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34968U - 筛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筛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34968U
CN219334968U CN202320439541.9U CN202320439541U CN219334968U CN 219334968 U CN219334968 U CN 219334968U CN 202320439541 U CN202320439541 U CN 202320439541U CN 219334968 U CN219334968 U CN 219334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conical surface
air
air inlet
guid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3954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中洲
白学会
徐振浩
刘云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snac Co Ltd
Qingdao Mesnac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snac Co Ltd
Qingdao Mesnac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snac Co Ltd, Qingdao Mesnac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sna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3954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34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34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349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Combined Means For Separation Of Soli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筛料装置,包括:壳体组件、第一导料结构和第二导料结构,壳体组件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壳体组件上还设有出料口,其中,出料口位于进料口的下方;第一导料结构设置在壳体组件内并位于进料口的下方,第一导料结构靠近进料口的一端具有锥顶端朝上设置的第一锥面,其中,第一锥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吹风孔,第一导料结构的底部设有进风孔,进风孔分别与多个第一吹风孔连通;第二导料结构设置在壳体组件内并位于第一导料结构的下方,其中,第二导料结构靠近出料口的一端具有锥顶端朝下设置的第二锥面,以使第一导料结构上滑下的物料沿第二锥面向下滑动。本实用新型的筛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筛料装置的筛料质量和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筛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颗粒除尘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筛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散料处理行业,各种粒料在输送过程中,由于物料受压、摩擦、受热、冲击等原因会产生物料破碎、塑化而形成了碎颗粒、细粉或拉丝等污染物,该类污染物会影响产品的品质。筛料结构作为该除尘装置的核心零部件,直接决定了该除尘装置的除尘效率。
目前的筛料装置无法在筛料结构的周向上形成360°筛料,筛料不均,造成筛料质量和效率相对偏低,且在筛料装置的导料结构上的成型切口加工困难,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筛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筛料装置的筛料质量和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筛料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壳体组件上还设有出料口,其中,出料口位于进料口的下方;第一导料结构,第一导料结构设置在壳体组件内并位于进料口的下方,第一导料结构靠近进料口的一端具有锥顶端朝上设置的第一锥面,以使进料口进入的物料沿第一锥面滑落,其中,第一锥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吹风孔,第一导料结构的底部设有进风孔,进风孔分别与多个第一吹风孔连通,以使进风孔内进入的风从各个第一吹风孔吹向第一锥面上的物料;第二导料结构,第二导料结构设置在壳体组件内并位于第一导料结构的下方,其中,第二导料结构靠近出料口的一端具有锥顶端朝下设置的第二锥面,以使第一导料结构上滑下的物料沿第二锥面向下滑动。
进一步地,第二导料结构的中心线与第一导料结构的中心线重合,且第二导料结构在沿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一导料结构的投影面积。
进一步地,第二锥面的中心设有漏料孔,漏料孔与出料口位置对应的设置,以使物料沿第二锥面滑落至漏料孔并从漏料孔滑落至出料口。
进一步地,筛料装置还包括:进风管组件,进风管组件设置在第一导料结构的底部,其中,进风管组件的一端穿过漏料孔与进风孔连接,进风管组件的另一端朝向壳体组件的外侧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进风管组件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其中,第一管段竖直设置在壳体组件的中心并与进风孔连接,第二管段为弧形结构,第二管段的一端与第一管段连接,第二管段的另一端与第三管段连接,第三管段水平设置在壳体组件上且第三管段的一端与第二管段连接,第三管段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组件的外侧。
进一步地,筛料装置还包括:
出料管组件,出料管组件竖直设置在第二导料结构的底部,其中,出料管组件的一端与漏料孔连接,出料管组件的另一端朝与出料口连接,第一管段穿设在出料管组件内。
进一步地,第一导料结构设置在壳体组件的中心,并与壳体组件的侧壁间隔地设置,以在第一导料结构和壳体组件的侧壁之间形成环形的落料空间。
进一步地,进风孔设置在第一导料结构底部的中心。
进一步地,第二锥面上设有多个第二吹风孔,壳体组件上还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位于第二锥面的下方,进风口与第二吹风孔连通,以通过第二吹风孔向第二锥面上的物料进行吹风。
进一步地,位于进料口和第一导料结构之间的壳体组件上还设有排风口。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筛料装置主要用于筛选颗粒物料中的微小杂质,筛料装置包括:壳体组件、第一导料结构和第二导料结构,壳体组件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壳体组件上还设有出料口,其中,出料口位于进料口的下方,以使物料在重力作用下从上方的进料口进,从下方的出料口出,无需单独设置动力装置;第一导料结构设置在壳体组件内并位于进料口的下方,第一导料结构靠近进料口的一端具有锥顶端朝上设置的第一锥面,以使进料口进入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沿第一锥面自由滑落,其中,第一锥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吹风孔,多个第一吹风孔环绕第一锥面设置,第一导料结构的底部设有进风孔,进风孔分别与多个第一吹风孔连通,以使进风孔内进入的风从各个第一吹风孔吹向第一锥面上的物料,从而将第一锥面上的微小杂质或尘土吹离第一锥面;第二导料结构设置在壳体组件内并位于第一导料结构的下方,其中,第二导料结构靠近出料口的一端具有锥顶端朝下设置的第二锥面,以使第一导料结构上滑下的物料沿第二锥面向下滑动,最终在出料口出收集起来。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筛料装置的实施例剖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筛料装置的实施例的一侧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筛料装置的第一导料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组件;11、进料口;12、出料口;13、进风口;14、排风口;15、上检修门;16、下检修门;20、第一导料结构;21、第一锥面;211、第一吹风孔;212、进风孔;22、过渡面;23、第三锥面;30、第二导料结构;31、第二锥面;311、漏料孔;312、第二吹风孔;40、进风管组件;41、第一管段;42、第二管段;43、第三管段;50、出料管组件;60、导风板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筛料装置的筛料质量和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筛料装置。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筛料装置主要用于筛选颗粒物料中的微小杂质,筛料装置包括:壳体组件10、第一导料结构20和第二导料结构30,壳体组件10的顶部设有进料口11,壳体组件10上还设有出料口12,其中,出料口12位于进料口11的下方,以使物料在重力作用下从上方的进料口11进,从下方的出料口12出,无需单独设置动力装置;第一导料结构20设置在壳体组件10内并位于进料口11的下方,第一导料结构20靠近进料口11的一端具有锥顶端朝上设置的第一锥面21,以使进料口11进入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沿第一锥面21自由滑落,其中,第一锥面21上设有多个第一吹风孔211,多个第一吹风孔211环绕第一锥面21设置,第一导料结构20的底部设有进风孔212,进风孔212分别与多个第一吹风孔211连通,以使进风孔212内进入的风从各个第一吹风孔211吹向第一锥面21上的物料,从而将第一锥面21上的微小杂质或尘土吹离第一锥面21;第二导料结构30设置在壳体组件10内并位于第一导料结构20的下方,其中,第二导料结构30靠近出料口12的一端具有锥顶端朝下设置的第二锥面31,以使第一导料结构20上滑下的物料沿第二锥面31向下滑动,最终在出料口12出收集起来。
优选的,出料口12设置在壳体组件10的正下方,进料口11设置在壳体组件10的正上方,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均位于壳体组件10的中心线位置,且相对设置。
优选的,第一锥面21的锥顶位于进料口11的中心线上,这样能够使进料口11进来的物料均匀地散落在第一锥面21上。
优选的,第一吹风孔211为条形孔,类似于百叶窗状的切口,第一吹风孔211水平设置或向下倾斜设置,以能够使第一吹风孔211出来的风沿水平方向或倾斜向下吹出,该第一吹风孔211的设置能够避免物料直接落入到该吹风孔内,同时起到将杂质与颗粒物料分离的作用,此外,条形孔的宽度要小于正常物料颗粒的直径,以避免正常的物料颗粒从第一吹风孔211进入到第一导料结构20内部。
第二导料结构30的中心线与第一导料结构20的中心线重合,且第二导料结构30在沿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一导料结构20的投影面积,这样能够确保第一导料结构20上沿第一锥面21滑落的物料能够落入到第二导料结构30内,并经第二导料结构30的第二锥面31最终汇聚到出料口12进行收集。
根据一种实施例,第一导料结构20与壳体组件10之间间隔地设置,第二导料结构30与壳体组件10的内壁之间采用贴合设置,以防止物料从第二导料结构30和壳体组件10之间漏下。
第二锥面31的中心设有漏料孔311,漏料孔311与出料口12位置对应的设置,以使物料沿第二锥面31滑落至漏料孔311并从漏料孔311滑落至出料口12。
根据一种实施例,进风孔212、漏料孔311和出料口12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且中心线重合,其中,进风孔212的直径小于漏料孔311的直径。
筛料装置还包括:进风管组件40,进风管组件40设置在第一导料结构20的底部,其中,进风管组件40的一端穿过漏料孔311与进风孔212连接,进风管组件40的另一端朝向壳体组件10的外侧延伸设置。进风管组件40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管段41、第二管段42和第三管段43,第一管段41、第二管段42和第三管段43采用一体设置,或为了方便加工单独加工完成后,焊接连接在一起,其中,第一管段41竖直设置在壳体组件10的中心并与进风孔212连接,第二管段42为弧形结构,第二管段42的一端与第一管段41连接,第二管段42的另一端与第三管段43连接,第三管段43水平设置在壳体组件10上且第三管段43的一端与第二管段42连接,第三管段43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组件10的外侧,还可以延伸至壳体组件10上,在壳体组件10上在开一个安装孔与外界连通。
筛料装置还包括出料管组件50,出料管组件50竖直设置在第二导料结构30的底部,其中,出料管组件50的一端与漏料孔311连接,出料管组件50的另一端朝与出料口12连接,如图1所示,第一管段41穿设在出料管组件50内,第一管段41的直径小于出料管组件50的直径,出料管组件50位于壳体组件10的正中心,顶端对接漏料孔311,底端对接出料口12,出料口12的直径小于漏料孔311的直径,第二锥面31内的物料沿着漏料孔311与第一管段41之间的缝隙进入出料管组件50。
第一导料结构20设置在壳体组件10的中心,并与壳体组件10的侧壁间隔地设置,以在第一导料结构20和壳体组件10的侧壁之间形成环形的落料空间。第一导料结构20和壳体组件10均采用正多边形结构,保证同一高度周向的各个位置之间的间距基本一致,根据一种实施例,第一导料结构20和壳体组件10均采用八边形结构,更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一导料结构20包括从上而下设置地第一锥面21、过渡面22和第三锥面23,过渡面22与壳体组件10平行地设置,第三锥面23采用倒锥形面,
进风孔212设置在第一导料结构20底部的中心,第一导料结构20位于壳体组件10的中心,从上到下,进料口11、第一导料结构20、第二导料结构30、第一管段41和出料管组件50均位于壳体组件10的中心位置。
第二锥面31上设有多个第二吹风孔312,壳体组件10上还设有进风口13,进风口13位于第二锥面31的下方,进风口13与第二吹风孔312连通,以通过第二吹风孔312向第二锥面31上的物料进行吹风。位于进料口11和第一导料结构20之间的壳体组件10上还设有排风口14。筛料装置还包括导风板组件60,导风板组件60倾斜地设置在第二导料结构30下方的壳体组件10上,以将进风口13内进来的风导向第二锥面31,其中,导风板组件60靠近进风口13的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导风板组件60远离进风口13一端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筛料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风速来对颗粒物料进行筛选,具体筛选过程如下:
壳体组件10的下方设置进风口13,鼓风机通过进风口13向壳体组件10内吹风,风进入壳体组件10内后在导风板组件60的作用下向上吹,首先经过第二锥面31上的第二吹风孔312,第二吹风孔312水平设置,用于将第二锥面31上物料内的微小杂质吹起,从而与正常颗粒分离,然后风在经过过渡面22与壳体组件10之间形成的文丘里区域的落料空间,此处风从下往上吹,物料从上往下落,风能够将物料中微小的杂质向上吹起,是杂质最终从排风口14被吹出。此外,还单独设置了一路筛料路径,风从进风管组件40内吹入进风管组件40,经过进风孔212后进入第一导料结构20内,然后从第一吹风孔211吹向第一锥面21,将第一锥面21上物料内的杂质吹起,也最终从排风口14排出。
第一导料结构20与第一锥面21相对的一端设有倒锥形面,进风孔212设置在倒锥形面的锥顶。
根据一种实施例,为了确保物料在第一锥面21的周向上均匀的滑落,本实施例中将第一锥面21和倒锥形面设置为圆锥面,从而确保物料沿着圆锥面均匀滑落。
根据另一种实施例,为了方便第一导料结构20加工,本实施例中将第一锥面21和倒锥形面设置为多棱锥面,如图3可以看出第一锥面21和倒锥形面均由多个板依次拼接而成,图3中的第一锥面21由多个三角形板依次拼接形成多棱锥面。
此外,第一锥面21和倒锥形面之间设有过渡面22,过渡面22的一端与第一锥面21连接,过渡面22的另一端与倒锥形面连接,过渡面22为环形面,过渡面22的形状结构域第一锥面21和倒锥形面匹配,根据一种实施例,过渡面22为八棱柱面,第一锥面21和倒锥形面均为八棱锥面。
本实用新型的筛料装置的壳体组件10内形成了三个筛选区,其中,第一导料结构20的第一锥面21为一个筛选区、第二导料结构30的第二锥面31为一个筛选区,过渡面22与壳体组件10的侧壁之间形成文丘里筛选区,其中,上述三个筛选区均能够实现360°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筛料装置的第一锥面21上的第一吹风孔211为百叶窗状的切口,以及第二锥面31上的第二吹风孔312为百叶窗状的切口,使得加工更简单。
壳体组件10的外形为多棱柱结构。第一导料结构20和/或第二导料结构30均由多个板拼接而成的多面体结构。且与壳体组件10相配合局部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筛料装置的壳体组件10为多边形截面的宝塔形外壳,外壳上配备有透明或半透明的第一检修门和第二检修门。
本实用新型的筛料装置沿排风方向可变截面面积的除尘罩体,除尘罩体设置在进料口11与第一导料结构20之间的壳体组件10上并与排风口14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宝塔形粒料除尘筛料装置,包括进料口11组件、变截面除尘罩、第一导料结构20、第二导料结构30、多边形截面的壳体组件10、进风口13组件、上检修门15和下检修门16组成。
进料口11组件包括进口接管、运动接管和上下调整机构,进口接管包括与上方设备连接的法兰、物料入口管体和与除尘罩连接的法兰。运动接管包括螺纹连接座和运动管体,二者为相互配合关系。上下调整机构包括调整执行机构、螺杆安装座、调节螺杆和螺母。
如图1和图2所示,变截面除尘罩包括与多边形截面的壳体组件10相连接的下法兰、多边形截面的宝塔形挡风板、带有变截面的除尘蜗壳、上检修口、加强筋、连接入口装置的法兰、变径接管和连接除尘管道的法兰。
第一导料结构20设置在壳体组件10的中心,并与壳体组件10的侧壁间隔地设置,以使第一导料结构20和壳体组件10的侧壁之间形成环形的落料空间,本实用新型的筛料装置,在壳体组件10的一侧还设有进风口13,进风口13位于第一导料结构20的下方,进风口13进来的风从第一导料结构20的四周向上吹送,当风经过过渡面22与壳体组件10之间的落料空间时,会将物料中微小的杂质进一步吹起,并最终从排风口14吹出,实现二次筛料。
本实用新型为了将第一导料结构20固定在壳体组件10的中心,在第一导料结构20的四周均布设置了多个连接板,多个连接板竖直设置,连接板分别与壳体组件10的侧壁和第一导料结构20的过渡面22连接,连接板上具有吊装孔,方便吊装,多个连接板具有自动定心功能,确保第一导料结构20位于壳体组件10正中心。
本实用新型的筛料装置具体筛料过程如下:
1)物料经过进料口11进入进料口11组件,在重力的作用下到达第一导料结构20的第一锥面21进行第一次清洗;
2)清洗后的物料继续滑落到达过渡面22与壳体组件10之间的文丘里区域进行二次清洗;
3)在通过第二导料结构30的第二锥面31进行第三次清洗,清洗完毕的物料通过出料口12进入下游设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创新地设计了360°上下两层导料结构和过渡面22与壳体组件10之间形成的文丘里筛选区组合,在第一锥面21上实现了物料的首次清洗,在过渡面22与壳体组件10之间的文丘里区域进行二次清洗,在第二导料结构30的第二锥面31进行第三次清洗,提升了清洗效率。实现了全方位清洗的同时,也简化了清洗锥上百叶窗状的切口和锥体成型的加工难度,降低了加工成本,也提升了加工效率。
变截面除尘罩上多边形截面的宝塔形挡风板和变截面的除尘蜗壳的配合实现了除尘罩内环向吸力的均匀,提升了环向污染物的收集和排出。
进料口11组件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其中运动接管的运动导向使用与入口管体的配合实现,通过上下调整机构调整运动接管与第一钻石状凸面清洗锥之间间隙,可调整设备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性能。调整过程中可通过上检修门15随时观察,整个结构内部无易脱落的紧固件,更安全可靠。
壳体组件10上的空洞配合多个透明或半透明下检修门16的使用,设备运行过程中可以方便查看内部的运行状况,并方便了设备的清理和维护。下方的带倾角的导风板组件60可实现第二导料结构30环向上的均匀风速,进一步提升了物料的清洗效果,还实现了内部可能累积的污染物在下进风口13处的堆积,方便了污染物的清理。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10除了八边形结构外,还可采用其他数量的多边形结构的壳体。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10),所述壳体组件(10)的顶部设有进料口(11),所述壳体组件(10)上还设有出料口(12),其中,所述出料口(12)位于所述进料口(11)的下方;
第一导料结构(20),所述第一导料结构(20)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0)内并位于所述进料口(11)的下方,所述第一导料结构(20)靠近所述进料口(11)的一端具有锥顶端朝上设置的第一锥面(21),以使所述进料口(11)进入的物料沿所述第一锥面(21)滑落,其中,所述第一锥面(21)上设有多个第一吹风孔(211),所述第一导料结构(20)的底部设有进风孔(212),所述进风孔(212)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吹风孔(211)连通,以使所述进风孔(212)内进入的风从各个所述第一吹风孔(211)吹向所述第一锥面(21)上的物料;
第二导料结构(30),所述第二导料结构(30)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0)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导料结构(20)的下方,其中,所述第二导料结构(30)靠近所述出料口(12)的一端具有锥顶端朝下设置的第二锥面(31),以使所述第一导料结构(20)上滑下的物料沿所述第二锥面(31)向下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0)的外形为多棱柱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料结构(20)和/或所述第二导料结构(30)均由多个板拼接而成的多面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料结构(30)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导料结构(20)的中心线重合,且所述第二导料结构(30)在沿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导料结构(20)的投影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面(31)的中心设有漏料孔(311),所述漏料孔(311)与所述出料口(12)位置对应的设置,以使所述物料沿所述第二锥面(31)滑落至所述漏料孔(311)并从所述漏料孔(311)滑落至所述出料口(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料装置还包括:
进风管组件(40),所述进风管组件(40)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料结构(20)的底部,其中,所述进风管组件(40)的一端穿过所述漏料孔(311)与所述进风孔(212)连接,所述进风管组件(40)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壳体组件(10)的外侧延伸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组件(40)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管段(41)、第二管段(42)和第三管段(43),其中,所述第一管段(41)竖直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0)的中心并与所述进风孔(212)连接,所述第二管段(42)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管段(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段(41)连接,所述第二管段(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管段(43)连接,所述第三管段(43)水平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0)上且所述第三管段(4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段(42)连接,所述第三管段(43)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组件(10)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料装置还包括:
出料管组件(50),所述出料管组件(50)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料结构(30)的底部,其中,所述出料管组件(50)的一端与所述漏料孔(311)连接,所述出料管组件(50)的另一端朝与所述出料口(12)连接,所述第一管段(41)穿设在所述出料管组件(50)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料结构(20)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0)的中心,并与所述壳体组件(10)的侧壁间隔地设置,以在所述第一导料结构(20)和所述壳体组件(10)的侧壁之间形成环形的落料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212)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料结构(20)底部的中心。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面(31)上设有多个第二吹风孔(312),所述壳体组件(10)上还设有进风口(13),所述进风口(13)位于所述第二锥面(31)的下方,所述进风口(13)与所述第二吹风孔(312)连通,以通过所述第二吹风孔(312)向所述第二锥面(31)上的物料进行吹风。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进料口(11)和所述第一导料结构(20)之间的所述壳体组件(10)上还设有排风口(14)。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料装置还包括:
导风板组件(60),所述导风板组件(60)倾斜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料结构(30)下方的所述壳体组件(10)上,以将所述进风口(13)内进来的风导向所述第二锥面(31),其中,所述导风板组件(60)靠近所述进风口(13)的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导风板组件(60)远离所述进风口(13)一端的高度。
CN202320439541.9U 2023-03-09 2023-03-09 筛料装置 Active CN219334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39541.9U CN219334968U (zh) 2023-03-09 2023-03-09 筛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39541.9U CN219334968U (zh) 2023-03-09 2023-03-09 筛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34968U true CN219334968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09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39541.9U Active CN219334968U (zh) 2023-03-09 2023-03-09 筛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349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21655A (en) Air classifier
CN103418549B (zh) 用于微粒材料的圆柱形除尘装置
CN105562419B (zh) 色选机吸尘系统
JP3752096B2 (ja) 気流分級機
CN109225860A (zh) 一种3d打印金属粉生产用四级筛分下料系统
US20210039035A1 (en) Separating Particles From A Processing Gas Stream
CN219334968U (zh) 筛料装置
WO2015194477A1 (ja) ブラスト加工装置及びブラスト加工装置列
CN100453183C (zh) 粉碎和分级装置
KR20140053575A (ko) 분진 선별 성능이 향상된 사이클론 분리기
CN110976288A (zh) 节能环保高效选粉机
CN208449910U (zh) 一种分选机
CN108325857A (zh) 分选机
CN110465493A (zh) 一种喷涌式粮食除尘分筛装置
CN113786929B (zh) 一种猪饲料加工用原料预处理装置
CN214077294U (zh) 一种气相粉体分级设备
CN217043494U (zh) 除尘设备
CN219817060U (zh) 筛料装置
CN114602808A (zh) 除尘设备
CN210995311U (zh) 一种刨花板分选筒用进料装置
CN113305746A (zh) 一种抛丸机的抛丸系统
CN205222173U (zh) 一种防粉尘污染的漏斗
JP2004283677A (ja) サイクロン装置
CN209139178U (zh) 一种气流分级机用均匀进料装置
CN205392995U (zh) 垂直流型重力空气分级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