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5330U - 一种可移动的安全土木工程施工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移动的安全土木工程施工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5330U
CN219365330U CN202222340235.8U CN202222340235U CN219365330U CN 219365330 U CN219365330 U CN 219365330U CN 202222340235 U CN202222340235 U CN 202222340235U CN 219365330 U CN219365330 U CN 2193653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wheel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402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阳阳
邢魏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 Taotao
Original Assignee
Xing Taota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 Taotao filed Critical Xing Taotao
Priority to CN2022223402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53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53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53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Movable Scaffol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移动的安全土木工程施工架,包括支柱,所述支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轮板,所述轮板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支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所述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由底板和底板上方的一圈围栏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施工人员在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上使用扳手正转内六角转头时,螺纹杆、顶柱和顶头一体转动向下,顶头旋转向下时配合导柱使导杆向对应的移动轮处移动,此时弹簧和伸缩杆压缩,此时刹停板紧贴在移动轮,并配合防滑槽和刹停板上的防滑凸起,紧刹移动轮,防止装置移动,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这样就使得施工人员忘记刹轮时可以在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进行刹轮,不用再爬下去,非常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可移动的安全土木工程施工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施工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移动的安全土木工程施工架。
背景技术
施工架是土木工程常用的设备,操作人员能够站在高处进行施工作业。
现有的土木工程施工架一般都可以移动,为了安全起见,其底部安装的一般是直线轮,由人工推行移动。
现有申请号为CN202122897258.4一种可移动的安全土木工程施工架,便于移动,并且安全程度高。
而现有的施工架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缺点,在单人工作时,由人工推行到工作位置,对轮子进行刹停后爬上施工架;而爬上施工架前施工人员容易忘记刹停移动轮,导致本施工架结构不够稳定,安全性不高,而刹停轮子的结构在施工架下方,需要其再爬下来再进行操作,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移动的安全土木工程施工架,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移动的安全土木工程施工架,包括支柱,所述支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轮板,所述轮板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移动轮;
所述支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所述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由底板和底板上方的一圈围栏组成;
所述底板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内六角转头,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柱,所述顶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顶头,所述顶头呈圆台状;
所述支柱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支柱底部的内侧轮板上开设有通槽,此两个所述支柱底部的移动轮一侧顶接有刹停板,所述刹停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向的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横向的导柱,所述导柱与顶头活动连接;
此两个所述支柱底部的内侧轮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和伸缩杆,所述弹簧和伸缩杆的一端与导杆固定连接;
此两个所述支柱底部安装的移动轮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环形阵列的防滑槽,并所述对应的刹停板上设置有对应的防滑凸起。
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爬梯,所述内六角转头正转时带动螺纹杆、顶柱和顶头一体转动向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由底部的移动机构和顶部的施工架组成。
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顶头的竖断面形状为梯形,所述顶头位于两个导柱之间。
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顶头通过其外侧的斜面与两个导柱活动连接,所述顶头的底面直径小于顶头的顶面直径。
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顶头旋转向下时配合导柱使导杆向对应的移动轮处移动,此时弹簧和伸缩杆压缩,此时刹停板紧贴在移动轮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在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上时,可以对两个移动轮进行刹停,这就使得施工人员忘记刹轮时,可以及时在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上时进行刹轮,保证本装置整体的稳定,防止其移动从而产生安全隐患。
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导杆通过通槽穿过对应的轮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在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上使用扳手正转内六角转头时,螺纹杆、顶柱和顶头一体转动向下,顶头旋转向下时配合导柱使导杆向对应的移动轮处移动,此时弹簧和伸缩杆压缩,此时刹停板紧贴在移动轮,并配合防滑槽和刹停板上的防滑凸起,紧刹移动轮,防止装置移动,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这样就使得施工人员忘记刹轮时可以在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进行刹轮,不用再爬下去,非常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该可移动的安全土木工程施工架,通过螺纹杆、内六角转头、顶柱、顶头、通槽、刹停板、导杆、导柱、弹簧、伸缩杆和防滑槽的配合设置,施工人员在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上使用扳手正转内六角转头时,螺纹杆、顶柱和顶头一体转动向下,顶头旋转向下时配合导柱使导杆向对应的移动轮处移动,此时弹簧和伸缩杆压缩,此时刹停板紧贴在移动轮,并配合防滑槽和刹停板上的防滑凸起,紧刹移动轮,防止装置移动,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这样就使得施工人员忘记刹轮时可以在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进行刹轮,不用再爬下去,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柱,2-轮板,3-移动轮,4-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401-底板,5-螺纹杆,6-内六角转头,7-顶柱,701-顶头,8-通槽,9-刹停板,10-导杆,11-导柱,12-弹簧,13-伸缩杆,14-防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柱1,支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轮板2,轮板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移动轮3;
支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4,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4由底板401和底板401上方的一圈围栏组成;
底板401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5,螺纹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内六角转头6,螺纹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柱7,顶柱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顶头701,顶头701呈圆台状;
支柱1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支柱1底部的内侧轮板2上开设有通槽8,此两个支柱1底部的移动轮3一侧顶接有刹停板9,刹停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向的导杆10,导杆10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横向的导柱11,导柱11与顶头701活动连接;
此两个支柱1底部的内侧轮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2和伸缩杆13,弹簧12和伸缩杆13的一端与导杆10固定连接;
此两个支柱1底部安装的移动轮3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环形阵列的防滑槽14,并对应的刹停板9上设置有对应的防滑凸起。
实施例1: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爬梯,内六角转头6正转时带动螺纹杆5、顶柱7和顶头701一体转动向下。本装置由底部的移动机构和顶部的施工架组成。
实施例2:顶头701的竖断面形状为梯形,顶头701位于两个导柱11之间。顶头701通过其外侧的斜面与两个导柱11活动连接,顶头701的底面直径小于顶头701的顶面直径。顶头701旋转向下时配合导柱11使导杆10向对应的移动轮3处移动,此时弹簧12和伸缩杆13压缩,此时刹停板9紧贴在移动轮3上。施工人员在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4上时,可以对两个移动轮3进行刹停,这就使得施工人员忘记刹轮时,可以及时在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4上时进行刹轮,保证本装置整体的稳定,防止其移动从而产生安全隐患。
实施例3:导杆10通过通槽8穿过对应的轮板2。施工人员在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4上使用扳手正转内六角转头6时,螺纹杆5、顶柱7和顶头701一体转动向下,顶头701旋转向下时配合导柱11使导杆10向对应的移动轮3处移动,此时弹簧12和伸缩杆13压缩,此时刹停板9紧贴在移动轮3,并配合防滑槽14和刹停板9上的防滑凸起,紧刹移动轮3,防止装置移动,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这样就使得施工人员忘记刹轮时可以在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4进行刹轮,不用再爬下去,非常方便。
实施例4:顶头701、导柱11均为不锈钢材质,并做表面抛光处理,表面光滑,减小摩擦力,防止卡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S1、单人推行本装置到施工位置,本装置用于辅助工人站在高处进行土木工程施工;
S2、本装置的移动轮3是在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4上进行刹停的;
S3、当工人通过爬梯爬上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4后,使用扳手正转内六角转头6时,螺纹杆5、顶柱7和顶头701一体转动向下,顶头701旋转向下时配合导柱11使导杆10向对应的移动轮3处移动,此时弹簧12和伸缩杆13压缩,此时刹停板9紧贴在移动轮3,并配合防滑槽14和刹停板9上的防滑凸起,紧刹移动轮3,当工人爬到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4后即使忘记刹轮,也不用爬下来,非常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可移动的安全土木工程施工架,通过螺纹杆5、内六角转头6、顶柱7、顶头701、通槽8、刹停板9、导杆10、导柱11、弹簧12、伸缩杆13和防滑槽14的配合设置,施工人员在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4上使用扳手正转内六角转头6时,螺纹杆5、顶柱7和顶头701一体转动向下,顶头701旋转向下时配合导柱11使导杆10向对应的移动轮3处移动,此时弹簧12和伸缩杆13压缩,此时刹停板9紧贴在移动轮3,并配合防滑槽14和刹停板9上的防滑凸起,紧刹移动轮3,防止装置移动,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这样就使得施工人员忘记刹轮时可以在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4进行刹轮,不用再爬下去,非常方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述说明书的实用新型内容和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以及附图所示出的各部分的任意组合,限于篇幅并为使说明书简明而没有将这些组合构成的各方案一一描述。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6)

1.一种可移动的安全土木工程施工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柱(1),所述支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轮板(2),所述轮板(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移动轮(3);
所述支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4),所述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4)由底板(401)和底板(401)上方的一圈围栏组成;
所述底板(401)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内六角转头(6),所述螺纹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柱(7),所述顶柱(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顶头(701),所述顶头(701)呈圆台状;
所述支柱(1)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支柱(1)底部的内侧轮板(2)上开设有通槽(8),此两个所述支柱(1)底部的移动轮(3)一侧顶接有刹停板(9),所述刹停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向的导杆(10),所述导杆(10)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横向的导柱(11),所述导柱(11)与顶头(701)活动连接;
此两个所述支柱(1)底部的内侧轮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2)和伸缩杆(13),所述弹簧(12)和伸缩杆(13)的一端与导杆(10)固定连接;
此两个所述支柱(1)底部安装的移动轮(3)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环形阵列的防滑槽(14),并所述刹停板(9)上设置有防滑凸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安全土木工程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土木工程高处施工架(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爬梯,所述内六角转头(6)正转时带动螺纹杆(5)、顶柱(7)和顶头(701)一体转动向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安全土木工程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头(701)的竖断面形状为梯形,所述顶头(701)位于两个导柱(11)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安全土木工程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头(701)通过其外侧的斜面与两个导柱(11)活动连接,所述顶头(701)的底面直径小于顶头(701)的顶面直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安全土木工程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头(701)旋转向下时配合导柱(11)使导杆(10)向对应的移动轮(3)处移动,此时弹簧(12)和伸缩杆(13)压缩,此时刹停板(9)紧贴在移动轮(3)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安全土木工程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10)通过通槽(8)穿过对应的轮板(2)。
CN202222340235.8U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可移动的安全土木工程施工架 Active CN2193653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40235.8U CN219365330U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可移动的安全土木工程施工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40235.8U CN219365330U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可移动的安全土木工程施工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5330U true CN219365330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0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40235.8U Active CN219365330U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可移动的安全土木工程施工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53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61989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安装用便于将车轱辘夹紧的安装台
CN214412014U (zh) 一种用于高压开关柜电流互感器拆装的辅助装置
CN219365330U (zh) 一种可移动的安全土木工程施工架
CN111634847A (zh) 一种电力设备安装用托举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CN114735100B (zh) 一种用于电力检修的攀爬装置
CN114892939A (zh) 一种钢结构安装操作平台
CN108979119B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建筑施工附墙脚手架悬臂装置
CN210620019U (zh) 一种门式起重机的防滑动安全保护装置
CN216549149U (zh) 一种电梯曳引轮手动调节器
CN211922323U (zh) 一种公路桥梁边侧施工作业平台
CN219326559U (zh) 一种汽车维修升降装置
CN218231785U (zh) 一种钢结构安装登高装置
CN22079051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
CN210508314U (zh) 一种建筑用脚手架结构
CN210421864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移动支撑架
CN220703083U (zh) 一种通讯设备安装辅助支撑装置
CN220580460U (zh) 一种房屋搭建施工平台
CN220580470U (zh) 一种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CN216687271U (zh) 一种连续挤压高效型推移千斤顶
CN220815513U (zh) 一种施工爬梯
CN220599107U (zh) 移动式安全操作平台
CN220223493U (zh) 一种空调运维管理平台维护结构
CN217602004U (zh) 一种移动式可伸缩平台
CN212271549U (zh) 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
CN217578175U (zh) 一种具有可转向夹持结构的智能楼梯升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Qiuyang

Inventor after: Zhuang Guangtao

Inventor after: Xing Yangyang

Inventor after: Xing Weiwei

Inventor before: Xing Yangyang

Inventor before: Xing Wei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