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32006U - 一种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32006U CN219332006U CN202223509609.0U CN202223509609U CN219332006U CN 219332006 U CN219332006 U CN 219332006U CN 202223509609 U CN202223509609 U CN 202223509609U CN 219332006 U CN219332006 U CN 2193320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ight
- orthodontic appliance
- tooth
- high angle
- bi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包括用于安装在牙弓上的矫治器本体,所述矫治器本体包含与牙齿颌面接触的咬合部,所述咬合部的舌侧边缘向牙龈方向延伸形成位于牙弓舌侧的内侧壁,所述咬合部的唇颊侧边缘向牙龈方向延伸形成外侧壁,所述外侧壁与唇颊肌接触;所述外侧壁、所述咬合部以及所述内侧壁围成限定上牙弓的上沟槽和限定下牙弓的下沟槽;所述咬合部的前牙区在垂直方向上具有第一高度,所述咬合部在4‑6号牙对应的区域处在垂直方向上具有使下颌逆旋的第二高度,所述第一高度小于第二高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牙齿正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
背景技术
针对儿童生长发育阶段的早期错颌畸形,有研究表明肌肉对发育阶段的口腔正畸治疗后的稳定性有关键性的影响,并且在一些情况下肌肉问题是造成口腔问题的病因,忽略肌肉问题可能会导致矫治难以奏效或者治疗后复发。
口面肌功能治疗(orofacialmyofunctionaltherapy,简称OMT)是针对口面部肌肉及其功能存在异常的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患者,进行评估、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法。其机制是通过对口颌面部的神经-肌肉进行再教育,促进颅面部结构正常发育与口颌系统功能协调稳定,是一种着眼于病因的治疗方法,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硅胶矫治器,该类矫治器可以破除肌肉功能障碍,利用生长发育进行错颌畸形矫正的治疗。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硅胶矫治器的颌垫几乎是平面,这样的结构在矫治过程中对于拥挤高角的病例,在解除拥挤的过程中,会容易出现加重下颌顺旋或者双突的问题,从而无法有效的控制牙颌矢状向或者垂直向的生长发育。
随着新材料的发展以及3D打印技术的进步,结合儿童牙齿、牙弓形态和生长发育规律,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能够有效控制牙颌骨发育方向的个性化肌功能矫治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角病例能够有效控制牙颌矢状向以及垂直向生长发育的正畸矫正器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包括用于安装在牙弓上的矫治器本体,所述矫治器本体包含与牙齿颌面接触的咬合部,所述咬合部的舌侧边缘向牙龈方向延伸形成位于牙弓舌侧的内侧壁,所述咬合部的唇颊侧边缘向牙龈方向延伸形成外侧壁,所述外侧壁与唇颊肌接触;所述外侧壁、所述咬合部以及所述内侧壁围成限定上牙弓的上沟槽和限定下牙弓的下沟槽;所述咬合部的前牙区在垂直方向上具有第一高度,所述咬合部在4-6号牙对应的区域处在垂直方向上具有使下颌逆旋的第二高度,所述第一高度小于第二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高度由所述咬合部的邻近下颌牙齿的表面向下颌方向凸起形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凸起的位置位于4-6号牙对应的区域内已经萌出的牙位处。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的表面具有与对应位置处牙齿颌面形状一致的咬痕。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高度满足所述咬合部能够对前牙区牙齿施加压低力。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高度在1mm-2mm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高度在2mm-6mm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上沟槽与所述下沟槽在矢状方向上的距离与所述第二高度正相关。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高度的最小值。
作为优选,所述上沟槽和/或所述下沟槽的宽度从前牙区到后牙区逐步增大。
作为优选,所述上沟槽和/或所述下沟槽在切牙处的宽度在2mm-3mm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上沟槽和/或所述下沟槽在磨牙处的宽度在8mm-11mm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内侧壁设有对牙颌施加水平扩弓力的功能件。
作为优选,所述功能件为镍钛丝或不锈钢丝圈簧或牙科正畸用推簧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功能件沿牙弓曲线方向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内侧壁的外表面为连续光滑的曲面,并且,所述咬合部的横断面与所述内侧壁的外表面在最高点处的切线之间形成夹角的角度与前牙唇倾度基本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夹角的角度在30°-50°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外侧壁的外表面为连续光滑的曲面,并且,所述咬合部的横断面与所述外侧壁的外表面在最高点处的切线之间形成夹角的角度在60°-80°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咬合部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从3号牙齿对应的位置到5号牙齿对应的位置逐渐升高。
作为优选,所述咬合部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从5号牙对应的位置处到7号牙对应的位置处逐渐降低。
作为优选,所述咬合部的7号牙齿对应的位置在垂直方向上具有第三高度,所述第三高度的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一高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的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的咬合部在前牙区和后牙区具有不同的高度,预防了在高角病例中容易出现的下颌顺旋的问题,并且后牙区的第二高度可以对下颌后牙施加压力,在预防顺旋的同时还可以对下颌施加逆旋的矫治力,从而阻断异常生长发育。
本申请的正畸矫正器械的上沟槽与下沟槽在矢状方向上的距离与第二高度正相关可以协调下颌前移量和垂直打开量,对于不同的病例类型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正畸矫正器械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正畸矫正器械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正畸矫正器械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正畸矫正器械在佩戴状态下与矢状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混合牙列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的正畸矫正器械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的正畸矫正器械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的正畸矫正器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的正畸矫正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正畸矫正器械在佩戴状态下与矢状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11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正畸矫正器械在佩戴状态下与矢状面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申请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本申请中各个实施例中提及的“后牙区”是根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口腔医学导论》第2版第36-38页中对于牙齿的分类进行定义,包括前磨牙以及磨牙,以FDI标记法显示为4-8的牙齿,前牙区FDI标记法显示为1-3的牙齿。前牙区的牙齿包括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另外,对于处于乳牙期阶段的牙齿进行说明,“后牙区”根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口腔医学导论》第2版第40-41页中对于乳牙齿的分类进行定义,包括乳切牙、乳尖牙和乳磨牙三类,其中,乳切牙包括乳中牙和乳侧切牙,乳磨牙包括第一乳磨牙和第二乳磨牙。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于牙位的表示方法可以针对乳牙牙列以及混合牙列。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硅胶矫治器在治疗高角病例时,加剧下颌顺旋的问题。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包括用于安装在牙弓上的矫治器本体1,矫治器本体1可以是由聚合材料制成,聚合材料可以是硅氧烷聚合物或者硅烷聚合物。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形式中,含有硅的聚合物为硅橡胶,例如,已被我国口腔领域认可的医用硅酮。硅酮材料特别柔软且舒适地抵靠使用者的牙龈和其它口腔组织。其还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的能力。
参考图1和图2所示,矫治器本体1包含与牙齿颌面接触的咬合部11,平行于咬合面或者水平面设置并与部分牙齿的颌面接触。咬合部11的舌侧边缘向牙龈方向延伸形成位于牙弓舌侧的内侧壁12,具体可以是向上颌和下颌方向分别延伸1mm-3mm以覆盖上颌牙齿和下颌牙齿的舌侧面以及部分牙龈区域。咬合部11的唇颊侧边缘向牙龈方向延伸形成外侧壁13,外侧壁13与唇颊肌接触。同样的,外侧壁13可以是向上颌和下颌方向分别延伸1mm-9mm以覆盖上颌牙齿和下颌牙齿的唇侧面以及部分牙龈区域,并且外侧壁13能够阻隔唇颊肌与牙列的接触,从而消除在矫治过程中,肌肉对于牙齿矫治的影响。
在近藤悦子著,白玉兴、杨力、赵弘主译《基于呼吸及口周肌功能的正畸临床治疗》书中提到“任何正畸矫治器,不管它能多么有效地排齐牙齿,但牙齿最终位置的稳定性,还是取决于口颌系统及呼吸系统等多种功能之间的力学平衡。”,因此,本申请中的矫治系统在利用矫治器在治疗牙列的问题或者错颌畸形的问题时,将口周肌的情况也作为参考因素之一,利用矫治器的外侧壁13结构阻隔唇颊肌与牙列的接触,从而消除口周肌对于矫治的影响,使得矫治结果更加精准可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外侧壁13的在垂直向上的高度在前牙区高度H1在19mm-26mm之间,后牙区高度H2在8mm-13mm之间,以满足矫治器在佩戴过程中于患者口内情况的适配性,例如满足对于不同尺寸的牙弓的匹配关系。并且对于不同阶段使用的矫治器,尺寸也可以随着矫治需要进行变化,提供矫治的精准度。
继续参考图1和图4所示,外侧壁13、咬合部11以及内侧壁12围成限定上牙弓的上沟槽14和限定下牙弓的下沟槽15;上沟槽14的前牙区与下沟槽15的前牙区在矢状向上具有针对治疗计划的对应阶段的距离L。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中混合牙列,图中牙齿的标号对应FDI标记法,参考图6所示,咬合部11的前牙区在垂直方向上具有第一高度X1,咬合部11在4-6号牙对应的区域处在垂直方向上具有防止下颌顺旋的第二高度X2,所述第一高度X1小于第二高度X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继续参考图5和图6所示,咬合部11在4-6号牙对应的区域处邻近下颌牙齿的表面向下颌方向形成凸起111。凸起111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为第二高度X2。具体凸起111的位置位于4-6号牙对应的区域内已经萌出的牙位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凸起111至少覆盖萌出牙齿的部分颌面,并在,凸起111上的第二高度X2满足咬合部11能够对前牙区牙齿施加压低力,及对萌出的牙齿施加防止下颌顺旋的力,第二高度X2在2mm-6mm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凸起111的表面具有与对应位置处牙齿颌面形状一致的咬痕,使凸起111与牙齿能够充分接触,保证矫治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高度X1满足咬合部11能够对前牙区牙齿施加压低力。第一高度X1在1mm-2mm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继续参考图6所示,咬合部11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从3号牙齿对应的位置到5号牙齿对应的位置逐渐升高,在5号牙位置处第二高度X2具有最大值,前牙区的第一高度X1可以是恒定值,并且第一高度X1小于等于第二高度X2的最小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7所示,咬合部11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从5号牙对应的位置处到7号牙对应的位置处逐渐降低,咬合部11的7号牙齿对应的位置在垂直方向上具有第三高度X3,所述第三高度X3的最大值小于第一高度X1,本申请中的正畸矫正器械用于早期混合牙列,在混合牙列中7号牙齿为最后萌出的牙齿,因此不在7号牙位处进行施力,避免影响牙齿的萌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至图6所示,上沟槽14与所述下沟槽15在矢状方向上的距离L与第二高度X2正相关,也即对于不同的正畸矫正器械L越大,X2越大;L越小,X2越小。具体的,上沟槽14与所述下沟槽15在矢状方向上的距离L为矫治目标位置处上颌前牙与下颌前牙在矢状向上的距离,因此距离L越小则表示矫治方案设计的移动量越大;对于第二高度X2为矫治目标位置处上颌后牙与下颌后牙在垂直向上的距离,因此,X2越大则表示矫治方案设计的垂直打开量越大。例如,对于水平向生长潜力较大的患者,下颌需前移5~6mm,希望更多的矢状向关系改善,那么垂直打开一般不超过4mm。如果对于下颌前移量较小的病例,例如下颌前移2mm-4mm,垂直打开量一般大于4mm,有的可达6mm。在正畸矫治过程中,下颌前伸促进了髁突软骨细胞的生长率和生长量,翼外肌的功能活动增强,下颌长度增加。同时髁突软骨表面的应力值和位移量明显与下颌前伸及张口的距离有关,成正相关关系。因此,本申请中提供的正畸矫正器械设计考虑到要针对不同的病例需求协调下颌前移量与垂直打开,并且设计上沟槽14与所述下沟槽15在矢状方向上的距离L和第二高度X2需要正相关才能避免髁突表面的应力分布过大,超过机体的适应能力而出现病理性破坏。本申请中的正畸矫正器械给不同错颌畸形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和舒适的治疗。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8所示,上沟槽14和/或下沟槽15的宽度从前牙区到后牙区逐步增大,上沟槽14和/或所述下沟槽15在切牙处的宽度Y2在2mm-3mm之间;上沟槽14和/或所述下沟槽15在磨牙处Y1的宽度在8mm-11mm之间,使得正畸矫正器械对牙齿的包裹效果更强,增大正畸矫正器械对牙齿限位排齐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9所示,内侧壁12设有对牙颌施加水平扩弓力的功能件121。功能件121为可以采用镍钛丝或不锈钢丝圈簧或牙科正畸用推簧中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功能件121沿牙弓曲线方向设置。当正畸矫正器械被带入患者口中时,功能件121的后牙区对应的部分受到水平方向上的压缩力,因此,在后续的佩戴过程中,功能件121对后牙区牙齿施加水平向的扩弓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0所示,内侧壁12的外表面122为连续光滑的曲面,并且,咬合部11的横断面C-C与内侧壁12的外表面122在最高点A处的切线之间形成夹角的角度α与前牙唇倾度基本匹配,从而在排齐的过程中不对前牙区牙齿施加不期望的转矩。并且,α在30°-50°之间,优选的,角度α为35°或者45°。咬合部11的横断面C-C分割咬合部1并且平行于水平面或者咬合平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1所示,外侧壁13的外表面131为连续光滑的曲面,并且,咬合部11的横断面C-C与外侧壁13的外表面131在最高点B处的切线之间形成夹角的角度β在60°-80°之间,使得外侧壁13与口腔内结构更加贴合,具体是外侧壁13的外表面131与提高矫治过程中的舒适性。
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均可根据需要进行自由组合以形成不同的新的实施方案,这种组合后形成的实施方案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为了节省申请文本的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同样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在牙弓上的矫治器本体,所述矫治器本体包含与牙齿颌面接触的咬合部,所述咬合部的舌侧边缘向牙龈方向延伸形成位于牙弓舌侧的内侧壁,所述咬合部的唇颊侧边缘向牙龈方向延伸形成外侧壁,所述外侧壁与唇颊肌接触;所述外侧壁、所述咬合部以及所述内侧壁围成限定上牙弓的上沟槽和限定下牙弓的下沟槽;所述咬合部的前牙区在垂直方向上具有第一高度,所述咬合部在4-6号牙对应的区域处在垂直方向上具有使下颌逆旋的第二高度,所述第一高度小于第二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高度由所述咬合部的邻近下颌牙齿的表面向下颌方向凸起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的位置位于4-6号牙对应的区域内已经萌出的牙位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表面具有与对应位置处牙齿颌面形状一致的咬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度满足所述咬合部能够对前牙区牙齿施加压低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度在1mm-2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高度在2mm-6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沟槽与所述下沟槽在矢状方向上的距离与所述第二高度正相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高度的最小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沟槽和/或所述下沟槽的宽度从前牙区到后牙区逐步增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沟槽和/或所述下沟槽在切牙处的宽度在2mm-3mm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沟槽和/或所述下沟槽在磨牙处的宽度在8mm-11mm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壁设有对牙颌施加水平扩弓力的功能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件为镍钛丝或不锈钢丝圈簧或牙科正畸用推簧中的一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件沿牙弓曲线方向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壁的外表面为连续光滑的曲面,并且,所述咬合部的横断面与所述内侧壁的外表面在最高点处的切线之间形成夹角的角度与前牙唇倾度基本匹配。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的角度在30°-50°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壁的外表面为连续光滑的曲面,并且,所述咬合部的横断面与所述外侧壁的外表面在最高点处的切线之间形成夹角的角度在60°-80°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部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从3号牙齿对应的位置到5号牙齿对应的位置逐渐升高。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19所述的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部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从5号牙对应的位置处到7号牙对应的位置处逐渐降低。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部的7号牙齿对应的位置在垂直方向上具有第三高度,所述第三高度的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一高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09609.0U CN219332006U (zh) | 2022-12-28 | 2022-12-28 | 一种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09609.0U CN219332006U (zh) | 2022-12-28 | 2022-12-28 | 一种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32006U true CN219332006U (zh) | 2023-07-14 |
Family
ID=87113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509609.0U Active CN219332006U (zh) | 2022-12-28 | 2022-12-28 | 一种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32006U (zh) |
-
2022
- 2022-12-28 CN CN202223509609.0U patent/CN21933200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03270813B2 (en) | Dental appliances for treating malocclusions | |
CN110063801B (zh) | 一种隐形矫治器 | |
JP2006513738A (ja) | 上顎シェルと下顎シェルを取り付けるヒンジ機構とともに、上顎シェルと下顎シェルとの間に変更された縦厚さを有する歯科器具、不正咬合を治療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CN211067108U (zh) | 壳状牙齿矫治器、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及牙齿矫治系统 | |
EP4201368A1 (en) | Shell-shaped dental appliance, design method therefo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dental appliance set and system | |
Bittencourt Neto et al. | Therapeutic approach to Class II, Division 1 malocclusion with maxillary functional orthopedics | |
Littlewood | Retention | |
CN107865705B (zh) | 一种口腔正畸用的多功能矫正器 | |
CN219461460U (zh) | 颌间关系调整矫治器 | |
TWM652840U (zh) | 治療口腔的矯治系統 | |
CN219846873U (zh) | 牙科器械 | |
TWM649207U (zh) | 一種殼狀牙科器械及牙齒矯治系統 | |
CN219332006U (zh) | 一种用于高角病例的正畸矫正器械 | |
CN216221740U (zh) | 一种具有弧面导板的壳状矫治器 | |
CN213607024U (zh) | 一种调整上下颌位关系的牙科器械及矫治系统 | |
CN219680802U (zh) | 颌间关系矫治系统 | |
WO2024140146A1 (zh) | 治疗口腔的矫治系统及其生成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219680803U (zh) | 牙科矫治器及矫治系统 | |
CN220459432U (zh) | 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器械 | |
Kessler | The bite plate—an adjunct in periodontic and orthodontic therapy | |
US20230200945A1 (en) | Shell-like orthodontic appliance, design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orthodontic appliance set and system | |
RU219768U1 (ru) | Раковинообразный ортодонтический аппарат | |
CN216570272U (zh) | 壳状牙科器械、壳状牙科矫治器套组及牙科矫治系统 | |
CN215019359U (zh) | 矫正系统 | |
WO2024222548A1 (zh) | 牙科矫治器、矫治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