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0177U - 光学防抖装置、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学防抖装置、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0177U
CN219370177U CN202223329901.4U CN202223329901U CN219370177U CN 219370177 U CN219370177 U CN 219370177U CN 202223329901 U CN202223329901 U CN 202223329901U CN 219370177 U CN219370177 U CN 219370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assembly
driving
frame
mount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2990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念明
刘述伦
陈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aidey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aidey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aidey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aidey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2990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0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0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01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学防抖装置、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其中,光学防抖装置包括:镜头安装组件、第一支撑框架、连接架和驱动组件;第一支撑框架间隔套设在镜头安装组件的外周侧;连接架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第一连接片可转动地连接于镜头安装组件,第二连接片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支撑框架,第二连接片相对第一支撑框架转动的转动轴线和镜头安装组件相对第一连接片转动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连接架和镜头安装组件相对第一支撑框架转动,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镜头安装组件相对连接架转动。使安装在镜头安装组件中的镜头组件能够灵活地转动,防抖补偿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光学防抖装置、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像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防抖装置、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手持式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拍照或录像时,人体的生理性颤动和外界震动对手持式便携电子设备的干扰是无法避免的,人体的生理性颤动无法通过训练克服,外界的震动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使手持式便携式电子设备在拍照或录像时不可避免的会受上述因素的影响产生不需要的抖动,从而导致图像质量下降,最明显的表现为拍照或录像得到的图像模糊、不清晰。
为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中,在摄像头模组中增加可以带动镜头组件运动的光学防抖装置,从而达到对人体的生理性颤动和外界震动进行补偿的目的,得到高质量图像。例如,图1所示的一款光学防抖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第三支架13和驱动组件;第二支架12套设于第一支架11中且与第一支架11转动连接,第三支架13套设于第二支架12中且与第二支架12转动连接;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线圈141、第二线圈142和第一磁体143和第二磁体144,第一线圈141设置于第一支架11,第一磁体143设置于第二支架12且与第一线圈141相对;第二线圈142设置于第三支架13的侧壁上,第二磁体144设置于第二支架12且与第二线圈142相对;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二支架12相对第一支架11旋转、第三支架13相对第二支架12旋转;以带动安装在第三支架13中的镜头组件相对第一支架11绕两个方向转动。但是上述光学防抖装置占用的空间较大,不利于含有光学防抖装置的电子设备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学防抖装置,其占用空间较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光学防抖装置的摄像模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光学防抖装置,包括:镜头安装组件、第一支撑框架、连接架和驱动组件;镜头安装组件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镜头组件的容纳腔,且容纳腔上设置有供镜头组件穿设的镜头组件穿设口;第一支撑框架间隔套设在镜头安装组件的外周侧;连接架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第一连接片可转动地连接于镜头安装组件,第二连接片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支撑框架,且第二连接片相对第一支撑框架转动的转动轴线和镜头安装组件相对第一连接片转动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驱动组件设置在镜头安装组件和第一支撑框架上,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连接架和镜头安装组件相对第一支撑框架转动,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镜头安装组件相对连接架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光学防抖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第一支撑框架间隔套设在镜头安装组件的外周侧,并且连接架中的第二连接片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支撑框架,使得连接架能够绕第二连接片的转轴相对第一支撑框架转动;连接架中的第一连接片可转动地连接于镜头安装组件,使得镜头安装组件能够绕第一连接片的转轴相对连接架转动。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相互连接,且第二连接片相对第一支撑框架转动的转动轴线和镜头安装组件相对第一连接片转动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使得在第二连接片相对第一支撑框架转动的过程中,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和镜头安装组件的位置相对固定;在镜头安装组件相对第一连接片转动时,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和第一支撑框架的位置相对固定。从而,在第一驱动单元的驱动作用下,连接架和镜头安装组件能够一起相对第一支撑框架转动;在第二驱动单元的驱动作用下,镜头安装组件能够相对连接架转动。进而,在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的配合下,镜头安装组件能够相对第一支撑框架沿两个方向转动,以调整安装在镜头安装组件中的镜头组件的位置,达到防抖补偿的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架借助简单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结构来分别实现与镜头安装组件和第一支撑框架的转动连接,因而连接架占用的空间能够做到更小,使得本实施例的光学防抖装置占用的空间也更小,有利于含有本实施例的光学防抖装置的电子设备小型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的光学防抖装置,第一连接片的端部与镜头安装组件的侧壁相对设置,第一连接片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可转动的穿设于镜头安装组件,第二连接片的端部与第一支撑框架的侧壁相对设置,第二连接片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一支撑框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的光学防抖装置,连接架还包括有主体片,主体片设置于第一支撑框架的一侧,且主体片对应于镜头组件穿设口的位置开设有镜头组件穿设孔,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分别连接于主体片,且其向朝向第一支撑框架的方向弯折。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的光学防抖装置,第一驱动单元包括有第一驱动线圈和第一驱动磁铁,第一驱动线圈设置于第一支撑框架相对于第一连接片的侧板,第一驱动磁铁设置于镜头安装组件和/或第一连接片,且与第一驱动线圈相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的光学防抖装置,第二驱动单元包括有第二驱动线圈和第二驱动磁铁,第二驱动磁铁设置于镜头安装组件相对于第二连接片的侧壁,第二驱动线圈设置在第一支撑框架上,且与第二驱动磁铁相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的光学防抖装置,第一支撑框架上开设有线圈放置孔,第一驱动线圈和第二驱动线圈均设置于线圈放置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的光学防抖装置,第一支撑框架包括有框架主体和支撑板,线圈放置孔开设在框架主体上,支撑板设置于框架主体,且覆盖于第二驱动线圈,第二连接片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撑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的光学防抖装置,镜头安装组件包括有镜头安装架和第二支撑框架,容纳腔设置在镜头安装架内,第二支撑框架套接于镜头安装架的外周侧,第一连接片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支撑框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一些实施例的摄像模组,包括有镜头组件、图像感应器、柔性印刷电路板和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光学防抖装置,镜头组件设置于镜头安装组件内,图像感应器设置于镜头安装组件的一侧,且与镜头组件相对设置,柔性印刷电路板与图像感应器和驱动组件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一些实施例的摄像模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将镜头组件设置在光学防抖装置内,使得镜头组件能够相对第一支撑框架转动,以调整镜头组件的角度。从而减小电子设备震动或抖动对光路带来的影响,进而保证摄像模组获取质量较好的图像。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摄像模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摄像模组安装在电子设备中,使得电子设备在进行拍照或录像时,可以减少人体的生理性颤动和外界震动对电子设备的干扰,从而保障获取质量较好的图像。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光学防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光学防抖装置去除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3去除第一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的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连接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中的镜头安装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镜头安装组件100;镜头安装架110;镜头组件穿设口111;第二支撑框架120;
第一支撑框架200;框架主体210;线圈放置孔211;支撑板220;
连接架300;第一连接片310;第一转轴311;第二连接片320;第二转轴321;连接部322;转接部323;主体片330;镜头组件穿设孔331;
驱动组件400;第一驱动单元410;第一驱动线圈411;第一驱动磁铁412;第二驱动单元420;第二驱动线圈421;第二驱动磁铁422;
壳体500;
镜头组件600;
柔性印刷电路板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参照附图2至附图8,描述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光学防抖装置。
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的光学防抖装置包括:镜头安装组件100、第一支撑框架200、连接架300和驱动组件400;镜头安装组件100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镜头组件的容纳腔,且容纳腔上设置有供镜头组件穿设的镜头组件穿设口111;第一支撑框架200间隔套设在镜头安装组件100的外周侧;连接架300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片310和第二连接片320,第一连接片310可转动地连接于镜头安装组件100,第二连接片320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支撑框架200,且第二连接片320相对第一支撑框架200转动的转动轴线和镜头安装组件100相对第一连接片310转动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驱动组件400设置在镜头安装组件100和第一支撑框架200上,驱动组件400包括有第一驱动单元410和第二驱动单元420,第一驱动单元410用于驱动连接架300和镜头安装组件100相对第一支撑框架200转动,第二驱动单元420用于驱动镜头安装组件100相对连接架300转动。
将第一支撑框架200固定在固定装置上,可以将光学防抖装置固定。通过将第一支撑框架200间隔套设在镜头安装组件100的外周侧,并且连接架300中的第二连接片320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支撑框架200,使得连接架300能够绕第二连接片320的转轴相对第一支撑框架200转动;连接架300中的第一连接片310可转动地连接于镜头安装组件100,使得镜头安装组件100能够绕第一连接片310的转轴相对连接架300转动。第一连接片310和第二连接片320相互连接,且第二连接片320相对第一支撑框架200转动的转动轴线和镜头安装组件100相对第一连接片310转动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使得在第二连接片320相对第一支撑框架200转动的过程中,第一连接片310、第二连接片320和镜头安装组件100的位置相对固定;在镜头安装组件100相对第一连接片310转动时,第一连接片310、第二连接片320和第一支撑框架200的位置相对固定。从而,在第一驱动单元410驱动作用下,连接架300和镜头安装组件100能够一起相对第一支撑框架200转动;在第二驱动单元420驱动作用下,镜头安装组件100能够相对连接架300转动。进而,在第一驱动单元410和第二驱动单元420的配合下,镜头安装组件100能够相对第一支撑框架200沿两个方向转动,以调整安装在镜头安装组件100中的镜头组件600的位置,达到防抖补偿的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架300借助简单的第一连接片310和第二连接片320结构来分别实现与镜头安装组件100和第一支撑框架200的转动连接,因而连接架300占用的空间能够做到更小,使得本实施例的光学防抖装置占用的空间也更小,有利于含有本实施例的光学防抖装置的电子设备小型化。
结合图2,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光学防抖装置用于电子设备时,第一支撑框架200相对电子设备固定,第二连接片320相对第一支撑框架200转动的转动轴线和镜头安装组件100相对第一连接片310转动的转动轴线均垂直于安装在镜头安装组件100内的镜头组件600的光轴。初始状态下,安装在镜头安装组件100内的镜头组件600的光轴与第一支撑框架200的所有侧板均相互平行;当第一支撑框架200跟随电子设备抖动时,驱动组件400驱动镜头安装组件100相对第一支撑框架200转动,以调整安装在镜头安装组件100中的镜头组件600的位置,减小镜头组件600的光轴位置的变化程度,以防止光路产生偏移。
结合图8,具体地,镜头安装组件100包括有镜头安装架110和第二支撑框架120,容纳腔设置在镜头安装架110内,第二支撑框架120套接于镜头安装架110的外周侧,第一连接片310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支撑框架120。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片310的端部与镜头安装组件100的侧壁相对设置,第一连接片310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转轴311,第一转轴311可转动的穿设于镜头安装组件100,第二连接片320的端部与第一支撑框架200的侧壁相对设置,第二连接片320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转轴321,第二转轴321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一支撑框架200。通过这样设置,可以使得第一连接片310和第二连接片320与第一支撑框架200和镜头安装组件100的连接结构更加紧凑,进而减小连接架300占用的空间。具体地,第一连接片310的端部贴合在镜头安装组件100的侧表面,第二连接片320的端部贴合在第一支撑框架200的侧表面。这样更能减小连接架300占用的空间。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架300还包括有主体片330,主体片330设置于第一支撑框架200的一侧,且主体片330对应于镜头组件穿设口111的位置开设有镜头组件穿设孔331,第一连接片310和第二连接片320分别连接于主体片330,且其向朝向第一支撑框架200的方向弯折。结合图6和图7,具体地,主体片330与镜头安装组件100的上表面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一连接片310和第二连接片320通过主体片330相互连接,且主体片330上开设有对应容纳腔镜头组件穿设口111的镜头组件穿设孔331。第一连接片310和第二连接片320均包括有连接部322和转接部323,转接部323位于主体片330面向第一支撑框架200的一侧,且转接部323与主体片330相互垂直;连接部322与主体片330平齐,且转接部323的两端分别连接转接部323和主体片330。第一转轴311和第二转轴321均设置在转接部323上。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减小连接架300占用的空间,在保证第一连接片310和第二连接片320的强度的前提下可以缩小转接部323的宽度;同时还减轻了连接架300的重量,使得镜头安装组件100可以灵活地相对第一支撑框架200转动,以提高防抖补偿的效果。
结合图3和图4,具体地,第一连接片310的端部(即第一连接片310中的转接部323)位于第二支撑框架120和第一支撑框架200之间,且相对于第二支撑框架120,第一转轴311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二支撑框架120。第二连接片320的端部(即第二连接片320中的转接部323)位于第一支撑框架200的一侧,且相对于第一支撑框架200,第二转轴321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一支撑框架200。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驱动单元410包括有第一驱动线圈411和第一驱动磁铁412,第一驱动线圈411设置于第一支撑框架200相对于第一连接片310的侧板,第一驱动磁铁412设置于镜头安装组件100和/或第一连接片310,且与第一驱动线圈411相对。第二驱动单元420包括有第二驱动线圈421和第二驱动磁铁422,第二驱动磁铁422设置于镜头安装组件100相对于第二连接片320的侧壁,第二驱动线圈421设置在第一支撑框架200上,且与第二驱动磁铁422相对。对第一驱动线圈411通电,使其产生磁场即可驱动连接架300和镜头安装组件100相对第一支撑框架200转动;对第二驱动线圈421通电,使其产生磁场即可驱动镜头安装组件100相对连接架300转动。将第一驱动线圈411和第二驱动线圈421均设置在最外圈的第一支撑框架200上,方便第一驱动线圈411和第二驱动线圈421与外部电源和/或控制部件等电连接,这样,使得本实施例的光学防抖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在镜头安装组件100移动时,不会受到导线的干扰,从而不影响防抖补偿的效果。
结合图5,具体地,第二驱动线圈421和第二驱动磁铁422均设置有两个,第二驱动磁铁422设置在镜头安装组件100的相对的两个外侧壁上,两个第二驱动线圈421设置在第一支撑框架200的相对的两个侧板上。这样设置,可以增加第二驱动单元420产生的驱动力,以使得镜头安装组件100更加灵活地相对连接架300转动。且两个第二驱动磁铁422嵌在镜头安装组件100上,这样可以减小驱动单元占用的空间,以减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学防抖装置占用的空间。结合图4,具体地,第一驱动线圈411和第一驱动磁铁412也均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驱动线圈411设置在第一支撑框架200的相对的两个侧板上,两个第一驱动磁铁412设置在第一连接片310面向第一支撑框架200的侧表面。这样设置,可以增加第一驱动单元410产生的驱动力,以使得连接架300和镜头安装组件100更加灵活地相对第一支撑框架200转动。
结合图4和图5,具体地,第一驱动磁铁412和第二驱动磁铁422均设置在镜头安装组件100的侧壁的中心位置,第一驱动线圈411和第二驱动线圈421均设置在第一支撑框架200的侧板的中心位置。在组装本实施例的光学防抖装置时,可以使得驱动线圈和驱动磁铁正对设置,使得本实施例的结构更加紧凑;且可以增加驱动磁铁在驱动线圈产生的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以使镜头安装组件100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框架200上开设有线圈放置孔211,第一驱动线圈411和第二驱动线圈421均设置于线圈放置孔211内。通过设置线圈放置孔211,可以将第一驱动线圈411和第二驱动线圈421嵌在第一支撑框架200上,这样可以减小驱动单元占用的空间。进而减小本实施例占用的空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框架200包括有框架主体210和支撑板220,线圈放置孔211开设在框架主体210上,支撑板220设置于框架主体210,且覆盖于第二驱动线圈421,第二连接片320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撑板220。结合图4和图5,第一转轴311和第二转轴321均穿设于镜头安装组件100的侧壁和第一支撑框架200的侧板的中心位置,这样使得镜头安装组件100可以更加灵活稳定地调整位置。且第二转轴321穿设于支撑板220,支撑板220起到支撑第一转轴311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光学防抖装置还包括有壳体500,壳体500罩设在第一支撑框架200的外侧。结合图2,具体地,壳体500包括上盖和底板,上盖套接在第一支撑框架200的外周侧,且上盖设置有对应镜头安装组件100上的镜头组件穿设口111的供镜头组件穿设的穿设孔,底板卡接在上盖的开口,以与上盖配合形成容纳腔,第一支撑框架200和镜头安装组件100均设置在容纳腔内。
结合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摄像模组,包括有镜头组件600、图像感应器、柔性印刷电路板700和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光学防抖装置,镜头组件600设置于镜头安装组件100内,图像感应器设置于镜头安装组件100的一侧,且与镜头组件600相对设置,柔性印刷电路板700与图像感应器和驱动组件400电连接。
将镜头组件600设置在光学防抖装置内,使得镜头组件600能够相对第一支撑框架200转动,以调整镜头组件600的角度。从而减小电子设备震动或抖动对光路带来的影响,进而保证摄像模组获取图像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摄像模组。
通过将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摄像模组安装在电子设备中,使得电子设备在进行拍照或录像时,可以减少人体的生理性颤动和外界震动对电子设备的干扰,从而保障电子设备获取图像的质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头安装组件,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镜头组件的容纳腔,且所述容纳腔上设置有供镜头组件穿设的镜头组件穿设口;
第一支撑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间隔套设在所述镜头安装组件的外周侧;
连接架,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镜头安装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片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且所述第二连接片相对所述第一支撑框架转动的转动轴线和所述镜头安装组件相对所述第一连接片转动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
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镜头安装组件和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上,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架和所述镜头安装组件相对所述第一支撑框架转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镜头安装组件相对所述连接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端部与所述镜头安装组件的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片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镜头安装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片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片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还包括有主体片,所述主体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一侧,且所述主体片对应于所述镜头组件穿设口的位置开设有镜头组件穿设孔,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分别连接于所述主体片,且其向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方向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有第一驱动线圈和第一驱动磁铁,所述第一驱动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侧板,所述第一驱动磁铁设置于所述镜头安装组件和/或所述第一连接片,且与所述第一驱动线圈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有第二驱动线圈和第二驱动磁铁,所述第二驱动磁铁设置于所述镜头安装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侧壁,所述第二驱动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上,且与所述第二驱动磁铁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上开设有线圈放置孔,所述第一驱动线圈和所述第二驱动线圈均设置于所述线圈放置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包括有框架主体和支撑板,所述线圈放置孔开设在所述框架主体上,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且覆盖于所述第二驱动线圈,所述第二连接片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安装组件包括有镜头安装架和第二支撑框架,所述容纳腔设置在所述镜头安装架内,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套接于所述镜头安装架的外周侧,所述第一连接片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
9.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组件、图像感应器、柔性印刷电路板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防抖装置,所述镜头组件设置于所述镜头安装组件内,所述图像感应器设置于所述镜头安装组件的一侧,且与所述镜头组件相对设置,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与所述图像感应器和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模组。
CN202223329901.4U 2022-12-12 2022-12-12 光学防抖装置、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9370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9901.4U CN219370177U (zh) 2022-12-12 2022-12-12 光学防抖装置、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9901.4U CN219370177U (zh) 2022-12-12 2022-12-12 光学防抖装置、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0177U true CN219370177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0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29901.4U Active CN219370177U (zh) 2022-12-12 2022-12-12 光学防抖装置、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01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66959U (zh) 摄像头模组、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340667B (zh) 一种整合相机模组的防抖微型云台
JP7332798B2 (ja) 撮像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CN111474804B (zh) 成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411470B (zh)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AU2020359860A1 (en)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3296855A (zh) 音圈电机
US20220150411A1 (en) Camera lens
WO2021147280A1 (zh) 一种五轴ois结构的音圈马达、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865400A (zh) 马达防抖机构、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电子产品
CN113810583B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9370177U (zh) 光学防抖装置、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3522049U (zh) 摄像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3840060B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691693B (zh) 具有防抖功能的感光组件、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12839158A (zh) 摄像模组和终端
CN117579918A (zh) 摄像模组和具有该摄像模组的智能终端
CN213522102U (zh) 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233912B (zh) 摄像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15581370U (zh) 防抖相机模组及其摄影设备
CN112748507B (zh) 照相机用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及电子设备
CN212413290U (zh) 摄像模组及其电子设备
CN113114890A (zh) 摄像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7935760U (zh) 防抖机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248054B (zh) 外壳、摄像模块、摄像组件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