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1341U - 耦合调节机构、耦合装置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耦合调节机构、耦合装置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1341U
CN219371341U CN202320602385.3U CN202320602385U CN219371341U CN 219371341 U CN219371341 U CN 219371341U CN 202320602385 U CN202320602385 U CN 202320602385U CN 219371341 U CN219371341 U CN 219371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circuit board
piece
signal transmission
adjustment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023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志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023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1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1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13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耦合调节机构、耦合装置及通信设备,耦合调节机构包括电路板、耦合件以及调节件,电路板用于与耦合装置的信号传输件间隔设置;耦合件设置于电路板上,并用于与信号传输件间隔设置;耦合件包括变形部;调节件用于抵接变形部以使变形部发生变形,进而调节变形部与信号传输件之间的距离。本申请提供的耦合调节机构,可提高对耦合量进行调节的便捷度,并可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耦合调节机构、耦合装置及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耦合调节机构、耦合装置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在通信设备中,通常需要采用耦合装置,例如用于将微波信号按比例进行功率分配的耦合装置(例如定向耦合器、功率分配器以及各种微波分支器件等)。耦合装置包括信号传输件,在耦合装置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调节电路板与耦合装置的信号传输件之间信号的耦合量。
相关技术中,一般通过改变信号传输件的尺寸或耦合窗口的尺寸,进而调节电路板与信号传输件之间信号的耦合量,而这需要对改变尺寸后的新物料进行验证,但验证过程周期较长,影响进度,且研发成本较高,因此电路板与信号传输件之间的耦合量的调节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耦合调节机构、耦合装置及通信设备,可以改善调节电路板与信号传输件之间的耦合量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耦合调节机构,所述耦合调节机构包括: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用于与耦合装置的信号传输件间隔设置;
耦合件,所述耦合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并用于与所述信号传输件间隔设置;所述耦合件包括变形部;以及
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用于抵接所述变形部以使所述变形部发生变形,进而调节所述变形部与所述信号传输件之间的距离。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耦合调节机构,通过设置用于与耦合装置的信号传输件间隔设置的电路板、设置于电路板上的耦合件以及用于抵接变形部的调节件,对调节件施加力,即可使调节件抵接耦合件的变形部并使变形部发生变形,变形部发生变形即可改变变形部与信号传输件之间的距离,从而可改变电路板与信号传输件之间信号的耦合量,因此只需对调节件进行操作即可调节耦合量,无需另外引进不同尺寸的新物料,可提高对耦合量进行调节的便捷度,并可降低成本。而且,调节件抵接变形部而使变形部发生变形的方式,相比于调节件与变形部固定连接而带动变形部发生变形的方式而言,两者之间无需另外进行装配固定,结构更为简单,利于提高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耦合件位于所述电路板背向所述信号传输件的一侧,所述调节件位于所述耦合件背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变形部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耦合件封闭所述第一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耦合件位于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信号传输件的一侧,所述调节件位于所述耦合件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
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变形部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调节件朝向所述变形部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并抵接所述变形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朝向所述变形部的一端设有凸缘部,所述凸缘部朝向所述变形部的一侧形成有用于抵接所述变形部的抵接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耦合调节机构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或所述耦合件上;所述调节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安装通孔螺纹配合;
所述耦合调节机构还包括螺母件,所述螺母件位于所述支撑件背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并与所述调节件螺纹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耦合调节机构还包括固定件;
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固定件相连接;或
所述支撑件和所述耦合件通过所述固定件相连接;或
所述支撑件、所述耦合件及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固定件相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耦合装置,所述耦合装置包括:
信号传输件;以及
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耦合调节机构,所述电路板与所述信号传输件间隔设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耦合装置。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耦合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耦合调节机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耦合调节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耦合调节机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耦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耦合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耦合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耦合调节机构;10、电路板;20、耦合件;21、变形部;30、调节件;101、第一通孔;102、第二通孔;31、凸缘部;310、抵接面;32、旋拧结构;40、支撑件;401、安装通孔;50、螺母件;60、固定件;402、第三通孔;201、第四通孔;103、第五通孔;41、支撑部;42、连接部;410、凹腔;
1000、耦合装置;200、信号传输件;300、腔体;400、盖板;301、第一空腔;302、第二空腔;303、窗口;500、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例如,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通孔,并不对其先后顺序及数量进行限定,第一通孔也可以被命名为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也可以被命名为第一通孔,而不背离各种所描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并且“第一”、“第二”等术语也并不限定所指示的特征一定不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也即两个及两个以上;“多条”的含义是至少两条,也即两条及两条以上。
在本申请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地”、“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在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地”、“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地”、“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上述词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通信设备中,通常需要采用耦合装置,例如用于将微波信号按比例进行功率分配的耦合装置(例如定向耦合器、功率分配器以及各种微波分支器件等)。耦合装置包括信号传输件,在耦合装置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调节电路板与信号传输件之间信号的耦合量。信号传输件是指用于传输信号的结构件。
相关技术中,一般通过改变信号传输件的尺寸或信号传输件所在部件上的耦合窗口(例如腔体上的耦合窗口)的尺寸,进而调节电路板与信号传输件之间信号的耦合量,而这需要对改变尺寸后的新物料进行验证,但验证过程周期较长,影响进度,且研发成本较高,因此电路板与信号传输件之间的耦合量的调节极为不便。
基于此,为改善调节电路板与信号传输件之间的耦合量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以下方案。
请参阅图1、图2和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耦合调节机构100,可用于调节电路板与信号传输件之间信号的耦合量,图6中即示例性地示出了耦合调节机构100与信号传输件200之间相配合的情况。耦合调节机构100包括电路板10、耦合件20以及调节件30,其中:
电路板10用于与耦合装置的信号传输件200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电路板10可以是各种类型的电路板,例如可以是印刷电路板(印制电路板,PCB),电路板10上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设置线路或元器件。电路板10上设有相应的电路,例如耦合电路、隔离电路、放大电路等,电路板10上的电路信号与信号传输件200之间进行耦合,因此,全文中,电路板10与信号传输件200之间信号的耦合量,指的是电路板10上的电路信号与信号传输件200之间信号的耦合量。耦合装置的信号传输件200是用于传输信号的结构件,例如可以是杆体、板状体、片状体、线状体等,但不限于此。图6中即示例性地示出了信号传输件200为杆体(也可称为主杆或传输主杆)的情况。
耦合件20设置于电路板10上,并用于与信号传输件200间隔设置。耦合件20包括变形部21。可以理解,耦合件20是能够与信号传输件200相耦合的结构件,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耦合件20可以与电路板10电连接或耦合连接。耦合件20可以是各种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结构件,例如可以是片状结构、板状结构、条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变形部21属于耦合件20的一部分,是受力能够发生变形的部位,耦合件20可以仅部分部位可以发生变形,也可以全部部位均可以发生变形。变形部21发生变形时,可以是发生塑性形变或弹性形变。
调节件30用于抵接变形部21以使变形部21发生变形,进而调节变形部21与信号传输件200之间的距离。可以理解,调节件30可以是各种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结构件,只要能够抵接变形部21而使变形部21发生变形即可,例如可以是柱状结构、杆状结构、块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调节件30抵接变形部21是指调节件30与变形部21相接触(可以是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以能够实现力的传递,调节件30与变形部21之间不采用固定连接结构相拉结,也即在调节件30背向变形部21移动时,能够与变形部21相分离。
由以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耦合调节机构100,通过设置用于与耦合装置的信号传输件200间隔设置的电路板10、设置于电路板10上的耦合件20以及用于抵接变形部21的调节件30;对调节件30施加力,即可使调节件30抵接耦合件20的变形部21并使变形部21发生变形,变形部21发生变形即可改变变形部21与信号传输件200之间的距离(例如,调节件30沿朝向信号传输件200的方向移动并对变形部21施加力,以使变形部21朝向信号传输件200一侧发生拱起,即可减小变形部21与信号传输件200之间的距离;若变形部21发生弹性形变,则在调节件30背向信号传输件200移动时,变形部21发生弹性复位,即可增大变形部21与信号传输件200之间的距离),从而可改变电路板10与信号传输件200之间信号的耦合量,因此只需对调节件30进行操作即可调节耦合量,无需另外引进不同尺寸的新物料,可提高对耦合量进行调节的便捷度,并可降低成本。
而且,调节件30抵接变形部21而使变形部21发生变形的方式,相比于调节件30与变形部21固定连接而带动变形部21发生变形的方式而言,两者之间无需另外进行装配固定,即调节件30上无需设置用于与变形部21固定连接的结构,变形部21上也无需设置用于与变形部21固定连接的结构,可简化结构,利于提高结构可靠性,并降低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和图6,耦合件20位于电路板10背向信号传输件200的一侧,调节件30位于耦合件20背向电路板10的一侧。
如此设置,耦合件20和调节件30可大致位于电路板10背向信号传输件200的一侧,便于耦合件20和调节件30安置于电路板10上。并且,在调节件30朝向信号传输件200移动以抵接变形部21时,耦合件20能够通过电路板10提供一定的支撑力,相比于耦合件20位于电路板10朝向信号传输件200的一侧而言,耦合件20更不易脱离电路板10,利于提高稳定性。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电路板1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01。变形部21的位置与第一通孔101的位置相对应,即沿耦合件20指向电路板10的方向,变形部21的正投影和第一通孔101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如此设置,由于变形部21的位置与第一通孔101的位置相对应,在调节件30抵接变形部21并对变形部21施加力时,变形部21能够朝向第一通孔101发生拱起变形,第一通孔101能够为变形部21的变形提供容纳空间,更利于变形部21发生变形。而电路板10的位于第一通孔101四周的部分则可对耦合件20提供支撑,利于提高变形部21发生变形时的均匀性,以及耦合件20发生变形时的稳定性。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10上也可以不设置第一通孔101。例如,变形部21可以延伸至电路板10的边沿的外部,在调节件30抵接变形部21并对变形部21施加力时,变形部21发生变形也不易被电路板10阻挡。
可选地,请参阅图1至图3,耦合件20封闭第一通孔101,即耦合件20阻断电路板10的两侧空间通过第一通孔101连通。
如此设置,一方面,可增大耦合件20与电路板10接触的面积,以提高耦合件20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利于提高第一通孔101处的密封性。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耦合件20也可以不封闭第一通孔101,即第一通孔101连通耦合件20的相对两侧的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耦合件20不限于位于电路板10背向信号传输件200的一侧。可选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耦合件20可以位于电路板10朝向信号传输件200的一侧,电路板1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02,变形部21的位置与第二通孔102的位置相对应,调节件30位于耦合件20朝向电路板10的一侧。调节件30朝向变形部21的一端穿设于第二通孔102并抵接变形部21。
如此设置,同样能够实现调节件30抵接变形部21以对变形部21施加力,而使变形部21发生变形,进而调节变形部21与信号传输件200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调节件30朝向变形部21的一端设有凸缘部31,凸缘部31朝向变形部21的一侧形成有用于抵接变形部21的抵接面310。可以理解,凸缘部31是指沿调节件30的周向凸出设置的结构,抵接面310可以是平面或曲面。
如此设置,调节件30即可通过凸缘部31抵接变形部21,凸缘部31的设置可增大调节件30与变形部21的接触面积,利于增大变形部21发生变形的部位所占的比例,进而利于提高调节变形部21与信号传输件200之间距离的效果;并且,通过增大调节件30与变形部21的接触面积,利于提高变形部21在变形时受力的均匀性,进而利于提高调节电路板10与信号传输件200之间信号的耦合量时的调节稳定性。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凸缘部31,调节件30可直接抵接于变形部21。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耦合件20为耦合片,即为片状结构。
如此设置,在耦合件20受到调节件30抵接所施加的力时更容易发生变形,进而更利于调节变形部21与信号传输件200之间的距离。并且,片状结构的耦合件20体积小,占用空间小,尤其是在厚度方向占用空间更小,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耦合件20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结构,例如拱形结构等,但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耦合调节机构100还包括支撑件40,支撑件40设置于电路板10或耦合件20上。调节件30可移动地设置于支撑件40上,即调节件30以能够相对于支撑件40移动的连接方式设置于支撑件40上,例如螺纹连接、卡接等方式,但不限于此。可以理解,支撑件40可以是能够供调节件30安装的各种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结构,例如可以是座体结构、块状结构、支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
如此设置,通过对调节件30施加力以使调节件30相对于支撑件40移动,并使调节件30抵接变形部21时,调节件30即受到变形部21的反作用力,支撑件40则可为调节件30提供支撑力,利于调节件30稳定地抵接变形部21并使之发变形。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40也可以设置于其他物体上,例如,在耦合调节机构100设置于腔体和盖板形成的空腔内时,支撑件40可设置于腔体或盖板上。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支撑件40,例如,在耦合调节机构100设置于腔体和盖板形成的空腔内时,调节件30可移动地设置于腔体或盖板上。
可选地,请参阅图1至图3,支撑件40上开设有安装通孔401,调节件30与安装通孔401螺纹配合。因此,安装通孔40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调节件30的外侧壁上则对应设置有用于与内螺纹相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如此设置,通过对调节件30施加旋转力,即可使调节件30相对于支撑件40旋转,调节件30即可沿自身轴线方向移动,以利于抵接变形部21并使变形部21发生变形,使得调节电路板10与信号传输件200之间的耦合量更为便捷;并且,调节件30与安装通孔401螺纹配合,能够控制调节件30沿自身轴线方向移动的精细进给,便于精确调节变形部21的变形量,进而利于精确调节电路板10与信号传输件200之间信号的耦合量。
可选地,请参阅图1至图3,耦合调节机构100还包括螺母件50,螺母件50位于支撑件40背向电路板10的一侧,并与调节件30螺纹配合。
如此设置,通过螺母件50与调节件30螺纹配合,便于锁定调节件30的位置,降低不需调节耦合量时调节件30相对于支撑件40发生移动的可能性。
可选地,请参阅图2和图3,调节件30背向电路板10的一端可以设置有旋拧结构32,旋拧结构32是指用于工具或人手对调节件30施加力的结构,例如可以是槽结构(例如可以是十字形槽、一字形槽、四边形槽、五边形槽、内六角形槽、梅花形槽等,但不限于此)、切边结构(例如可以是四边形切边结构、外六角形切边结构等,但不限于此)、凸出结构等,但不限于此。
如此设置,便于通过工具或人手对调节件30施加旋拧力,以使调节件30发生旋转,进而调节耦合量。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耦合调节机构100还包括固定件60。支撑件40、耦合件20及电路板10通过固定件60相连接,即支撑件40、耦合件20及电路板10三者同时通过固定件60相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固定件60可以是各种用于固定部件的结构,例如可以是紧固件(例如螺钉、螺栓、铆钉等,但不限于此)、卡接件等,但不限于此。图2和3中即示例性地示出了固定件60为螺钉的情况。
如此设置,支撑件40、耦合件20及电路板10三者同时通过固定件60相固定连接,可减少固定零件的使用,提高三者相装配的便捷度。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支撑件40和电路板10通过固定件60相连接,耦合件20不通过固定件60与支撑件40和电路板10相连接。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支撑件40和耦合件20通过固定件60相连接,电路板10不通过固定件60与支撑件40和耦合件20相连接。
可选地,请参阅图1至图3,耦合件20设置于电路板10背向信号传输件200的一侧,支撑件40设置于耦合件20背向电路板10的一侧。支撑件40上开设有第三通孔402,耦合件20上开设有第四通孔201,电路板10上开设有第五通孔103,固定件60穿设于第三通孔402、第四通孔201和第五通孔103。
如此设置,电路板10、耦合件20及支撑件40即沿背向信号传输件200的方向依次设置,耦合件20可限位于电路板10与支撑件40之间,利于提高变形部21发生变形时耦合件20的稳定性。第三通孔402、第四通孔201和第五通孔103的设置,则便于固定件60将支撑件40、耦合件20及电路板10三者相连接。
可选地,请参阅图2和图3,支撑件40包括支撑部41以及连接部42,连接部42凸设于支撑部41。其中,支撑部41和连接部42设置于耦合件20背向电路板10的一侧;调节件30可移动地设置于支撑部41上,连接部42上开设有第三通孔402。
可以理解,支撑部41可以是能够供调节件30可移动地安装的各种形状的结构件,例如可以是罩体结构、架体结构等,但不限于此。连接部42可以是凸出于支撑部41的各种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结构,只要能够开设第三通孔402即可,例如可以是板状结构、片状结构、凸缘结构、块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
如此设置,支撑部41为调节件30提供支撑,连接部42则便于支撑件40的安装固定,可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可分别设置为不同的形状结构,有利于减小支撑件40的体积,且支撑部41和连接部42均可起到对耦合件20进行限位的作用。
可选地,请参阅图1至图3,连接部4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各连接部42可以绕支撑部41的外部周向布置,相邻两个连接部42可以相间隔设置,相应地,固定件60的数量为多个,可以与连接部42一一对应设置。这样,利于提高支撑件40的安装可靠性。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4,支撑件40朝向电路板10或耦合件20的一侧设置有凹腔410,调节件30可穿设于凹腔410。支撑件40可大致呈罩状结构。在支撑件40包括支撑部41时,支撑部41朝向电路板10或耦合件20的一侧可以设置有凹腔410。
如此设置,凹腔410不仅可减轻支撑件40的重量,节省材料,而且可为调节件30的移动提供活动空间,利于提高调节件30调节时的活动范围。
请参阅图2,图5至图7,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耦合装置1000,耦合装置1000包括信号传输件200和耦合调节机构100,电路板10与信号传输件200间隔设置。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耦合装置1000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耦合调节机构100,因而其同样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耦合调节机构100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至图7,耦合装置1000还包括腔体300,腔体300上开设有第一空腔301、第二空腔302以及连通于第一空腔301和第二空腔302的窗口303。信号传输件200设置于第一空腔301中,耦合调节机构100设置于第二空腔302中,且电路板10与信号传输件200可通过窗口303相耦合。
可选地,请参阅图5至图7,耦合装置1000还包括盖板400,盖板400盖设于第二空腔302的开口,以封闭第二空腔302。
可选地,请参阅图5至图7,耦合装置1000还包括连接器500,连接器500设置于腔体300上,并与信号传输件200电连接。可选地,连接器50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请参阅图6和图7,固定件60可以穿设于第三通孔402、第四通孔201和第五通孔103,并固定于第二空腔302的内底壁。这样,便于耦合调节机构100固定于腔体300上。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耦合装置1000。可以理解,通信设备可以是各种需要采用耦合装置1000的通信设备,例如可以是通信基站等,但不限于此。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耦合装置1000因而其同样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耦合装置1000和耦合调节机构100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耦合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调节机构包括: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用于与耦合装置的信号传输件间隔设置;
耦合件,所述耦合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并用于与所述信号传输件间隔设置;所述耦合件包括变形部;以及
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用于抵接所述变形部以使所述变形部发生变形,进而调节所述变形部与所述信号传输件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件位于所述电路板背向所述信号传输件的一侧,所述调节件位于所述耦合件背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耦合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变形部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耦合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件封闭所述第一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件位于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信号传输件的一侧,所述调节件位于所述耦合件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
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变形部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调节件朝向所述变形部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并抵接所述变形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朝向所述变形部的一端设有凸缘部,所述凸缘部朝向所述变形部的一侧形成有用于抵接所述变形部的抵接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耦合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调节机构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或所述耦合件上;所述调节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耦合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安装通孔螺纹配合;
所述耦合调节机构还包括螺母件,所述螺母件位于所述支撑件背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并与所述调节件螺纹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耦合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调节机构还包括固定件;
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固定件相连接;或
所述支撑件和所述耦合件通过所述固定件相连接;或
所述支撑件、所述耦合件及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固定件相连接。
10.一种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装置包括:
信号传输件;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耦合调节机构,所述电路板与所述信号传输件间隔设置。
1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耦合装置。
CN202320602385.3U 2023-03-23 2023-03-23 耦合调节机构、耦合装置及通信设备 Active CN219371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2385.3U CN219371341U (zh) 2023-03-23 2023-03-23 耦合调节机构、耦合装置及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2385.3U CN219371341U (zh) 2023-03-23 2023-03-23 耦合调节机构、耦合装置及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1341U true CN219371341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14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02385.3U Active CN219371341U (zh) 2023-03-23 2023-03-23 耦合调节机构、耦合装置及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13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51677B2 (en) Movable standoff for mounting a circuit board
JP2019502150A (ja) 電気機器用ペダルをペダルボードに取り付けるためのコネクタ
US8391022B2 (en) Multi-function mezzanine board alignment and mounting device, with integrated handle
EP1914466B1 (en) Display
CN219371341U (zh) 耦合调节机构、耦合装置及通信设备
US20120320511A1 (en) Positioning structure for expansion card
JP4749731B2 (ja) ラックマウント
US6364271B2 (en) Structure for installing a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070013275A1 (en) Coupling device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utilizing the same
US10386013B2 (en) Enclosure mounting assembly
US10013016B2 (en) Method and instruction for attachment of ETC pedal to bracket
KR200444499Y1 (ko) 전기 배선기기용 고정구
US11605910B2 (en) Set formed of a conductor connection element and a fastening element
EP4015891A1 (en) Wall-hang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233624B1 (en) Toilet tank handle assembly
US20210148507A1 (en) Mounts
CN215412411U (zh) 截止阀及空调室外机
JP2001230569A (ja) ナットの取付構造及びナット付きメタルシェル
EP321172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CN219533383U (zh) 调节装置及雷达
CN219081394U (zh) 一种连接结构、门框和淋浴门
JP2002184535A (ja) 高周波コネクタの取付け構造
CN210272901U (zh) 一种面板底板及一种集成面板
CN211557700U (zh)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边框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6231974U (zh) 一种用于汽车配件安装支架及脚踏板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