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94734U - 还原窑进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还原窑进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994734U CN208994734U CN201821768411.5U CN201821768411U CN208994734U CN 208994734 U CN208994734 U CN 208994734U CN 201821768411 U CN201821768411 U CN 201821768411U CN 208994734 U CN208994734 U CN 2089947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ying mechanism
- reduction kiln
- spiral conveying
- feeding device
- feed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urnace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AREA)
- Screw Conveyors (AREA)
- Muffle Furnaces And Rotary Kil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还原窑进料装置,属于机械装置领域,用以解决原有还原窑因进料装置采用密封小料斗结构,导致进料不均匀,过程控制参数不稳定,产品质量偏低等问题,所述还原窑进料装置,包括料斗、第一螺旋输送机构和还原窑,第一螺旋输送机构的出料口伸入到还原窑内,还包括第二螺旋输送机构,第二螺旋输送机构的进料口与料斗的出料口连通,第二螺旋输送机构的进料口与第一螺旋输送机构的进料口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串联设置的两级螺旋输送机构,有效地隔绝了还原窑内的正压气体从料斗泄露的情况;同时采用两级螺旋输送机构,确保了物料的有效、稳定和连续供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还原窑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制备三氧化二钒产品普遍采用还原窑装置,其还原气氛主要由煤气提供,因原料进入还原窑筒体内时通常采用螺旋输送方式,但在窑内还原煤气正压情况下,部分未反应完全的煤气会通过螺旋进入原料料仓富集,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目前业内普遍采用密封小料斗作为螺旋输送机构与料仓之间的缓冲隔离,但在使用生产过程中,受原料粒度较细、堆比重较轻的影响,密封小料斗内物料容易频繁处于“悬空”状态,造成还原窑进料不均匀,过程控制参数不稳定,产品质量偏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原有还原窑因进料装置采用密封小料斗结构,导致进料不均匀,过程控制参数不稳定,产品质量偏低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还原窑进料装置,包括料斗、第一螺旋输送机构和还原窑,第一螺旋输送机构的出料口伸入到还原窑内,还包括第二螺旋输送机构,第二螺旋输送机构的进料口与料斗的出料口连通,第二螺旋输送机构的进料口与第一螺旋输送机构的进料口连通。
进一步的是:第一螺旋输送机构上的第一输送通道沿输料方向呈内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
进一步的是:第一螺旋输送机构的第一输送通道内的第一推料螺杆上的第一螺旋叶片沿输料方向呈外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
进一步的是:第一螺旋叶片与第一输送通道的锥度一致。
进一步的是:第一螺旋叶片与第一输送通道的锥度均为5°。
进一步的是:第一螺旋输送机构的第一输送通道内的第一推料螺杆上的第一螺旋叶片沿输料方向依次分为大径段、过渡段和小径段,大径段的外径大于小径段的外径。
进一步的是:第二螺旋输送机构的进料口与料斗的出料口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连通;第二螺旋输送机构的出料口与第一螺旋输送机构的进料口通过连接管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串联设置的两级螺旋输送机构,有效地隔绝了还原窑内的正压气体从料斗泄露的情况;同时采用两级螺旋输送机构,确保了物料的有效、稳定和连续供给。另外,通过进一步设置第一螺旋输送机构上的第一输送通道为锥形结构,可在第一输送通道内形成物料堆积现象,进而提高对还原窑内的正压气压的有效封堵,进一步避免相应的气体通过螺旋输送机构的通道进入到料斗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还原窑进料装置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2为第一螺旋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料斗1、第一螺旋输送机构2、第一输送通道21、第一推料螺杆22、第一螺旋叶片23、大径段231、过渡段232、小径段233、还原窑3、第二螺旋输送机构4、连接管道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还原窑进料装置包括料斗1、第一螺旋输送机构2和还原窑3,第一螺旋输送机构2的出料口伸入到还原窑3内,还包括第二螺旋输送机构4,第二螺旋输送机构4的进料口与料斗1的出料口连通,第二螺旋输送机构4的进料口与第一螺旋输送机构2的进料口连通。
和传统的进料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二螺旋输送机4代替密封小料斗,作为连接料斗1与第一螺旋输送机构2之间的过渡机构,物料从料斗1内依次经过第二螺旋输送机构4和第一螺旋输送机构2内相应的输送通道后,供给至还原窑3内。由于采用串联设置的两级螺旋输送机构,一方面可有效地确保物料的稳定、有效输送,另一方面可增强对还原窑3内正压气体的封堵效果,避免相应气体通过进料装置内相应的进料通道进入到料斗内。
更具体的,为了提高第一螺旋输送机构2上相应的输送通道对还原窑3内正压气体的封堵效果,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设置第一螺旋输送机构2内的第一输送通道21沿输料方向呈内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在上述结构的第一输送通道21的情况下,为了使得安装于第一输送通道21内的第一推料螺杆22以及其上的第一螺旋叶片23能与第一输送通道21相匹配;优选进一步在沿输料方向,设置第一螺旋叶片23呈外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并且,进一步可优选设置第一螺旋叶片23与第一输送通道21的锥度一致,以确保二者安装后的匹配效果;例如可分别设置第一螺旋叶片23与第一输送通道21的锥度5°。
上述逐渐变化外径的第一螺旋叶片23在生产时较为困难,为此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优选对第一螺旋叶片23进行如下设置:第一螺旋叶片23沿输料方向依次分为大径段231、过渡段232和小径段233,大径段231的外径大于小径段233的外径;过渡段232则为过渡连接大径段231和小径段233用。这样一来,只需要过渡段232对应的叶片的外径需要逐渐变化,而大径段231和小径段233内对应的叶片的外径则无需逐渐变化;因此更利于生产加工。当然,不失一般性,当第一螺旋叶片23采用上述结构设置时,相应的第一输送通道21的内径可与叶片的外径向匹配进行设置,或者第一输送通道21为内径不变化的圆柱形结构。
更具体的,参照附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设置第二螺旋输送机构4的进料口与料斗1的出料口之间通过连接管道5连通;第二螺旋输送机构4的出料口与第一螺旋输送机构2的进料口通过连接管道5连通。通过连接管道5进行直接连接,可提高连接的密封性和稳定性,确保进料装置的有效进料和对还原窑3内正压气体的有效封堵效果。
Claims (7)
1.还原窑进料装置,包括料斗(1)、第一螺旋输送机构(2)和还原窑(3),第一螺旋输送机构(2)的出料口伸入到还原窑(3)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螺旋输送机构(4),第二螺旋输送机构(4)的进料口与料斗(1)的出料口连通,第二螺旋输送机构(4)的进料口与第一螺旋输送机构(2)的进料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窑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旋输送机构(2)上的第一输送通道(21)沿输料方向呈内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还原窑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旋输送机构(2)的第一输送通道(21)内的第一推料螺杆(22)上的第一螺旋叶片(23)沿输料方向呈外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还原窑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旋叶片(23)与第一输送通道(21)的锥度一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还原窑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旋叶片(23)与第一输送通道(21)的锥度均为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窑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旋输送机构(2)的第一输送通道(21)内的第一推料螺杆(22)上的第一螺旋叶片(23)沿输料方向依次分为大径段(231)、过渡段(232)和小径段(233),大径段(231)的外径大于小径段(233)的外径。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还原窑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螺旋输送机构(4)的进料口与料斗(1)的出料口之间通过连接管道(5)连通;第二螺旋输送机构(4)的出料口与第一螺旋输送机构(2)的进料口通过连接管道(5)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768411.5U CN208994734U (zh) | 2018-10-30 | 2018-10-30 | 还原窑进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768411.5U CN208994734U (zh) | 2018-10-30 | 2018-10-30 | 还原窑进料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994734U true CN208994734U (zh) | 2019-06-18 |
Family
ID=66806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768411.5U Active CN208994734U (zh) | 2018-10-30 | 2018-10-30 | 还原窑进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99473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36143A (zh) * | 2019-12-28 | 2020-04-21 | 南京迦南比逊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干法制粒机的变螺杆直径送料机构 |
-
2018
- 2018-10-30 CN CN201821768411.5U patent/CN20899473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36143A (zh) * | 2019-12-28 | 2020-04-21 | 南京迦南比逊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干法制粒机的变螺杆直径送料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154843Y (zh) | 可加压式粉体物料螺旋输料器 | |
CN201890622U (zh) | 一种气力输送装置 | |
CN106904446A (zh) | 一种送粉器 | |
CN208994734U (zh) | 还原窑进料装置 | |
CN203006358U (zh) | 螺旋体和螺旋给粉机 | |
CN209416030U (zh) | 一种用于煅烧高岭土回转窑稳定进料系统 | |
CN103552774B (zh) | 螺旋输送机的防堵装置 | |
CN203345760U (zh) | 脉冲气力输送装置 | |
CN201028575Y (zh) | 一种可调节供粉量的低压煤粉供料器 | |
CN201095547Y (zh) | 粉体气力输送用螺旋送料器 | |
CN203581697U (zh) | 螺旋输送机的防堵装置 | |
CN203237785U (zh) | 气流输送喉管 | |
CN102895920B (zh) | 一种干法乙炔发生器的进料装置 | |
CN210479656U (zh) | 一种双螺杆输送罐 | |
CN108792630A (zh) | 一种用于粉状物料气力输送的发送罐 | |
CN204057034U (zh) | 膨化料关风器装置 | |
CN210456689U (zh) | 一种适用于散装物料运输车的混合式卸料系统 | |
CN203392504U (zh) | 具强制成栓装置的脉冲输送泵 | |
CN203593356U (zh) | 螺旋紧固密封装置 | |
CN207714075U (zh) | 一种环保型成品仓进料分料装置 | |
CN203112143U (zh) | 正压气体管道加料装置 | |
CN201475413U (zh) | 固体物料弹性隔离密封阀 | |
CN202170174U (zh) | 一种新型进料装置 | |
CN204643172U (zh) | 一种气力输送装置 | |
CN205150990U (zh) | 一种能进行粉料回收的粉料输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