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6417U - 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6417U
CN219366417U CN202320308708.8U CN202320308708U CN219366417U CN 219366417 U CN219366417 U CN 219366417U CN 202320308708 U CN202320308708 U CN 202320308708U CN 219366417 U CN219366417 U CN 219366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fan
lower body
piece
upp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087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杨
何嘉欣
陈志聪
金中淼
白建东
陈晓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203087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6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6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6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包括上机身、下机身以及锁定机构。上机身与下机身可拆装连接。锁定机构包括锁定件及踩踏件,锁定件设于上机身及下机身的连接处,用于将上机身与下机身锁定。踩踏件设于下机身,并可操作地控制锁定件解除锁定。上述风扇,在需要对上机身进行清洁而需要将其与下机身分离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单脚踩踏位于下机身的踩踏件的同时把持上机身。此时,控制锁定件解除对上机身与下机身的锁定,便能正常将上机身与下机身分离并取下。不用单独弯腰或下蹲进行解锁,通过手脚并用,便可轻松拆卸上机身,且单人即可完成。即使在上机身较为细长,重心偏高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在上下两处同时操作,在解锁的同时通过双手稳定地拆卸上机身。

Description

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扇。
背景技术
由于塔扇占地面积小,上下出风范围广,在家用风扇中销量一直较好。但是由于其贯流风叶形状呈圆柱形,导致整机及风道内积灰情况严重,是塔扇产品一直以来的最主要缺陷之一。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可拆卸的塔扇,能够通过将具有风道组件的上机身相对下机身拆卸分离,以便单独进行充分水洗,解决了塔扇风道内积灰严重的问题。然而,这类风扇中,为保证在安装使用时连接的稳定性,其通常会在连接处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将两者连接在一起。拆卸时需要先拆除这些连接件,再拆卸上机身,因此整体拆装难度较大,且在单人进行操作时尤为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上机身的拆卸难度低且便于单人操作的风扇。
一种风扇,所述风扇包括:
可拆装连接的上机身及下机身;
锁定机构,包括锁定件及踩踏件,所述锁定件设于所述上机身及所述下机身的连接处,用于将所述上机身与所述下机身锁定;所述踩踏件设于所述下机身,并可操作地控制所述锁定件解除锁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件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下机身,所述上机身在与所述下机身连接处设置有锁定孔,所述锁定件通过沿所述第一方向卡入所述锁定孔将所述上机身与所述下机身锁定;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上机身与所述下机身的装配方向相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锁定件,并被配置为向所述锁定件施加维持其卡入所述锁定孔的维持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件在卡入所述锁定孔的一端构造有受压面,所述受压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背离所述上机身倾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机身沿所述第一方向构造有滑槽,所述锁定件构造有设置于所述滑槽内并可沿所述滑槽滑动的滑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传动件,所述踩踏件通过所述传动件与所述锁定件传动连接,并可操作地驱动所述锁定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至脱离所述锁定孔解除锁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包括传动杠杆及连杆,所述踩踏件连接所述传动杠杆的动力臂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下机身外;
所述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杠杆的阻力臂,另一端连接所述锁定件,且两端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方向斜向相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件及所述连杆均至少为两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至少部分沿曲线延伸,形成避让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机身及所述下机身在连接处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结构。
上述风扇,在需要对上机身进行清洁或出于其它目的而需要将其与下机身分离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单脚踩踏位于下机身的踩踏件的同时双手把持上机身。此时,控制锁定件解除对上机身与下机身的锁定,通过双手能够无障碍地将上机身与下机身分离并取下。不用单独弯腰或下蹲进行解锁操作,通过脚踩踏位于低处的踩踏件,通过手来手动分离位于高处的上机身。如此,手脚并用,便可轻松拆卸上机身,且单人即可完成该操作。即使在上机身较为细长,重心偏高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在上下两处同时操作,在解锁的同时通过双手稳定地拆卸上机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风扇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风扇的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风扇的上机身与下机身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风扇的A出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风扇中下机壳与锁定机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下机壳与锁定机构在B-B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的下机壳与锁定机构在C-C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的风扇中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所示的风扇中装有电机的下机身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风扇;10、上机身;11、上机壳;13、风道组件;131、贯流风轮;15、环状配合件;17、圆环凸起;30、下机身;31、下机壳;33、电机;35、连接结构;37、圆环凹槽;50、锁定机构;51、锁定件;511、滑轮;53、踩踏件;55、传动件;551、传动杠杆;553、连杆;57、弹性件;K、锁定孔;H、滑槽;R、避让空间;D、受压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扇100,包括上机身10、下机身30以及锁定机构50。上机身10与下机身30可拆装连接。锁定机构50包括锁定件51及踩踏件53,锁定件51设于上机身10及下机身30的连接处,用于将上机身10与下机身30锁定。踩踏件53设于下机身30,并可操作地控制锁定件51解除锁定。
上机身10包括上机壳11、风道组件13等,下机身30包下机壳31、电机33等。其中,上机身10能够且有应当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清理,清除灰尘杂污,以保持上机身10内,尤其是风道组件13干净,使风扇100吹出的气流保持洁净。在本实施例中,风扇100可以为塔扇,其风道组件13内采用的是贯流风轮131。
锁定件51能够将安装在一起的上机身10和下机身30锁定,使两者在解锁前无法被正常分离,增强两者连接的稳定性。而踩踏件53则是在使用者在需要拆分上机身10和下机身30的时候,用来解除锁定件51的锁定的可操作机构,操作方式为对其进行踩踏。
上述风扇100,在需要对上机身10进行清洁或出于其它目的而需要将其与下机身30分离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单脚踩踏位于下机身30的踩踏件53的同时双手把持上机身10。此时,控制锁定件51解除对上机身10与下机身30的锁定,通过双手能够无障碍地将上机身10与下机身30分离并取下。不用单独弯腰或下蹲进行解锁操作,通过脚踩踏位于低处的踩踏件53,通过手来手动分离位于高处的上机身10。如此,手脚并用,便可轻松拆卸上机身10,且单人即可完成该操作。即使在上机身10较为细长,重心偏高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在上下两处同时操作,在解锁的同时通过双手稳定地拆卸上机身10。
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件51沿第一方向(如图1中所示的X方向)滑动连接于下机身30,上机身10在与下机身30连接处设置有锁定孔K,锁定件51通过沿第一方向卡入锁定孔K将上机身10与下机身30锁定。其中,第一方向与,上机身10与下机身30的装配方向(如图1中所示的Y方向)相交。
上机身10与下机身30沿装配方向进行拆装,在实际使用时即为重力方向,第一方向在实际使用时即为水平方向。上机身10与下机身30也可以视为沿装配方向同轴设置。
锁定件51沿与装配方向相交的第一方向卡入锁定孔K,因此能够对上机身10和下机身30在装配方向上产生限位效果,避免两者在装配方向上移动,也就将两者稳定地锁定在了一起。此时,正常使用条件下,在解除锁定前,上机身10和下机身30都不会分离。在解锁后,只需提起上机身10便可将其与下机身30分离开来。
具体地,上机身10构造有与下机身30配合的环状配合件15,环状配合件15环绕装配方向设置,锁定孔K沿第一方向贯穿构造于环状配合件15上。上机身10在与下机身30配合时,环状配合件15插入下机身30,锁定件51位于环状配合件15的周侧。下机身30内的电机33的驱动端穿过环状配合件15与上机身10内的贯流风轮131传动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6,进一步地,下机身30沿第一方向构造有滑槽H,锁定件51构造有设置于滑槽H内并可沿滑槽H滑动的滑轮511。具体地,下机身30构造有连接结构35,滑槽H构造于连接结构35上。
锁定件51可通过其滑轮511沿滑槽H滑动达到沿第一方向滑动的目的。可以理解地,在锁定件51滑动行程的两端还可以设置有限位结构,以避免滑动过限。
请一并参阅图7至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机构50还包括传动件55,踩踏件53通过传动件55与锁定件51传动连接,并可操作地驱动锁定件51沿第一方向滑动,至脱离锁定孔K解除锁定。
在使用者踩踏踩踏件53时,便通过传动件55完成了驱动锁定件51沿第一方向滑动至脱离锁定孔K的操作,失去锁定件51的锁定,上机身10和下机身30能够被手动分离。
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电控的方式来控制锁定件51的解锁,此时踩踏件53相当于控制开关。
进一步地,传动件55包括传动杠杆551及连杆553,踩踏件53连接传动杠杆551的动力臂且至少部分位于下机身30外。连杆553一端转动连接传动杠杆551的阻力臂,另一端连接锁定件51,且两端之间的连线与第一方向斜向相交。
连接踩踏件53的动力臂作为输入端,用于输入踩踏力,连接连杆553的阻力臂作为输出端,用于输出驱动力。连杆553相当于连接在传动杠杆551与锁定件51之间的二力杆,因此在踩踏踩踏件53时,连杆553只能通过转动来适应与其连接的阻力臂的动作带来的位置变化,并最终在可沿第一方向滑动的锁定件51的限制下,转化为驱动其滑动的驱动动作,也就实现了解锁过程。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传动杠杆551的支点位于动力点与阻力点之间,换言之,踩踏件53和连杆553分别连接于传动杠杆551的两端。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杠杆551还可以为其它类型的杠杆,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例可视需要确定,如根据踩踏件53的可移动范围及驱动锁定件51解锁所需的移动方位等确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更进一步地,锁定件51及连杆553均至少为两个。为保证锁定的可靠度,锁定件51可以为两个及两个以上,相应地,连接并驱动锁定件51的连杆553与锁定件51的数量一致,锁定孔K也应当与锁定件51的数量一致,且位置相对应。
具体来讲,锁定件51可为以风扇100轴线为中心对称轴对称设置的两个,两个连杆553的一端分别与锁定件51连接,另一端同轴销接于传动杠杆551上,且销接的位置位于下机身30的轴心区域。当踩踏件53输入踩踏力时,销接位置被抬高,此时,连杆553通过远离销接的一端沿第一方向向下机身30的周侧移动来适应其抬高的一端,并表现为带动锁定件51相对锁定孔K缩回。
更进一步地,连杆553至少部分沿曲线延伸,形成避让空间B。连杆553形成避让空间B有助于安装电机33等部件(如图10所示),提高下机身30内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机构50还包括弹性件57,弹性件57连接锁定件51,并被配置为向锁定件51施加维持其卡入锁定孔K的维持力。
在风扇100正常使用时,弹性件57能够维持锁定件51的锁定作用,加强锁定的稳定性。可以理解地,这一维持力能够被踩踏件53输入的踩踏力所克服,以完成解锁操作。
具体地,弹性件57为抵接于下机壳31底面与动力臂之间的弹簧,且其维持力的方向与通过踩踏件53所能输入的踩踏力相反,使连杆553在传动杠杆551上的连接处出于低位,直至踩踏件53有踩踏力输入,并克服维持力完成抬高动作。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57还可以直接连接锁定件51,并提供沿第一方向的维持力等,只需能够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无足够的外力输入时,能够维持锁定件51卡入锁定孔K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锁定件51在卡入锁定孔K的一端构造有受压面D,受压面D在第一方向上背离上机身10倾斜。
在进行安装时,在弹性件57的作用下,锁定件51虽尚因上机身10与下机身30未完成对接而未卡入锁定孔K中,但其位置已经处于其卡入锁定孔K时的位置。将上机身10与下机身30对准,上机身10上构造有锁定孔K的结构,即环状配合件15,抵接在受压面D上,此时下压力会被受压面D分解出一个沿第一方向的力,这个力同样可以克服弹性件57得维持力,将锁定件51推回去。待上机身10与下机身30装配到位后,锁定件51则可以再次在弹性件57的作用下弹出来,此时则再次弹出的锁定件可卡入锁定孔K,达到自动锁定的目的。
在受压面D的作用下,风扇100的上机身10与下机身30的安装锁定过程更为简单化,便于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机身10及下机身30在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可便于在安装上机身10与下机身30时,找准两者的定位,以便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的效率。
定位结构具体包括圆环凸起17和圆环凹槽37,上机身10及下机身30中一者构造有圆环凸起17,另一者构造有圆环凹槽37,且圆环凸起17与圆环凹槽37相配合。两者一方面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对上机身10和下机身30起到一定的限位效果,达到使两者稳定连接的目的。
上述风扇100,使用者在需要将上机身10与下机身30分离时,只需用脚向下踩踏位于下机身30处的踩踏件53。由踩踏件53输入的踩踏力会通过动力臂克服弹性件57的维持力,抬高位于传动杠杆551另一端的阻力臂,而与阻力臂销接的连杆553在这一驱动下带动锁定件51沿第一方向移动至脱离锁定孔K,完成解锁。完成解锁后,使用者便可无阻碍地手动提起上机身10,将其与下机身30分离。此时,上机身10可以拿去清理,也便于运输、维修等。在撤去踩踏力后,锁定件51会在弹性件57得作用下回到原本的位置。在需要装配上机身10与下机身30时,使用者可在两者连接处的圆环凸起17与圆环凹槽37的帮助下,找准定位,将上机身10与下机身30对准。此时,锁定件51在自身的受压面D受压时,克服弹性件57的维持力,被推动至收回,直至上机身10与下机身30完全对准,锁定件51再次在弹性件57的维持力作用下弹出并卡入锁定孔K,将上机身10与下机身30锁定,完成装配。
由上所述可知,风扇100无论是拆分上机身10与下机身30,还是安装上机身10与下机身30,操作难度都比较低,即使是单人也能十分方便的完成上述操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风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100)包括:
可拆装连接的上机身(10)及下机身(30);
锁定机构(50),包括锁定件(51)及踩踏件(53),所述锁定件(51)设于所述上机身(10)及所述下机身(30)的连接处,用于将所述上机身(10)与所述下机身(30)锁定;所述踩踏件(53)设于所述下机身(30),并可操作地控制所述锁定件(51)解除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51)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下机身(30),所述上机身(10)在与所述下机身(30)连接处设置有锁定孔(K),所述锁定件(51)通过沿所述第一方向卡入所述锁定孔(K)将所述上机身(10)与所述下机身(30)锁定;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上机身(10)与所述下机身(30)的装配方向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50)还包括弹性件(57),所述弹性件(57)连接所述锁定件(51),并被配置为向所述锁定件(51)施加维持其卡入所述锁定孔(K)的维持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51)在卡入所述锁定孔(K)的一端构造有受压面(D),所述受压面(D)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背离所述上机身(10)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身(30)沿所述第一方向构造有滑槽(H),所述锁定件(51)构造有设置于所述滑槽(H)内并可沿所述滑槽(H)滑动的滑轮(511)。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风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50)还包括传动件(55),所述踩踏件(53)通过所述传动件(55)与所述锁定件(51)传动连接,并可操作地驱动所述锁定件(51)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至脱离所述锁定孔(K)解除锁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55)包括传动杠杆(551)及连杆(553),所述踩踏件(53)连接所述传动杠杆(551)的动力臂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下机身(30)外;
所述连杆(553)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杠杆(551)的阻力臂,另一端连接所述锁定件(51),且两端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方向斜向相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51)及所述连杆(553)均至少为两个。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53)至少部分沿曲线延伸,形成避让空间(B)。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身(10)及所述下机身(30)在连接处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结构。
CN202320308708.8U 2023-02-23 2023-02-23 风扇 Active CN219366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8708.8U CN219366417U (zh) 2023-02-23 2023-02-23 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8708.8U CN219366417U (zh) 2023-02-23 2023-02-23 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6417U true CN219366417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8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08708.8U Active CN219366417U (zh) 2023-02-23 2023-02-23 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6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04192B2 (ja) スナップ固定式ドアハンドルとロックノブとの組立体
US6349776B1 (en) Agricultural assembly having changeable tools
CN100431462C (zh) 具有可拆卸直立手柄的直立式真空吸尘器
EP0598467A1 (en) Soft touch scissors
US8756757B2 (en) Vacuum cleaner with belt drive disengager
CN219366417U (zh) 风扇
US5795091A (en) Recline latch system for collapsible stroller
KR100734960B1 (ko) 업라이트형 진공청소기의 흡입구체의 높이조절장치
US2525283A (en) Suction cleaner
EP3880964B1 (en) Fluid pump
CN109138646A (zh) 一种带逃生功能的插芯锁锁体
TWI643582B (zh) Table lifting structure
CA2427128C (en)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an infant support structure
CN108361832B (zh) 一种空调
CN219366418U (zh) 立式电器
CN219470469U (zh) 一种便携式洗衣机的内胆快速拆装结构
CN218044932U (zh) 清洁设备和清洁系统
CN212774946U (zh) 一种格栅与壳体的装配结构以及塔扇
CN215333636U (zh) 一种出风面板易拆装的风机
CN216327356U (zh) 电磨头的新型开关推拉杆结构
CN211529822U (zh) 一种按钮开关
CN219494336U (zh) 出风结构及送风设备
EP4204690A1 (en) Pump and handle associated with pump
CN219120635U (zh) 吸油烟机
CN218299730U (zh) 一种多级断路器的手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