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0631U - 膜带输送系统及转印机 - Google Patents

膜带输送系统及转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0631U
CN219360631U CN202223022157.3U CN202223022157U CN219360631U CN 219360631 U CN219360631 U CN 219360631U CN 202223022157 U CN202223022157 U CN 202223022157U CN 219360631 U CN219360631 U CN 219360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film
way bearing
driv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2215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兆祯
施杰伟
温伟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nters Jiangmen Co ltd
JIANGMEN DASCOM COMPUTER PERIPHER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nters Jiangmen Co ltd
JIANGMEN DASCOM COMPUTER PERIPHER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nters Jiangmen Co ltd, JIANGMEN DASCOM COMPUTER PERIPHER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inters Jiang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2215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0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0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06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膜带输送系统,并公开了具有膜带输送系统的转印机,膜带输送系统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输送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收料轴和第一放料轴,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一安装架;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传动轴、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一扭矩限制件,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单向轴承的外环,第一单向轴承的内环套接于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放料轴,第一扭矩限制件套接于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收料轴;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膜带输送系统,能够较好的控制转印膜的张力,提高转印膜输送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膜带输送系统及转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印膜膜带输送系统及转印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转印机一般是利用热敏打印头与打印辊之间紧压色带和转印膜,受控制器控制的热敏打印头将色带上的染料有序的转印到转印膜上形成图像,然后再将转印膜上的图像转印到卡片上。
转印膜输送时,转印膜的一端缠绕于放料轴,另一端缠绕于收料轴,通过放料轴和收料轴转动实现膜带的送料与回料,目前,一般通过在收料轴和放料轴的一端连接电机,通过两个电机分别带动收料轴和放料轴转动,并通过调节两个电机的转速使转印膜处于张紧状态,但通过两个电机相互配合,难以控制转印膜的张力,容易导致转印膜产生条纹或断裂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膜带输送系统,能够较好的控制转印膜的张力,提高转印膜输送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膜带输送系统的转印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膜带输送系统,包括:
第一安装架;
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收料轴和第一放料轴,所述第一收料轴和所述第一放料轴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
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传动轴、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一扭矩限制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单向轴承的外环,所述第一单向轴承的内环套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放料轴,所述第一扭矩限制件套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轴;
其中,转印膜的两端分别缠绕于所述第一收料轴和所述第一放料轴,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单向轴承的外圈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一单向轴承的内圈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膜带输送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转印膜的两端分别缠绕于第一收料轴和第一放料轴,输料时,第二驱动组件带动第一收料轴转动,第一扭矩限制件能够为第一传动轴提供反向的力,以使转印膜保持张紧状态,回料时,第一驱动件带动第一单向轴承的外圈转动,并能够带动第一单向轴承的内圈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以带动第一放料轴转动,进行回料。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膜带输送系统,输料时能够较好的控制转印膜的张力,提高转印膜输送时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二传动轴、第二单向轴承和第二扭矩限制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单向轴承的外环,所述第二单向轴承的内环套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收料轴,所述第二扭矩限制件套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一扭矩限制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膜带输送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转印膜的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膜带输送系统还包括用于输送色带的色带输送机构,所述色带输送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色带输送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架和第二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包括第二收料轴和第二放料轴,所述第二收料轴和所述第二放料轴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色带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件、第三传动轴、第三单向轴承和第三扭矩限制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单向轴承的外环,所述第三单向轴承的内环套接于所述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放料轴,所述第三扭矩限制件套接于所述第三传动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膜带输送系统还包括热敏头,所述热敏头位于所述色带背离所述转印膜的一侧,所述热敏头能够推动所述色带挤压所述转印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膜带输送系统还包括打印辊,所述打印辊位于所述转印膜背离所述色带的一侧,所述热敏头能够推动所述色带挤压所述转印膜,以使所述转印膜抵接于所述打印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转印机,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膜带输送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印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转印机打印卡片时,膜带输送系统能够较好的控制转印膜的张力,提高转印膜输送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卡片打印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膜带输送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驱动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膜带输送系统的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膜带输送系统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第一安装架100;打印辊110;
第一输送组件200;第一收料轴210;第一放料轴220;第一传感器230;
第一驱动组件300;第一驱动件310;第一传动轴320;第一单向轴承330;第一扭矩限制件340;第一安装件350;
第二驱动组件400;第二驱动件410;
色带输送机构500;第二输送组件510;第二收料轴511;第二放料轴512;第二传感器520;热敏头530;
转印膜600;色带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膜带输送系统,包括:第一安装架100、第一输送组件200、第一驱动组件300和第二驱动组件400。其中第一安输送组件包括第一收料轴210和第一放料轴220,第一收料轴210和第一放料轴220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一安装架100,且第一收料轴210和第一放料的轴线平行设置,第一驱动组件300包括第一驱动件310、第一传动轴320、第一单向轴承330和第一扭矩限制件340,第一驱动件310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单向轴承330的外环,第一单向轴承330的内环套接于第一传动轴320,第一传动轴32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放料轴220,第一扭矩限制件340套接于第一传动轴;第二驱动组件400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收料轴210。
参照图3,转印膜600的两端分别缠绕于第一收料轴210和第一放料轴220,输料时,第二驱动组件400带动第一收料轴210顺时针转动,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单向轴承330只能顺时针转动,当逆时针转动时会锁死,因此转印膜600带动第一放料轴220顺时针转动,同时扭矩限制器能够为第一传动轴320提供相反的力,从而使转印膜600能够保持张紧状态。回料时,第一驱动件310带动第一单向轴承330的外圈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单向轴承330的内圈逆时针转动,以带动第一传动轴320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放料轴220逆时针转动以回料。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件310可以为驱动电机,第一单向轴承330的外圈设有啮合齿,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齿轮,通过齿轮组传动,以使驱动电机能够带动第一单向轴承330转动。输料时,第一单向轴承330的内圈能够顺时针转动,此时,驱动电机可以保持空转或停止转动,回料时驱动电机能够带动第一单向轴承330逆时针转动,以第一传动轴320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放料轴220逆时针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400与第一驱动组件300结构和功能相同,即包括与第一驱动件310、第一传动轴320、第一单向轴承330和第一扭矩限制件340相同结构的第二驱动件410、第二传动轴、第二单向轴承和第二扭矩限制件,第二驱动件410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二单向轴承的外环,第二单向轴承的内环套接于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收料轴210,第二扭矩限制件套接于第二传动轴。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单向轴承能够逆时针转动,顺时针转动时将会锁死。即,收料时,第二驱动件410能够带动第二单向轴承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传动轴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收料轴210顺时针转动以收料;回料时,第二驱动件410可以停止运行,转印膜600带动第一收料轴210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传动轴逆时针转动,第二扭矩限制件能够为第二传动轴提供相反的力,以使转印膜600保持张紧状态,此时,第二单向轴承的内圈能够顺畅的逆时针转动。通过第一驱动组件300和第二驱动组件400相配合,使转印膜600在输料或回料时保持张紧状态,同时能够避免转印膜600被扯断或扯裂,提高了转印膜600输送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驱动件410也可以是驱动电机,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齿轮,第二单向轴承的外圈设有啮合齿,通过齿轮组啮合连接于第二单向轴承。
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300还包括第一安装件350,第一扭矩限制件340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件350。例如第一安装件350可以为安装板,第一扭矩限制件340安装于安装板,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件310也可以安装于安装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膜带输送系统还包括第一传感器230,第一传感器230可以安装于第一安装架100,用于检测转印膜600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至图4,膜带输送系统还包括色带输送机构500,色带输送机构500位于第一安装架100的一侧,用于输送色带700,并能够将色带700的色彩资料打印到转印膜600上。
色带输送机构500包括第二安装架和第二输送组件510,第二输送组件510包括第二收料轴511和第二放料轴512,第二放料轴512和第二收料轴511转动安装于第二安装架,且第二收料轴511与第二放料轴512的轴线平行设置。参照图3,色带700的两端分别缠绕于第二放料轴512和第二收料轴511,输料时,第二收料料轴逆时针转动,并带动第二放料轴512逆时针转动,回料时,第二放料轴512顺时针转动,以带动第二收料轴511顺时针转动以回料。
需要说明的是,色带输送机构500包括与第二驱动组件400相同结构的第三驱动组件,即包括与第二驱动件410、第二传动轴、第二单向轴承和第二扭矩限制件相同结构和功能的第三驱动件、第三传动轴、第三单向轴承和第三扭矩限制件,三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三单向轴承的外环,第三单向轴承的内环套接于第三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放料轴512,第三扭矩限制件套接于第三传动轴。其中,第三单向轴承能够逆时针转动,顺时针转动时将会锁死。色带输送机构500还包括与第一驱动组件300相同结构的第四驱动组件。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驱动组件和第四驱动组件相配合与第一驱动组件300和第二驱动组件400相配合的作用相同,即能够使色带700在输送时能够保持张紧状态,同时还能够避免色带700被扯断或扯裂,提高了色带700输送的稳定性。
参照图4,膜带输送系统还包括热敏头530和打印辊110,热敏头530可以安装于第二安装架,且位于色带700背离转印膜600的一侧;打印辊110可以转动安装于第一安装架100,且位于转印膜600背离色带700的一侧。热敏头530能够朝向色带700移动并推动色带700挤压转印膜600,转印膜600的一端能够抵接于与打印辊110的侧壁,以使色带700上色彩涂料打印到转印膜60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色带输送机构500还包括第二传感器520,第二传感器520可以安装于第二安装架,可用于检测色带700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转印,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膜带输送系统,转印机打印卡片时,膜带输送系统能够较好的控制转印膜600的张力,提高转印膜600输送时的稳定性,其中色带输送机构500能够提高色带700输送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卡片打印质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膜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安装架;
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收料轴和第一放料轴,所述第一收料轴和所述第一放料轴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
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传动轴、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一扭矩限制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单向轴承的外环,所述第一单向轴承的内环套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放料轴,所述第一扭矩限制件套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轴;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收料轴;
其中,转印膜的两端分别缠绕于所述第一收料轴和所述第一放料轴,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单向轴承的外圈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一单向轴承的内圈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二传动轴、第二单向轴承和第二扭矩限制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单向轴承的外环,所述第二单向轴承的内环套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收料轴,所述第二扭矩限制件套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一扭矩限制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带输送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转印膜的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带输送系统还包括用于输送色带的色带输送机构,所述色带输送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膜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带输送机构包括:
第二安装架,
第二输送组件,包括第二收料轴和第二放料轴,所述第二收料轴和所述第二放料轴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膜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带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件、第三传动轴、第三单向轴承和第三扭矩限制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单向轴承的外环,所述第三单向轴承的内环套接于所述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放料轴,所述第三扭矩限制件套接于所述第三传动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膜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带输送系统还包括热敏头,所述热敏头位于所述色带背离所述转印膜的一侧,所述热敏头能够推动所述色带挤压所述转印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膜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带输送系统还包括打印辊,所述打印辊位于所述转印膜背离所述色带的一侧,所述热敏头能够推动所述色带挤压所述转印膜,以使所述转印膜抵接于所述打印辊。
10.一种转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膜带输送系统。
CN202223022157.3U 2022-11-14 2022-11-14 膜带输送系统及转印机 Active CN219360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22157.3U CN219360631U (zh) 2022-11-14 2022-11-14 膜带输送系统及转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22157.3U CN219360631U (zh) 2022-11-14 2022-11-14 膜带输送系统及转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0631U true CN219360631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4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22157.3U Active CN219360631U (zh) 2022-11-14 2022-11-14 膜带输送系统及转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06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46288B2 (en) Medium winding device
US6307583B1 (en) Thermal printer with reversible ribbon and method therefor
CN212981942U (zh) 一种彩色印刷机纸张张紧度调节装置
US5325114A (en) Thermal printing postage meter system
ES2911269T3 (es) Impresora de etiquetas
CN219360631U (zh) 膜带输送系统及转印机
JP2547606B2 (ja) 熱転写記録装置
JP2008030376A (ja) 熱転写印刷装置
EP1657068B1 (en) Printer and supply unit for said printer
US5355152A (en) Thermal ribbon encoder assembly for a thermal printing postage meter
CN211843745U (zh) 条码机碳带控制结构
US5355155A (en) Envelope stop position finger and retraction apparatus for a thermal postage meter
US5339280A (en) Platen roller and pressure roller assemblies for thermal postage meter
US6292207B1 (en) Line thermal head letter printing method
CN111439040B (zh) 同步驱动机构
CN215705071U (zh) 一种纸袋印刷机
CN214989014U (zh) 一种卷纸机
CN212289193U (zh) 一种同步驱动机构
CN109760430A (zh) 一种条码打印机裁切装置的介质传送机构
JP2735504B2 (ja) 発券プリンタ
CN219360581U (zh) 卡片打印机构
JP2004181691A (ja) ロール状インキリボンの移送装置
JP3581039B2 (ja) ラインサーマルヘッド印字方法
CN110667266A (zh) 碳带传输磁性离合装置、热转印打印机和工作方法
JP2002052773A (ja) ラインサーマルヘッド印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