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6738U - 一种一体式皮带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式皮带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6738U
CN219366738U CN202320202248.0U CN202320202248U CN219366738U CN 219366738 U CN219366738 U CN 219366738U CN 202320202248 U CN202320202248 U CN 202320202248U CN 219366738 U CN219366738 U CN 219366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belt pulley
groove
pulley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022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峻岭
宋均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Daxio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Daxi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Daxio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Daxi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022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6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6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6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lle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皮带传动部件领域,提供了一种一体式皮带轮,包括:皮带轮和轴承;轴承安装在皮带轮上,且轴承与皮带轮同心设置,皮带轮上设有容纳腔与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位于容纳腔顶部的周缘处,容纳腔用于放置轴承,且容纳腔的深度等于轴承轴向长度的一半,第一凹槽的底部与皮带轮的中心层处于同一直线上;固定套,固定套插设于第一凹槽内,且固定套用于将轴承抵紧在容纳腔内,并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将固定套固定在皮带轮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一体式皮带轮,并利用第一凹槽以及固定套确保轴承的转动中心与皮带轮的中心层处于同一直线上,保证了皮带轮转动时的流畅性。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式皮带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皮带传动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皮带轮。
背景技术
皮带传动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动机、发电机于离合器等机械动力设备中。
针对于现有技术,大多数皮带轮采用双片组合式皮带轮,轴承位于两片冲压件之间,通过专用铆接工具采用铆钉铆接固定,这种连接方式不仅外观不好,而且在铆接前需要冲孔加工,此方式十分费时、费力,同时成本也高,工作的效率也很低,以及在安装轴承时无法保证轴承的转动中心与皮带轮上的中心层处于同一直线,这也导致皮带轮转动时的不流畅,对轴承的使用寿命也有所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一体式皮带轮且轴承的转动中心与皮带轮的中心层处于同一直线上,安装简单的皮带轮与轴承的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一体式皮带轮,包括:皮带轮和轴承;
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皮带轮上,且所述轴承与所述皮带轮同心设置,所述皮带轮上设有容纳腔与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容纳腔顶部的周缘处,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所述轴承,且所述容纳腔的深度等于所述轴承轴向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与所述皮带轮的中心层处于同一直线上;
固定套,所述固定套插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所述固定套用于将所述轴承抵紧在所述容纳腔内,并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将所述固定套固定在所述皮带轮上。
在上述的一种一体式皮带轮中,所述皮带轮上还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呈阶梯状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一体式皮带轮中,所述固定套包括固定部与抵紧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抵紧部连接,且所述固定部插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并用于限制所述轴承沿径向方向移动,所述抵紧部用于限制所述轴承沿轴线方向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一体式皮带轮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抵紧部之间形成有圆弧面,所述圆弧面抵靠于所述轴承。
在上述的一种一体式皮带轮中,所述皮带轮的周缘处设有旋压成型的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在所述皮带轮上形成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用于安装皮带,并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限制所述皮带沿轴向方向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一体式皮带轮中,所述皮带轮上设有若干个减重孔,所述减重孔用于减轻所述皮带轮的重量。
在上述的一种一体式皮带轮中,所述轴承与所述容纳腔过盈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一体式皮带轮中,所述轴承的轴向方向对称设有环型卡合槽,所述环型卡合槽内卡接有环型卡合块,所述环型卡合块用于对所述轴承内的滚动体进行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一体式皮带轮,避免了双片组合式的皮带轮出现铆钉断裂、失效的现象,通过放置轴承的容纳腔轴向方向深度等于轴承轴向长度的一半,同时第一凹槽的底部与皮带轮的中心层处于同一直线上,这样在轴承放置容纳腔内时,能够确保轴承的转动中心与皮带轮的中心层处于同一直线上,同时利用固定套压紧轴承的同时,以及固定套的底部与第一凹槽贴合,确保轴承安装在皮带轮上时处于中心位置,保证了皮带轮传动时的流畅性。
(2)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呈阶梯状的设置有利于起到固定套安装时的导向作用。
(3)环型卡合块卡接在环型卡合槽内,有利于避免外界灰尘杂质进入轴承内而影响滚动体的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一种一体式皮带轮的爆炸图;
图2是本一种一体式皮带轮的全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皮带轮;2、轴承;3、容纳腔;4、第一凹槽;5、固定套;6、第二凹槽;7、固定部;8、抵紧部;9、圆弧面;10、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第三凹槽;13、减重孔;14、环型卡合槽;15、环型卡合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皮带轮,包括:皮带轮1和轴承2;轴承2安装在皮带轮1上,且轴承2与皮带轮1同心设置,皮带轮1上设有容纳腔3与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4位于容纳腔3顶部的周缘处,容纳腔3用于放置轴承2,且容纳腔3的深度等于轴承2轴向长度的一半,第一凹槽4的底部与皮带轮1的中心层处于同一直线上;固定套5,固定套5插设于第一凹槽4内,且固定套5用于将轴承2抵紧在容纳腔3内,并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将固定套5固定在皮带轮1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式皮带轮1结构,避免了两片式组合式皮带轮1上的铆钉出现断裂、失效的现象,而对于轴承2的安装,为确保轴承2的转动中心与皮带轮1的中心层处于同一直线上,将容纳腔3的深度设置为轴承2轴向高度的一半,即将轴承2安装在容纳腔3内时,为确保轴承2的转动中心与皮带轮1的中心层处于同一直线上,利用固定套5压紧在轴承2上,又因为第一凹槽4的底部与皮带轮1的中心层同样处于同一直线上,在固定套5的底部抵于第一凹槽4内时,此时固定套5将轴承2完全压紧在容纳腔3内,且固定套5的底部与皮带轮1的中心层处于同一直线上,进而在实现轴承2固定的同时,也保证了轴承2的转动中心与皮带轮1的中心层处于同一直线上,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套5压紧轴承2的面与固定套5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同样等于轴承2轴向高度的一半,这样在固定套5的底部完全抵于第一凹槽4的底部时,也就意味着轴承2的转动中心与皮带轮1的中心层处于同一直线上,最终通过激光焊接将固定套5固定在皮带轮1上,另外,对于文中所述皮带轮1的中心层的定义为如图2所示的皮带轮1宽度方向的竖直中心线。
皮带轮1上还设有第二凹槽6,第二凹槽6与第一凹槽4呈阶梯状设置。
第一凹槽4用于固定套5压紧轴承2时起到导向作用,同时也为了确定轴承2与皮带轮1的中心层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二凹槽6与第一凹槽4呈阶梯状设置,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固定套5插设于第一凹槽4内时,第二凹槽6能够分担固定套5承受的径向载荷,进而使得固定套5与皮带轮1一起均匀承受转动时产生的径向载荷,保证了轴承2能够更加顺畅的转动,延长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将本一种皮带轮1与轴承2的安装结构组装完成后,固定于其他工装上,通过均匀旋转起来并采用激光焊接工艺时将第二凹槽6底部靠近固定套5的一端与固定套5的外壁进行焊接即可,激光焊接工艺时的热量集中,能够减少工件受热变型。
固定套5包括固定部7与抵紧部8,固定部7与抵紧部8连接,且固定部7插设于第一凹槽4内并用于限制轴承2沿径向方向移动,抵紧部8用于限制轴承2沿轴线方向移动。
如图2所示,在固定套5压紧在轴承2上时,其目的就是为了将轴承2固定在容纳腔3内,因此固定套5上的固定部7在插设于第一凹槽4内时,固定部7抵于轴承2的侧面而限制住轴承2沿径向方向移动,利用抵紧部8抵于轴承2的上端面并将轴承2压紧在容纳腔3内,以此方式限制了轴承2沿轴向方向的移动,在确保轴承2的转动中心与皮带轮1的中心层处于同一直线时,通过激光焊接即可将固定套5固定在皮带轮1上。
固定部7与抵紧部8之间形成有圆弧面9,圆弧面9抵靠于轴承2。
从图2中可以看出,圆弧面9的设置在固定套5的内部,内部的圆弧面9起到固定套5压紧轴承2以及抵于第一凹槽4内时起到导向作用,同时也能够避免应力集中,提高固定套5的强度,而固定套5外部的圆角则是去除锐边,为安全着想。
皮带轮1的周缘处设有旋压成型的第一限位块10与第二限位块11,第一限位块10与第二限位块11在皮带轮1上形成有第三凹槽12,第三凹槽12用于安装皮带,并通过第一限位块10与第二限位块11限制皮带沿轴向方向移动。
为避免皮带安装在皮带轮1上进行传动时出现脱落的现象,皮带轮1的周缘处旋压成型有第一限位块10与第二限位块11,利用旋压成型提升皮带轮1表面的光洁度,同时也能够使工件的屈服、强度极限以及硬度均得到提升,第一限位块10与第二限位块11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皮带的第三凹槽12,在皮带位于第三凹槽12内时,第一限位块10与第二限位块11则限制了皮带沿轴向方向移动,保证了皮带在皮带轮1上传动时的流畅性。
皮带轮1上设有若干个减重孔13,减重孔13用于减轻皮带轮1的重量。
减重孔13在减轻皮带轮1重量的同时,也减少了在制造皮带轮1时的材料消耗,以及减轻发动机的负荷。
轴承2与容纳腔3过盈配合;轴承2的轴向方向对称设有环型卡合槽14,环型卡合槽14内卡接有环型卡合块15,环型卡合块15用于对轴承2内的滚动体进行密封。
需要说明的是,轴承2与容纳腔3采用过盈配合,因此需要固定套5将轴承2压紧在容纳腔3内,也可以采用外部的工具将轴承2安装在容纳腔3内,如图3所示,其中轴承2上的环型卡合槽14内卡接有环型卡合槽14,其作用是为了避免皮带轮1在传动过程中外界的灰尘杂质进行轴承2内的滚动体而影响其工作效率,也延长了轴承2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一体式皮带轮,包括皮带轮和轴承,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皮带轮上,且所述轴承与所述皮带轮同心设置,所述皮带轮上设有容纳腔与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容纳腔顶部的周缘处,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所述轴承,且所述容纳腔的深度等于所述轴承轴向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与所述皮带轮的中心层处于同一直线上;
固定套,所述固定套插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所述固定套用于将所述轴承抵紧在所述容纳腔内,并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将所述固定套固定在所述皮带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上还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呈阶梯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包括固定部与抵紧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抵紧部连接,且所述固定部插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并用于限制所述轴承沿径向方向移动,所述抵紧部用于限制所述轴承沿轴线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抵紧部之间形成有圆弧面,所述圆弧面抵靠于所述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的周缘处设有旋压成型的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在所述皮带轮上形成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用于安装皮带,并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限制所述皮带沿轴向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上设有若干个减重孔,所述减重孔用于减轻所述皮带轮的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与所述容纳腔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的轴向方向对称设有环型卡合槽,所述环型卡合槽内卡接有环型卡合块,所述环型卡合块用于对所述轴承内的滚动体进行密封。
CN202320202248.0U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一体式皮带轮 Active CN219366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2248.0U CN219366738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一体式皮带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2248.0U CN219366738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一体式皮带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6738U true CN219366738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1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02248.0U Active CN219366738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一体式皮带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67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366738U (zh) 一种一体式皮带轮
EP4328450A1 (en) Compress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US20120056398A1 (en) Semi-trailer axle and suspension connecting structure
CN211398363U (zh) 一种新型汽车空调压缩机扭矩限制器
CN217769693U (zh) 一种用于排屑机的过渡法兰连接结构
CN212945510U (zh) 一种偏心内圈滚针轴承
CN220782895U (zh) 一种洗涤机构压配工装
CN216343539U (zh) 一种分离轴承支撑套
CN211648961U (zh) 一种多用途拼接型齿轮件
CN218913009U (zh) 车辆的连通管组件及车辆
CN219529620U (zh) 一种用于法兰连接的防滑配合润滑垫
CN220775607U (zh) 铝壳电机机壳与磁钢装配装置
CN107061567B (zh) 一种整体式径向气室盘式制动器卡钳体
CN212455418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皮带轮结构
CN218809750U (zh) 一种复合靴衬
CN215567830U (zh) 主动锥齿轮及车桥
CN216951559U (zh) 一种弹片式传动器和电液混合助力转向器
CN210919393U (zh) 一种具有新型支脚组件的压缩机外壳和压缩机
CN217152858U (zh) 一种张紧轮
CN215058941U (zh) 密封集成式压板球轴承
CN219969926U (zh) 摩托车
CN219705017U (zh) 套筒装置及工装
CN216929731U (zh) 一种ipm电机安装底座
CN216441594U (zh) 一种离合器外毂加工工装
CN210510015U (zh) 一种离合器钢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