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1542U - 一种浮动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浮动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1542U
CN219371542U CN202320772094.9U CN202320772094U CN219371542U CN 219371542 U CN219371542 U CN 219371542U CN 202320772094 U CN202320772094 U CN 202320772094U CN 219371542 U CN219371542 U CN 2193715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or
socket
plug
elastic contact
contact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7209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山鹏
孙波
姚本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Zhenhua Hualia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Zhenhua Huali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Zhenhua Hualia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Zhenhua Huali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7209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15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15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15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动连接器,包括插座,其包括多个沿插座对接端设置的刚性接触件;插头,与插座对接设置,其包括设于插头对接端并沿对接方向往复运动的弹性接触件;所述弹性接触件与刚性接触件一一对应设置,且弹性接触件头部端的直径小于刚性接触件端面的直径。插座对接端与插头对接端的容差浮动连接通过弹性接触件头部端的包容连接实现,弹性接触件头部端的直径小于刚性接触件端面的直径,即只要弹性接触件头部端在刚性接触件端面内,无论插头、插座安装平面存在多大的对准偏差,最终均能接触导通,通过调整刚性接触件端面直径与弹性接触件头部端直径的差值,即可实现连接器安装平面容差浮动能力的调整。

Description

一种浮动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动连接器。
背景技术
浮动连接器,搭载有浮动误差矫正结构,使用时浮动误差矫正结构矫正误差防止基板自身收到损坏,相比于固定式连接器更具有优势。
申请号为CN201610159654.8的专利公开了浮动连接器,并公开了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头、插座中的至少一个为浮动连接器,浮动连接器包括固定壳体及前端为插接端且前端可在垂直于前后方向浮动的设置于固定壳体上的浮动壳体,浮动壳体与固定壳体之间设置有可在垂直于前后方向弹性变形的第一复位弹性体;第一复位弹性体包括至少三个沿浮动壳体周向间隔布置的可沿浮动壳体径向弹性变形的弹性件。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插座壳体的插接端设置有锥形定位孔,锥形定位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定位键槽,浮动壳体的前端具有用于锥形定位孔定位配合的定位插接段,定位插接段上设置有用于与锥形定位孔上的定位键槽定位配合的定位凸键。
该浮动连接器使用时,存在一下问题:1、插座与插头分别安装于对应的面板上,采用机械手操作实现插头、插座的插接,由于机械手操作会存在一定的操作误差,即使设置复位弹性体实现连接器的浮动,但允许插头插座出现的容差浮动小;2、插座与插头插接时,插头需要通过插座内的锥形定位孔和定位键槽配合,实现插头与插座的插孔精准定位,即插座与插头的插接,需要设置额外的定位部件配合插接,浮动连接器的结构复杂,插接对准操作不便;3、插头向插座移动进行插接时,采用机械手操作,难以避免插头与插座的接触碰撞,甚至造成连接器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浮动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浮动连接器,包括插座,其包括多个沿插座对接端设置的刚性接触件;
插头,与插座对接设置,其包括设于插头对接端并沿对接方向往复运动的弹性接触件;所述弹性接触件与刚性接触件一一对应设置,且弹性接触件头部端的直径小于刚性接触件端面的直径。
优选的,每个刚性接触件设于插座对接端上的端面呈平面或者U形曲面设置。
优选的,所述插头还包括设于插头对接端并用于安装弹性接触件一端的第一绝缘体,与所述第一绝缘体连接的第二绝缘体,设于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之间并与弹性接触件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印制板,以及设于第二绝缘体上的插头接口端。
优选的,所述插头接口端通过第一印制板与弹性接触件连接;或者所述插头接口端通过第一导线与弹性接触件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通孔或第一螺纹孔,以及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一螺钉。
优选的,所述弹性接触件包括设于其头部端的针头,设于针头一端的针体,以及设于针头与针体之间的簧爪和弹簧。
优选的,所述针头、簧爪、弹簧和针体同轴设置。
优选的,所述插座还包括与插头对接端对应设置的第三绝缘体,与所述第三绝缘体连接的第四绝缘体,设于第三绝缘体与第四绝缘体之间的第二印制板,以及设于第四绝缘体上的插座接口端;所述刚性接触件设于所述第三绝缘体上并延伸至与第二印制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座接口端通过第二印制板与刚性接触件连接;或者所述插座接口端通过第二导线与刚性接触件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第三绝缘体与第四绝缘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通孔或第二螺纹孔,以及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二螺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浮动连接器,插座对接端与插头对接端的容差浮动连接通过弹性接触件头部端的包容连接实现,弹性接触件头部端的直径小于刚性接触件端面的直径,即只要弹性接触件头部端在刚性接触件端面内,无论插头、插座安装平面存在多大的对准偏差,最终均能接触导通,通过调整刚性接触件端面直径与弹性接触件头部端直径的差值,即可实现连接器安装平面容差浮动能力的调整。
在对接方向,可往复运动的弹性接触件在确保提供一定弹性正压力的同时,还使得插头与插座在插合方向上具备一定的超行程避让能力。即当弹性接触件与刚性接触件接触后,由于弹性接触件头部凸出第一绝缘体平面,第一绝缘体与第三绝缘体不会因碰撞而导致连接器甚至系统的损坏,使得连接器在连接运动方向上存在一定的超行程退让能力。
插头接口端与插座接口端可使用任何接口形式,便于连接器与安装系统间的快速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浮动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沿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绝缘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绝缘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刚性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绝缘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四绝缘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印制板(第二印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头接口端(插座接口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插座,11-插座对接端,12-刚性接触件,13-第三绝缘体,14-第四绝缘体,15-第二印制板,16-插座接口端,2-插头,21-插头对接端,22-弹性接触件,220-针头,221-针体,222-簧爪,223-弹簧,23-第一绝缘体,24-第二绝缘体,25-第一印制板,26-插头接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就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凡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修改、替换和变更,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参照图1至图12,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浮动连接器,包括插座1,以及与插座1对接设置的插头2。
具体的,所述插座1包括多个沿插座对接端11设置的刚性接触件12;每个刚性接触件12设于插座对接端11上的端面呈平面或者U形曲面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刚性接触件12的端面呈平面设置,刚性接触件12由插座对接端11向插座1内部延伸,且刚性接触件12的端面位于插座对接端11上。
所述插座1还包括第三绝缘体13,所述刚性接触件12安装于所述第三绝缘体13上,且所述刚性接触件12的端面与第三绝缘体13其中一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即插座对接端11。
在所述第三绝缘体13背离插接对接端11的一侧连接有第四绝缘体14,所述第四绝缘体14的中部呈中空设置,其中一侧具有法兰边。在所述第三绝缘体13与第四绝缘体14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通孔或第二螺纹孔,以及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二螺钉。所述第三绝缘体13和第四绝缘体14通过第二螺钉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通孔设于第四绝缘体14的法兰边上,为用户设备端预留用于安装固定。
在第三绝缘体13与第四绝缘体14之间设置有第二印制板15,所述刚性接触件12设于所述第三绝缘体13上并延伸至与第二印制板15连接。
在所述第四绝缘体14上的插座接口端16,所述插座接口端16通过第二螺钉与所述第四绝缘体14连接。所述插座接口端16通过第二印制板15与刚性接触件12连接;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优选方案,所述插座接口端16通过第二印制板15与刚性接触件12一一对应连通。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插座接口端16通过第二导线与刚性接触件12焊接连接。
插头2,与插座1对接设置,即所述插头对接端21与插座对接端11相对设置。所述插头2包括设于插头对接端21并沿对接方向往复运动的弹性接触件22;所述弹性接触件22与刚性接触件12一一对应设置,且弹性接触件22头部端的直径小于刚性接触件12端面的直径。
所述弹性接触件22包括设于其头部端的针头220,设于针头220一端的针体221,以及设于针头220与针体221之间的簧爪222和弹簧223;弹性接触件22头部端的直径小于刚性接触件12端面的直径,即所述针头220的直径小于刚性接触件12端面的直径。
所述插头2与插座1对接连接时,所述针头220与刚性接触件12的端面连接,由于所述针头220的直径小于刚性接触件12端面的直径,使得插头对接端21与插座对接端22在一定对准偏差范围内对接时,针头220与刚性接触件12的端面始终可实现接触连接。
所述针头220、簧爪222、弹簧223和针体221同轴设置。具体的,所述针体221的两端呈凸型设置;所述针头220与所述针体221连接的一端设置为平面倒刺结构。所述弹性接触件22装配时,将簧爪222过盈压配到针头220一端的凸型处,随后装入弹簧223,再装入针头220,针头220装入的平面倒刺结构挂在簧爪222的喉圆处,即装配为弹性接触件22。
所述插头2还包括设于插头对接端21并用于安装弹性接触件22一端的第一绝缘体23;这里的插头对接端21为第一绝缘体23与第三绝缘体13相对应设置的一端。具体的,所述针头220朝向插头对接端21设置,所述针体221背离所述插头对接端21设置。
在所述第一绝缘体23背离所述插头对接端2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绝缘体24,所述第二绝缘体24中部呈中空设置,所述弹性接触件22由所述第一绝缘体23延伸至第二绝缘体24内;所述第二绝缘体24的一侧设置有法兰边。在所述第一绝缘体23与第二绝缘体24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通孔或第一螺纹孔,以及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一螺钉。所述第一绝缘体23和第二绝缘体24通过第一螺钉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孔设于第二绝缘体24的法兰边上,并与第二安装孔对应设置。
在所述第一绝缘体23与第二绝缘体24之间设置有与针体221连接的第一印制板25。
在所述第二绝缘体24上的插头接口端26,所述插头接口端26通过第一螺钉与所述第二绝缘体24连接。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优选方案,所述插头接口端26与所述插座接口端16对应设置。
所述插头接口端26通过第一印制板25与弹性接触件22连接;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优选方案,所述插头接口端26通过第一印制板25与弹性接触件22一一对应连通。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插头接口端26通过第二导线与弹性接触件22焊接连接。
使用时,插头2与插座1安装于两近似相互平行的面板上,通过各自安装系统的驱动,弹性接触件22的针头220与刚性接触件11的端面接触连接,由于刚性接触件11端面的直径针头220的直径,即使因安装误差等因素导致弹性接触件22与刚性接触件12轴线存在偏移量的情况下,两者仍然能够实现电连接导通。
当弹性接触件22与刚性接触件12接触后,由于针头220凸出第一绝缘体平面,也就是针头220向刚性接触件12所处的方向做往复运动,第一绝缘体23与第三绝缘体13不会因碰撞而导致连接器甚至系统的损坏,使得连接器在连接运动方向上存在一定的超行程退让能力。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绝缘体23、第二绝缘体24、第三绝缘体13以及第四绝缘体14可根据安装需求调整其形状。
本实用新型中,插座对接端11与插头对接端21的容差浮动连接通过弹性接触件22的针头220包容连接实现,即只要针头220在刚性接触件12端面内,无论插座对接端11和插头对接端21安装时存在多大的对准偏差,最终均能接触导通,通过调整刚性接触件12端面直径与弹性接触件22的针头220直径的差值,即可实现连接器安装平面容差浮动能力的调整。
在对接方向,可往复运动的弹性接触件22在确保提供一定弹性正压力的同时,还使得插头与插座在插合方向上具备一定的超行程避让能力。
插座接口端16与插头接口端26可使用任何接口形式,便于浮动连接器与安装系统间的快速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插头接口端、插座接口端可以采用连接器接口形式实现与安装系统的连接,也可以用焊接导线的形式;插头接口端和插头对接端以及插座接口端和插座对接端可以为互相垂直的90°,也可以是180°或任意角度;连接器的整体轮廓外形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圆形。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浮动连接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1),其包括多个沿插座对接端(11)设置的刚性接触件(12);
插头(2),与插座(1)对接设置,其包括设于插头对接端(21)并沿对接方向往复运动的弹性接触件(22);所述弹性接触件(22)与刚性接触件(12)一一对应设置,且弹性接触件(22)头部端的直径小于刚性接触件(12)端面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刚性接触件(12)设于插座对接端(11)上的端面呈平面或者U形曲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2)还包括设于插头对接端(21)并用于安装弹性接触件(22)一端的第一绝缘体(23),与所述第一绝缘体(23)连接的第二绝缘体(24),设于第一绝缘体(23)与第二绝缘体(24)之间并与弹性接触件(22)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印制板(25),以及设于第二绝缘体(24)上的插头接口端(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接口端(26)通过第一印制板(25)与弹性接触件(22)连接;或者所述插头接口端(26)通过第一导线与弹性接触件(2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绝缘体(23)与第二绝缘体(24)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通孔或第一螺纹孔,以及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一螺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触件(22)包括设于其头部端的针头(220),设于针头(220)一端的针体(221),以及设于针头(220)与针体(221)之间的簧爪(222)和弹簧(2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220)、簧爪(222)、弹簧(223)和针体(221)同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1)还包括与插头对接端(21)对应设置的第三绝缘体(13),与所述第三绝缘体(13)连接的第四绝缘体(14),设于第三绝缘体(13)与第四绝缘体(14)之间的第二印制板(15),以及设于第四绝缘体(14)上的插座接口端(16);所述刚性接触件(12)设于所述第三绝缘体(13)上并延伸至与第二印制板(15)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接口端(16)通过第二印制板(15)与刚性接触件(12)连接;或者所述插座接口端(16)通过第二导线与刚性接触件(12)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绝缘体(13)与第四绝缘体(14)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通孔或第二螺纹孔,以及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二螺钉。
CN202320772094.9U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浮动连接器 Active CN2193715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72094.9U CN219371542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浮动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72094.9U CN219371542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浮动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1542U true CN219371542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0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72094.9U Active CN219371542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浮动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15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496585Y1 (ko) 플로팅 커넥터
US8888508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US8888507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US20130260587A1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US20110250773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 floating mating array
CN202695898U (zh) 一种浮动结构的射频转接器
CN112636083A (zh) 一种差分、射频、光复合板用集成化连接器及插座
CN219371542U (zh) 一种浮动连接器
CN212114178U (zh) 一种电连接器组合
CN116315870A (zh) 一种浮动连接器
CN106058524A (zh) 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连接的浮动连接器
CN212209825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插头
CN111426901B (zh) 一种就地化线路保护装置测试平台
CN201774072U (zh) 快锁密封防水电连接器组件
CN112909651A (zh) 一种连接器、外接插座以及印制板插座
CN110391562B (zh) 一种转接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0489870U (zh) 一种微型射频开关
CN112701502A (zh) 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
CN214797800U (zh) 一种浮动接口结构及连接器
CN218849971U (zh) 电气对插机构
CN216850387U (zh) 浮动式电连接器
CN218958127U (zh) 用于芯片测试机的射频模块的连接结构
CN216958592U (zh) 一种触片的自动导正结构
CN215343086U (zh) 一种电器连接结构及控制器
CN220086442U (zh) 一种连接器母端端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