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2540U - 一种可拆卸湍流增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拆卸湍流增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2540U
CN219362540U CN202223468176.9U CN202223468176U CN219362540U CN 219362540 U CN219362540 U CN 219362540U CN 202223468176 U CN202223468176 U CN 202223468176U CN 219362540 U CN219362540 U CN 2193625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holes
turbulence
barrel
pressur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6817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建辉
洪亮
王宜冬
袁翔
孙洪波
陈�峰
黄云瑞
张以诺
崔小冬
杨连勇
刘存信
张翠翠
王连增
张玉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Wanbang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Wanbang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Wanbang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Wanbang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6817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25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25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25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Transport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压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可拆卸湍流增压装置,包括中间筒体、端封头和端筒体,端封头和端筒体分别设置在中间筒体的两端,中间筒体端面上设置有均布第一增压孔,第一增压孔的轴线与中间筒体的轴向成夹角布置,第一增压孔的轴线与中间筒体的径向成夹角布置,端封头上设置有气体缓冲腔,端封头端面上设置第二增压孔,气体缓冲腔侧壁上设置有补气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间筒体上设置与中间筒体轴向和径向均成角度分布的第一增压孔,当压缩气体通过第一增压孔进入工作腔时,螺旋倾斜设置的第一增压孔使得压缩气体呈现湍流的效果,增大工作腔内物料的压力,物料输送呈现紊流输送状态,减少堵塞,物料输送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可拆卸湍流增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湍流增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长距离管道输送散装物料的过程中,为保证物料能顺利的发送到预期设定的目的地,通常在散料输送管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助吹装置,对输送辊道进行补气增压,当前使用的助吹装置一般是直接焊接在输送管路上,加工复杂,安装位置固定,组合不灵便,且在助吹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输送过程中输送不稳定,出现物料分层,堵塞等情况,且当在管道内压力异常增大,超过助吹路时,输送管道内的物料会通过补气接头进入助吹装置,产生“窜料”事故。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可拆卸湍流增压装置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拆卸湍流增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拆卸湍流增压装置,包括中间筒体、端封头和端筒体,端封头和端筒体分别可拆卸设置在中间筒体的两端,中间筒体内部中空设置形成工作腔,中间筒体靠近端封头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工作腔连通且均布的多个第一增压孔,第一增压孔的轴线与中间筒体的轴向成夹角布置,第一增压孔的轴线与中间筒体的径向成夹角布置,端封头包括进料管、补气管和气体缓冲腔,气体缓冲腔设置在进料管靠近中间筒体一端的外部,补气管设置在气体缓冲腔上,且与气体缓冲腔内部连通,气体缓冲腔端面上设置与第一增压孔相适配的第二增压孔,第二增压孔与气体缓冲腔连通。
优选的,第一增压孔的轴线与中间筒体轴向方向的夹角为25-35°,第一增压孔的轴线与中间筒体径向方向的夹角为15-25°。
优选的,气体缓冲腔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二增压孔同轴的沉孔腔,沉孔腔内设置有单向阀。
优选的,第一增压孔内可拆卸设置有辅助孔管。
优选的,中间筒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端筒体靠近中间筒体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相适配的第二通孔,端封头靠近中间筒体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相适配的螺纹盲孔。
优选的,端筒体内部设置有耐磨衬套。
优选的,第一增压孔的数量为10个,第一通孔的数量为10个。
优选的,进料管远离中间筒体的一端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箍槽,端筒体远离中间筒体的一端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卡箍槽。
优选的,第一增压孔的轴线与中间筒体轴向方向的夹角为30°,第一增压孔的轴线与中间筒体径向方向的夹角为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间筒体上设置与中间筒体轴向和径向均成角度分布的第一增压孔,当压缩气体通过第一增压孔进入工作腔时,螺旋倾斜设置的第一增压孔使得压缩气体呈现湍流的效果,增大工作腔内物料的压力,并使物料输送呈现最佳的紊流输送状态,克服物料输送中分层、栓流,减少堵塞,使得物料输送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中间筒体;2、端封头;3、端筒体;4、工作腔;5、第一增压孔;6、辅助孔管;7、第二增压孔;8、沉孔腔;9、气体缓冲腔;10、补气管;11、单向阀;12、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14、螺纹盲孔;15、耐磨衬套;16、第一卡箍槽;17、第二卡箍槽;18、进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技术特征、实用新型目的与技术效果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4,一种可拆卸湍流增压装置,包括中间筒体1、端封头2和端筒体3,端封头2和端筒体3分别安装在中间筒体1的两端,在中间筒体1上加工有轴向贯穿中间筒体1的第一通孔12,第一通孔12的数量优选为为10个,保证连接的紧固,10个第一通孔12在同一个圆周上均匀分布,在端筒体3上加工有第二通孔13,第二通孔13与第一通孔12相适配,在端封头2上加工有与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相适配的螺纹盲孔14,通过将螺栓依次插入第二通孔13、第一通孔12后,拧紧在螺纹盲孔14上,完成中间筒体1、端封头2和端筒体3的连接,连接紧固、可靠,拆分式连接的中间筒体1、端封头2和端筒体3降低了加工难度,简化了加工工艺,降低了使用的成本。
参照图2,中间筒体1的内部加工成中空的结构,形成工作腔4,在中间筒体1靠近端封头2的端面上加工有与工作腔4连通的第一增压孔5,第一增压孔5的数量为10个,10个第一增压孔5沿同一个圆周均匀分布,第一增压孔5的轴线与中间筒体1的轴向成夹角布置,第一增压孔5的轴线与中间筒体1的轴线夹角优选为30°,第一增压孔5的轴线与中间筒体1的径向成夹角布置,第一增压孔5的轴线与中间筒体1的轴线夹角优选为20°,为降低加工的难度,第一增压孔5可加工成大孔径的通孔,使用时在第一增压孔5内过盈安装辅助孔管6,辅助孔管6为中间带孔的细长杆,辅助孔管6插入第一增压孔5内,压缩空气通过辅助孔管6上的中间孔进入工作腔3内,形成湍流。
参照图3,端封头2包括进料管18、补气管10和气体缓冲腔9,气体缓冲腔9一体包围在进料管18靠近中间筒体1一端的外部,气体缓冲腔9的侧壁上连接有补气管10,补气管10用于连接外部气源,向气体缓冲腔9内提供压缩空气,气体缓冲腔9朝向中间筒体1的端面上加工与第一增压孔5相适配的第二增压孔7,第二增压孔7与气体缓冲腔9内部连通,且在该端面上加工有沉孔腔8,沉孔腔8与第二增压孔7同轴设置,在沉孔腔8内安装有单向阀11,用于防止工作腔4内的粉料进入气体缓冲腔9内,造成堵塞。
参照图3和图4,在端筒体3的内部过盈配合安装有耐磨衬套15,用于降低湍流的物料对端筒体3内部的磨损,提高端筒体3的使用周期。
参照图3和图4,在进料管18远离中间筒体1的一端外侧壁上加工有第一卡箍槽16,端筒体3远离中间筒体1的一端外侧壁上加工有第二卡箍槽17,可通过卡箍实现与外部流程的连接,卡箍连接方式安装拆卸方便,且在连接方向的轴向允许一定的余量,便于密封与施工。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卡箍将本实用新型连接在外部流程管路上,将外部气源通过气管连接在补气管10上,向气体缓冲腔9内通入压缩气体,压缩气体依次通过第二增压孔7、单向阀11以及安装在第一增压孔5内的辅助孔管6进入工作腔4内,为物料的输送增压,增压的同时,压缩气体呈现湍流的效果,使物料在工作腔4内呈现紊流的输送状态,达到物料输送的最佳工作状态,避免了分层、栓流等缺陷,沉孔腔8内安装的单向阀11,能够防止因工作腔4内的压力瞬时升高而造成的返料,避免了堵塞,保证输送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Claims (9)

1.一种可拆卸湍流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筒体、端封头和端筒体,所述端封头和端筒体分别可拆卸设置在所述中间筒体的两端,中间筒体内部中空设置形成工作腔,中间筒体靠近端封头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工作腔连通且均布的多个第一增压孔,所述第一增压孔的轴线与中间筒体的轴向成夹角布置,第一增压孔的轴线与中间筒体的径向成夹角布置,端封头包括进料管、补气管和气体缓冲腔,所述气体缓冲腔设置在所述进料管靠近中间筒体一端的外部,所述补气管设置在气体缓冲腔上,且与气体缓冲腔内部连通,气体缓冲腔端面上设置与第一增压孔相适配的第二增压孔,所述第二增压孔与气体缓冲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湍流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压孔的轴线与中间筒体轴向方向的夹角为25-35°,所述第一增压孔的轴线与中间筒体径向方向的夹角为15-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湍流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缓冲腔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二增压孔同轴的沉孔腔,所述沉孔腔内设置有单向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湍流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压孔内可拆卸设置有辅助孔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湍流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筒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端筒体靠近中间筒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适配的第二通孔,所述端封头靠近中间筒体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相适配的螺纹盲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湍流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筒体内部设置有耐磨衬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拆卸湍流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压孔的数量为10个,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10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湍流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远离中间筒体一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箍槽,端筒体远离中间筒体一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卡箍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湍流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压孔的轴线与中间筒体轴向方向的夹角为30°,所述第一增压孔的轴线与中间筒体径向方向的夹角为20°。
CN202223468176.9U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可拆卸湍流增压装置 Active CN2193625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68176.9U CN219362540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可拆卸湍流增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68176.9U CN219362540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可拆卸湍流增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2540U true CN219362540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17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68176.9U Active CN219362540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可拆卸湍流增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25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362540U (zh) 一种可拆卸湍流增压装置
CN202302402U (zh) 大口径穿壁联接器
CN204038615U (zh) 一种超远距离大比重粉体物料气力输送机构
CN214999642U (zh) 新型节能气力输送器
CN206694735U (zh) 拼接式管道维修专用连接套
CN207213411U (zh) 一种非金属管道用的接头
CN208732134U (zh) 强适应性防磨抑堵高效节能输粉输灰系统
CN207686937U (zh) 一种空压机节气式喷嘴
CN216403096U (zh) 一种补气管道优化结构
CN212776054U (zh) 用于在矿山隧道输送水泥的连接器
CN108854634B (zh) 一种引射型全负压风粉混合器
CN218024213U (zh) 一种带有缓冲功能的风动送样盒
CN205478266U (zh) 一种泵体的进出口连接结构
CN220148596U (zh) 一种专用于粉状物料的输送系统
CN208994734U (zh) 还原窑进料装置
CN219327818U (zh) 用于物料输送管道的智能伺服补气阀
CN218468531U (zh) 一种堵漏接头
CN220337733U (zh) 管路改造用管路连接器
CN212657413U (zh) 一种泵用可伸缩式进出口连接结构
CN217652748U (zh) 一种压力助推器及喷浆系统
CN213801941U (zh) 一种低耗能物料流动助吹装置
CN109573493B (zh) 一种无叶螺旋送料装置
CN2787971Y (zh) 一种物料输送管道连接结构
CN202915391U (zh) 一种防回火粉末供给装置
CN212868816U (zh) 一种气缸用气管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detachable turbulence boosting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718

Pledgee: Dongying Branch of China CITIC Bank Co.,Ltd.

Pledgor: Shandong Wanbang Petroleum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73863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