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41994U - 一种地下连续墙泥水分离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连续墙泥水分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41994U
CN219341994U CN202320594125.6U CN202320594125U CN219341994U CN 219341994 U CN219341994 U CN 219341994U CN 202320594125 U CN202320594125 U CN 202320594125U CN 219341994 U CN219341994 U CN 2193419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hopper
mud
water separation
separation system
diaphragm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941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成君
郑衍彬
赵文亮
李敏
韩凤启
王俊亮
田永展
马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Shield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Shield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Shield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Shield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941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419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419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419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地下连续墙泥水分离系统,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包括支撑座、筒体、接料斗和输送机构;筒体通过转动机构设置于支撑座上,接料斗设置于筒体的输出端,输送机构位于接料斗的正下方且与接料斗之间设置有将水分离的间隙;通过该连续墙泥水分离系统能够将墙泥水分离,能够实现水和泥的达标排放,同时减少完工后废弃泥的处理量,可以大大降低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连续墙泥水分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地下连续墙泥水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地下连续墙是基础工程在地面上采用一种挖槽机械,沿着深开挖工程的周边轴线,在泥浆护壁条件下,开挖出一条狭长的深槽,清槽后,在槽内吊放钢筋笼,然后用导管法灌筑水下混凝土筑成一个单元槽段,如此逐段进行,在地下筑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作为截水、防渗、承重、挡水结构。
在地下连续墙在槽段开挖时沿连续墙纵向轴线位置构筑导墙,采用现浇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浇筑;导墙深度一般为1.2~1.5m,其顶面略高于地面10~15cm,以防止地表水流入导沟。在使用时,泥浆材料通常由膨润土、水、化学处理剂和一些惰性物质组成。泥浆的作用是在槽壁上形成不透水的泥皮,从而使泥浆的静水压力有效地作用在槽壁上,防止地下水的渗水和槽壁的剥落,保持壁面的稳定。
由于现浇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浇筑时,会造成混凝土使用过量,导致槽壁过厚,影响施工质量,因此需要对连续墙泥水输出至外部,泥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环境,同时增加了完工后废弃泥的处理工作量,提高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泥水分离系统,能够实现水和泥的达标排放,同时减少完工后废弃泥的处理量,可以大大降低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下连续墙泥水分离系统,包括支撑座、筒体、接料斗和输送机构;筒体通过转动机构设置于支撑座上,接料斗设置于筒体的输出端,输送机构位于接料斗的正下方且与接料斗之间设置有将水分离的间隙;通过该连续墙泥水分离系统能够将墙泥水分离,能够实现水和泥的达标排放,同时减少完工后废弃泥的处理量,可以大大降低施工成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接料斗整体为漏斗状;接料斗的上部开口大于接料斗的下部开口;以便于更好的将墙泥水向下流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输送机构包括支撑框、输送带和隔板;输送带设置于支撑框的内侧;隔板等间距设置于输送带上;输送带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隔板能够带动分离完成的泥输送至暂存箱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隔板为橡胶材质,以便于与接料斗的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转动机构包括安装座、滚轮、齿条、齿轮和电机;安装座设置于支撑座的上部,滚轮通过转轴设置于安装座上,齿条设置于筒体的外圈,齿轮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且与齿条啮合;滚轮在支撑筒体的同时能够方便筒体的旋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滚轮设置有两组,以便于更好的支撑筒体;通过齿条和齿轮配合以便于筒体的旋转,同时通过齿轮和齿条的配合方式能够提高稳定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筒体的输入端还设置有进料板,进料板能够提高墙泥水的进入筒体的效率。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泥水通过筒体的输入端进入筒体内,转动机构带动筒体的旋转并将墙泥水旋转至筒体的输出端进入接料斗内,由于接料斗与输送机构之间设置有间隙进而水通过间隙流出,同时水通过接水箱进行收集,泥通过输送机构输送至外部;通过该连续墙泥水分离系统能够将墙泥水分离,能够实现水和泥的达标排放,同时减少完工后废弃泥的处理量,可以大大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接料斗与输送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支撑座;2、筒体;3、接料斗;4、输送机构;5、转动机构;6、进料板;41、支撑框;42、输送带;43、隔板;51、安装座;52、滚轮;53、齿条;54、齿轮;55、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泥水分离系统,包括支撑座1、筒体2、接料斗3和输送机构4;所述筒体2通过转动机构5设置于所述支撑座1上,所述接料斗3设置于所述筒体2的输出端,所述输送机构4位于所述接料斗3的正下方且与所述接料斗3之间设置有将水分离的间隙;在使用时,墙泥水通过所述筒体2的输入端进入筒体2内,所述转动机构5带动所述筒体2的旋转并将墙泥水旋转至筒体2的输出端进入接料斗3内,由于所述接料斗3与输送机构4之间设置有间隙进而水通过间隙流出,同时水通过接水箱进行收集,泥通过输送机构4输送至外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筒体2通过离心作用将泥和水能够充分分离;通过该连续墙泥水分离系统能够将墙泥水分离,能够实现水和泥的达标排放,同时减少完工后废弃泥(浆)的处理量,可以大大降低施工成本。
所述接料斗3整体为漏斗状;所述接料斗3的上部开口大于所述接料斗3的下部开口;以便于更好的将墙泥水向下流动。
所述输送机构4包括支撑框41、输送带42和隔板43;所述输送带42设置于所述支撑框41的内侧;所述隔板43等间距设置于所述输送带42上;在使用时,所述输送带42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然后所述隔板43能够带动分离完成的泥输送至暂存箱内;所述隔板43为橡胶材质,以便于与所述接料斗3的配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5包括安装座51、滚轮52、齿条53、齿轮54和电机55;所述安装座51设置于所述支撑座1的上部,所述滚轮52通过转轴设置于所述安装座51上,所述齿条53设置于所述筒体2的外圈,所述齿轮54与所述电机55的输出端连接且与所述齿条53啮合;在使用时,所述电机55正转带动所述齿轮54旋转,此时所述齿轮54与所述齿条53啮合进而实现所述筒体2的旋转;然后墙泥水进入接料斗3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52在支撑筒体2的同时能够方便所述筒体2的旋转;所述滚轮52设置有两组,以便于更好的支撑筒体2;通过齿条53和齿轮54配合以便于所述筒体2的旋转,同时通过齿轮54和齿条53的配合方式能够提高稳定性。
所述筒体2的输入端还设置有进料板6,所述进料板6能够提高墙泥水的进入筒体2的效率;所述进料板6与所述筒体2设置有倾斜角度,倾斜角度为10-20度,防止墙泥水流出筒体2内。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上”、“下”、“外侧”“内侧”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位置上的相对关系,而不必给予定性。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地下连续墙泥水分离系统,包括支撑座、筒体、接料斗和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筒体通过转动机构设置于支撑座上,接料斗设置于筒体的输出端,输送机构位于接料斗的正下方且与接料斗之间设置有将水分离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泥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接料斗整体为漏斗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连续墙泥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接料斗的上部开口大于接料斗的下部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泥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输送机构包括支撑框、输送带和隔板;输送带设置于支撑框的内侧;隔板等间距设置于输送带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连续墙泥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隔板为橡胶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泥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转动机构包括安装座、滚轮、齿条、齿轮和电机;安装座设置于支撑座的上部,滚轮通过转轴设置于安装座上,齿条设置于筒体的外圈,齿轮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且与齿条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地下连续墙泥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筒体的输入端还设置有进料板。
CN202320594125.6U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地下连续墙泥水分离系统 Active CN2193419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4125.6U CN219341994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地下连续墙泥水分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4125.6U CN219341994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地下连续墙泥水分离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41994U true CN219341994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04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94125.6U Active CN219341994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地下连续墙泥水分离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419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14649A (zh) 一种河道淤泥处理用泥水分离装置
CN219341994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泥水分离系统
CN105999783B (zh) 刮泥机
CN112645552A (zh) 一种淤泥治理用可双向送料的淤泥固化装置
CN211538184U (zh) 一种具有循环利用废水装置的砂石分离机
CN209849525U (zh) 一种用于环保固废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
CN210885588U (zh) 一种工业尾水环保治理系统
KR101530166B1 (ko) 원형침전지용 스크류타입의 슬러지 수집배출장치
CN213112874U (zh) 一种矿井水井下净化装置
CN108911381A (zh) 雨水净化装置
CN213231819U (zh) 一种处理效率高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1706010U (zh) 一种砂水分离器
CN212506219U (zh) 一种用于地基处理的排水装置
CN211706136U (zh) 一种含油污泥砂资源化利用固液分离装置
CN210117297U (zh) 一种高效污泥处理用沉淀池
CN212018211U (zh) 一种用于旋挖钻孔泥浆分离的设备
CN212974403U (zh) 一种可对固液进行分离处理的市政污水处理机构
CN211946753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浓缩机
CN217780918U (zh) 一种基于工地泥浆水的竖式智能清浊去污一体机
CN218608440U (zh) 一种市政污水排污过滤装置
CN213171988U (zh) 一种有利于稳定输送的用于含油污泥的送料装置
CN217352670U (zh) 一种水利水电施工用淤泥清理装置
CN210331770U (zh) 一种矿浆固液分离装置
CN115448499B (zh) 一种井下工作面水仓
CN217148688U (zh) 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