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8619U - 多功能测量仪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测量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8619U
CN219368619U CN202320710985.1U CN202320710985U CN219368619U CN 219368619 U CN219368619 U CN 219368619U CN 202320710985 U CN202320710985 U CN 202320710985U CN 219368619 U CN219368619 U CN 219368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ler
digital display
scale
vernier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1098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柳辉
蔡延彬
吕浩
谢海波
冯永康
刘剑桢
陈绪荃
李文振
朱华强
张夏
杨中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Dongguan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Dongguan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Dongguan Branch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Dongguan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32071098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8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8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8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Length-Measur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测量仪,包括主尺、副尺、游标尺、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和细长深度测量尺;主尺的上端与副尺的上端铰接,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设于主尺与副尺之间;主尺和副尺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安装于第一滑动件上;细长深度测量尺滑动设于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且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能够显示细长深度测量尺相对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移动的长度;移动细长深度测量尺垂直伸入深孔的底部,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显示细长深度测量尺移动的长度的数值,从而精准地测量出孔径较小的深孔的深度,使用方便,提高了多功能测量仪的功能。

Description

多功能测量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测量仪。
背景技术
锅炉属于承压类特种设备,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当中,由于其运行时具有高温高压等特性,一旦发生事故,将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锅炉定期检验规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来加强锅炉的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锅炉鼓包变形是锅炉常见的缺陷之一,当锅炉鼓包变形超过一定程度时,很容易造成锅炉开裂泄露或爆炸等事故。TSG G7002-2015《锅炉定期检验规则》2.6.3.2规定:受压部件的变形满足以下规定时可以保留监控,否则应当进行修理(复位、挖补、更换):(1)筒体变形高度不超过原直径的1.5%,并且不大于20mm;(2)管板变形高度不超过管板直径的1.5%,并且不大于25mm。
还有,GB/T34347-2017《低温绝热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5.5b)规定:外壳凹陷深度大于或等于12mm,并且凹陷长度大于或等于外壳周长13%的缺陷,判定为不合格。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CN202221832718.3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测量仪,包括主尺、副尺、游标尺、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主尺的上端与副尺的上端铰接,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安装于主尺与副尺之间并用于显示主尺相对副尺转动的角度;主尺和副尺分别设有第一尺尖和第二尺尖,零刻度位于第一尺尖;主尺和副尺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安装于第一滑动件上;游标尺的一端活动安装于第一滑动件,游标尺的另一端可与第二滑动件可拆卸固定连接;多功能测量仪可以测量鼓包大小、鼓包高度、凹坑深度、凹坑大小和压力管道直径,测量功能齐全,同时可单独完成测量,不需借助其它辅助测量工具,操作简单,提高了测量效率。
但是,功能测量仪的主尺和副尺具有一定的宽度(一般宽度为12mm-20mm),对于孔径较小的深孔,主尺和副尺过宽无法伸入孔径较小的深孔中,导致无法对孔径较小的深孔的深度进行测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测量仪,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多功能测量仪的主尺和副尺具有一定的宽度,对于孔径较小的深孔,主尺和副尺过宽无法伸入孔径较小的深孔中,导致无法对孔径较小的深孔的深度进行测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测量仪,包括主尺、副尺、游标尺、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和细长深度测量尺;所述主尺的上端与所述副尺的上端铰接,所述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设于所述主尺与所述副尺之间并能够显示所述主尺相对所述副尺转动的角度;所述主尺和所述副尺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所述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动件上;所述游标尺设于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深度测量尺滑动设于所述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且所述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能够显示所述细长深度测量尺相对所述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移动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主尺的上端设有一平直边,所述细长深度测量尺与所述平直边垂直设置。
可选地,所述主尺的上端背面两螺纹孔,两所述螺纹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细长深度测量尺垂直设置,两所述螺纹孔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游标尺延其长度方向贯穿设有条形连接槽,所述条形连接槽活动套接于两所述固定螺栓的螺杆上,且所述游标尺与所述细长深度测量尺垂直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滑动件的侧壁设有一第一定位孔和多个第二定位孔,且多个所述第二定位孔由上至下依次排列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孔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第二定位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主尺垂直,相连两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0°;所述第一定位孔和其一所述第二定位孔上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栓和第二紧固螺栓;所述第二滑动件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动件上的第一定位孔和多个第二定位孔对称设置的一第三定位孔和多个第四定位孔,所述第三定位孔和其一所述第四定位孔上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三紧固螺栓和第四紧固螺栓;所述游标尺延其长度方向贯穿设有条形连接槽,所述条形连接槽活动套接于所述第一紧固螺栓上。
可选地,所述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滑动件上的第一微计算器和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一微计算器和所述位移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微计算器设有第一数显屏、第一“ON/OFF”功能键、第一“0”功能键、“D”功能键和“H”功能键,所述第一“ON/OFF”功能键用于控制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的开和关,所述第一“0”功能键用于清零,所述“D”功能键用于循环显示游标尺分别定位于不同的第二定位孔时被测物的直径值,“H”功能键的作用是循环显示游标尺分别定位于不同的第二定位孔时被测物的高度值。
可选地,所述游标尺包括主游标尺和副游标尺;所述主游标尺的一端对称设有两滑孔,所述副游标尺的一端对称设有两滑柱,两所述滑柱分别滑动插接于两所述滑孔,以使所述副游标尺能相对所述主游标尺进行伸缩。
可选地,所述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主尺上端的第二微计算器和位移角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微计算器和所述位移角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二微计算器设有第二数显屏、第二“ON/OFF”功能键、第二“0”功能键和“LD”功能键;所述第二“ON/OFF”功能键用于控制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的开和关,所述第二“0”功能键用于清零,所述“LD”功能键用于显示所述细长深度测量尺相对所述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移动的长度值。
可选地,所述第二微计算器还设有“A”功能键和“L”功能键,所述“A”功能键用于显示角度值,“L”功能键用于显示主、副尺两尺尖之间的长度值。
可选地,所述主尺和所述副尺上的相对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设有凹槽导轨,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相对两侧内壁均设有凸块,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的滑槽分别适配套接于所述主尺和所述副尺,且所述凸块适配滑动连接于所述凹槽导轨。
可选地,所述主尺的下端设有安装槽,一第一尺尖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尺尖转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时,所述第一尺尖与所述主尺垂直,所述第一尺尖转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时,所述第一尺尖与所述主尺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测量仪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对于产品上孔径较小的深孔(孔径较小的凹坑),移动细长深度测量尺为细长状尺,将移动细长深度测量尺垂直伸入深孔(凹坑)的底部,并通过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显示细长深度测量尺移动的长度的数值,从而精准地测量出孔径较小的深孔的深度,使用方便,提高了多功能测量仪的功能。还有,测量结果通过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进行显示,用户可直观地看到测量结果,减小了读数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
本申请的多功能测量仪可以测量鼓包大小、鼓包高度、凹坑深度、凹坑大小和压力管道直径,测量功能齐全,同时可单独完成测量,不需借助其它辅助测量工具,操作简单,提高了测量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测量仪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测量仪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测量仪的测量深孔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测量仪的测量凹坑深度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滑动件和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的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游标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游标尺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尺第一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尺第二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测量仪测量鼓包大小的状态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测量仪测量鼓包高度的第一状态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测量仪测量鼓包高度的第二状态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测量仪测量凹坑深度的第一状态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测量仪测量凹坑深度的第二状态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测量仪测量凹坑大小的状态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测量仪测量压力管道直径的状态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主尺100,第一尺尖110,第一滑动件120,第一定位孔121,第二定位孔122,第一紧固螺栓123,第二紧固螺栓124,滑槽130,凸块131,安装槽140,第一限位部141,第二限位部142,平直边150,螺纹孔160,固定螺栓161;
副尺200,第二尺尖210,第二滑动件220,第三定位孔221,第四定位孔222,第三紧固螺栓223,第四紧固螺栓224;
游标尺300,条形连接槽310,主游标尺320,滑孔321,副游标尺330,滑柱331;
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400,第一微计算器410,第一数显屏411,第一“ON/OFF”功能键412,第一“0”功能键413,“D”功能键414,“H”功能键415;
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500,第二微计算器510,第二数显屏511,第二“ON/OFF”功能键512,第二“0”功能键513,“A”功能键514,“L”功能键515,“LD”功能键516,细长深度测量尺550;
鼓包600,凹坑700,深孔710,压力管道800,铰接轴9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提供一种多功能测量仪,包括主尺100、副尺200、游标尺300、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400、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500和细长深度测量尺550。
其中,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主尺100的上端与所述副尺200的上端铰接,所述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500设于所述主尺100与所述副尺200之间并能够显示所述主尺100相对所述副尺200转动的角度。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500显示为零角度时,所述主尺100与所述副尺200平行。
其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主尺100和所述副尺200分别设有第一尺尖110和第二尺尖210,零刻度位于所述第一尺尖110。所述主尺100的第一尺尖110和所述副尺200的第二尺尖210到铰接中心点的长度相等,所述主尺100和所述副尺200为设定长度。根据实际需求,所述主尺100和所述副尺200的长度可设计为200mm、300mm、400mm等规格
其中,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主尺100和所述副尺200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件120和第二滑动件220,所述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400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动件120上。所述游标尺300设于所述第一滑动件120和所述第二滑动件220上,具体地,所述游标尺300的一端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动件120,所述游标尺300的另一端可与所述第二滑动件220可拆卸固定连接。
其中,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细长深度测量尺550滑动设于所述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500,且所述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500能够显示所述细长深度测量尺550相对所述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500移动的长度。
具体地,参照图2和图3,对于产品上孔径较小的深孔710(孔径较小的凹坑),移动细长深度测量尺550为细长状尺,将移动细长深度测量尺550垂直伸入深孔710(凹坑)的底部,并通过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500显示细长深度测量尺550移动的长度的数值,从而精准地测量出孔径较小的深孔710的深度,使用方便,提高了多功能测量仪的功能。
还有,测量结果通过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500进行显示,用户可直观地看到测量结果,减小了读数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所述主尺100的上端设有一平直边150,所述细长深度测量尺550与所述平直边150垂直设置。测量产品上孔径较小的深孔710(孔径较小的凹坑)时,移出细长深度测量尺550垂直伸入深孔710(凹坑),使细长深度测量尺550的零刻度抵接深孔710(凹坑)的底部,并将主尺100的上端(平直边150)与深孔710的孔口边缘平齐抵接,再通过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500显示细长深度测量尺550移动的长度的数值,即可测量出孔径较小的深孔710的深度数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500包括设于所述主尺100上端的第二微计算器510和位移角度传感器(图未示出),所述第二微计算器510和所述位移角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二微计算器510设有第二数显屏511、第二“ON/OFF”功能键512、第二“0”功能键513和“LD”功能键516。所述第二“ON/OFF”功能键512用于控制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500的开和关,所述第二“0”功能键513用于清零,所述“LD”功能键516用于显示所述细长深度测量尺550相对所述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500移动的长度值。
参照图2和图3,测量产品上孔径较小的深孔(孔径较小的凹坑)时,通过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500和细长深度测量尺550配合使用,可实现孔径较小的深孔的深度测量。
参照图1、图2和图3,测量过程如下:
①将测量仪调至图1状态(即细长深度测量尺550的零刻度与主尺100的上端(平直边)平齐),按第二微计算器510上的第二“ON/OFF”功能键512,将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500打开。
②按第二微计算器510上的第二“0”功能键513,将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500清零。
③移出细长深度测量尺550垂直伸入深孔(凹坑),将测量仪调整至图3状态,使细长深度测量尺550的零刻度抵接深孔(凹坑)的底部,并将主尺100的上端(平直边)与深孔的孔口边缘平齐抵接。
④按第二微计算器510上的“LD”功能键516,通过位移角度传感器感应细长深度测量尺550移动的长度,并在第二数显屏511上显示出细长深度测量尺550移动的长度值,即细长深度测量尺550伸入深孔的长度值,即可测量出孔径较小的深孔的深度数值,使用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述主尺100的上端背面两螺纹孔160,两所述螺纹孔160的中心连线与所述细长深度测量尺550垂直设置,两所述螺纹孔160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61,所述游标尺300延其长度方向贯穿设有条形连接槽310,所述条形连接槽310活动套接于两所述固定螺栓161的螺杆上,且所述游标尺300与所述细长深度测量尺550垂直设置。通过固定螺栓161的螺帽将游标尺300固定压紧于主尺100的上端背面上。参照图4,测量产品上孔径较大的深孔710(孔径较小的凹坑)时,移出细长深度测量尺550垂直伸入深孔710(凹坑),使细长深度测量尺550的零刻度抵接深孔710(凹坑)的底部,并将游标尺300的尺边与深孔710的孔口边缘平齐抵接,再通过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500显示细长深度测量尺550移动的长度的数值,即可测量出孔径较大的深孔710的深度数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和图7,所述第一滑动件120的侧壁设有一第一定位孔121和多个第二定位孔122,且多个所述第二定位孔122由上至下依次排列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孔121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第二定位孔122的中心连线与所述主尺100垂直,相连两所述第二定位孔122与所述第一定位孔121的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0°。所述第一定位孔121和其一所述第二定位孔122上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栓123和第二紧固螺栓124。所述第二滑动件220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动件120上的第一定位孔121和多个第二定位孔122对称设置的一第三定位孔221和多个第四定位孔222,所述第三定位孔221和其一所述第四定位孔222上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三紧固螺栓223和第四紧固螺栓224。所述游标尺300延其长度方向贯穿设有条形连接槽310,所述条形连接槽310活动套接于所述第一紧固螺栓123上。
具体地,参照图1、图5和图7,所述第二定位孔122和所述第四定位孔222均设有六个。
其中,参照图1、图5和图7,所述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400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滑动件120上的第一微计算器410和位移传感器(图未示出),所述第一微计算器410和所述位移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微计算器410设有第一数显屏411、第一“ON/OFF”功能键412、第一“0”功能键413、“D”功能键414和“H”功能键415,所述第一“ON/OFF”功能键412用于控制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400的开和关,所述第一“0”功能键413用于清零,所述“D”功能键414用于循环显示游标尺300分别定位于不同的第二定位孔122时被测物的直径值,“H”功能键415的作用是循环显示游标尺300分别定位于不同的第二定位孔122时被测物的高度值。
其中,参照图1、图5和图7,所述第二微计算器510还设有“A”功能键514和“L”功能键515。所述“A”功能键514用于显示角度值,“L”功能键515用于显示主100的第一尺尖110与副尺200的第二尺尖210之间的长度值。
测量鼓包600大小尺寸时:通过主尺100、副尺200和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500的配合使用,可实现鼓包600大小尺寸的测量。
参照图1、图5、图7和图12,测量过程如下:
①将测量仪调至图1状态,按第二微计算器510上的第二“ON/OFF”功能键512,将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500打开。
②按第二微计算器510上的第二“0”功能键513,将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500清零。
③转动主尺100和副尺200,将测量仪调整至图12状态,使主尺100的第一尺尖110和副尺200的第二尺尖210分别放在鼓包600起、止的边缘处。
④按第二微计算器510上的“A”功能键514,通过位移角度传感器(图未示出)测量主尺100与副尺200之间的夹角,数显屏511上显示主尺100与副尺200之间的夹角值A。
⑤按第二微计算器510上的“L”功能键515,数显屏511上即可显示此次测量的鼓包600大小值L1。
其中,L1值是通过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500的第二微计算器510进行数值处理得来,原理是L1=2Lsin(A/2),L为主尺100的第一尺尖110到铰接中心点的长度,L为已知,通过第二微计算器510就可以算出L1,位移角度传感器和第二微计算器510均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其中,位移角度传感器为位移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的组合,通过位移传感器测量物体移动的位移,通过角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移动的角度。
测量鼓包600高度尺寸时:通过主尺100、副尺200、游标尺300和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400的配合使用,可实现鼓包600高度尺寸的测量。
参照图5、图7、图13和图14,测量过程如下:
①将第一紧固螺栓123和第三紧固螺栓223分别活动穿过游标尺300的条形连接槽310两侧,并分别螺纹连接于第一滑动件120的第一定位孔121和第二滑动件220的第三定位孔221,使游标尺300活动连接于第一滑动件120和第二滑动件220上。
②主尺100和副尺200转动打开,游标尺300从第一滑动件120的第一定位孔121和第二滑动件220的第三定位孔221开始,逐步由下至上向不同位置上第二定位孔122和第四定位孔222进行调节(第二定位孔122与第四定位孔222位置一一对应),当主尺100的第一尺尖110和副尺200的第二尺尖210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鼓包600大小时,用第二紧固螺栓124和第四紧固螺栓224分别螺纹连接于所调节到的第二定位孔122和第四定位孔222,此时,通过第一定位孔121、第二定位孔122、第三定位孔221和第四定位孔222共同限定了游标尺300与主尺100、副尺200法线的夹角值B。
③调节测量仪至图13状态,使游标尺300的下边缘与主尺100的第一尺尖110的“0”刻度线重合。
④按第一微计算器410上的第一“ON/OFF”功能键412,打开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400。
⑤按第一微计算器410上的第一“0”功能键413,将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400清零。
⑥调节测量仪至图14状态,使游标尺300与鼓包600顶端抵接,且顶端法线通过测量仪所在平面,通过位移传感器测量第一滑动件120从零刻度移动至测量位置处的数值L2,并将L2记录在第一微计算器410中。
⑦按第一微计算器410上的“H”功能键415,数显屏411上即可显示此次测量的鼓包600高度值h。
其中,h值是通过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400的第一微计算器410进行数值处理得来,原理是h=L2(cosB),通过第一微计算器410就可以算出L2,位移传感器和第二微计算器410均为成熟的现有技术。
测量凹坑700深度尺寸时:通过主尺100、副尺200、游标尺300和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400的配合使用,可实现凹坑700深度的测量。
参照图5、图7、图15和图16,测量过程如下:
①将第一紧固螺栓123和第二紧固螺栓124均活动穿过游标尺300的条形连接槽310,并分别螺纹连接于第一滑动件120的第一定位孔121和位于对下方的第二定位孔122,使得游标尺300与主尺100和副尺200垂直设置。
②调节测量仪至图15状态,使游标尺300的下边缘与主尺100的第一尺尖110的“0”刻度线重合。
③按第一微计算器410上的第一“ON/OFF”功能键412,打开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400。
④按第一微计算器410上的第一“0”功能键413,将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400清零。
⑤调节测量仪至图16状态,使主尺100的第一尺尖110的尖端抵接凹坑700最底端,且底端法线通过测量仪所在平面,并将游标尺300移动至与凹坑700端面平齐。
⑥通过位移传感器测量第一滑动件120从零刻度移动至与凹坑700端面平齐时的数值L3,L3数值显示于第一数显屏411,即可得到凹坑700深度。
其中,参照图16,测量凹坑700大小尺寸与鼓包600大小的方式相同,因此,本实施例在此不进行赘述。
测量压力管道800直径时,通过主尺100、副尺200、游标尺300和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400的配合使用,可实现压力管道800直径的测量。
参照图1、图5、图7和图18,测量过程如下:
①将第一紧固螺栓123和第三紧固螺栓223分别活动穿过游标尺300的条形连接槽310两侧,并分别螺纹连接于第一滑动件120的第一定位孔121和第二滑动件220的第三定位孔221,使游标尺300活动连接于第一滑动件120和第二滑动件220上。
②主尺100和副尺200转动打开,游标尺300从第一滑动件120的第一定位孔121和第二滑动件220的第三定位孔221开始,逐步由下至上向不同位置上第二定位孔122和第四定位孔222进行调节(第二定位孔122与第四定位孔222位置一一对应),使主尺100的第一尺尖110和副尺200的第二尺尖210分别位于压力管道800同一截面圆的相对两侧表面,用第二紧固螺栓124和第四紧固螺栓224分别螺纹连接于所调节到的第二定位孔122和第四定位孔222,此时,通过第一定位孔121、第二定位孔122、第三定位孔221和第四定位孔222共同限定了游标尺与主尺100、副尺200法线的夹角值C。
③调节测量仪至图13状态,使游标尺300的下边缘与主尺100的“0”刻度线重合。
④按第一微计算器410上的第一“ON/OFF”功能键412,打开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400。
⑤按第一微计算器410上的第一“0”功能键413,将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400清零。
⑥调节测量仪至图18状态,使主尺100的第一尺尖110和副尺200的第二尺尖210分别与压力管道800同一截面圆的相对两侧表面抵接。然后,使游标尺300与压力管道800顶端抵接,且顶端法线通过测量仪所在平面,通过位移传感器测量第一滑动件120从零刻度移动至测量位置处的数值L4。
⑦按第一微计算器410上的第一“H”功能键,第一数显屏411上即可显示此次测量的压力管道800的高度值h,h值是通过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400的第一微计算器进行数值处理得来,原理是h=L4cosC。
⑧按第一微计算器410上的“D”功能键414,第一数显屏411上即可显示此次测量的管道800直径值D,D值是通过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400的第一微计算器410进行数值处理得来,原理是D=h+(LSinC)2/h,L为主尺100的第一尺尖110到铰接中心点的长度,L为已知,通过第一微计算器410就可以算出D数值。
即使压力管道800直径远大于主尺100和副尺200张开的最大间距,通过上述测量方式,且通过第一微计算器410进行数值处理,就可以得出压力管道800直径值D。
具体地,R2=(R-h)2+(L5)2=(R-h)2+(LSinC)2
R2=R2-2Rh+h2+(LSinC)2
2Rh=h2+(LSinC)2
R=(h/2)+(LSinC)2/2h
D=2R=h+(LSinC)2/h
综上可知,本申请的多功能测量仪可以鼓包600大小、鼓包600高度、凹坑700深度、凹坑700大小和压力管道800直径,测量功能齐全,同时可单独完成测量,不需借助其它辅助测量工具,操作简单,提高了测量效率。还有,测量结果通过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400的第一数显屏411和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500的第二数显屏511进行显示,用户可直观地看到测量结果,减小了读数误差,同时数显测量尺减小了多尺配合测量的操作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
其中,参照图1、图8和图9,所述游标尺300包括主游标尺320和副游标尺330。所述主游标尺320的一端对称设有两滑孔321,所述副游标尺330的一端对称设有两滑柱331,两所述滑柱331分别滑动插接于两所述滑孔321。所述条形连接槽310设在所述主游标尺320和所述副游标尺330上。副游标尺330能相对主游标尺320进行伸缩,用户移动副游标尺330或主游标尺320时,可使所述滑柱331沿所述滑孔321滑动,进行伸缩,操作简单。收缩时,能缩短游标尺300的长度,避免游标尺300的长度大于主游标尺320和副游标尺330的长度,便于放置该游标尺300和该多功能测量仪,伸长时,能增加游标尺300的长度,使得所述主尺100和所述副尺200之间的角度能较大张开,对于较大的变形鼓包600和较大的变形凹坑700也行轻易测量,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其中,参照图1、图5和图6,所述主尺100和所述副尺200上的相对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设有凹槽导轨(图未示出),所述第一滑动件120和所述第二滑动件220均设有滑槽130,所述滑槽130的相对两侧内壁均设有凸块131,所述第一滑动件120和所述第二滑动件220的滑槽130分别适配套接于所述主尺100和所述副尺200,且所述凸块131适配滑动连接于所述凹槽导轨,以使所述第一滑动件120和所述第二滑动件220能分别沿所述主尺100和所述副尺200的凹槽导轨上下移动,结构简单,运动稳定。
其中,参照图1、图10和图11,所述主尺100的下端设有安装槽140,所述第一尺尖110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槽140,第一尺尖110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主尺100的下端。所述安装槽140设有第一限位部141和第二限位部142,所述第一尺尖110转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41抵接时,所述第一尺尖110与所述主尺100垂直,所述第一尺尖110转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42抵接时,所述第一尺尖110与所述主尺100平行。所述第二尺尖210固定安装于所述副尺200的下端,且所述第二尺尖210与所述副尺200垂直,且第一尺尖110抵接第一限位部141时与所述第二尺尖210相对设置。
具体地,参照图1和图12,测量物体上变形鼓包600时,将主尺100的第一尺尖110和副尺200的第二尺尖210贴紧被测物体上变形鼓包600同一截面圆相对的两侧表面,由于第一尺尖110与主尺100垂直,第一尺尖110的尖端远离主尺100侧壁,第二尺尖210与副尺200垂直,第二尺尖210的尖端远离副尺200侧壁,只有第一尺尖110的尖端和第二尺尖210的尖端分别与变形鼓包600同一截面圆相对的两侧表面抵接,主尺100和副尺200的侧壁不会抵接到鼓包表面,不会出现尺尖抵接不到鼓包表面的现象,误差小,测量精度高。
具体地,参照图1和图16,测量物体上变形凹坑700时,转动所述第一尺尖110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42抵接,使第一尺尖110与所述主尺100垂直,便于第一尺尖110伸进变形凹坑700的底部,方便测量。
进一步地,参照图1,所述主尺100和所述副尺200均设有铰接孔,两所述铰接孔套接在一铰接轴900上,以使所述主尺100与所述副尺200铰接,结构简单,连接稳定。具体地,两铰接孔与所述铰接轴900之间具有适当的阻尼力,在外力(人手)不掰动所述主尺100和所述副尺200时,所述主尺100和所述副尺200会保持在某一角度上,不会随意摆动。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测量仪,包括主尺、副尺、游标尺、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和细长深度测量尺;所述主尺的上端与所述副尺的上端铰接,所述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设于所述主尺与所述副尺之间并能够显示所述主尺相对所述副尺转动的角度;所述主尺和所述副尺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所述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动件上;所述游标尺设于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深度测量尺滑动设于所述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且所述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能够显示所述细长深度测量尺相对所述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移动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尺的上端设有一平直边,所述细长深度测量尺与所述平直边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尺的上端背面两螺纹孔,两所述螺纹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细长深度测量尺垂直设置,两所述螺纹孔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游标尺延其长度方向贯穿设有条形连接槽,所述条形连接槽活动套接于两所述固定螺栓的螺杆上,且所述游标尺与所述细长深度测量尺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件的侧壁设有一第一定位孔和多个第二定位孔,且多个所述第二定位孔由上至下依次排列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孔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第二定位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主尺垂直,相连两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0°;所述第一定位孔和其一所述第二定位孔上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栓和第二紧固螺栓;所述第二滑动件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动件上的第一定位孔和多个第二定位孔对称设置的一第三定位孔和多个第四定位孔,所述第三定位孔和其一所述第四定位孔上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三紧固螺栓和第四紧固螺栓;所述游标尺延其长度方向贯穿设有条形连接槽,所述条形连接槽活动套接于所述第一紧固螺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滑动件上的第一微计算器和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一微计算器和所述位移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微计算器设有第一数显屏、第一“ON/OFF”功能键、第一“0”功能键、“D”功能键和“H”功能键,所述第一“ON/OFF”功能键用于控制位移传感器数显装置的开和关,所述第一“0”功能键用于清零,所述“D”功能键用于循环显示游标尺分别定位于不同的第二定位孔时被测物的直径值,“H”功能键的作用是循环显示游标尺分别定位于不同的第二定位孔时被测物的高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游标尺包括主游标尺和副游标尺;所述主游标尺的一端对称设有两滑孔,所述副游标尺的一端对称设有两滑柱,两所述滑柱分别滑动插接于两所述滑孔,以使所述副游标尺能相对所述主游标尺进行伸缩。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主尺上端的第二微计算器和位移角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微计算器和所述位移角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二微计算器设有第二数显屏、第二“ON/OFF”功能键、第二“0”功能键和“LD”功能键;所述第二“ON/OFF”功能键用于控制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的开和关,所述第二“0”功能键用于清零,所述“LD”功能键用于显示所述细长深度测量尺相对所述位移角度传感器数显装置移动的长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计算器还设有“A”功能键和“L”功能键,所述“A”功能键用于显示角度值,“L”功能键用于显示主、副尺两尺尖之间的长度值。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尺和所述副尺上的相对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设有凹槽导轨,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相对两侧内壁均设有凸块,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的滑槽分别适配套接于所述主尺和所述副尺,且所述凸块适配滑动连接于所述凹槽导轨。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尺的下端设有安装槽,一第一尺尖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尺尖转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时,所述第一尺尖与所述主尺垂直,所述第一尺尖转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时,所述第一尺尖与所述主尺平行。
CN202320710985.1U 2023-03-31 2023-03-31 多功能测量仪 Active CN219368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10985.1U CN219368619U (zh) 2023-03-31 2023-03-31 多功能测量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10985.1U CN219368619U (zh) 2023-03-31 2023-03-31 多功能测量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8619U true CN219368619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6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10985.1U Active CN219368619U (zh) 2023-03-31 2023-03-31 多功能测量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86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45235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焊缝角度的测量装置
CN219368619U (zh) 多功能测量仪
CN217930054U (zh) 多功能测量仪
CN111197953A (zh) 轧机轴承孔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208818105U (zh) 一种测量圆弧位置度的检具
US4536964A (en) Pipe thread gauge
CN216869383U (zh) 双基座焊缝高度测量尺
CN113865465B (zh) 用于密封片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CN209197752U (zh) 一种多功能工程管理测量尺
CN209589051U (zh) 一种可伸缩式管道水平测量仪
CN209147968U (zh) 移动式弧度测量仪
CN114234773B (zh) 一种铜及铜合金板带材侧边弯曲度检测装置
CN208398776U (zh) 一种弯管专用检具
CN108981551A (zh) 一种承压类特种设备鼓包变形尺寸测量仪
CN201715973U (zh) 落锤试块测量系统
CN220437295U (zh) 一种焊缝监理检验尺
CN218270535U (zh) 一种螺杆钻具弯度测量装置
CN111609783A (zh) 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孔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01034576Y (zh) 辊弯成形焊管曲率在线测量仪
CN208254389U (zh) 一种承压类特种设备鼓包变形尺寸测量仪
CN210242749U (zh) 滑动式筒体内棱角度检测装置
CN220602350U (zh) 一种变速箱合装定位体高度的测量装置
CN113701598B (zh) 一种偶数沟螺纹中径比较测量工具
CN215893471U (zh) 便携式大跨度车轮型面用的o型测厚仪
CN217403349U (zh) 一种便携式非标锥孔检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