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55875U - 一种新型乳化液配比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乳化液配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55875U
CN219355875U CN202223326664.6U CN202223326664U CN219355875U CN 219355875 U CN219355875 U CN 219355875U CN 202223326664 U CN202223326664 U CN 202223326664U CN 219355875 U CN219355875 U CN 219355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ulsion
concentration
liquid level
supply system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266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善港
李军
张挺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Coal Min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Coal Min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Coal Min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Coal Min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266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55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55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55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乳化液配比结构,包括供油系统、供水系统,以及将供油系统和供水系统相连接并进行乳化混合的乳化液混合器,乳化液混合器的出液口通过出液管与乳化液箱相连;所述乳化液箱上还通过管路连接有循环泵,循环泵的出液口通过循环管道与出液管相连,所述出液管和所述循环管路上均连接浓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测量乳化液混合器配比乳化液的浓度以及乳化液箱内的乳化液浓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在原来的配液结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返检查系统,乳化液经支架返回乳化液箱后,经循环泵、单向阀后进入乳化液浓度传感器,控制器根据此时的乳化液浓度,通过伺服调节阀调整进油量,调整配比浓度,从而保证乳化液浓度保持精准。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乳化液配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乳化液配比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乳化液配比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乳化液配比结构配比浓度检测主要是检测配液时乳化液浓度,然而实际使用时,因为乳化液通过液压支架及长距离管路返回液箱时,往往会在其中带入杂质,导致乳化液浓度降低,乳化液浓度降低会导致整个机械系统润滑效果变差,长时间如此会造成设备腐蚀,影响设备机械性能,减少设备使用寿命,严重的话会影响生产。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乳化液配比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乳化液配比结构,解决乳化液浓度经管路返回后降低的问题,保证其正常使用,不会影响正常生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乳化液配比结构,包括供油系统、供水系统,以及将供油系统和供水系统相连接并进行乳化混合的乳化液混合器,乳化液混合器的出液口通过出液管与乳化液箱相连并向乳化液箱中输入乳化液;所述乳化液箱上还通过管路连接有循环泵,循环泵的出液口通过循环管道与出液管相连,将乳化液箱中的油抽出并通过出液管再次送入乳化液箱中实现循环,所述出液管和所述循环管路上均连接浓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测量乳化液混合器配比乳化液的浓度以及乳化液箱内的乳化液浓度;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控制供油系统、供水系统和浓度传感器,根据浓度传感器采集的乳化液浓度,通过控制器控制油水进液速率,继而控制乳液配比浓度,调节乳化液箱内的乳化液浓度。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供水系统的结构包括串联的第一电动球阀、储水箱和增压泵,以及对水进行过滤的进水过滤器、控制进水量的第二电动球阀。
所述供油系统的结构包括串联的油桶、齿轮泵和储油箱,以及控制储油箱向乳化液混合器内进油的伺服调节阀。
所述控制系统以控制器为核心,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第三液位传感器、第一电动球阀、第二电动球阀、增压泵、浓度传感器、伺服调节阀和循环泵,第一液位传感器对储水箱进行液位监测,第二液位传感器对乳化液箱进行液位监测,第三液位传感器对储油箱进行液位监测,同时控制器通过多个液位传感器能够获取各个箱体的液位信息,
所述控制器通过可逆真空磁力启动器分别控制增压泵、循环泵和齿轮泵,能够根据各个箱体的液位情况进行启动,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所述控制器通将采集到的各电子元器件信息过信号传递给显示设备,可视化的观察乳化液配比情况。
所述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确保乳化液仅能由循环泵向出液管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在原来的配液结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返检查系统,乳化液经支架返回乳化液箱后,经循环泵、单向阀后进入乳化液浓度传感器,控制器根据此时的乳化液浓度,通过伺服调节阀调整进油量,调整配比浓度,从而保证乳化液浓度保持精准,解决了乳化液浓度在使用过程中,因管路造成的浓度降低问题,大大提高了乳化液浓度的实时精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润滑效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备如下优点:
(1).出液管和循环管路上均连接浓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测量乳化液混合器配比乳化液的浓度和乳化液箱内的乳化液浓度,能够实现对乳化液箱的双向浓度检测效果。
(2).乳化液浓度检测矫正:当停止配液的时候,系统开始自动检测乳化液箱内的乳化液浓度,具体过程为,循环泵将乳化液箱内的乳化液抽出,经浓度传感器检测后再输回到乳化液箱,浓度传感器检测乳化液浓度,并与目标浓度比较。如浓度较低,则通过乳化液混合器的伺服调节阀为加大进油量,提高乳化液浓度,使其按较高浓度配液,通过高浓度乳化液浓缩低浓度乳化液,从而达到调高浓度的要求,如浓度过高,则通过伺服调节阀为减少进油量,降低乳化液浓度,使其按较低浓度配液,通过低浓度乳化液稀释高浓度乳化液,从而达到调低浓度的要求。乳化液浓度检测矫正的运行时间及间隔时间可以通过输入参数确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除去乳化液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电动球阀;2、储水箱;3、第一液位传感器;4、增压泵;5、可逆真空磁力启动器;6、进水过滤器;7、第二电动球阀;8、乳化液混合器;9、伺服调节阀;10、乳化液箱;11、第二液位传感器;12、循环泵;13、浓度传感器;14、控制器;15、第三液位传感器;16、储油箱;17、齿轮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乳化液配比结构,包括供油系统、供水系统,以及将供油系统和供水系统相连接的乳化液混合器8,乳化液混合器8的出液口通过出液管与乳化液箱10相连接,向乳化液箱10中输入乳化液,同时在乳化液箱10上还通过管路连接有循环泵12,循环泵12的出液口通过循环管道与出液管相连,能够将乳化液箱10中的油抽出并通过出液管再次送入乳化液箱10中实现循环,同时在出液管和循环管路上均连接浓度传感器13,分别用于测量乳化液混合器8配比乳化液的浓度和乳化液箱10内的乳化液浓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确保乳化液仅能由循环泵12向出液管移动。
供水系统的结构包括串联的第一电动球阀1、储水箱2和增压泵4,以及对水进行过滤的进水过滤器6,和控制进水量的第二电动球阀7;将清水进行增压过滤后通过第二电动球阀7控制进入到乳化液混合器8中;
本实施例中,供油系统的结构包括串联的油桶、齿轮泵17和储油箱16,以及控制储油箱16向乳化液混合器8内进油的伺服调节阀9;
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以控制器14为核心,控制器14分别电性连接第一液位传感器3、第二液位传感器11、第三液位传感器15、第一电动球阀1、第二电动球阀7、增压泵4、浓度传感器13、伺服调节阀9和循环泵12,第一液位传感器3对储水箱2进行液位监测,第二液位传感器11对乳化液箱10进行液位监测,第三液位传感器15对储油箱16进行液位监测,同时控制器14通过多个液位传感器能够获取各个箱体的液位信息,方便进行整体控制,同时控制器14通将采集到的各电子元器件信息过信号传递给显示设备,可视化的观察乳化液配比情况;
控制器14通过可逆真空磁力启动器5分别控制增压泵4、循环泵12和齿轮泵17,能够根据各个箱体的液位情况进行启动,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如图3所示,进水过滤器6和乳化液混合器8还连接有单独的管道,且管道上设置有截止阀,方便检修。
乳化液配比过程:清水经第一电动球阀1控制进入储水箱2,增压泵4将清水增压后,进入进水过滤器6,之后压力稳定、清洁的中性清水进入乳化液混合器8。清水在通过乳化液混合器8的同时,驱动叶轮,叶轮经传动装置带动混合器内吸油泵转动,吸油泵从储油箱16中吸入乳化油并与清水混合,实现乳化液配比。
配比后的乳化液进入与泵站连接的乳化液箱10。乳化液混合器8出口的浓度传感器13实时读取浓度数据,手动调节乳化液混合器8的进油阀门,使配液浓度趋近于目标浓度。
齿轮泵17将油桶中的乳化油抽送到乳化液配液站的储油箱16内,供乳化液自动配比用。加油工作通过控制器14上的按键来实现对齿轮泵17启停控制(首选方案),也可通过控制器14来根据第三液位传感器15的反馈信号自动补油(备用方案),减小工人运送乳化油的劳动强度。
配液站有三个液位传感器,一个安装在乳化油储油箱16内,用于检测储油箱16内的乳化油油位,当乳化油油位低于设定的低油位时,通过齿轮泵17向储油箱16补充乳化油,达到设定高油位时停止补油;当配液站内油位达到最低设定值时,配液站停止配比乳化液,控制器14报警并提示加油。
另一个液位传感器安装在工作面的乳化液箱10内,检测乳化液箱10内的乳化液液位,当乳化液箱10内液位低于设定的低液位时,控制器14打开第二电动球阀7、启动增压泵4,开始乳化液配比;当检测乳化液液位达到设定高液位时,增压泵4关闭、第二电动球阀7关闭,乳化液混合器8停止配比乳化液。由于系统配置了增压泵4为配液供水,水压稳定,所以乳化液混合器8经一次调定浓度后,可长期配比浓度准确稳定的乳化液,无需再次调整。乳化液浓度传感器13用于检测配比乳化液的浓度,并在泵站控制器14的屏幕上显示浓度数值。
最后一个第一液位传感器3用于检测储水箱2水位。与储水箱2的进水口的第一电动球阀1配合使用,实现自动进水的控制。
乳化液浓度检测矫正:当停止配液的时候,系统开始自动检测乳化液箱10内的乳化液浓度,具体过程为,循环泵12将乳化液箱10内的乳化液抽出,经浓度传感器13检测后再输回到乳化液箱10,浓度传感器13检测乳化液浓度,并与目标浓度比较。如浓度较低,则通过乳化液混合器8的伺服调节阀9为加大进油量,提高乳化液浓度,使其按较高浓度配液,通过高浓度乳化液浓缩低浓度乳化液,从而达到调高浓度的要求,如浓度过高,则通过伺服调节阀9为减少进油量,降低乳化液浓度,使其按较低浓度配液,通过低浓度乳化液稀释高浓度乳化液,从而达到调低浓度的要求。乳化液浓度检测矫正的运行时间及间隔时间可以通过输入参数确定。
本实用新型在原来的配液结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返检查系统,乳化液经支架返回乳化液箱10后,经循环泵12、单向阀后进入乳化液浓度传感器13,控制器14根据此时的乳化液浓度,通过伺服调节阀9调整进油量,调整配比浓度,从而保证乳化液浓度保持精准。
原有技术中,只检测配液站到乳化液箱10的乳化液浓度,现检测配液站到乳化液箱10及乳化液箱10到配液站的双向浓度,保证了配液浓度的精准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控制器14和伺服调节阀9自动调节配比以及通过循环泵12实现的返检系统配合的方式,对乳化液浓度进行双向配比的方式进行配液,确保乳化液浓度维持精准数值。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7)

1.一种新型乳化液配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油系统、供水系统,以及将供油系统和供水系统相连接并进行乳化混合的乳化液混合器(8),乳化液混合器(8)的出液口通过出液管与乳化液箱(10)相连并向乳化液箱(10)中输入乳化液;
所述乳化液箱(10)上还通过管路连接有循环泵(12),循环泵(12)的出液口通过循环管道与出液管相连,所述出液管和所述循环管道上均连接浓度传感器(13),分别用于测量乳化液混合器(8)配比乳化液的浓度以及乳化液箱(10)内的乳化液浓度;
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14),控制器(14)分别电性连接控制供油系统、供水系统和浓度传感器(13),根据浓度传感器(13)采集的乳化液浓度,通过控制器(14)控制油水进液速率,继而控制乳液配比浓度,调节乳化液箱(10)内的乳化液浓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乳化液配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系统的结构包括串联的第一电动球阀(1)、储水箱(2)和增压泵(4),以及对水进行过滤的进水过滤器(6)、控制进水量的第二电动球阀(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乳化液配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系统的结构包括串联的油桶、齿轮泵(17)和储油箱(16),以及控制储油箱(16)向乳化液混合器(8)内进油的伺服调节阀(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乳化液配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以控制器(14)为核心,控制器(14)分别电性连接第一液位传感器(3)、第二液位传感器(11)、第三液位传感器(15)、第一电动球阀(1)、第二电动球阀(7)、增压泵(4)、浓度传感器(13)、伺服调节阀(9)和循环泵(12),第一液位传感器(3)对储水箱(2)进行液位监测,第二液位传感器(11)对乳化液箱(10)进行液位监测,第三液位传感器(15)对储油箱(16)进行液位监测,同时控制器(14)通过多个液位传感器能够获取各个箱体的液位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乳化液配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4)通过可逆真空磁力启动器(5)分别控制增压泵(4)、循环泵(12)和齿轮泵(17),能够根据各个箱体的液位情况进行启动,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乳化液配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4)通将采集到的各电子元器件信息过信号传递给显示设备,可视化的观察乳化液配比情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乳化液配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确保乳化液仅能由循环泵(12)向出液管移动。
CN202223326664.6U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新型乳化液配比结构 Active CN219355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6664.6U CN219355875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新型乳化液配比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6664.6U CN219355875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新型乳化液配比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55875U true CN219355875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50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26664.6U Active CN219355875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新型乳化液配比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558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85589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мульгирования и управляемого добавления флотационного реагента
DE19739653A1 (de) Verfahren zum Erzeugen von unter Hochdruck stehendem Kraftstoff sowie System zur Kraftstoffhochdruckerzeugung
AT512724A2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Messung des dynamischen Kraftstoffverbrauchs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CN105909577B (zh) 一种快速张紧液压站
CN211636052U (zh) 一种矿用乳化液浓度自动检测与配比装置
CN219355875U (zh) 一种新型乳化液配比结构
CN107219869A (zh) 一种乳化液自动配比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894979A (zh) 一种乳化液泵站
CN114229959A (zh) 一种移动式自动加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1738363U (zh) 掘进机新型机载自动补油装置
CN107032518A (zh) 一种控制二级反渗透产水水质的系统和方法
CN204352834U (zh) 双泵可调比例乳化液自动配比系统
CN206676239U (zh) 二级反渗透产水水质控制系统
CN201423265Y (zh) 智能化精密注入装置
CN220310359U (zh) 一种乳化液浓度调节装置
CN215654740U (zh) 一种综采工作面水处理配液系统
CN218901409U (zh) 一种基于视窗监测的脱硫塔自动加药系统
CN113786744A (zh) 一种综采工作面水处理配液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03324722U (zh) 一种钢丝酸洗磷化废水处理系统自动控制装置
CN208667313U (zh) 一种摄像监测漏水的智能净水机
CN116104674B (zh) 一种水轮发电机组油液补充、检测和过滤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CN201372212Y (zh) 一种溶盐系统
CN215236853U (zh) 一种乳液池的自动补水系统
CN214514277U (zh) 一种自动混料供料机
CN220928024U (zh) 一种用于乳化液箱的补水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