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51301U - 储能电源 - Google Patents

储能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51301U
CN219351301U CN202223162670.2U CN202223162670U CN219351301U CN 219351301 U CN219351301 U CN 219351301U CN 202223162670 U CN202223162670 U CN 202223162670U CN 219351301 U CN219351301 U CN 219351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mounting shaft
mounting
energy storage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626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华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ifu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ifu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ifu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ifu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6267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51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51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513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储能电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电池模组;提手,所述提手的一端设有贯穿的安装孔;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包括安装轴和设于安装轴一端的第一限位部,所述安装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提手抵接,所述安装轴与所述提手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安装件包括有安装轴和设于安装轴一端的第一限位部,提手安装时,安装轴穿设于提手上的安装孔内并与提手转动连接,第一限位部与提手形成抵接配合,以防止提手在反复使用后脱离安装轴,从而保证提手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储能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储能电源是一个大容量的移动电源,其具有多种数据接口,支持手机、笔记本、冰箱等多种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户外活动、应急备灾等场景。
为方便携带,储能电源在外壳上通常配置有提手,提手与外壳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提手在不需要使用时,其处于水平放置状态,在需要使用提手时,使提手处于竖立状态,以供用户握持。
提手在装配时,先将转轴与外壳固定连接,而后再将提手与转轴转动连接,以使得提手可相对外壳转动。然而,这种设置的提手在使用时,容易脱离转轴,导致提手无法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储能电源,旨在解决现有储能电源的提手在使用时容易脱离转轴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储能电源,该储能电源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电池模组;
提手,所述提手的一端设有贯穿的安装孔;
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包括安装轴和设于安装轴一端的第一限位部,所述安装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提手抵接,所述安装轴与所述提手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之间螺纹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轴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段,所述外壳上设有内螺纹段,所述内螺纹段与外螺纹段相适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轴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段,所述储能电源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内的螺母,所述安装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安装孔及外壳后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内壁设有限位槽,所述螺母设于所述限位槽内并与其相适配,所述限位槽用于限制所述螺母转动,和/或,用于限制所述螺母沿安装轴的径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母包括本体和凸设于所述本体一端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限位槽远离所述提手的一槽壁抵接,所述限位槽内设有两相对的第二限位部,两所述第二限位部均沿垂直所述安装轴的轴向凸设并分别与所述本体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的槽壁设有避位缺口,所述限位槽远离所述提手的一侧设有第三限位部,所述安装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螺母和所述避位缺口与所述第三限位部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的孔壁设有台阶,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台阶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为螺栓。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安装件包括有安装轴和设于安装轴一端的第一限位部,提手安装时,安装轴穿设于提手上的安装孔内并与提手转动连接,第一限位部与提手形成抵接配合,以防止提手在反复使用后脱离安装轴,从而保证提手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储能电源的外壳与提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提手在竖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提手与安装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提手与安装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未装配安装轴与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见图1至3,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储能电源,该储能电源包括:
外壳10,所述外壳10内设有电池模组(图未示);
提手20,所述提手20的一端设有贯穿的安装孔30;
安装件40,所述安装件40包括安装轴41和设于安装轴41一端的第一限位部42,所述安装轴4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30与所述外壳10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42与所述提手20抵接,所述安装轴41与所述提手20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安装件40包括有安装轴41和第一限位部42,第一限位部42设置在安装轴41的一端,第一限位部42可与安装轴41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与安装轴41为分体式结构。提手20呈U形设置,包括手持部21和设于手持部21两侧的连接部22,两连接部22分别对应连接在外壳10的两侧,连接部22与手持部21之间成夹角设置,优选为90度。两连接部22上分别开设有一贯穿的安装孔30,每一安装孔30内均穿设有一安装件40,安装件40的安装轴41自连接部22远离外壳10的一侧穿入安装孔30后与外壳10固定连接,比如,螺纹连接或卡接等。安装件40的第一限位部42则与连接部22形成抵接配合,如此,提手20在使用时,由于第一限位部42与连接部22的抵接,提手20难以与安装轴41脱离连接,从而可保证提手20的正常使用,提高提手20的使用稳固性。
具体的,假设提手20在外力作用下朝外壳10的左侧移动,在移动一段距离后,位于外壳10左侧的连接部22将与左侧的第一限位部42接触并形成抵接配合。由于第一限位部42设置在安装轴41上,而安装轴41又与外壳10固定连接,因此,第一限位部42呈固定状态设置在当前位置处。位于外壳10左侧的连接部22将受到第一限位部42的阻挡作用,使得左侧的连接部22止动于此,如此,则可有效的防止提手20脱离安装轴41,保证提手20的正常使用。同理,提手20在外力作用下朝外壳10的右侧移动时,位于外壳10右侧的连接部22将与右侧的第一限位部42接触并形成抵接配合。
进一步的,提手20设置在外壳10的顶部,外壳10的顶部构造有凹槽11或沉台11,该凹槽11或沉台11与提手20相适配,以用于放置提手20。也即,提手20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提手20可转动至凹槽11或沉台11内,提手20的两连接部22分别与凹槽11或沉台11的两相对壁面转动连接。更进一步的,可以在外壳10的顶部中间位置处构造一个凸台,外壳10顶部的边缘位置则对应形成一个环形的凹槽11或沉台11,提手20的两连接部22转动设置在凸台的中间位置,如此,提手20在不使用的时候,既可以转动至外壳10的前方位置处的凹槽11或沉台11内,也可以转动至外壳10的后方位置处的凹槽11或沉台11内。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储能电源的提手20的装配原理如下:
提手20装配时,先将提手20的两个连接部22对应外壳10的两侧放置,待放置到位后,再将一安装件40装入到其中一个连接部22的安装孔30内,比如,装入到位于外壳10左侧的连接部22的安装孔30内,使得安装件40的安装轴41与外壳10固定连接;而后,再将另一安装件40装入到另一个连接部22的安装孔30内,比如,装入到位于外壳10右侧的连接部22的安装孔30内,使得安装件40的安装轴41与外壳10固定连接,如此,便完成了对于提手20的安装,简单、快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所述安装轴41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10之间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安装轴41穿过安装孔30后,其另一端与外壳10之间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安装轴41与外壳10之间通过螺纹的方式连接,能够保证安装轴41与外壳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得安装轴41稳固的安装在外壳10上,进而使得提手20能够稳固的设置在外壳1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所述安装轴41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段(图未示),所述外壳10上设有内螺纹段(图未示),所述内螺纹段与外螺纹段相适配。
本实施例中,安装轴41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段,外壳10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壁设有内螺纹段。安装轴41的另一端穿过安装孔30后进入至螺纹孔内,在外力的拧动下,安装轴41上的外螺纹段与螺纹孔内的内螺纹段螺纹配合,使得安装轴41的另一端拧入至螺纹孔内,从而使得安装轴41与外壳10之间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所述安装轴41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段(图未示),所述储能电源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10内的螺母50,所述安装轴41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安装孔30及外壳10后与所述螺母50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外壳10的内部设置有螺母50,该螺母50用于将安装轴41固定在外壳10上。其中,外壳10上开设有一通孔(图未示),安装轴41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安装孔30和通孔后与位于外壳10内部的螺母50螺纹连接。可选地,螺母50为六角螺母5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至6,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所述外壳10的内壁设有限位槽60,所述螺母50设于所述限位槽60内并与其相适配,所述限位槽60用于限制所述螺母50转动,和/或,用于限制所述螺母50沿安装轴41的轴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装配,在外壳10的内壁设有限位槽60,该限位槽60用于限制螺母50转动,和/或,用于限制螺母50沿安装轴41的轴向移动,如此,在装配时则无需人工按压住螺母50,以防止螺母50在装配的过程中移动,可节省一定的人力。提手20装配时,先将提手20的两个连接部22与外壳10的两侧对应放置,而后再将螺母50放置于限位槽60内,然后再将安装件40装入到安装孔30和通孔内,最后再通过外力拧动安装件40,使得安装件40的安装轴41拧入至螺母50内进行螺纹连接,从而完成对于提手20的安装。安装轴41在拧入螺母50的过程中,由于限位槽60的作用,螺母50不会产生移动,比如,转动和/或沿安装轴41的轴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7,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所述螺母50包括本体51和凸设于所述本体51一端的凸台52,所述凸台52与所述限位槽60远离所述提手20的一槽壁抵接,所述限位槽60内设有两相对的第二限位部61,两所述第二限位部61均沿垂直所述安装轴41的轴向凸设并分别与所述本体51抵接。
本实施例中,螺母50包括有本体51和凸台52,限位槽60内设有两相对的第二限位部61,两第二限位部61与本体51的相对两侧形成抵接配合,以用于限制螺母50的转动。凸台52与限位槽60远离提手20的一槽壁抵接,以用于限制螺母50沿安装轴41的径向移动。其中,两第二限位部61沿垂直安装轴41的方向凸设,凸台52则沿安装轴41的径向凸设。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至6,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所述限位槽60的槽壁设有避位缺口62,所述限位槽60远离所述提手20的一侧设有第三限位部70,所述安装轴4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螺母50和所述避位缺口62与所述第三限位部70抵接。
本实施例中,限位槽60远离提手20的一槽壁上开设有避位缺口62,以用于供安装轴41穿过,限位槽60远离提手20的一侧设有第三限位部70,该第三限位部70用于对安装轴41的另一端进行限位。提手20装配时,安装轴41的另一端拧入至螺母50后,待安装轴41的另一端与第三限位部70抵接后,则表示安装轴41已安装到位,无需继续拧动,也无法拧动,主要起到装配定位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所述安装孔30的孔壁设有台阶80,所述第一限位部42位于所述安装孔30内并与所述台阶80抵接。
本实施例中,安装孔30的孔壁内设有台阶80,第一限位部42位于安装孔30内并与台阶80抵接,以用于防止提手20的连接部22脱离转轴,从而保证提手20的正常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安装件40为螺栓。
本实施例中,安装件40为螺栓,螺栓的头部即为前述各实施例所提及的第一限位部42,螺栓的螺柱即为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安装轴41。其中,螺柱的一部分设置有外螺纹段,以用于与螺母50螺纹连接,螺柱的另一部分与提手20的连接部22转动连接。
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或优选实施例,无论是文字还是附图都不能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凡是在与本实用新型一个整体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电池模组;
提手,所述提手的一端设有贯穿的安装孔;
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包括安装轴和设于安装轴一端的第一限位部,所述安装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提手抵接,所述安装轴与所述提手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之间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段,所述外壳上设有内螺纹段,所述内螺纹段与外螺纹段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段,所述储能电源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内的螺母,所述安装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安装孔及外壳后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壁设有限位槽,所述螺母设于所述限位槽内并与其相适配,所述限位槽用于限制所述螺母转动,和/或,用于限制所述螺母沿安装轴的轴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包括本体和凸设于所述本体一端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限位槽远离所述提手的一槽壁抵接,所述限位槽内设有两相对的第二限位部,两所述第二限位部均沿垂直所述安装轴的轴向凸设并分别与所述本体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槽壁设有避位缺口,所述限位槽远离所述提手的一侧设有第三限位部,所述安装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螺母和所述避位缺口与所述第三限位部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设有台阶,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台阶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为螺栓。
CN202223162670.2U 2022-11-23 2022-11-23 储能电源 Active CN219351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2670.2U CN219351301U (zh) 2022-11-23 2022-11-23 储能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2670.2U CN219351301U (zh) 2022-11-23 2022-11-23 储能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51301U true CN219351301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10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62670.2U Active CN219351301U (zh) 2022-11-23 2022-11-23 储能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513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72411A (zh) 安装支架及具有该安装支架的监控设备
CN219351301U (zh) 储能电源
JP3897796B2 (ja) 車両用アンテナの取付構造
CN215257290U (zh) 螺纹连接松动高精度预警环及其安装结构
CN205504387U (zh) 底座和电脑一体机
CN212005342U (zh) 轨道照明灯
CN210032957U (zh) 一种电子锁
CN210441173U (zh) 一种应用于灯具上的空心转轴结构
CN220355333U (zh) 一种可多维度调节的壁灯
WO2020177270A1 (zh) 船载通信终端底座防拆、防松结构
CN205842152U (zh) 安装支架及具有该安装支架的监控设备
JP2017142912A (ja) ロータリスイッチ
CN212869504U (zh) 照明装置
CN220518020U (zh) 充电桩
CN213777381U (zh) 旋转连接模组、台灯配件及台灯
CN219300461U (zh) 一种监控支架
CN216220915U (zh) 一种旋转换位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电动床
CN213362105U (zh) 一种防震投射灯
CN220937395U (zh) 一种旋转写字板及椅子
CN215971742U (zh) 转向限位结构、动力模组和移动底盘
CN214306978U (zh) 一种带有转动轴固定结构的灯座
CN210687912U (zh) Led灯具用转动关节结构
CN216451215U (zh) 一种汽车加氧泵电机
CN219693104U (zh) 灯座、灯具及照明设备
CN211321621U (zh) 电路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