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39177U - 交通工具 - Google Patents

交通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39177U
CN219339177U CN202320024879.8U CN202320024879U CN219339177U CN 219339177 U CN219339177 U CN 219339177U CN 202320024879 U CN202320024879 U CN 202320024879U CN 219339177 U CN219339177 U CN 219339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ain
floor
flow channel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2487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辉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2487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39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39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391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交通工具,该交通工具包括地板和电池包,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及至少一个电池组,所述电池箱体与所述地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地板围合构成空腔,所述电池组容置于所述空腔中,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每个所述电池设有防爆阀,所述防爆阀设于所述电池远离所述地板的一侧;其中,所述地板内设有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流道,所述地板与每个所述电池远离所述防爆阀的一侧接触。如此设置,取代传统的CTP成组技术,充分利用传统方案中地板与电池包上盖之间的纵向空间,提升电池系统的电量,提高成组效率。

Description

交通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的持续发展以及碳达峰的逐渐临近,人们对电池包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成为电池包的重点发展方向。电池作为核心部件,其能量密度及散热效果分别决定着交通工具的续航历程及性能,交通工具包括汽车、高铁、飞机、轮船、电动自行车等。在交通工具运行和充放电过程中,电池温度过高影响电池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需要保障电池在适宜的温度范围下进行工作。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将液冷系统,单独地设置在电池箱体内部,这种方案一方面增加了电池包的重量,另一方面也占用了整个交通工具的纵向空间,纵向空间占用过多不仅降低了电池的安装体积从而降低了能量密度,而且还会导致乘员舱内纵向空间过小影响乘坐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通工具,用以降低电池包对整个交通工具的纵向空间占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通工具,包括:
地板;
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及至少一个电池组,所述电池箱体与所述地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地板围合构成空腔,所述电池组容置于所述空腔中,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每个所述电池设有防爆阀,所述防爆阀设于所述电池远离所述地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地板内设有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流道,所述地板与每个所述电池远离所述防爆阀的一侧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地板包括盖板,所述电池箱体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盖板围合构成空腔,所述冷却流道设于所述盖板内,所述盖板与每个所述电池远离所述防爆阀的一侧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流道包括第一主流道、至少两条第二主流道及至少一条第一支流道,所述至少两条第二主流道与所述第一主流道相对且间隔布置;
其中,每条所述第二主流道通过至少一条所述第一支流道与所述第一主流道流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流道、所述至少两条第一支流道及所述至少两条第二主流道围合构成主冷却区域,所述主冷却区域中设有第三主流道及第二支流道,所述第三主流道位于所述至少两条第二主流道与所述第一主流道之间;
其中,至少两条所述第二主流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箱体具有第一方向以及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至少一条所述第一支流道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主流道、第二主流道及第三主流道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至少两条第二主流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并联至所述第三主流道。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流道还包括迂回流道,所述迂回流道设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二主流道之间,所述迂回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流道连通,所述迂回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主流道连通。
进一步的,至少一条所述第二支流道弯折延伸,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主流道与所述第三主流道的间距为L1,弯折延伸的所述第二支流道的总长度为L2,满足L2≥3L1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电池沿所述第一方向堆叠构成相应一个所述电池组,至少一个所述电池组沿第二方向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流道在所述盖板的内部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包括极柱,所述极柱与所述防爆阀设于所述电池的同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供一种交通工具,该交通工具包括地板和电池包,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及至少一个电池组,电池箱体与地板固定连接并且电池箱体与地板围合构成空腔,电池组容置于空腔中,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每个电池设有防爆阀,防爆阀设于电池远离地板的一侧;其中,地板内设有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流道,地板与每个电池远离防爆阀的一侧接触。如此设置,取代传统的CTP成组技术,充分利用传统方案中地板与电池包上盖之间的纵向空间,提升电池系统的电量,提高成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分解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分解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流道与盖板的集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流道的主冷却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流道的去除主冷却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部件标识如下:
1、电池包;11、电池箱体;12、盖板;13、电池组;131、电池;14、冷却流道;141、第一主流道;142、第二主流道;143、第一支流道;144、第三主流道;145、第二支流道;146、迂回流道;A、主冷却区域;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提到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垂直”、“沿第一方向”、“沿第二方向”考虑到生产制造的误差影响,允许在误差上下10%以内的偏移,因此,“垂直”实际指的是相交的两者夹角范围在81度~99度内均满足要求,“沿第一方向”实际指的是与第一方向的夹角在0度到10度内均满足条件,“沿第二方向”实际指的是与第二方向的夹角在0度到10度内均满足条件。
如图1-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通工具,该交通工具包括地板和电池包1,该电池包1包括电池箱体11及至少一个电池组13,电池箱体11与地板固定连接,并且电池箱体11与地板围合构成空腔112,电池组13容置于空腔112中,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每个电池都设有防爆阀,该防爆阀设于电池远离地板的一侧;其中,地板内设有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流道14,地板与每个电池远离防爆阀的一侧接触,如此设置,取代传统的CTP成组技术,充分利用传统方案中地板与盖板之间的纵向空间,提升电池系统的电量,提高成组效率。
需要提到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交通工具包括但不限于汽车、高铁、飞机、轮船、电动自行车等可以通过电池包将电能转化为动能进行驱动的交通工具。
具体地,地板包括盖板12,电池箱体11与盖板12固定连接,并与盖板12围合构成空腔112,冷却流道14设于盖板12内,盖板12与每个电池远离防爆阀的一侧接触。
需要提到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电池也可以理解为单个电芯,当盖板12与每个所述电池面向盖板12的一侧全部接触时,电池的极柱和防爆阀都设置都电池面向电池箱体11底壁的一侧,这样电池面向盖板12的一侧与盖板的接触面积大,散热效率高;当盖板12与每个所述电池面向盖板12的一侧部分接触时,极柱设于电池面向盖板12的一侧,防爆阀设于电池面向电池箱体11底壁的一侧,优选电池的极柱可以与防爆阀同侧设置。
具体的,电池131箱体11具有第一方向X、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其中,第一方向X为电池131箱体11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Y为电池131箱体11的宽度方向,第三方向为电池131箱体11的高度方向。
盖板12为板状件,冷却流道14在盖板12的内部延伸。冷却流道14可以是固定连接至盖板12的一表面,且布满整个盖板12的表面。当然也可以是通过注塑工艺在盖板12的内部形成多条管路,使得该冷却流道14与盖板12一体成型,可以减少材料的购买成本。
电池131箱体11与盖板12围合构成空腔,且该空腔设有多个格子,以使得电池组13倒装式容置于格子内,如此能够提升电池包1的空间利用率,提升了整包电量,更加轻量化,提高整包能量密度。
多个电池131沿第一方向X堆叠构成相应一个电池组13,至少一个电池组13沿第二方向Y排列,以部分或者完全填充电池包1的空腔。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倒装(防爆阀朝下)的方式将电池131安装在空腔内,能够避免电池131失控,电池防爆阀朝下,以提高电池包1的安全性能,对乘客舱乘客更加负责。
如图5-图7所示,冷却流道14包括第一主流道141、至少两条第二主流道142及至少一条第一支流道143,至少两条第二主流道142与第一主流道141相对且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条第二主流道142通过至少一条第一支流道143与第一主流道141流体连通。第一主流道141、至少两条第一支流道143及至少两条第二主流道142围合构成主冷却区域A。
至少一条第一支流道143沿第一方向X延伸。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流道143也可以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来回弯折延伸,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冷却区域A中设有第三主流道144及第二支流道145。
第三主流道144位于至少两条第二主流道142与第一主流道141之间。第一主流道141、第二主流道142及第三主流道144沿第二方向Y延伸。其中,至少两条第二主流道142在第二方向Y上依次间隔设置,如此,能够使得第一主流道141与第二主流道142、第三主流道144实现流体连通,从而增加冷却液在冷却流道14的流体时长,以对电池组13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每条第二主流道142通过至少一条第二支流道145与第三主流道144流体连通。
至少一条第二支流道145弯折延伸,该第二支流道145弯折延伸的图案可以为多个连续的U形、S形、W形,以增大冷却流道14的冷却面积,从而更好地为电池组13散热。至少一条第二支流道145沿第一方向X延伸,也就是说,第二支流道145与第一支流道143平行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流道145也可以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来回弯折延伸,具体地,在第一方向X上第二主流道142与第三主流道144的间距为L1,弯折延伸的第二支流道145的总长度为L2,满足L2≥3L1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流道14还包括迂回流道146,迂回流道146设于在第二方向Y上两两相邻的第二主流道142之间,迂回流道146的一端与第二主流道142连通,迂回流道146的另一端与第三主流道144连通。该迂回流道146通过第二主流道142与第三主流道144流体连通,进一步地增加冷却液在冷却流道14的流体时长,对电池组13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以防止电池131热失控,电池防爆阀朝下,对乘客舱乘客更加安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以汽车为例,通过取消了传统方案里面电池包的盖板与地板的间隙约10~15mm的纵向(即第三方向)空间,以及取消了整车地板的约5mm的纵向(即第三方向)空间,可以使得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或整包能量能提高12%以上。并且,相比传统CTP正装或倒装、CTC正装,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组倒置(防爆阀朝下设置)以及顶部冷却流道集成在盖板与地板的方案,可以降低整包与整车材料成本,将低整车能耗,提升能量密度,提升续航里程。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池包及交通工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板;
电池包(1),包括电池箱体(11)及至少一个电池组(13),所述电池箱体(11)与所述地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地板围合构成空腔(112),所述电池组(13)容置于所述空腔(112)中,所述电池组(13)包括多个电池,每个所述电池设有防爆阀,所述防爆阀设于所述电池远离所述地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地板内设有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流道(14),所述地板与每个所述电池远离所述防爆阀的一侧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包括盖板(12),所述电池箱体(11)与所述盖板(12)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盖板(12)围合构成空腔(112),所述冷却流道(14)设于所述盖板(12)内,所述盖板(12)与每个所述电池远离所述防爆阀的一侧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14)包括第一主流道(141)、至少两条第二主流道(142)及至少一条第一支流道(143),所述至少两条第二主流道(142)与所述第一主流道(141)相对且间隔布置;
其中,每条所述第二主流道(142)通过至少一条所述第一支流道(143)与所述第一主流道(141)流体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流道(141)、所述至少两条第一支流道(143)及所述至少两条第二主流道(142)围合构成主冷却区域(A),所述主冷却区域(A)中设有第三主流道(144)及第二支流道(145),所述第三主流道(144)位于所述至少两条第二主流道(142)与所述第一主流道(141)之间;
其中,每条所述第二主流道(142)通过至少一条所述第二支流道(145)与所述第三主流道(144)流体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11)具有第一方向(X)以及与所述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至少一条所述第一支流道(143)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所述第一主流道(141)、第二主流道(142)及第三主流道(144)沿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
其中,至少两条所述第二主流道(142)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依次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14)还包括迂回流道(146),所述迂回流道(146)设于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二主流道(142)之间,所述迂回流道(14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流道(142)连通,所述迂回流道(14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主流道(144)连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所述第二支流道(145)弯折延伸,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所述第二主流道(142)与所述第三主流道(144)的间距为L1,弯折延伸的所述第二支流道(145)的总长度为L2,满足L2≥3 L1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池(131)沿所述第一方向(X)堆叠构成相应一个所述电池组(13),至少一个所述电池组(13)沿所述第二方向(Y)排列。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14)在所述盖板(12)的内部延伸。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极柱,所述极柱与所述防爆阀设于所述电池的同侧。
CN202320024879.8U 2023-01-04 2023-01-04 交通工具 Active CN219339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24879.8U CN219339177U (zh) 2023-01-04 2023-01-04 交通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24879.8U CN219339177U (zh) 2023-01-04 2023-01-04 交通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39177U true CN219339177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10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24879.8U Active CN219339177U (zh) 2023-01-04 2023-01-04 交通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391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10155B2 (ja) 動力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気自動車
CN216793801U (zh) 固定梁、电池包及车辆
CN219339177U (zh) 交通工具
CN101714664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的镍氢电池组散热装置
CN209904868U (zh) 电动车辆
CN216980733U (zh) 电池包组件及车辆
CN217009315U (zh) 一种电池包和车辆
CN210956752U (zh) 一种带冷却液流通道的动力电池框架结构
CN219739173U (zh) 一种大圆柱电池包箱体结构
CN220065918U (zh) 电池包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8586088U (zh)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15911476U (zh) 电池模组冷却结构、电池包和车辆
CN116031526A (zh) 一种电池包和车辆
CN220382160U (zh) 电芯托板、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19203363U (zh) 一种电池包箱体及电池包
CN219739046U (zh) 一种一体式电池模组
CN217009313U (zh) 一种电池包和车辆
CN219759686U (zh) 一种蓄电池加胶用辅助垫片
CN220569748U (zh) 冷板组件、冷却系统、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9642924U (zh) 电池托盘、电池包和车辆
CN219553768U (zh) 一种ctp电池包箱体结构
CN220341314U (zh) 电池液冷装置和电池包
CN220199416U (zh) 车架电池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8586077U (zh) 一种电池用侧面冷却模块
CN220382196U (zh) 电池包的侧框板、边框、下箱体及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7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