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31496U - 一种吸尘除螨器用的三腔式尘气分离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尘除螨器用的三腔式尘气分离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31496U
CN219331496U CN202223120149.2U CN202223120149U CN219331496U CN 219331496 U CN219331496 U CN 219331496U CN 202223120149 U CN202223120149 U CN 202223120149U CN 219331496 U CN219331496 U CN 219331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cavity
chamber
filter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2014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彩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12014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314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31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314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除螨器用的三腔式尘气分离盒,包括相互盖合的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的中部设有一组二级过滤腔,二级过滤腔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组一级过滤腔,所述盒体的中部下方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分别与两组一级过滤腔的下部连通,两组一级过滤腔的上部分别与二级过滤腔的上部连通,二级过滤腔的下部与出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两组一级过滤腔以双通道的形式向二级过滤腔提供过滤气流,气流被一级过滤腔分散后,风噪明显更低,而且两组一级过滤腔围住二级过滤腔,也有助于阻隔噪音从二级过滤腔往外传递,整体降噪效果明显。

Description

一种吸尘除螨器用的三腔式尘气分离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除螨器用的三腔式尘气分离盒。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13696722U公开了一种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及具有其的除螨仪,该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包括:旋风室,其内部中空并在其底壁上形成有滤芯安装座;集尘室,其内部中空并与所述旋风室相邻接;以及滤芯,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滤芯安装座中;其中,所述集尘室在其顶部与所述旋风室相连通;所述滤芯安装座与所述旋风室的内壁间隔设置以形成位于所述滤芯安装座的外周与所述旋风室的内壁之间的环状旋风腔,所述环状旋风腔中设有环绕所述滤芯安装座螺旋式上升的导风板;所述旋风室的底部开设有抽风口及进风口。
其旋风室与集尘室相邻,工作时,风从集尘室进入进行第一层过滤(一级过滤,为粗过滤,通过重力作用实现大颗粒物的过滤),然后进入旋风室进行第二层过滤(二级过滤,为细过滤,通过过滤组件实现细颗粒物的过滤),进入旋风室的风为单通道形式(旋风室外围仅设置一组集尘室向其送风),该结构形式的尘气分离装置,集尘室对旋风室的降噪效果较小,因此,噪音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吸尘除螨器用的三腔式尘气分离盒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其设置一组二级过滤腔、两组一级过滤腔,两组一级过滤腔位于二级过滤腔的左右两侧,两组一级过滤腔对二级过滤腔的送风为双通道,可以降低噪音。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吸尘除螨器用的三腔式尘气分离盒,包括相互盖合的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的中部设有一组二级过滤腔,二级过滤腔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组一级过滤腔,所述盒体的中部下方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分别与两组一级过滤腔的下部连通,两组一级过滤腔的上部分别与二级过滤腔的上部连通,二级过滤腔的下部与出气口连通。
所述二级过滤腔与出气口之间设有细过滤滤芯。
所述细过滤滤芯位于二级过滤腔的中部,且二级过滤腔与细过滤滤芯之间有空隙。
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置在二级过滤腔的下方。
所述盒体对应进气口的位置进气腔,进气腔前部敞开、与进气口连通,进气腔底部敞开、分别与两组一级过滤腔连通;盒体对应出气口的位置设有出气腔,出气腔前部敞开、与出气口连通,出气腔底部敞开、与二级过滤腔连通。
所述进气腔环设在出气腔的外围。
所述盒体的上部敞开形成倾倒开口,两组一级过滤腔以及二级过滤腔的上部与倾倒开口连通,盒盖可拆卸地盖接在倾倒开口上,盒盖与盒体盖合时,两组一级过滤腔以及二级过滤腔的上部与盒盖之间有空隙。
所述二级过滤腔的内腔径向尺寸从上至下其逐渐变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盒体的中部设有一组二级过滤腔,二级过滤腔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组一级过滤腔,即两组一级过滤腔分别设置在二级过滤腔的左右两侧,工作时,两组一级过滤腔以双通道的形式向二级过滤腔提供过滤气流,气流被一级过滤腔分散后,风噪明显更低,而且两组一级过滤腔围住二级过滤腔,也有助于阻隔噪音从二级过滤腔往外传递,整体降噪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第一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吸尘除螨器用的三腔式尘气分离盒,包括相互盖合的盒体1和盒盖2,所述盒体1的中部设有一组二级过滤腔12,二级过滤腔12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组一级过滤腔11,所述盒体1的中部下方分别设有进气口100和出气口110,进气口100分别与两组一级过滤腔11的下部连通,两组一级过滤腔11的上部分别与二级过滤腔12的上部连通,二级过滤腔12的下部与出气口110连通。
盒体1的中部设有一组二级过滤腔12,二级过滤腔左右两侧(即盒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组一级过滤腔11,即两组一级过滤腔11分别设置在二级过滤腔12的左右两侧,工作时,在吸尘除螨器的电机作用下,尘气分离盒进行抽气式过滤,此时,外部空气依次流经进气口100、一级过滤腔11、二级过滤腔12、出气口110进行过滤,具体地,两组一级过滤腔11以双通道的形式向二级过滤腔12提供过滤气流,气流进入二级过滤腔12前被两组一级过滤腔11分散,再以双通道形式进入二级过滤腔12,进入二级过滤腔12的气流被两组一级过滤腔11分散,两组一级过滤腔11的压力、流量均得到明显减小,所产生的风噪明显更低,而且两组一级过滤腔11围住二级过滤腔12,也有助于阻隔噪音从二级过滤腔12往外传递,整体降噪效果明显。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过滤腔12与出气口110之间设有细过滤滤芯3,一级过滤腔11通过重力作用即可过滤大部分大颗粒物,细过滤滤芯3用于过滤小颗粒物,细过滤滤芯3可采用如背景技术中,对比文件所采用的滤芯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进一步地,所述细过滤滤芯3位于二级过滤腔12的中部,且二级过滤腔12与细过滤滤芯3之间有空隙,该空隙可为被过滤物提供截留空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100和出气口110分别设置在二级过滤腔12的下方。具体地,所述盒体1对应进气口100的位置进气腔101,进气腔101前部敞开、与进气口100连通,进气腔101底部敞开、分别与两组一级过滤腔11连通;盒体1对应出气口110的位置设有出气腔111,出气腔111前部敞开、与出气口110连通,出气腔111底部敞开、与二级过滤腔12连通。上述技术方案,充分利用盒体1的空间,令尘气分离盒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腔101环设在出气腔111的外围,同样地,可充分利用盒体1的空间,令尘气分离盒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1的上部敞开形成倾倒开口,两组一级过滤腔11以及二级过滤腔12的上部与倾倒开口连通,盒盖2可拆卸地盖接在倾倒开口上,盒盖2与盒体1打开时,一级过滤腔11以及二级过滤腔12过滤下来的物体能够通过倾倒开口倒出,便于清洁,盒盖2与盒体1盖合时,两组一级过滤腔11以及二级过滤腔12的上部与盒盖2之间有空隙,令他们能够相互连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过滤腔12的内腔径向尺寸从上至下其逐渐变小,便于小颗粒过滤的物体倾倒清洁,有效防止堵塞,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吸尘除螨器用的三腔式尘气分离盒,包括相互盖合的盒体(1)和盒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中部设有一组二级过滤腔(12),二级过滤腔(12)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组一级过滤腔(11),所述盒体(1)的中部下方分别设有进气口(100)和出气口(110),进气口(100)分别与两组一级过滤腔(11)的下部连通,两组一级过滤腔(11)的上部分别与二级过滤腔(12)的上部连通,二级过滤腔(12)的下部与出气口(11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尘除螨器用的三腔式尘气分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过滤腔(12)与出气口(110)之间设有细过滤滤芯(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吸尘除螨器用的三腔式尘气分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过滤滤芯(3)位于二级过滤腔(12)的中部,且二级过滤腔(12)与细过滤滤芯(3)之间有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尘除螨器用的三腔式尘气分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00)和出气口(110)分别设置在二级过滤腔(12)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吸尘除螨器用的三腔式尘气分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对应进气口(100)的位置进气腔(101),进气腔(101)前部敞开、与进气口(100)连通,进气腔(101)底部敞开、分别与两组一级过滤腔(11)连通;盒体(1)对应出气口(110)的位置设有出气腔(111),出气腔(111)前部敞开、与出气口(110)连通,出气腔(111)底部敞开、与二级过滤腔(1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吸尘除螨器用的三腔式尘气分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101)环设在出气腔(111)的外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吸尘除螨器用的三腔式尘气分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上部敞开形成倾倒开口,两组一级过滤腔(11)以及二级过滤腔(12)的上部与倾倒开口连通,盒盖(2)可拆卸地盖接在倾倒开口上,盒盖(2)与盒体(1)盖合时,两组一级过滤腔(11)以及二级过滤腔(12)的上部与盒盖(2)之间有空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吸尘除螨器用的三腔式尘气分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过滤腔(12)的内腔径向尺寸从上至下其逐渐变小。
CN202223120149.2U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吸尘除螨器用的三腔式尘气分离盒 Active CN2193314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0149.2U CN219331496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吸尘除螨器用的三腔式尘气分离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0149.2U CN219331496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吸尘除螨器用的三腔式尘气分离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31496U true CN219331496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02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20149.2U Active CN219331496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吸尘除螨器用的三腔式尘气分离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314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22563B (zh) 一种吸尘器二级旋风过滤尘杯
WO2016197546A1 (zh) 一种具有螺旋式二级龙卷风尘气分离结构的手持式吸尘器
CN110772168A (zh) 清洁设备及吸尘器
JP4240967B2 (ja) 電気掃除機
CN219331496U (zh) 一种吸尘除螨器用的三腔式尘气分离盒
CN112205921B (zh) 吸尘器
CN213910028U (zh) 吸尘器气旋滤灰尘仓
CN113069039B (zh) 过滤网筒及随手吸尘器
CN211324705U (zh) 清洁设备及吸尘器
CN114027729A (zh) 随手吸尘器及其尘气过滤组件
CN212958895U (zh) 远程二级空滤器
CN217907595U (zh) 一种用于清洁电器上的旋风过滤结构及含有其的清洁电器
CN213253553U (zh) 一种除尘装置
CN216767600U (zh) 一种空气滤清器
CN212958897U (zh) 一种远程多级空滤装置
CN213413461U (zh) 一种具有高效净化功能的扶手净化器
CN213144629U (zh) 一种远程多级滤清器
CN110710921A (zh) 过滤件及吸尘器
CN211324699U (zh) 清洁器具及吸尘器
CN217447573U (zh) 一种具有多级旋风分离结构的尘杯
CN212958896U (zh) 一种带螺旋气道的粗滤器
CN210889153U (zh) 一种内置式旋风过滤器
CN216293940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灰尘分离模块及清洁机
CN211058930U (zh) 一种重汽、装载机等大型车用旋风式空气滤清器
CN218033578U (zh) 一种空气净化设备的壳体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