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8020U - 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8020U
CN220518020U CN202322159271.9U CN202322159271U CN220518020U CN 220518020 U CN220518020 U CN 220518020U CN 202322159271 U CN202322159271 U CN 202322159271U CN 220518020 U CN220518020 U CN 220518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groove
hole
connecting hole
charging pile
rotat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592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建武
朱张平
戴国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n Plus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n Plus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n Plus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n Plus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592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8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8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80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充电桩,充电桩包括机体和锁固组件;机体的侧面开设有安装槽,机体的背面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连通安装槽,限位孔用于供墙体的固定件穿设;锁固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安装槽,摆动锁固组件的另一端,以使其伸入安装槽并用于抵持固定件于限位孔的孔壁。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现对于螺钉的固定作用,提高充电桩与立柱或者墙体固定时的稳定性;并且本固定方向安装便捷,只需将锁固组件从机体的侧面转动并伸入安装槽内,即可达到对于固定件稳固的作用,操作简单。另外,由于锁固组件穿设于机体的侧面,无需占用机体背面的空间,保证了机体的背面与立柱或者墙体的贴合度。

Description

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日益普及,作为配套设施的充电桩也遍布于各个城市。
目前,充电桩固定的方式主要是将充电桩通过螺丝挂置在立柱上或者墙面上。将螺丝挂设于充电桩壳体的连接孔上,需要增加螺母、垫片等固定件提升稳定性,使得固定件成本增加,充电桩壳体需要额外设置孔位进行安装固定。并且由于充电桩机体与墙体或者立柱之间操作空间小,导致位于充电桩背面进行安装固定的方式不便捷且操作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充电桩,旨在提高充电桩与立柱或者墙体固定时的稳定性的同时安装便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充电桩,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的侧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机体的背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连通所述安装槽,所述限位孔用于供墙体的固定件穿设;和
锁固组件,所述锁固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槽,摆动所述锁固组件的另一端,以使其伸入所述安装槽并用于抵持所述固定件于所述限位孔的孔壁。
可选地,所述锁固组件包括转块和连接件,所述转块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槽靠近槽口的一侧,所述转块的另一端摆动伸入所述安装槽并抵持所述固定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并锁固所述转块的另一端。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转块的另一端的侧表面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螺纹孔,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机体位于设置所述安装槽相邻的侧面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连通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壁设有螺纹,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并与所述转块的另一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沿其中一侧壁和底壁上分别开设有同一延伸方向的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所述转块的另一端开设有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的第五连接孔,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孔、第五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且与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或所述第四连接孔螺纹连接,以锁固所述转块的另一端。
可选地,所述转块背离所述安装槽槽口的一侧表面凹设形成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用于抵接所述固定件。
可选地,所述弧形面的弧度沿边缘至中部逐渐增大,所述固定件抵持于所述弧形面的中部。
可选地,当所述转块伸入所述安装槽内时,所述转块背离所述安装槽槽底壁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平齐设置。
可选地,所述限位孔为葫芦型孔,所述葫芦型孔包括连通的大孔和小孔,所述大孔靠近所述机体的侧面设置,所述固定件限位于所述小孔内。
可选地,所述限位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孔位于所述机体的背面呈斜对角设置,所述锁固组件至少对应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孔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充电桩机体的侧面开设有安装槽,并且位于机体的背面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连通安装槽;安装槽内转动设置有锁固组件,通过锁固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安装槽,另一端伸入安装槽内;安装充电桩时,将墙面或立柱上安装好的固定螺钉的螺帽穿设于限位孔并设于安装槽内,摆动锁固组件的另一端,以将其抵持于螺钉,限位孔的孔壁和锁固组件分别抵持于螺钉的两侧表面,进而实现对于螺钉的固定作用,提高充电桩与立柱或者墙体固定时的稳定性;并且本固定方向安装便捷,只需将锁固组件从机体的侧面转动并伸入安装槽内,即可达到对于固定件稳固的作用,操作简单。另外,由于锁固组件穿设于机体的侧面,无需占用机体背面的空间,保证了机体的背面与立柱或者墙体的贴合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一实施例处于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一实施例处于未安装状态中去除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一实施例处于安装状态中去除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另一实施例处于未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另一实施例处于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另一实施例处于未安装状态中去除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另一实施例处于安装状态中去除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充电桩 10 机体
11 安装槽 13 限位孔
15 第二连接孔 30 锁固组件
31 转块 311 第一连接孔
33 连接件 35 锁固件
351 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充电桩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该充电桩1包括机体10和锁固组件30;机体10的侧面开设有安装槽11,机体10的背面开设有限位孔13,限位孔13连通安装槽11,限位孔13用于供墙体的固定件穿设;锁固组件3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安装槽11,摆动锁固组件30的另一端,以使其伸入安装槽11并用于抵持固定件于限位孔13的孔壁。
机体10的背面开设有限位孔13,机体10的侧面开设有安装槽11,限位孔13连通安装槽11。限位孔13可以开设于机体10的背面靠近机体10顶部的一侧,也可以开设于机体10的背面靠近机体10底部的一侧,也可以开设于机体10的背面靠近机体10的两侧部的一侧,在此不作限定。同理地,机体10的侧面开设有安装槽11,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槽11开设于机体10靠近限位孔13的一侧侧面。当限位孔13靠近机体10顶部的一侧开设时,安装槽11开设于机体10顶部的一侧侧面;当限位孔13靠近机体10底部的一侧开设时,安装槽11开设于机体10底部的一侧侧面,依此类推。将安装槽11开设于机体10的侧面,当充电桩1的背面与立柱或者墙体贴合时,可以方便操作锁固组件30的移动,不必将手伸至充电桩1的背面即可实现锁固组件30的锁紧,使得安装便捷。
进一步地,充电桩1还包括锁固组件30,锁固组件30可以为转块31和转轴的配合,也可以为滑块和齿轮齿条的配合,也可以为转轮和转块31的配合,在此不作限定。可以理解的是,将锁固组件3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安装槽11,另一端可以伸入或者伸出安装槽11,并且抵持于固定件,当抵持于固定件时,可以将固定件的两侧面分别抵持于限位孔13的孔壁和锁固组件30的另一端之间,即将固定件夹持于限位孔13的孔壁和锁固组件30的外壁之间,以达到稳固固定件的效果。并且当锁固组件30抵持于固定件后,需要对于锁固组件30进行固定,锁固组件30与机体10实现固定,固定的方式可以为螺纹连接固定、卡扣配合固定、插销配合固定等。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充电桩1机体10的侧面开设有安装槽11,并且位于机体10的背面开设有限位孔13,限位孔13连通安装槽11;安装槽11内转动设置有锁固组件30,通过锁固组件3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安装槽11,另一端伸入安装槽11内;安装充电桩1时,将墙面或立柱上安装好的固定螺钉的螺帽穿设于限位孔13并设于安装槽11内,摆动锁固组件30的另一端,以将其抵持于螺钉,限位孔13的孔壁和锁固组件30分别抵持于螺钉的两侧表面,进而实现对于螺钉的固定作用,提高充电桩1与立柱或者墙体固定时的稳定性;并且本固定方向安装便捷,只需将锁固组件30从机体10的侧面转动并伸入安装槽11内,即可达到对于固定件稳固的作用,操作简单。另外,由于锁固组件30穿设于机体10的侧面,无需占用机体10背面的空间,保证了机体10的背面与立柱或者墙体的贴合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锁固组件30包括转块31和连接件33,转块3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安装槽11靠近槽口的一侧,转块31的另一端摆动伸入安装槽11并抵持固定件,连接件33的一端穿设于安装槽11内并锁固转块31的另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转块31与安装槽的连接方式为轴连接,转块31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于安装槽11内,即转轴穿设于转块31,其两端连接于安装槽11的槽壁,进而转块31可以位于安装槽11内相对于转轴转动,实现了转块31转动的效果。进一步地,转轴穿设于转块31的一端,保证了其一端位于安装槽11内转动,另一端可以摆动伸入或者伸出安装槽11的效果。连接件33锁固转块31的方式可以为抵持锁固、连接锁固、限位锁固等。当锁固方式为抵持锁固时,将连接件33的端部抵持于转块31的另一端的一侧外表面,以使转块31的相对另一侧外表面抵持于安装槽11的槽壁或者固定件的外壁,进而将转块31的两侧表面均得到固定。当锁固方式为连接锁固时,可以为螺纹连接锁固、磁吸连接锁固等,当为螺纹连接锁固时,可以将连接件33与转块31和机体10分别进行螺纹连接,进而固定了连接件33与转块31和机体10的相对位置,维持了转块31位于安装槽11内的位置。当锁固方式为限位锁固时,可以为卡扣限位锁固、卡接限位锁固等,将连接件33与转块31和机体10分别进行限位卡接,进而固定了连接件33与转块31和机体10的相对位置,维持了转块31位于安装槽11内的位置。转块3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安装槽11,另一端则用于安装者的转动并固定,转块31抵持于固定件时,即可以对于转块31的固定,进而实现整体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安装槽11开设有螺纹孔351,转块31的另一端的侧表面开设有第一连接孔311,连接件33的一端穿设于第一连接孔311和螺纹孔351,且与螺纹孔351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1开设有螺纹孔351,螺纹孔351可以开设于安装槽11的槽底壁,也可以开设于安装槽11的槽侧壁,也可以开设于安装槽11靠近槽口的位置。连接件33的长度与转块31的另一端的宽度相一致或者略长,当连接件33穿设于第一连接孔311和螺纹孔351并进行螺纹连接时,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33可以穿设于第一连接孔311并与螺纹孔351螺纹连接,或者是同时与第一连接孔311和螺纹孔351螺纹连接。通过连接件33连接转块31和螺纹孔351,进而可以固定转块31锁固固定件后位于安装槽11内的位置,保持了转块31位于安装槽11内的相对位置,进而保持了转块31一直抵持固定件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孔311为贯穿的设置方式,连接件33先穿设于第一连接孔311,再与锁固件35的螺纹孔351螺纹连接,固定件可以为螺栓、螺丝等,进而转块31的另一端分别被固定件的螺帽和锁固件35压紧以及限位抵持,进而可以通过连接件33连接转块31和锁固件35,固定了转块31与锁固件35的相对位置,保持了转块31位于安装槽11内的相对位置,进而保持了转块31一直抵持固定件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7所示,机体10位于设置安装槽11相邻的侧面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5,第二连接孔15连通安装槽11,第二连接孔15内壁设有螺纹,连接件33的一端穿设于第二连接孔15,并与转块31的另一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机体10与开设安装槽11相邻的侧面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5,连接件33的一端穿设于第二连接孔15,并与转块31的另一端连接,连接件33与转块31的连接方式可以为抵接、螺纹连接、插接等。当连接方式为抵接时,可以位于转块31的另一端的外表面对应第二连接孔15的位置开设有凹面,连接件33的一端穿设于第二连接孔15,并抵接于凹面内,利用凹面的倾斜面限制连接件33的脱离,进而实现连接件33对于转块的限制效果,固定转块31位于安装槽11内的位置。当连接方式为插接时,可以位于转块31的另一端开设有限位槽,连接件33的一端穿设于第二连接孔15,并插接于限位槽内,同样限制了连接件33的脱离。当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时,可以位于转块31的另一端对应第二连接孔15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连接件33的一端穿设于第二连接孔15,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同样限制了连接件33的脱离。
进一步地,锁固组件30还包括锁固件35,锁固件35可以设于安装槽11内,即可以设置于安装槽11的槽底壁,也可以设置于安装槽11的槽侧壁或者槽口的位置,锁固件35也可以设于第二连接孔15内,或者设于机体10外对应第二连接孔15的位置,在此不作限定。在一实施例中,锁固件35开设有螺纹孔351,锁固件35固定连接于安装槽11的槽底壁,第一连接孔311沿安装槽11的开设方向延伸并贯穿转块31的另一端,连接件33依次穿设于第一连接孔311和螺纹孔351。在另一实施例中,锁固件设置于第二连接孔15内,连接件33的一端依次穿设于第二连接孔15,并与转块31的另一端连接,即穿设于设置于第二连接孔15内的锁固件35的螺纹孔351内,再与转块31的另一端连接,连接件33可以抵持于转块31另一端的外表面,也可以与转块31另一端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锁固件35设于第二连接孔15内,锁固件35需要与第二连接孔15的孔壁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为焊接、胶接等。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实施例,锁固件35用于固定连接件33伸入安装槽11的长度和位置,转块31上开设的螺纹孔用于连接件33与转块31连接和抵持限位的作用,第二连接孔15则用于连接件33通过其他位置伸入安装槽11内并对于转块31的抵持作用。本实施例相对于其他实施例,需要位于机体10与开设安装槽11相邻的侧面开设第二连接孔15,由于第二连接孔15为固定的位置,便于连接件33的穿设,提高了安装的便捷性。并且,设置锁固件35的方式,可以不用位于安装槽11内开设螺纹孔,只需将锁固件35安装至安装槽11内,即可实现机体10具有与连接件33螺纹连接的效果,降低了机体10生产的难度。进一步地,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安装槽11沿其中一侧壁和底壁上分别开设有同一延伸方向的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转块31的另一端开设有两端分别连通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的第五连接孔,连接件33依次穿设于第三连接孔、第五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且与第三连接孔和/或第四连接孔螺纹连接,以锁固转块31的另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1沿其中一侧壁和底壁上分别开设有同一延伸方向的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即第三连接孔开设于安装槽的侧壁,并且连通机体10的侧面,第四连接孔开设于安装槽的槽底,第五连接孔则开设于转块31的另一端,并且为贯穿转块31的状态。连接件33依次穿设于第三连接孔、第五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以实现对于转块31的锁固。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33可以穿设于第三连接孔并与第四连接孔螺纹连接,或者是与第三连接孔螺纹连接并穿设于第四连接孔,或者是同时与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螺纹连接。通过连接件33通过连接转块31和安装槽的两个侧壁,进而可以加强固定转块31锁固固定件后位于安装槽11内的位置,保持了转块31位于安装槽11内的相对位置,进而保持了转块31一直抵持固定件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6至图8所示,转块31背离安装槽11槽口的一侧表面凹设形成有弧形面,弧形面用于抵接固定件。
弧形面适配固定件的螺帽位置的外壁的环形形状,一方面可以提高了转块31与固定件抵接面的紧贴程度,提高了抵持的效果,另一方面弧形面具有流畅的过渡面,当弧形面与固定件的外表面抵接时,可以避免过大的接触应力,避免了因应力过大造成的磨损,提高了转块31和固定件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弧形面的弧度沿边缘至中部逐渐增大,固定件抵持于弧形面的中部。
弧形面的弧度沿边缘至中部逐渐增大,固定件抵持于弧形面的中部。如此设置,当固定件抵持于弧形面的中部时,由于弧形面的中部的弧度最大,对于固定件具有包围的效果,即对于固定件具有限位的作用,避免其移位。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当转块31伸入安装槽11内时,转块31背离安装槽11槽底壁的一侧表面与安装槽11的槽口平齐设置。
当转块31伸入安装槽11内时,转块31背离安装槽11槽底壁的一侧表面与安装槽11的槽口平齐设置。如此设置,可以避免转块31转动伸入并抵持固定件后,其部分突出于安装槽11外,进而可以避免位于安装槽11外的部分由于外力影响而晃动的问题,保持了转块31位于安装槽11内的位置,进而保持了转块31抵持固定件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4、图5所示,限位孔13为葫芦型孔,葫芦型孔包括连通的大孔和小孔,大孔靠近机体10的侧面设置,固定件限位于小孔内。
连接孔为葫芦型孔,葫芦型孔包括连通的大孔和小孔。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为螺钉时,大孔的直径大于螺钉的螺帽的直径,小孔的直径小于螺帽的直径,优选地,小孔的直径与螺钉的螺杆的直径一致。如此设置,可以保证螺钉可以通过大孔穿设于连接孔,并卡接于小孔内,限位螺钉于小孔内,一方面可以避免螺钉的脱出,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螺钉位于连接孔内时的晃动,小孔可以对于螺钉的螺杆具有良好的夹持固定的效果,进而可以达到连接孔对于螺钉的轴向方向上和径向方向上的固定,达到了良好的紧固固定件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4、图5所示,限位孔1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限位孔13位于机体10的背面呈斜对角设置,锁固组件30至少对应其中一个限位孔13设置。
多个限位孔13的设置,可以实现机体10与墙体或者立柱对于不同位置的同步固定和安装,保持了机体10整体的安装稳定性,并且多个限位孔13位于机体10的背面呈斜对角设置,对角线的限位孔13设置可以最大化固定件对于机体10整体的固定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10),所述机体(10)的侧面开设有安装槽(11),所述机体(10)的背面开设有限位孔(13),所述限位孔(13)连通所述安装槽(11),所述限位孔(13)用于供墙体的固定件穿设;和
锁固组件(30),所述锁固组件(3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槽(11),摆动所述锁固组件(30)的另一端,以使其伸入所述安装槽(11)并用于抵持所述固定件于所述限位孔(13)的孔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组件(30)包括转块(31)和连接件(33),所述转块(3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槽(11)靠近槽口的一侧,所述转块(31)的另一端摆动伸入所述安装槽(11)并抵持所述固定件,所述连接件(33)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槽(11)内并锁固所述转块(31)的另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开设有螺纹孔(351),所述转块(31)的另一端的侧表面开设有第一连接孔(311),所述连接件(33)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311)和所述螺纹孔(351),且与所述螺纹孔(351)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位于设置所述安装槽(11)相邻的侧面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5),所述第二连接孔(15)连通所述安装槽(11),所述第二连接孔(15)内壁设有螺纹,所述连接件(33)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15),并与所述转块(31)的另一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沿其中一侧壁和底壁上分别开设有同一延伸方向的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所述转块(31)的另一端开设有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的第五连接孔,所述连接件(33)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孔、第五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且与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或所述第四连接孔螺纹连接,以锁固所述转块(31)的另一端。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块(31)背离所述安装槽(11)槽口的一侧表面凹设形成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用于抵接所述固定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面的弧度沿边缘至中部逐渐增大,所述固定件抵持于所述弧形面的中部。
8.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转块(31)伸入所述安装槽(11)内时,所述转块(31)背离所述安装槽(11)槽底壁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安装槽(11)的槽口平齐设置。
9.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13)为葫芦型孔,所述葫芦型孔包括连通的大孔和小孔,所述大孔靠近所述机体(10)的侧面设置,所述固定件限位于所述小孔内。
10.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1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孔(13)位于所述机体(10)的背面呈斜对角设置,所述锁固组件(30)至少对应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孔(13)设置。
CN202322159271.9U 2023-08-10 2023-08-10 充电桩 Active CN220518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59271.9U CN220518020U (zh) 2023-08-10 2023-08-10 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59271.9U CN220518020U (zh) 2023-08-10 2023-08-10 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8020U true CN220518020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33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59271.9U Active CN220518020U (zh) 2023-08-10 2023-08-10 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80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518020U (zh) 充电桩
CN204436971U (zh) 旋钮连接装置、盖板组件及车辆
CN107327467A (zh) 一种具有防滑脱结构的螺栓
CN205504387U (zh) 底座和电脑一体机
CN213927449U (zh) 一种旋转扣件
CN217423434U (zh) 一种具有可调支架的空调安装板
CN220725983U (zh) 一种多方向适配的锁具
CN215211749U (zh) 一种幕墙连接构件及幕墙
CN211423160U (zh) 一种转盘
CN218957378U (zh) 折叠吉他和乐器
CN214117780U (zh) 一种防止把手摆动机构
CN220096182U (zh) 充电桩
CN212564721U (zh) 一种城市给排水用管道固定装置
CN211952011U (zh) 连接杆
CN219549224U (zh) 一种快速安装风扇灯的悬吊组件
CN214855083U (zh) 一种凸轮旋转式锁紧结构
CN219270760U (zh) 一种毛巾架
CN217714855U (zh) 一种组合式台灯转轴结构以及台灯
CN209889041U (zh) 一种能多位安装的电动车集成座
CN115046098B (zh) 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CN218998252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折叠结构
CN210805646U (zh) 一种可调节式断路器支柱
CN212827686U (zh) 一种车辆车桥气室支架总成
CN210191694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鞍座铰链
CN220396234U (zh) 一种异形螺丝螺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