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43764U - 一种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43764U CN219343764U CN202320447171.3U CN202320447171U CN219343764U CN 219343764 U CN219343764 U CN 219343764U CN 202320447171 U CN202320447171 U CN 202320447171U CN 219343764 U CN219343764 U CN 2193437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arthquake
- support column
- building construction
- wedge
- resistant composi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应用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支柱和斜柱的“Y”字结构,对横梁和纵梁的顶部的受力进行承载,并通过斜梁与横梁和纵梁拐角处的形成的夹角对侧向的力进行支撑的设置,从而实现了提高组合梁的抗形变以及抗震能力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抗震组合梁的承载能力,提高结构整体的稳定性;通过楔椎在楔口的内部滑动,从而使横梁和纵梁的滑入斜柱的顶部进行固定的设置,达到了便于将组合梁的房梁与支柱之间临时限位固定的功能,从而便于工人进行后续的焊接,同时在产生偏移时,也方便进行微调,提高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
背景技术
抗震是房屋建筑乃至一切土木工程最困难的课题,地震引起的地面振动,通过基础传给房屋建筑物,引起房屋建筑物本身的振动,地面的强烈晃动牵连地面上的一切建筑和其他结构一起运动,振动强度超过构件或连接处的强度,结构就会造成破坏,所以房屋建筑组合梁的抗震性能十分重要。
目前,公开号为:CN212773142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包括承重块、底板和三角支撑架,所述承重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槽的数量有若干个,所述底板的数量有两个。该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通过减震弹簧和复位弹簧的设置,使该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具备了减震的效果,通过减震弹簧、支撑板、支撑块、三角支撑架、限位块和复位弹簧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使限位块向挤压复位弹簧,使对接孔与支撑块对齐,使支撑块与支撑板接触并挤压减震弹簧,通过三角支撑架达到了稳定支撑的效果,从而起到了减震的作用,达到了大大增强抗震性的目的。
现有的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虽然具有一定的抗震效果,但是抗震效果不太理想,而且结构太过单一,承重能力较为一般,地震时,房梁构件虽然不会产生倒塌,但是也会产生一定的形变,即使房屋外未产生变化,但内部结果早已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并且现有房梁与支柱之间比较难以对齐进行临时限位,不方便后续的焊接操作,使的工人在将房梁与支柱焊接在一起后很容易出现不齐的现象,影响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其优点是提高组合梁的抗形变以及抗震能力和便于将组合梁的房梁与支柱之间临时限位固定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包括支柱,所述支柱的顶部对称焊接有斜柱,所述斜柱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横梁和纵梁,所述横梁和纵梁的底部均焊接有楔椎,所述斜柱的顶部开设有同楔椎滑动摩擦连接的楔口,所述横梁和纵梁的夹角处均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对称同横梁和纵梁焊接的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斜梁,所述斜梁靠近连接板的两端均焊接有端口,所述端口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同连接板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支柱和斜柱的“Y”字结构,对横梁和纵梁的顶部的受力进行承载,并通过斜梁与横梁和纵梁拐角处的形成的夹角对侧向的力进行支撑的设置,从而实现了提高组合梁的抗形变以及抗震能力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抗震组合梁的承载能力,提高结构整体的稳定性;通过楔椎在楔口的内部滑动,从而使横梁和纵梁的滑入斜柱的顶部进行固定的设置,达到了便于将组合梁的房梁与支柱之间临时限位固定的功能,从而便于工人进行后续的焊接,同时在产生偏移时,也方便进行微调,提高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梁和纵梁以及斜梁均采用“工”字钢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横梁和纵梁自我对重力的承载能力,提高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柱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设置有同支柱焊接的桁架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支柱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便于对横梁和纵梁进行承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梁与横梁和纵梁的拐角处形成45°的夹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45°的夹角对横梁和纵梁侧向的承载力更强,使的横梁和纵梁更难以产生形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柱底部的四角均焊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支柱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加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柱的两侧均焊接有同纵梁栓接的三角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纵梁中心的悬空部位进行承载,并将承载力传递给支柱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柱和底座的底部均开设有防滑条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与地面接触面的摩擦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支柱和斜柱的“Y”字结构,对横梁和纵梁的顶部的受力进行承载,并通过斜梁与横梁和纵梁拐角处的形成的夹角对侧向的力进行支撑的设置,从而实现了提高组合梁的抗形变以及抗震能力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抗震组合梁的承载能力,提高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2、通过楔椎在楔口的内部滑动,从而使横梁和纵梁的滑入斜柱的顶部进行固定的设置,达到了便于将组合梁的房梁与支柱之间临时限位固定的功能,从而便于工人进行后续的焊接,同时在产生偏移时,也方便进行微调,提高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支柱;2、斜柱;3、横梁;4、纵梁;5、楔椎;6、楔口;7、连接板;8、斜梁;9、端口;10、固定螺栓;11、通槽;12、桁架板;13、底座;14、限位螺栓;15、三角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图3,一种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包括支柱1,支柱1的顶部对称焊接有斜柱2,斜柱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横梁3和纵梁4,横梁3和纵梁4的夹角处均设置有支撑机构,通过将支柱1和斜柱2的“Y”字结构,对横梁3和纵梁4的顶部的受力进行承载,并通过斜梁8与横梁3和纵梁4拐角处的形成的夹角对侧向的力进行支撑的设置,从而实现了提高组合梁的抗形变以及抗震能力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抗震组合梁的承载能力,提高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参考图1、图3,支撑机构包括对称同横梁3和纵梁4焊接的两个连接板7,两个连接板7之间设置有斜梁8,斜梁8靠近连接板7的两端均焊接有端口9,端口9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同连接板7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10,对横梁3和纵梁4侧向的力进行支撑,提高了提高组合梁的抗形变能力。
参考图1,横梁3和纵梁4以及斜梁8均采用“工”字钢结构,提高横梁3和纵梁4自我对重力的承载能力,提高结构稳定性。
参考图1、图3,斜梁8与横梁3和纵梁4的拐角处形成45°的夹角,45°的夹角对横梁3和纵梁4侧向的承载力更强,使的横梁3和纵梁4更难以产生形变。
使用过程简述:在需要提高组合梁的抗形变以及抗震能力时,通过将横梁3和纵梁4通过斜柱2固定在支柱1的顶部,然后在横梁3和纵梁4受到地震时,支柱1和斜柱2的“Y”字结构,可以对横梁3和纵梁4的顶部的受力进行承载,并通过斜梁8与横梁3和纵梁4拐角处的形成的夹角对侧向的力进行支撑,使横梁3和纵梁4整体的框架受力均匀,使其无法产生形变即可。
实施例2:
参考图1、图2,一种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包括支柱1,支柱1的顶部对称焊接有斜柱2,斜柱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横梁3和纵梁4,横梁3和纵梁4的底部均焊接有楔椎5,斜柱2的顶部开设有同楔椎5滑动摩擦连接的楔口6通过楔椎5在楔口6的内部滑动,从而使横梁3和纵梁4的滑入斜柱2的顶部进行固定的设置,达到了便于将组合梁的房梁与支柱之间临时限位固定的功能,从而便于工人进行后续的焊接,同时在产生偏移时,也方便进行微调,提高实用性。
参考图1,支柱1的内部开设有通槽11,通槽11的内部设置有同支柱1焊接的桁架板12,提高支柱1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便于对横梁3和纵梁4进行承重。
参考图1,支柱1底部的四角均焊接有底座13,底座1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14,提高支柱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加稳定性。
参考图1,支柱1的两侧均焊接有同纵梁4栓接的三角梁15,可以对纵梁4中心的悬空部位进行承载,并将承载力传递给支柱1进行支撑。
参考图1,支柱1和底座13的底部均开设有防滑条纹,提高与地面接触面的摩擦力。
使用过程简述:在需要便于将组合梁的房梁与支柱之间临时限位固定时,通过将横梁3和纵梁4吊升到斜柱2的顶部,然后将横梁3和纵梁4底部的楔椎5对其斜柱2顶部的楔口6,之后通过楔椎5在楔口6的内部滑动,从而使横梁3和纵梁4的滑入斜柱2的顶部进行固定即可。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7)
1.一种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包括支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的顶部对称焊接有斜柱(2),所述斜柱(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横梁(3)和纵梁(4),所述横梁(3)和纵梁(4)的底部均焊接有楔椎(5),所述斜柱(2)的顶部开设有同楔椎(5)滑动摩擦连接的楔口(6),所述横梁(3)和纵梁(4)的夹角处均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对称同横梁(3)和纵梁(4)焊接的两个连接板(7),两个所述连接板(7)之间设置有斜梁(8),所述斜梁(8)靠近连接板(7)的两端均焊接有端口(9),所述端口(9)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同连接板(7)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和纵梁(4)以及斜梁(8)均采用“工”字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的内部开设有通槽(11),所述通槽(11)的内部设置有同支柱(1)焊接的桁架板(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梁(8)与横梁(3)和纵梁(4)的拐角处形成45°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底部的四角均焊接有底座(13),所述底座(1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的两侧均焊接有同纵梁(4)栓接的三角梁(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和底座(13)的底部均开设有防滑条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47171.3U CN219343764U (zh) | 2023-03-09 | 2023-03-09 | 一种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47171.3U CN219343764U (zh) | 2023-03-09 | 2023-03-09 | 一种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43764U true CN219343764U (zh) | 2023-07-14 |
Family
ID=87096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447171.3U Active CN219343764U (zh) | 2023-03-09 | 2023-03-09 | 一种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43764U (zh) |
-
2023
- 2023-03-09 CN CN202320447171.3U patent/CN21934376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913216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on and use of brace designs for braced frames | |
CN104895249B (zh) | 一种可原位修复的组合柱脚 | |
WO2021032144A1 (zh) | 一种由铰接柱与弹性复位梁组合的免预应力韧性钢结构 | |
CN207348083U (zh) | 一种缓冲减震式钢结构支撑装置 | |
CN201326226Y (zh) | 六角蜂窝抗震建筑框架结构 | |
CN202644774U (zh) | 一种可更换钢连梁 | |
CN211774549U (zh) | 建筑用钢结构简易安装连接加固结构 | |
CN110453813A (zh) | 一种可更换的内置型钢斜撑装配式预应力耗能剪力墙 | |
CN219343764U (zh) | 一种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 | |
CN211369597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可回收斜支撑结构 | |
CN211172435U (zh) | 一种套管式连接的pec梁和h型钢柱的装配式节点结构 | |
CN212956923U (zh)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支撑装置 | |
CN211548054U (zh) | 一种钢结构悬臂梁梁柱连接节点 | |
CN210288683U (zh) | 一种提高pc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连接结构 | |
CN113585761B (zh) | 超高穹顶结构的施工平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2305194U (zh) | 空间梁柱节点承载力试验加载装置 | |
CN210315981U (zh) | 一种门式钢架的固定装置 | |
CN114837300A (zh) | 一种具有减震自复位功能的装配式钢框架及其预制方法 | |
CN210459529U (zh) | 一种竹木建筑梁柱cfrp钢节点 | |
CN207063676U (zh) | 摇摆式柱脚 | |
CN110374229A (zh) | 一种可更换的内置型钢斜撑的装配式耗能剪力墙 | |
CN221193699U (zh) | 一种抗震钢结构 | |
CN217054026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加强型钢结构承重梁 | |
CN219860295U (zh) | 一种横跨式塔吊钢梁底座装置 | |
CN109057391A (zh) | 一种用于预防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局部加固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