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53627U - 一种易清洗电热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易清洗电热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53627U
CN219353627U CN202320209770.1U CN202320209770U CN219353627U CN 219353627 U CN219353627 U CN 219353627U CN 202320209770 U CN202320209770 U CN 202320209770U CN 219353627 U CN219353627 U CN 219353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cking
array
area
liner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097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郑凯瑞
王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097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53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53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536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清洗电热锅,包括锅体及锅胆,所述锅体设有加热装置,所述锅胆放置于锅体内,所述锅胆包括内金属层和匀热层,所述匀热层用于将锅胆底部的热量传递至侧部,所述内金属层内壁设有防粘区域,所述防粘区域包括设于锅胆侧部的标识区,标识区内设有标识刻度,所述防粘区域内分布有防粘阵列,所述防粘阵列至少延伸至所述标识区的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锅胆的内金属层内壁上设置防粘区域,并在防粘区域内分布有防粘阵列,锅胆侧部设有标识区,在内胆的制作工艺过程中,使防粘阵列至少延伸至标识区的上方,以保证锅胆整体的不沾效果不受影响的同时降低工艺成本与复杂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易清洗电热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易清洗电热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器具中,例如电压力煲或电饭煲,包括锅体和锅盖,锅体中设有内胆,用于容纳食材,而烹饪器具在煮饭或煲汤时会出现粘锅现象,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在内胆的内壁设置不沾涂层,但不沾涂层在长期的烹饪过程在容易出现脱落的现象,特别是在高温烹饪或干烧的情况下,不沾涂层更容易脱落,在影响其防粘效果的同时,对人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在电饭煲采用了金属无涂层内胆,该无涂层内胆采用蚀刻或机械加工的方式,在内胆表面形成凹槽或凸包,减少内胆与米粒的接触面积,同时通过留存在凹槽内的水形成流质层,防止米粒与无涂层内胆的粘连。
而现有的无涂层内胆,一般直接在基础的金属板材上进行蚀刻或机械加工的操作,以在整块基础金属板材上形成防粘结构,该工艺会导致锅胆上层以及翻边等不需要不沾功能的位置也设置有防粘结构,增加了工艺成本以及复杂程度,若仅对锅胆内部进行局部的蚀刻或机械加工工艺,则会因定位不准导致烹饪过程中出现粘锅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清洗电热锅,在锅胆的内金属层内壁上设置防粘区域,并在防粘区域内分布有防粘阵列,锅胆侧部设有标识区,在内胆的制作工艺过程中,使防粘阵列至少延伸至标识区的上方,以保证锅胆整体的不沾效果不受影响的同时降低工艺成本与复杂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一种易清洗电热锅,包括锅体及锅胆,所述锅体设有加热装置,所述锅胆放置于锅体内,所述锅胆包括内金属层和匀热层,所述匀热层用于将锅胆底部的热量传递至侧部,所述内金属层内壁设有防粘区域,所述防粘区域包括设于锅胆侧部的标识区,标识区内设有标识刻度,所述防粘区域内分布有防粘阵列,所述防粘阵列至少延伸至所述标识区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标识刻度包括第一水位刻度和第二水位刻度,所述第一水位刻度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水位刻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标识区顶部边缘的高度为H1,所述第一水位刻度的高度为H2,1.2≤H1/H2≤1.5。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防粘阵列至多延伸至锅胆翻边与锅胆侧部的交接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内金属层内壁上还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设置于所述标识区的上方,所述防粘阵列延伸至所述定位部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定位部为设于锅胆侧部的环形凹槽或环形筋结构,或者,所述定位部由间隔设置的多个凸起或凹槽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标识刻度通过激光、腐蚀或焊接的方式形成,所述标识刻度的深度大于所述防粘阵列的深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内金属层内壁局部设有填充区,所述标识区设于填充区内,所述标识刻度通过填充的方式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设于所述填充区内的防粘阵列内设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通过激光或焊接的方式熔覆于所述防粘阵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防粘阵列中凹槽与连接部的表面镀有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形成的金属镀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所示:
本实用新型中锅胆的内金属层上设有防粘区域,并在防粘区域内分布有防粘阵列,其中防粘区域包括设于锅胆侧部的标识区,标识区内有标识刻度,且防粘阵列至少延伸至标识区的上方,在降低工艺成本和复杂程度的同时保证了锅胆的不沾效果,防止出现局部粘锅、糊锅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中电热锅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锅胆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设有一体式定位部的锅胆剖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设有间隔式定位部的锅胆剖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具有填充式标识刻度的锅胆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锅体;20、锅盖;30、锅胆;31、翻边;32、定位部;40、加热装置;50、标识区;60、标识刻度;61、第一水位刻度;62、第二水位刻度;70、防粘阵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清洗电热锅,包括锅体10、锅盖20及锅胆30,锅体10设有加热装置40,锅胆30放置于锅体10内,其中锅胆30包括匀热层和内金属层,匀热层用于将锅胆30底部的热量传递至侧部,便于锅胆30的加热,内金属层内壁设有防粘区域,防粘区域包括设于锅胆侧部的标识区50,标识区50内设有标识刻度60,防粘区域内分布有防粘阵列70,防粘阵列70至少延伸至标识区50的上方。
上述中,通过限定防粘阵列70的分布位置,即至少覆盖所述标识区50,以保证电热锅在烹饪食材或米饭时锅胆30不会出现粘锅或糊锅的现象,同时上述结构中的防粘阵列70在锅胆30的制造工艺中无需分布在整块基础金属板材上,降低了工艺成本以及工艺的复杂程度。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防粘阵列70至多延伸至锅胆的翻边31与锅胆30侧部的交接处,在本实施方式中,防粘阵列70从锅胆30底部至多延伸至翻边31与锅胆30侧部的交接处,在现有已知的烹饪方式中,可知翻边31处不需要做不沾处理,由此来确定防粘阵列70延伸的最远位置,即防粘阵列70可延伸至标识区50与交接处之间的任意位置,具体位置由实际的烹饪需求决定,本实施方式相对现有技术来说,简化了锅胆的制作工艺与成本。
除去上述,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4所示,内金属层内壁上还设有定位部32,定位部32设置于标识区50的上方,防粘阵列70延伸至定位部32处,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标识区50的上方设置定位部32,以实现对防粘阵列70延伸位置的定位,同时定位部32的设计在视觉效果上保证锅胆上层的美观性,本实施方式中,定位部32一般贴近标识区50顶部边缘设置,或设置在略高于标识区50顶部边缘的位置,以使得防粘阵列70能够延伸至标识区60的上方保证锅胆的不沾性。
具体的,如图3所示,定位部32可以为设于锅胆侧部的环形凹槽或环形筋结构;或如图4所示,由间隔设置的多个凸起或凹槽组成,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了具有明显视觉效果的结构作为定位部,便于在锅胆制作工艺中对防粘阵列进行定位,那个在保证锅胆的不沾性能的同时不破坏锅胆的美观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标识刻度60包括第一水位刻度61和第二水位刻度62,其中第一水位刻度61用于指示米饭对应的水位量,例如以杯量单位确定水位高度,从低至高分别对应2、4、6、8杯米的水位高度,第二水位刻度62用于指示煮粥或稀饭的水位高度,其中第一水位刻度6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水位刻度62,而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将标识区50顶部边缘的高度设为H1,第一水位刻度61的高度设为H2,其中1.2≤H1/H2≤1.5,进一步地,第一水位刻度61的高度H2即为第一水位刻度61中的最大刻度与锅胆30底部平面的距离,基于米饭在烹饪过程中米水混合物会出现不断沸腾上涌的现象,为了保证烹饪过程中锅胆的不沾效果,标识区50的高度H1需高于最大刻度线与锅胆30底部平面的距离H2,以保证防粘阵列延70伸至最近位置(即延伸至标识区50的顶部边缘)时能够满足锅胆不沾性能的需求,经申请人的多次试验测试,标识区50的高度与最大刻度线的高度比值在设置在1.2-1.5之间,该比值的设计能够在保证不沾效果的同时兼顾到锅胆制作工艺成本。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标识刻度通过激光、腐蚀或焊接的方式形成,其中标识刻度的深度大于防粘阵列的深度,防粘阵列的结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标识刻度的可视性,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标识刻度的清晰度,通过增加标识刻度的加工深度以减少防粘阵列对标识刻度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内金属层内壁局部设有填充区,标识区50设置在填充区内,填充区内的防粘阵列70中设有填充物,以配合内金属层内壁形成标识刻度60,本实施例中的填充物通过激光或焊接的方式熔覆于防粘阵列70,填充物一般可使用金属,金属化合物或无机物,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对填充物的选材以及填充方式做具体限定,上述仅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也可视实际情况采用其他材料及填充方式。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填充防粘阵列70并配合内金属层内壁来形成标识刻度60的方式,相较之于直接在防粘阵列70上进行标识刻度60的制作,其清晰度相对更高。
具体地,上述中的防粘阵列通过在基础金属板材上压花或冲压或蚀刻后形成。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锅胆内金属层的内壁设置防粘阵列,实现米饭烹饪的不粘,且易于清洗。具体为:通过在防粘阵列中设置有凹槽结构,使得锅胆的内壁上具有储水和吸水的空间,从而保证了锅胆的内壁上形成水膜,水膜阻断了烹饪腔内米粒和锅胆内金属层内壁的直接接触,从而实现防粘。具体的,防粘阵列中的凹槽结构为相互独立的凹槽,相邻凹槽之间由金属内壁形成连接部,并由凹槽和连接部共同形成锁水纹,由凹槽部分吸附和储存水滴,连接部配合凹槽以降低内金属层内壁表面的粗糙度,以提升内金属层内壁表面的疏水性,即保证一定浸润性的同时具有较强的疏水性,以将定量的水滴锁在凹槽部分中,稳定地形成水膜,进一步提升防粘性能。
本实施例中,防粘阵列中凹槽的深度在40μm到150μm之间,例如40μm,60μm,90μm,120μm,150μm等,当凹槽的深度小于40μm时,其粗糙度以及存水量均会受到影响,导致不沾性能变差,而凹槽深度过大时,可能会导致水膜存量过多,影响米粒的吸水以及防粘阵列的存水效果,同时清洁难度也会上升。
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防粘阵列还可以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凸起结构,例如呈环形分布于内金属层的内壁,以提升内金属层内壁的粗糙度,加强其疏水性,同时,凸起结构之间相对形成的凹坑能够留住部分的水以在内金属层内壁的表面形成水膜,阻断烹饪腔内米粒和锅胆内金属层内壁的直接接触,以实现不沾。
为了实现更好的不沾效果,本实施例还在防粘阵列中凹槽与连接部的表面镀有金属镀膜,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金属镀膜可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形成,以降低内金属层内壁的表面能,由于本实施例中防粘阵列中相互独立的凹槽提升了表面粗糙度,而为了形成具有浸润性的超疏水表面,一般会赋予低表面能物质表面适当的粗糙结构,或对粗糙表面进行表面改性以降低表面能,本实施例中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形成的金属镀膜配合相互独立的凹槽与连接部来实现,以进一步提升不沾性能。
具体的,上述中的金属镀膜厚度为0.5μm-2μm。
本实施例中,电热锅包括电饭煲、电压力煲、电炖锅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易清洗电热锅,包括锅体及锅胆,所述锅体设有加热装置,所述锅胆放置于锅体内,所述锅胆包括内金属层和匀热层,所述匀热层用于将锅胆底部的热量传递至侧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金属层内壁设有防粘区域,所述防粘区域包括设于锅胆侧部的标识区,标识区内设有标识刻度,所述防粘区域内分布有防粘阵列,所述防粘阵列至少延伸至所述标识区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清洗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刻度包括第一水位刻度和第二水位刻度,所述第一水位刻度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水位刻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清洗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区顶部边缘的高度为H1,所述第一水位刻度的高度为H2,1.2≤H1/H2≤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清洗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阵列至多延伸至锅胆翻边与锅胆侧部的交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清洗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金属层内壁上还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设置于所述标识区的上方,所述防粘阵列延伸至所述定位部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易清洗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设于锅胆侧部的环形凹槽或环形筋结构,或者,所述定位部由间隔设置的多个凸起或凹槽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清洗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刻度通过激光、腐蚀或焊接的方式形成,所述标识刻度的深度大于所述防粘阵列的深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清洗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金属层内壁局部设有填充区,所述标识区设于填充区内,所述标识刻度通过填充的方式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易清洗电热锅,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填充区内的防粘阵列内设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通过激光或焊接的方式熔覆于所述防粘阵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清洗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阵列中凹槽与连接部的表面镀有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形成的金属镀膜。
CN202320209770.1U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易清洗电热锅 Active CN219353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9770.1U CN219353627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易清洗电热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9770.1U CN219353627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易清洗电热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53627U true CN219353627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39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09770.1U Active CN219353627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易清洗电热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536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313842A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a cooking vessel comprising an interior surface of partially coated stainless steel
US7571530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oking vessel
US20090321453A1 (en) Food cooking appliance having a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bottom and a ferritic or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bowl
CN219353627U (zh) 一种易清洗电热锅
KR101392095B1 (ko) 조리용기 제조방법
CN207940630U (zh) 一种复合锅
CN113440013B (zh) 防滴水结构、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116250726B (zh) 一种米饭烹饪器具的内胆及烹饪器具
KR101468795B1 (ko) 조리용기
CN217959716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7959630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9125953U (zh) 一种易清洗的烹饪器具内胆
CN207412016U (zh) 锅具及烹饪设备
CN211632766U (zh) 一种内钢外铝复合双层炊具
CN113509048A (zh) 一种恒温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CN212591589U (zh) 烹饪锅具和烹饪装置
KR102351209B1 (ko) 조리용기 제조방법
CN215777220U (zh) 一种恒温锅具
CN208784370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19629383U (zh) 一种烹饪米饭用内胆及米饭烹饪器具
CN219479790U (zh) 一种米饭烹饪器具
CN219353581U (zh) 一种具有易清洗金属内胆的烹饪器具
CN219613635U (zh) 一种锅具
CN215272070U (zh) 一种新型不粘陶晶导热片
CN219460852U (zh) 一种具有易清洗金属内胆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