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6366U - 一种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6366U
CN219376366U CN202223060416.1U CN202223060416U CN219376366U CN 219376366 U CN219376366 U CN 219376366U CN 202223060416 U CN202223060416 U CN 202223060416U CN 219376366 U CN219376366 U CN 219376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face coating
wastewater
tank
blow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6041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桂华
黎胜恩
陈绍峰
王海
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ianhui Pap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ianhui Pap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ianhui Pap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ianhui Pap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6041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6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6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6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面涂制备槽、面涂储槽、第一排料泵、面涂供料槽、第二排料泵、面涂压力筛、以及面涂涂布头,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振动筛、废水回收槽、水泵,该水泵的出口管道连接至面涂制备槽;面涂制备槽设置有第一排污管、面涂压力筛设置有第二排污管、面涂涂布头设置有第三排污管,第一排污管、第二排污管、以及第三排污管分别连接至振动筛;废水回收槽内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顶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第二隔板顶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网。实际使用时,面涂工序产生的废水排放至振动筛,经过处理后可以再回收利用,实现了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白板纸正面需要进行面涂等操作。当发生断纸、停机或质量异常时都会排放一定量的废水,此外,定期对设备清洗也会排放一定的废水。现有技术中,这些废水直接排走,送至工厂的废水处理工段集中处理,然后排放。然而,这样可能导致废水泄漏,造成安全环保事故,也增加了废水处理成本,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能够对面涂工序产生废水进行回收利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面涂工序产生的废水不能得到循环利用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面涂制备槽、面涂储槽、第一排料泵、面涂供料槽、第二排料泵、面涂压力筛、以及面涂涂布头,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振动筛、废水回收槽、水泵,该水泵的出口管道连接至面涂制备槽;面涂制备槽设置有第一排污管、面涂压力筛设置有第二排污管、面涂涂布头设置有第三排污管,第一排污管、第二排污管、以及第三排污管分别连接至振动筛;废水回收槽内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顶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第二隔板顶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的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中,第一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三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的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中,面涂制备槽的出口管道连接至面涂储槽,面涂制备槽的废水管道的一端连接至面涂制备槽的出口管道,面涂制备槽的出口管道上设置有第四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的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中,面涂涂布头设置有回流管,该回流管连接至面涂供料槽,第三排污管的一端连接至回流管,回流管上设置有第五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的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中,所述水泵为离心泵。
进一步地,所述的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中,水泵的流量不低于20m3/h。
进一步地,所述的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中,水泵的出口管道上设置有过滤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中,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不小于400目。
进一步地,所述的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中,废水回收槽的容积不小于40立方米。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相比现有技术,通过设置振动筛、废水回收槽、以及水泵等设备,可以把面涂制备槽、面涂供料槽、面涂压力筛中的废水通过各自对应排污管分别排入振动筛,经过振动筛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废水回收槽,然后由水泵输出,经过过滤器过滤后,再送入面涂制备槽中回收利用,从而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且节省了大量的清水,达到了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为废水回收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为了让附图简单明了,附图仅画出了与实用新型点相关的结构,其他常规设置的管道、阀门等结构附图不再一一画出或标注。为了便于观察,附图中各个排污管用虚线表示(换言之,虽然画的是虚线,但表示实际存在的管道)。箭头表示正常情况向管道内液体的走向。本文所述的“第一”、“第二”等措辞仅仅是对同类结构进行不同命名,以便于阐述,不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所述的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面涂制备槽11、面涂储槽12、第一排料泵13、面涂供料槽14、第二排料泵15、面涂压力筛16、以及面涂涂布头17,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振动筛31、废水回收槽31、水泵33,该水泵的出口管300道连接至面涂制备槽;面涂制备槽设置有第一排污管41、面涂压力筛设置有第二排污管42、面涂涂布头设置有第三排污管43,第一排污管、第二排污管、以及第三排污管分别连接至振动筛;废水回收槽内设置第一隔板81和第二隔板82,第一隔板顶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网819,第二隔板顶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网829。如附图所示,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把废水回收槽分成第一隔间3201,第二隔间3202,以及第三隔间3203。振动筛的出口管道连接至设置在第一隔间的进水接管321;水泵的进口管道连接至设置在第三隔间的出水接管322。即,废水回收槽起到回水和两级过滤的作用,便于废水回收利用。
实际应用中,第一隔间和第二隔间均设置有排污管329,排污管上分别设置有排污阀(图中未示出),以便于必要时对第一隔间和第二隔间排尽。
进一步地,第一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51,第二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52,第三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53。通过该设置便于分别控制各个排污管的投用情况。
进一步地,面涂制备槽的出口管道111连接至面涂储槽,面涂制备槽的废水管道的一端连接至面涂制备槽的出口管道,面涂制备槽的出口管道上设置有第四阀门54。
进一步地,面涂涂布头设置有回流管171,该回流管连接至面涂供料槽,第三排污管的一端连接至回流管,回流管上设置有第五阀门55。
优选地,所述水泵为离心泵。
优选地,水泵的流量不低于20m3/h。
进一步地,水泵的出口管道上设置有过滤器34。
优选地,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不小于400目。实际应用中,过滤器的过滤精度大于第二过滤网的精度(优选为300目),第二过滤网的精度大于第一过滤网的精度(优选为200目)。
优选地,废水回收槽的容积不小于40立方米。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简述工作原理。
正常工作状态下,各个排污管上的阀门关闭。涂料原料和水在面涂制备中混合、搅拌,然后送入面涂储槽、然后送入面涂供料槽,经过搅拌后送入面涂压力筛,再进入面涂涂布头,多余的涂料沿面涂涂布头的回流管回到面涂供料槽。中涂单元的物料走向也是类似的,此处不再赘述。
当停机清洗后,各个排污管上对应的阀门打开,(相应地,面涂制备槽的出口管道上的阀门、面涂供料槽出口管道上的阀门则处于关闭状态),面涂制备槽、面涂供料槽、面涂压力筛中的废水通过各自对应排污管分别排入振动筛,经过振动筛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废水回收槽,然后由水泵输出,经过过滤器过滤后,再送入面涂制备槽中回收利用(即,充当清水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且节省了大量的清水,达到了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面涂制备槽、面涂储槽、第一排料泵、面涂供料槽、第二排料泵、面涂压力筛、以及面涂涂布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振动筛、废水回收槽、水泵,该水泵的出口管道连接至面涂制备槽;面涂制备槽设置有第一排污管、面涂压力筛设置有第二排污管、面涂涂布头设置有第三排污管,第一排污管、第二排污管、以及第三排污管分别连接至振动筛;废水回收槽内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顶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第二隔板顶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三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面涂制备槽的出口管道连接至面涂储槽,面涂制备槽的废水管道的一端连接至面涂制备槽的出口管道,面涂制备槽的出口管道上设置有第四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面涂涂布头设置有回流管,该回流管连接至面涂供料槽,第三排污管的一端连接至回流管,回流管上设置有第五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为离心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水泵的出口管道上设置有过滤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不小于400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废水回收槽的容积不小于40立方米。
CN202223060416.1U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 Active CN219376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60416.1U CN219376366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60416.1U CN219376366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6366U true CN219376366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67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60416.1U Active CN219376366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63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89449Y (zh) 浸入式膜过滤装置
CN219376366U (zh) 一种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
CN104140172A (zh) 一种海水淡化预处理方法
CN218508122U (zh) 一种预涂和中涂废水零排放系统
CN115418877A (zh) 一种面涂废水零排放系统
CN201495451U (zh) 造纸中段污水的处理装置
CN207845311U (zh) 一种切割废水处理系统
CN208328542U (zh) 一种造纸白水回收系统
CN115613385A (zh) 一种预涂和中涂废水零排放系统
CN203429499U (zh) 一种防堵塞制浆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07512014U (zh) 一种钝化废水处理装置
CN206680298U (zh) 一种预涂感光版生产线中水回用水处理设备
CN112875804A (zh) 一种降低超滤自用水率提高产水回收率的工艺
CN208471620U (zh) 一种可移动式膜处理集成装置
CN210855541U (zh) 一种中水处理装置
CN207726952U (zh) 一种喷织废水脱水、脱脂装置
CN210764802U (zh) 浓水回用型节能反渗透设备
CN214809151U (zh) 一种内进流孔板式细格栅控制系统
CN117383769B (zh) 一种用于空冷器的纯水供水系统
CN212362496U (zh) 余热回收自动化装置
CN215290363U (zh) 一种分质集成供水系统
CN217627846U (zh) 一种乙炔发生器液位计冲洗用水系统
CN219156512U (zh) 合成炉蒸汽系统中清洁生产装置
CN210944946U (zh) 反渗透浓水回收装置
CN219111325U (zh) 一种免拆自清洁碳化硅膜过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