ρ)≤5mg/m3后再进入干燥塔。使用电雾器除去烟气中的酸雾和烟尘时,捕集下来的酸雾通常会携带酸泥附着在电除雾器的阴极线和阳极管上,造成电除雾器效率降低,影响后续的工序,需定期对电除雾器冲洗,然而现有的冲洗方式较为单一,直接在电除雾器上方固定安装冲洗喷头进行冲洗,导致清洗液无法均匀地对阳极管进行冲洗,从而致使冲洗效果差,同时电除雾器在工作时冲洗喷头阻挡烟气上升通道,造成电除雾器压损增大、效率降低,而且冲洗水以及电除雾器运行中产生的大量酸性冷凝水没有加以循环利用,直接外排造成水资源浪费。
中国专利CN212120377U公开的一种电除雾器的冲洗装置,包括冲洗室、漏斗罩、布液板、滴液管、电动推杆、连接板、刷毛板、进液管、出气管、上气室、绝缘箱、下气室、阳极管束、气体分布室、主腔、进气管和排污管,漏斗罩固定安装在冲洗室得内部,布液板的外侧壁与冲洗室内侧壁的底部固定连接,布液板上开设有布液孔,滴液管的顶部与布液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滴液管与布液孔相对应处于连通状态。该专利通过在布液板上开设有孔径一致的多个布液孔,布液孔与滴液管连通,冲洗时,冲洗液经过布液板上的布液孔进入滴液管中,再由滴液管的底端进行均匀的喷出清洗液,虽然能够达到均匀冲洗的目的,但是布液板势必会阻挡烟气上升,影响生产效率,而且冲洗水以及电除雾器运行中产生的大量酸性冷凝水并没有循环利用,存在水资源浪费现象,增加生产成本。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除雾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除雾装置,包括壳体、除雾机构和冲洗机构,所述壳体通过机架支撑安装,所述除雾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中部,所述壳体内上部设有上气室,所述壳体内下部设有下气室,所述下气室与进气管连通,所述上气室与出气管连通,所述冲洗机构与所述上气室连通;所述冲洗机构包括喷头组件、往复移动组件、清洗管、回水管、缓冲罐和沉淀池,所述往复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上气室内,所述喷头组件安装在所述往复移动组件上,并延伸至所述除雾机构的上方,所述喷头组件与所述清洗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清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冲罐连通,所述回水管一端与所述下气室底部连通,所述回水管另一端与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与所述缓冲罐连通,所述清洗管上设有清洗泵,所述回水管上设有回水泵。除雾机构进行除雾工作时,通过往复移动组件带动喷头组件向壳体的侧边移动,防止喷头组件阻挡烟气上升,影响除雾效率;通过回水管把除雾工作时产生的酸性冷凝水收集至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沉淀处理后的清水用于对除雾机构进行冲洗;冲洗时,往复移动组件能够带动喷头组件在除雾机构上方往复运动,移动的同时通过清洗泵加压,使缓冲罐内部的清洗液从喷头组件喷出均匀地对除雾机构进行冲洗,提高冲洗效果,而且冲洗后的水通过回水管收集至沉淀池进行沉淀后再输送至缓冲罐循环使用,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
进一步地,所述往复移动组件包括主动轴、从动轴、传动链条和驱动电机,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分别可转动对称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主动轴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的两端分别设有链轮,所述传动链条环绕套在所述链轮上。通过驱动电机的正反转驱动主动轴正转或反转,使得传动链条同步进行正反转,以带动喷头组件往复移动,提高冲洗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喷头组件包括喷杆、喷嘴、支架和分配管,所述喷杆一端与所述分配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喷嘴连通,所述喷杆中部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所述传动链条上,所述分配管一端通过软管与所述清洗管连通,所述软管的管身盘卷在自动卷管器上,所述自动卷管器固定在所述机架上。通过喷杆携带喷嘴下伸至除雾机构上方位置,有利于冲洗,通过支架把喷杆、喷嘴和分配管横跨安装在两侧的传动链条上,使得传动链条正反转时能够带动喷嘴往复移动,清洗液能够均匀冲洗到除雾机构上,通过自动卷管器能够及时收放卷软管,避免由于软管下垂过大刮碰影响喷头组件的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冲洗机构还包括清水罐和压滤机,所述清水罐通过出水管与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压滤机通过排污管与所述沉淀池的排污口连通,所述清水罐通过清水管与所述缓冲罐连通。冲洗后的回水和除雾时的冷凝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池的清液输送至清水罐暂存待用,沉淀在池底的酸泥混合液通过排污管输送至压滤机进行压滤排出酸泥,避免污染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压滤机的清液出口通过回收水管与所述清水罐连通,所述回收水管上连通有回收水泵。压滤机压出的清水回收到清水罐暂存待用,减少排放量,提高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清水管上设有清水泵和第一流量计,所述缓冲罐上连通有加酸管,所述加酸管上设有第二流量计。通过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对加入加缓冲罐内的清水量和浓酸量进行计量,使得缓冲罐内的清洗液保持一定的酸性,以提高清洗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罐上设有搅拌单元。通过搅拌单元把缓冲罐内的清洗用水搅拌均匀,便于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视窗。通过视窗方便操作人员观察壳体内部运行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除雾机构包括电除雾器和折流板除雾器,所述折流板除雾器设置在所述电除雾器下方。进入除雾装置内部的烟气首先经过折流板除雾器进行除雾,然后再经过电除雾器进行除雾,通过两级除雾,除雾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折流板除雾器下方设有布气板,所述布气板与所述进气管连通。通过布气板能够把烟气均匀分布进入折流板除雾器,进一步提高除雾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设置往复移动组件,除雾工作时把喷头组件移动到壳体的侧边停放,避免喷头组件阻挡烟气造成电除雾器压损增大,提高除雾效率;冲洗时通过往复移动组件带动喷头组件在除雾机构的上方往复移动进行均匀地冲洗,将积泥冲出系统,有效提高冲洗效果,保证了除雾装置的正常运行;通过回水管、清洗管、沉淀池和缓冲罐的配合使用,除雾时能够收集产生的酸性冷凝水,冲洗时能够进行循环冲洗,节约水资源的同时提高清洗效果;通过设置清水罐和压滤机,对沉淀池内的泥水混合液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后的清水回收到清水罐加以利用,减少了酸污水排放量,进一步减少水资源浪费;通过加酸管向缓冲罐内添加浓硫酸,将具有一定酸度的酸性水用来冲洗除雾装置,进一步提高清洗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雾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去除壳体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沉淀池、缓冲罐、清水罐和压滤机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头组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101上气室;102下气室;103视窗;2除雾机构;201电除雾器;202折流板除雾器;3冲洗机构;301喷头组件;3011支架;3012分配管;3013喷杆;3014喷嘴;302往复移动组件;3021主动轴;3022从动轴;3023传动链条;3024驱动电机;3025链轮;303清洗管;3031清洗泵;304回水管;3041回水泵;305缓冲罐;3051搅拌单元;306沉淀池;3061出水管;3062排污管;307清水罐;3071清水管;3072清水泵;3073第一流量计;308压滤机;3081回收水管;3082回收水泵;309加酸管;3091第二流量计;4机架;5进气管;6出气管;7布气板;8软管;9自动卷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另外,连接既可以是用于固定作用也可以是用于电路连通作用。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在一种实施例中公开的用于消除硫酸酸雾的除雾装置,包括壳体1、除雾机构2和冲洗机构3,壳体1通过机架4支撑安装离开地面,除雾机构2设置在壳体1内的中部,壳体1内上部设有上气室101,壳体1内下部设有下气室102,下气室102与进气管5连通,上气室101与出气管6连通,烟气从进气管5进入下气室102,并经过除雾机构2处理后,从上气室101的出气管6排出,冲洗机构3连通至上气室101的内部,用于定期对设置在壳体1内的除雾机构2进行冲洗,避免长期运行后除雾机构2所积铅泥增多,导致除雾效率下降,对后序的生产工序造成不利影响;冲洗机构3包括喷头组件301、往复移动组件302、清洗管303、回水管304、缓冲罐305和沉淀池306,往复移动组件302设置在上气室101内,喷头组件301安装在往复移动组件302上,并延伸至除雾机构2的上方,喷头组件301与清洗管303的一端连通,清洗管303的另一端与缓冲罐305连通,回水管304一端与下气室102底部连通,回水管304另一端与沉淀池306连通,沉淀池306与缓冲罐305连通,清洗管303上设有清洗泵3031,回水管304上设有回水泵3041。除雾机构2进行除雾工作时,通过往复移动组件302带动喷头组件301向壳体1的侧边移动,防止喷头组件301阻挡烟气上升,影响除雾效率,通过回水管304把除雾工作时产生的酸性冷凝水收集至沉淀池306;冲洗时,往复移动组件302带动喷头组件301在除雾机构2的上方往复运动,移动的同时通过清洗泵3031加压,使缓冲罐305内部的清洗液从喷头组件301喷出均匀地对除雾机构2进行冲洗,提高冲洗效果,冲洗后的水通过回水管304收集至沉淀池306进行沉淀后再输送至缓冲罐305循环使用,进行循环清洗,减少水资源浪费。
往复移动组件302包括主动轴3021、从动轴3022、传动链条3023和驱动电机3024,主动轴3021和从动轴3022分别可转动对称连接在机架4上,主动轴3021一端与驱动电机3024的输出端连接,主动轴3021和从动轴3022的两端分别设有链轮3025,传动链条3023环绕套在链轮3025上。具体的,主动轴3021设置在机架4的背面,从动轴3022设置在机架4的正面,主动轴3021和从动轴3022处于同一水平面并且相互平行,链轮3025设有4个,分别对称设置在主动轴3021和从动轴3022上,传动链条3023设有两组,分别套在对应链轮3025上,两组传动链条3023同步转动,通过驱动电机3024的正反转驱动传动链条3023同步进行正反转,以带动喷头组件301往复移动,提高冲洗效果。
喷头组件301包括喷杆3013、喷嘴3014、支架3011和分配管3012,喷杆3013一端与分配管3012连通,另一端与喷嘴3014连通,喷杆3013中部固定安装在支架3011上,支架3011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传动链条3023上,分配管3012一端通过软管7与清洗管303连通,软管7的管身盘卷在自动卷管器8上,自动卷管器8固定在机架4上。在本实施例中,喷嘴3014优选采用球形喷嘴,喷杆3013携带喷嘴3014下伸至距离除雾机构2上方10-25cm位置,支架3011固定安装后与主动轴3021和从动轴3022相互平行,喷嘴3014(喷杆3013)设置有若干个,并且等间距排列固定在支架3011上,软管7的长度与喷头组件301移动到最远距离相匹配,自动卷管器8能够及时收放卷软管7,避免软管7下垂刮到传动链条3023或其他地方,影响喷头组件301的往复移动。
冲洗机构3还包括清水罐307和压滤机308,清水罐307通过出水管3061与沉淀池306的出水口连通,压滤机308通过排污管3062与沉淀池306的排污口连通,清水罐307通过清水管3071与缓冲罐305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沉淀池306优选采用竖流式沉淀池,冲洗后的回水进入沉淀池306进行沉淀,沉淀池306的清液输送至清水罐307暂存待用,沉淀在池底的酸泥混合液通过排污管3062输送至压滤机308进行压滤排出酸泥。
在压滤机308的清液出口通过回收水管3081与清水罐307连通,回收水管3081上连通有回收水泵3082。压滤机308压滤后的清水输送至清水罐307暂存待用,清水罐307内的水可以用来冲洗除雾装置,也可以用于冷却塔补充水,或者用于动力波塔,提高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在清水管3071上设有清水泵3072和第一流量计3073,缓冲罐305上连通有加酸管309,加酸管309一端连通到缓冲罐305内,另一端连通到外部的浓硫酸罐(图未示),在加酸管309上设有第二流量计3091。由于除雾装置工作产生的积泥含铅较高,在酸性条件下更容易溶解,因此,将具有一定酸度的酸性水用来冲洗除雾装置的效率更高,通常情况下除雾装置内的冷凝水已经具有一定酸度,通过加酸管309添加一定比例的浓硫酸至缓冲罐305中,与清水罐307的清水(冷凝水)进行比例混合成清洗用水,能够进一步提高清洗效果,第一流量计3073和第二流量计3091分别用于计量添加的量,确保清洗用水的酸度平衡,同时也可在缓冲罐305上设置在线PH计,用于实时监测缓冲罐305内的清洗用水PH值,以调整清水和/或浓硫酸的添加量。
在缓冲罐305上设有搅拌单元3051,用于把缓冲罐305内的清洗用水搅拌均匀。
在壳体1上设有视窗103。方便除雾装置运行时观察内部运行情况。
除雾机构2包括电除雾器201和折流板除雾器202,折流板除雾器202设置在电除雾器201下方。进入除雾装置内部的烟气首先经过折流板除雾器202进行除雾,然后再经过电除雾器201进行除雾,通过两级除雾,除雾效果更好;在本实施例中,电除雾器201和折流板除雾器202均为现已技术产品,在次不再做赘述。
在折流板除雾器202下方设有布气板7,布气板7与进气管5连通。通过布气板7能够把烟气均匀分布进入折流板除雾器202,进一步提高除雾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背景部分可以包含关于本实用新型的问题或环境的背景信息,而不一定是描述现有技术。因此,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包含的内容并不是申请人对现有技术的承认。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方式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种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优点,但应当理解,在不脱离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本文中进行各种改变、替换和变更。

Claims (10)

1.一种除雾装置,包括壳体、除雾机构和冲洗机构,所述壳体通过机架支撑安装,所述除雾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中部,所述壳体内上部设有上气室,所述壳体内下部设有下气室,所述下气室与进气管连通,所述上气室与出气管连通,所述冲洗机构与所述上气室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机构包括喷头组件、往复移动组件、清洗管、回水管、缓冲罐和沉淀池,所述往复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上气室内,所述喷头组件安装在所述往复移动组件上,并延伸至所述除雾机构的上方,所述喷头组件与所述清洗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清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冲罐连通,所述回水管一端与所述下气室底部连通,所述回水管另一端与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与所述缓冲罐连通,所述清洗管上设有清洗泵,所述回水管上设有回水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移动组件包括主动轴、从动轴、传动链条和驱动电机,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分别可转动对称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主动轴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的两端分别设有链轮,所述传动链条环绕套在所述链轮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组件包括喷杆、喷嘴、支架和分配管,所述喷杆一端与所述分配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喷嘴连通,所述喷杆中部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所述传动链条上,所述分配管一端通过软管与所述清洗管连通,所述软管的管身盘卷在自动卷管器上,所述自动卷管器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机构还包括清水罐和压滤机,所述清水罐通过出水管与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压滤机通过排污管与所述沉淀池的排污口连通,所述清水罐通过清水管与所述缓冲罐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机的清液出口通过回收水管与所述清水罐连通,所述回收水管上连通有回收水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管上设有清水泵和第一流量计,所述缓冲罐上连通有加酸管,所述加酸管上设有第二流量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上设有搅拌单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视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机构包括电除雾器和折流板除雾器,所述折流板除雾器设置在所述电除雾器下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除雾器下方设有布气板,所述布气板与所述进气管连通。
CN202320085369.1U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除雾装置 Active CN219377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5369.1U CN219377509U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除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5369.1U CN219377509U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除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7509U true CN219377509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64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85369.1U Active CN219377509U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除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75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24112U (zh) 一种整体全封闭式水循环智能洗车机
CN211753876U (zh) 焦化行业脱硫废液制酸的尾气处理装置
CN219377509U (zh) 一种除雾装置
CN215314168U (zh) 清洗系统
CN211809534U (zh) 一种施工现场简易洗车池结构
CN210907072U (zh) 一种大棚薄膜内侧清洁装置
CN112221059A (zh) 一种基于消防水带的便捷式快速清洗装置
CN109530460A (zh) 一种冷轧带钢清洗生产线及对应清洗方法
CN211641425U (zh) 一种印花机丝网清洗设备
CN210841148U (zh) 一种鸡粪清理装置
CN112756293A (zh) 一种太阳能板清洗装置
CN113941546A (zh) 一种能够充分清洁的通讯线缆智能型回收设备
CN216323558U (zh) 一种中空板过滤清洗烘干机
CN209066349U (zh) 一种护栏清洗车
CN111919627A (zh) 一种自动清洁表面的道路绿化花箱
CN218309814U (zh) 一种用于编织袋加工的清洗设备
CN220689899U (zh) 一种工业冷却塔除垢处理环保装置
CN219808108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生产用安全带清洁装置
CN219769832U (zh) 生产区场地用带有废水回收多级利用功能的洗车装置
CN214017362U (zh) 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幕墙
CN216395523U (zh) 一种新型滤布式圆盘脱水机冲洗装置
CN219277447U (zh) 一种采石场用的货车洗车机
CN114472584B (zh) 用于钢绞线钢丝拉丝的涂膜装置
CN216856145U (zh) 一种污泥干化设备的除尘机构
CN220220683U (zh) 一种基于光电感应的洗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