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2611U - 一种加热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2611U
CN219372611U CN202320053927.6U CN202320053927U CN219372611U CN 219372611 U CN219372611 U CN 219372611U CN 202320053927 U CN202320053927 U CN 202320053927U CN 219372611 U CN219372611 U CN 2193726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heating rod
cavity
fixedly connecte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539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经玉亮
王祺铭
高云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jia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ojia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jia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ojia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539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26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26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26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棒,包括控制器和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棒,所述第一加热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器、电源线、第一加热棒、连接块、配合块和第二加热棒的配合使用,卡紧组件的使用,能够使凸块与配合块固定,从而让配合块与连接块,实现第一加热棒和第二加热棒的组装,拉动组件的使用,能够使凸块与固定块脱离接触,从而使配合块带动第二加热棒与连接块的分离,具备可根据需要组装加热棒长度的优点,该一种加热棒,解决了现有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节加热棒的长度,往往是根据使用进行更换不同长度的加热棒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棒。
背景技术
加热棒是水族箱内最常见的加热工具,除了保证鱼儿们能够生活在适合的温度中,还常用于治疗病鱼或为一些鱼类提供较高水温以促其繁殖,加热棒利用电热原理,接通一个电线在后面,前面裸露金属棒,通电之后,利用强大的电能,使金属棒迅速升温,达到加热水的目的,现有加热棒的长度往往有限,在需要让加热棒变短或变长进行加热时,往往是更换不同长度的加热棒,现有加热棒不能够组装式,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节加热棒的长度,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节加热棒的长度,往往是根据使用进行更换不同长度的加热棒,因此提出一种加热棒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棒,具备可根据需要组装加热棒长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节加热棒的长度,往往是根据使用进行更换不同长度的加热棒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加热棒,包括控制器和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棒,所述第一加热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紧密接触有配合块,所述配合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加热棒,所述配合块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且均贯穿至连接块的顶部,所述连接块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前侧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的左侧设置有卡紧组件,所述空腔内壁的右侧设置有拉动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卡紧组件包括卡紧块,所述卡紧块的表面与空腔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卡紧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前侧与空腔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后侧的右侧紧密接触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底部的后侧转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后侧与空腔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卡紧组件,卡紧块的使用,能够让连接块与配合块固定,从而实现能够使第一加热棒和第二加热棒进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拉动组件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表面与空腔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拉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拉杆的表面套设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右侧与空腔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弹簧的左侧与移动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短杆,所述短杆顶部的左侧与传动杆的内部活动连接且紧密接触,通过设置拉动组件,能够使卡紧块从凸块的内部移出,从而可以使配合块与连接块脱离接触,实现第一加热棒与第二加热棒的分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定位块,两个定位块靠近空腔内壁的一侧均与空腔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两个定位块,两个定位块的使用起到一个限位的作用,使滑块带动卡紧块在空腔的内部只能够前后方向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前侧和后侧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槽且紧密接触,两个移动槽分别开设于空腔内壁的前侧和后侧,通过设置两个移动槽,两个移动槽的使用起到限位支撑的作用,使移动块带动拉杆的移动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卡紧块的后侧通过空腔依次贯穿固定块和凸块且延伸至凸块的内部,所述凸块的内部与卡紧块的后侧紧密接触,通过设置卡紧块,卡紧块的后侧能够通过空腔移动至凸块的内部和从凸块的内部移出,从而拆卸第二加热棒和组装第二加热棒。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卡紧块的后侧与凸块的内部插接连接使配合块与连接块固定,从而使第一加热棒与第二加热棒的固定,通过设置卡紧块和凸块,通过卡紧块和凸块的插接连接,实现凸块与固定块的固定和脱离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器、电源线、第一加热棒、连接块、配合块和第二加热棒的配合使用,卡紧组件的使用,能够使凸块与配合块固定,从而让配合块与连接块,实现第一加热棒和第二加热棒的组装,拉动组件的使用,能够使凸块与固定块脱离接触,从而使配合块带动第二加热棒与连接块的分离,具备可根据需要组装加热棒长度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器、电源线、第一加热棒、连接块、配合块和第二加热棒的配合使用,第一加热棒和第二加热棒均通过线路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通过线路可以控制第一加热棒和第二加热棒,在需要拆除第二加热棒时,通过人力拉动拉杆向右方向移动,拉杆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使移动块向右移动并使短杆向右移动,短杆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使传动杆旋转,从而使传动杆通过支撑块逆时针旋转,使滑块通过挤压向前方向移动并使卡紧块向前移动,使卡紧块从凸块的内部移出,实现配合块带动第二加热棒与连接块的脱离接触,移动块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使挤压弹簧产生一个形变的力,松开拉杆后,挤压弹簧会给予移动块一个相同的力,使移动块带动拉杆和短杆回弹至原位,滑块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会使复位弹簧产生一个形变的力,松开拉杆的同时,复位弹簧会给予滑块一个相同的力,使滑块带动卡紧块回弹至凸块的内部并使传动杆回弹至原位,实现第一加热棒与第二加热棒的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局部结构的俯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第一加热棒和第二加热棒分离的立体图。
图中:1、控制器;2、电源线;3、第一加热棒;4、连接块;5、配合块;6、第二加热棒;7、凸块;8、固定块;9、空腔;10、卡紧组件;1001、卡紧块;1002、滑块;1003、复位弹簧;1004、传动杆;1005、支撑块;11、拉动组件;1101、拉杆;1102、移动块;1103、挤压弹簧;1104、短杆;12、定位块;13、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棒,包括控制器1、电源线2、第一加热棒3、连接块4、配合块5、第二加热棒6、凸块7、固定块8、空腔9、卡紧组件10、卡紧块1001、滑块1002、复位弹簧1003、传动杆1004、支撑块1005、拉动组件11、拉杆1101、移动块1102、挤压弹簧1103、短杆1104、定位块12和移动槽13,电源线2与控制器1电性连接,控制器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棒3,第一加热棒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连接块4的底部紧密接触有配合块5,配合块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加热棒6,配合块5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7且均贯穿至连接块4的顶部,连接块4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前侧固定块8的内部开设有空腔9,空腔9内壁的左侧设置有卡紧组件10,空腔9内壁的右侧设置有拉动组件11。
参考图3,卡紧组件10包括卡紧块1001,卡紧块1001的表面与空腔9的内部活动连接,卡紧块100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滑块1002,滑块100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003,复位弹簧1003的前侧与空腔9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滑块1002后侧的右侧紧密接触有传动杆1004,传动杆1004底部的后侧转动连接有支撑块1005,支撑块1005的后侧与空腔9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卡紧组件10,卡紧块1001的使用,能够让连接块4与配合块5固定,从而实现能够使第一加热棒3和第二加热棒6进行固定。
参考图3,拉动组件11包括拉杆1101,拉杆1101的表面与空腔9的内部活动连接,拉杆11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102,拉杆1101的表面套设有挤压弹簧1103,挤压弹簧1103的右侧与空腔9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挤压弹簧1103的左侧与移动块1102的右侧固定连接,移动块110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短杆1104,短杆1104顶部的左侧与传动杆1004的内部活动连接且紧密接触。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拉动组件11,能够使卡紧块1001从凸块7的内部移出,从而可以使配合块5与连接块4脱离接触,实现第一加热棒3与第二加热棒6的分离。
参考图3,滑块10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定位块12,两个定位块12靠近空腔9内壁的一侧均与空腔9内壁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两个定位块12,两个定位块12的使用起到一个限位的作用,使滑块1002带动卡紧块1001在空腔9的内部只能够前后方向移动。
参考图3,移动块1102的前侧和后侧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槽13且紧密接触,两个移动槽13分别开设于空腔9内壁的前侧和后侧。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两个移动槽13,两个移动槽13的使用起到限位支撑的作用,使移动块1102带动拉杆1101的移动效果更好。
参考图3,卡紧块1001的后侧通过空腔9依次贯穿固定块8和凸块7且延伸至凸块7的内部,凸块7的内部与卡紧块1001的后侧紧密接触。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卡紧块1001,卡紧块1001的后侧能够通过空腔9移动至凸块7的内部和从凸块7的内部移出,从而拆卸第二加热棒6和组装第二加热棒6。
参考图1,卡紧块1001的后侧与凸块7的内部插接连接使配合块5与连接块4固定,从而使第一加热棒3与第二加热棒6的固定。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卡紧块1001和凸块7,通过卡紧块1001和凸块7的插接连接,实现凸块7与固定块8的固定和脱离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第一加热棒3和第二加热棒6均通过线路与控制器1连接,控制器1通过线路可以控制第一加热棒3和第二加热棒6,在需要拆除第二加热棒6时,通过人力拉动拉杆1101向右方向移动,拉杆1101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使移动块1102向右移动并使短杆1104向右移动,短杆1104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使传动杆1004旋转,从而使传动杆1004通过支撑块1005逆时针旋转,使滑块1002通过挤压向前方向移动并使卡紧块1001向前移动,使卡紧块1001从凸块7的内部移出,实现配合块5带动第二加热棒6与连接块4的脱离接触,移动块1102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使挤压弹簧1103产生一个形变的力,松开拉杆1101后,挤压弹簧1103会给予移动块1102一个相同的力,使移动块1102带动拉杆1101和短杆1104回弹至原位,滑块1002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会使复位弹簧1003产生一个形变的力,松开拉杆1101的同时,复位弹簧1003会给予滑块1002一个相同的力,使滑块1002带动卡紧块1001回弹至凸块7的内部并使传动杆1004回弹至原位,实现第一加热棒3与第二加热棒6的组装。
综上所述:该一种加热棒,通过设置控制器1、电源线2、第一加热棒3、连接块4、配合块5、第二加热棒6、凸块7、固定块8、空腔9、卡紧组件10、卡紧块1001、滑块1002、复位弹簧1003、传动杆1004、支撑块1005、拉动组件11、拉杆1101、移动块1102、挤压弹簧1103、短杆1104、定位块12和移动槽13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节加热棒的长度,往往是根据使用进行更换不同长度的加热棒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加热棒,包括控制器(1)和电源线(2),所述电源线(2)与控制器(1)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棒(3),所述第一加热棒(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的底部紧密接触有配合块(5),所述配合块(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加热棒(6),所述配合块(5)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7)且均贯穿至连接块(4)的顶部,所述连接块(4)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前侧所述固定块(8)的内部开设有空腔(9),所述空腔(9)内壁的左侧设置有卡紧组件(10),所述空腔(9)内壁的右侧设置有拉动组件(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组件(10)包括卡紧块(1001),所述卡紧块(1001)的表面与空腔(9)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卡紧块(100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滑块(1002),所述滑块(100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003),所述复位弹簧(1003)的前侧与空腔(9)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002)后侧的右侧紧密接触有传动杆(1004),所述传动杆(1004)底部的后侧转动连接有支撑块(1005),所述支撑块(1005)的后侧与空腔(9)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组件(11)包括拉杆(1101),所述拉杆(1101)的表面与空腔(9)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拉杆(11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102),所述拉杆(1101)的表面套设有挤压弹簧(1103),所述挤压弹簧(1103)的右侧与空腔(9)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弹簧(1103)的左侧与移动块(1102)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110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短杆(1104),所述短杆(1104)顶部的左侧与传动杆(1004)的内部活动连接且紧密接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0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定位块(12),两个定位块(12)靠近空腔(9)内壁的一侧均与空腔(9)内壁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102)的前侧和后侧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槽(13)且紧密接触,两个移动槽(13)分别开设于空腔(9)内壁的前侧和后侧。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块(1001)的后侧通过空腔(9)依次贯穿固定块(8)和凸块(7)且延伸至凸块(7)的内部,所述凸块(7)的内部与卡紧块(1001)的后侧紧密接触。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块(1001)的后侧与凸块(7)的内部插接连接使配合块(5)与连接块(4)固定,从而使第一加热棒(3)与第二加热棒(6)的固定。
CN202320053927.6U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加热棒 Active CN2193726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53927.6U CN219372611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加热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53927.6U CN219372611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加热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2611U true CN219372611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4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53927.6U Active CN219372611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加热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26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34435B (zh) 一种电动式电缆终端头专用插接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9372611U (zh) 一种加热棒
CN218586834U (zh) 一种可弹出式接线盒
CN207705556U (zh) 一种剥线装置
CN218735365U (zh) 一种嵌入式卡合固定的空气压缩机控制器
CN218781644U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电炉丝的电炉
CN216699056U (zh) 一种通信工程用缆线刮漆装置
CN110978532B (zh) 一种对于狭小空间的ppr管对接设备
CN201415299Y (zh) 一种电烙铁
CN220718746U (zh) 工件毛刺消除机
CN217172231U (zh) 底盖翻转机构
CN113113807B (zh) 一种安全插座
CN216192571U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热处理装置
CN219248313U (zh) 一种药材冻干用解冻设备
CN216355074U (zh) 通风窗断电离合开启装置
CN219458640U (zh) 一种电缆接头
CN220463508U (zh) 一种表面打磨机的固定组件
CN210779195U (zh) 一种保护性好的电源插座
CN217965184U (zh) 一种柔性印刷线路板用可更换焊头的手持式焊接装置
CN220139026U (zh) 一种变电站使用的低压柜
CN219248097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石墨烯发热板
CN220583083U (zh) 快速真空感应熔炼炉
CN220582874U (zh) 一种蓄冷水箱的配合组件
CN217316338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耐用型焊钳
CN220628731U (zh) 一种线缆剥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