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28344U - 一种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28344U
CN219328344U CN202223206403.0U CN202223206403U CN219328344U CN 219328344 U CN219328344 U CN 219328344U CN 202223206403 U CN202223206403 U CN 202223206403U CN 219328344 U CN219328344 U CN 2193283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ortion
side wall
protruding
heat exchange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0640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Sanhua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Sanhua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Sanhua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Sanhua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0640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283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283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28344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35280 priority patent/WO2024114712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1/00Arrangements for sealing leaky tubes and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换热芯体和密封圈,壳体具有容纳腔,换热芯体位于容纳腔,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壁部,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壁部,第一壁部包括凹槽部,凹槽部具有凹槽和开口,密封圈包括第一主体部、第二主体部,第二主体部位于凹槽,第一主体部包括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第一密封部与第一壁部抵接,第二密封部与第二壁部抵接,第一主体部的压缩量大于第二主体部的压缩量,通过减小第二主体部的压缩量,使第二主体部主要用于定位,减小第二主体部挤压第一主体部导致第一主体部发生变形的可能,使第一主体部受力更加均匀,从而提升第一主体部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密封性。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当换热器内部流动的换热流体的压力需求较大时,通常将供换热流体流动的换热芯体置于壳体内,换热芯体与壳体之间形成流动通道供流体流动与芯体内的换热流体换热,壳体通常包括盖体和本体,盖体和本体之间通过密封圈实现密封,密封圈通常设置定位部与盖体或本体定位,当盖体与本体挤压密封圈时,定位部通常会挤压密封部导致密封部变形,从而影响密封部的密封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相对较好的换热器。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和换热芯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换热芯体位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壁部,所述第一壁部包括凹槽部,所述凹槽部具有凹槽和开口,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壁部,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壁部,所述换热器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第一主体部、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部位于所述凹槽,所述第一主体部包括朝向所述第一壁部的第一密封部和朝向所述第二壁部的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第一壁部抵接,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第二壁部抵接,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压缩量大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压缩量。
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通过第二主体部与凹槽部定位,通过第一主体部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密封,其中,第一主体部的压缩量大于第二主体部的压缩量,通过减小第二主体部的压缩量,减小第二主体部挤压第一主体部导致第一主体部发生变形的可能,使第一主体部受力更加均匀,从而提升第一主体部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换热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换热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换热器的俯视图;
图4为图3所示换热器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换热器的密封圈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图6所示密封圈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6所示密封圈的剖视图;
图11为本申请换热器的密封圈受压前与第一壳体的局部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具体实施例。为了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在以下详细描述中提到了众多具体细节,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附图中图示并且在此描述的具体组件、器件及特征仅仅是示范性的并且不应当被视为限制。
如图1-图1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100,包括壳体10和换热芯体20,壳体10具有容纳腔,换热芯体20位于容纳腔。如图1所示,方向A为换热器100的长度方向,方向B为换热器100的宽度方向,方向C为换热器100的高度方向。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密封固定,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围成容纳腔,当然,容纳腔也可以由不止两部分壳体10围成。换热芯体20包括多个第一扁管201、多个第二扁管202、第一集流件203和第二集流件204,多个第一扁管201沿换热器100的高度方向排列,多个第二扁管202沿换热器100的高度方向排列,第一扁管201和第二扁管202沿换热器100的宽度方向排列,第一扁管201的一端与第一集流件203连通,另一端与第二集流件204连通,第二扁管202的一端与第一集流件203连通,另一端与第二集流件204连通,第二壳体2顶部固定有连接座4,连接座4与第二壳体2可以采用焊接固定,连接座4具有与第一集流件203的一个腔室连通的第一接口41和与第一集流件203的另一个腔室连通的第二接口42,第一流体沿第一接口41流入第一集流件203的一个腔室,经第一扁管201流入第二集流件204,进而经第二扁管202流入第一集流件203的另一个腔室后从第二接口42流出。结合图2所示,第二壳体2的顶部设有第一接管5和第二接管6,沿换热器100的长度方向,第一接口41和第二接口42位于换热器100的一端,第一接管5和第二接管6位于换热器100的另一端,并且,第一接管5和第二接管6位于换热器10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第一接管5和第二接管6均与容纳腔连通,第二流体从第一接管5流入容纳腔,第二流体流经壳体10与换热芯体20之间的空隙后从第二接管6流出,第二流体通过第一扁管201和第二扁管202的外壁与第一扁管201和第二扁管202内的第一流体实现换热,换热芯体20采用扁管和集流件的结构形式,其结构强度较大,可靠性好,能够供压力需求较高的流体流通。当然,本申请不对换热芯体20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换热芯体20可以采用单流程、多流程、单排扁管、多排扁管等任意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通过密封圈3密封,结合图1-图5所示,第一壳体1为盖体,第一壳体1位于第二壳体2的上方,第一壳体1包括第一壁部11,第二壳体2包括第二壁部21,沿第二方向,即沿换热器100的高度方向,第一壁部11和第二壁部21相对设置,第一壁部11包括背离第二壁部21凹陷的凹槽部13,凹槽部13包括凹槽130和开口134,换热器100包括密封圈3,结合图6-图10所示,密封圈3包括第一主体部31、第二主体部32,第一主体部31与第二主体部32连接,第二主体部32位于凹槽130,密封圈3通过第二主体部32与凹槽部13定位,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固定时,减少密封圈3发生位移或扭转的可能。第一主体部31包括朝向第一壁部11的第一密封部311和朝向第二壁部21的第二密封部312,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挤压密封圈3时,第一密封部311与第一壁部11抵接,第二密封部312与第二壁部21抵接,第一主体部31的压缩量大于所述第二主体部32的压缩量。密封圈3通过第二主体部32与凹槽部13定位,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固定时,减小密封圈3发生位移的可能,而且,第一主体部31的压缩量大于第二主体部32的压缩量,通过减小第二主体部32的压缩量,减小第二主体部32挤压第一主体部31导致第一主体部31发生变形的可能,使第一主体部31受力更加均匀,而且提升第一主体部31的压缩量,提升密封圈3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的密封性。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5所示,第一壳体1的外侧壁设有朝向内侧壁凹陷的凹部14,凹部14比凹槽部13远离第二壳体2,第二壳体2包括翻边部22,翻边部22朝向第一壳体1弯折,翻边部22具有朝向凹部14凸出的凸部23,至少部分凸部23位于凹部14,装配时,首先将密封圈3的第二主体部32置于凹槽部13内,盖上第二壳体2,沿换热器100的高度方向挤压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并将局部翻边部22朝向凹部14受力形成凸部23,将凸部23位于凹部14内,通过凸部23和凹部14的作用将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固定。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可以采用其他固定结构,例如卡扣结构、螺栓结构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10所示,密封圈3为环形,密封圈3的截面大体呈T形,密封圈3包括第一凸筋3121和第二凸筋3122,第一凸筋3121与第二凸筋3122位于第二密封部312,第一凸筋3121为环形,第二凸筋3122为环形,定义密封圈3的厚度方向为第一方向,定义第二主体部32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即图10中的方向N为第一方向,方向M为第二方向,第一凸筋3121与第二凸筋3122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一凸筋3121和第二凸筋3122的设置,使第二密封部312与第二壁部21之间实现线接触,提高第二密封部312与第二壁部21之间的密封性。当然,第一密封部311也可以设置凸筋来实现第一密封部311与第一壁部11线接触。结合图5、图10所示,第一凸筋3121沿第二方向在第二壁部21的投影与第一密封部311沿第二方向在第二壁部21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第二凸筋3122沿第二方向在第二壁部21的投影与第一密封部311沿第二方向在第二壁部21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挤压密封圈3时,第一凸筋3121和第二凸筋3122能够减少第一主体部31的两侧向上翘起,减少第一主体部31流入凹槽部13内,从而减少第一主体部31的变形,提升第一主体部31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5-图10所示,第二主体部32包括第一侧壁部321、第二侧壁部322、第一底壁部323和多个凸出部33,第一侧壁部321与第二侧壁部322沿方向N排列,即沿密封圈3的厚度方向排列,凸出部33位于第一侧壁部321和第二侧壁部322中的至少一个,凸出部33沿方向M延伸,即沿远离第一主体部31的方向延伸,密封圈3未受压时,第二主体部32沿第二方向的高度为h1,结合图10、图11所示,定义第一壁部11和第二壁部21的排列方向为第二方向,即换热器100的高度方向C为第二方向,凹槽部13沿第二方向的深度为h2,如图11所示,第二主体部32沿第二方向的高度h1小于凹槽部13沿第二方向的深度h2,从而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固定时,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挤压密封圈3,第二主体部32能够沿着第二方向下沉,减小第二主体部32将第一主体部31的中部顶起导致第一主体部31发生变形的可能,使第一主体部31受力较为均匀,提升第一主体部31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的密封性。凹槽部13包括第三侧壁部131、第四侧壁部132和第二底壁部133,密封圈3未受压时,第二主体部32和第三侧壁部131之间的最小距离与第二主体部32和第四侧壁部132之间的最小距离之和不大于凹槽部13沿第二方向的深度与第二主体部31沿第二方向的高度之差,从而在挤压密封圈3时,第二主体部32的两侧与凹槽部13的两侧能够贴紧,增加密封圈3的密封面积。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结合图5-图11所示,凸出部33包括第一凸出部331和第二凸出部332,第一凸出部331位于第一侧壁部321,第二凸出部332位于第二侧壁部322,第一凸出部331沿第一侧壁部321的周向间隔排列,第二凸出部332沿第二侧壁部322的周向间隔排列,第一凸出部331和第二凸出部332的设置,防止密封圈3装配偏位,并且,第一凸出部331和第二凸出部332增大第二主体部32沿第二方向的强度,减小第二主体部32沿第二方向的变形量,减小第一主体部31流入凹槽部13的可能,密封圈3未受压时,沿第一方向,定义第一凸出部331凸出第一侧壁部321的最大距离为a,定义第二凸出部332凸出第二侧壁部322的最大距离为b,定义第一侧壁部321与第二侧壁部322之间的最大距离为c,定义凹槽部13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d,其中,d>a+b+c,即第二主体部32和第三侧壁部131之间具有间隙,第二主体部32和第四侧壁部132之间具有间隙,便于将密封圈3的第二主体部32放入凹槽部13内,特别当密封圈3为不规则形状时,密封圈3的形状与凹槽部13的形状较难保证,通过将密封圈3的两侧与凹槽部13的两侧间隙配合或者接触配合,减少密封圈3放入凹槽部后的变形量,使第一主体部31更加平整,提升第一主体部31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的密封性。
图5为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固定后,密封圈3被挤压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5所示,凸出部33包括第一凸出部331和第二凸出部332,第一凸出部331位于第一侧壁部321,第二凸出部332位于第二侧壁部322,第一凸出部331沿第一侧壁部321的周向间隔排列,第二凸出部332沿第二侧壁部322的周向间隔排列,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固定时,第一凸出部331与第三侧壁部131抵接,第二凸出部332与第四侧壁部132抵接,第一底壁部323与第二底壁部133接触或抵接或间隙配合,第一侧壁部321的压缩量不小于第一底壁部323的压缩量,第二侧壁部322的压缩量不小于第一底壁部323的压缩量。结合图11所示,密封圈3受压前,第一凸出部331和第二凸出部332与凹槽部13间隙配合或接触配合,便于密封圈3的装配,密封圈3受压后第一凸出部331和第二凸出部332抵接,第二主体部32与凹槽部13之间密封配合,从而增大密封圈3的密封面积,提升密封性。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固定时,第一底壁部323与凹槽部13接触或间隙配合,避免第二主体部32沿第二方向作用于第一主体部31,避免第一主体部31被第二主体部32顶起发生变形。
当然,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密封连接后,第一凸出部331也可以与凹槽部13接触,第二凸出部332与凹槽部13接触,第一底壁部333与凹槽部13的第二底壁部133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换热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100),包括壳体(10)和换热芯体(20),所述壳体(10)具有容纳腔,所述换热芯体(20)位于所述容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包括第一壁部(11),所述第一壁部(11)包括凹槽部(13),所述凹槽部(13)具有凹槽(130)和开口(134),所述第二壳体(2)包括第二壁部(21),所述开口(134)朝向所述第二壁部(21),所述换热器(100)包括密封圈(3),所述密封圈(3)包括第一主体部(31)、第二主体部(32),所述第一主体部(31)与所述第二主体部(32)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部(32)位于所述凹槽(130),所述第一主体部(31)包括朝向所述第一壁部(11)的第一密封部(311)和朝向所述第二壁部(21)的第二密封部(312),所述第一密封部(311)与所述第一壁部(11)抵接,所述第二密封部(312)与所述第二壁部(21)抵接,所述第一主体部(31)的压缩量大于所述第二主体部(32)的压缩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部(32)包括第一侧壁部(321)、第二侧壁部(322)和第一底壁部(323),所述凹槽部(13)包括第三侧壁部(131)、第四侧壁部(132)和第二底壁部(133),所述第一侧壁部(321)与所述第三侧壁部(131)抵接,所述第二侧壁部(322)与所述第四侧壁部(132)抵接,所述第一底壁部(323)与所述第二底壁部(133)接触或抵接或间隙配合,所述第一侧壁部(321)的压缩量不小于所述第一底壁部(323)的压缩量,所述第二侧壁部(322)的压缩量不小于所述第一底壁部(323)的压缩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部(32)包括第一侧壁部(321)、第二侧壁部(322)和多个凸出部(33),所述凸出部(33)位于所述第一侧壁部(321)和所述第二侧壁部(322)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凸出部(33)沿远离所述第一主体部(31)的方向延伸,所述凸出部(33)与所述凹槽部(13)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3)包括第一凸筋(3121)和第二凸筋(3122),所述第一凸筋(3121)与所述第二凸筋(3122)位于所述第二密封部(312),所述第一凸筋(3121)为环形,所述第二凸筋(3122)为环形,所述第二主体部(32)包括第一侧壁部(321)、第二侧壁部(322),定义第一方向,所述第一侧壁部(321)与所述第二侧壁部(322)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凸筋(3121)与所述第二凸筋(3122)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100),其特征在于,定义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壁部(11)与所述第二壁部(21)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凸筋(3121)沿所述第二方向在所述第二壁部(21)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密封部(311)沿所述第二方向在所述第二壁部(21)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二凸筋(3122)沿所述第二方向在所述第二壁部(21)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密封部(311)沿所述第二方向在所述第二壁部(21)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外侧壁设有朝向内侧壁凹陷的凹部(14),所述凹部(14)比所述凹槽部(13)远离所述第二壳体(2),所述第二壳体(2)包括翻边部(22),所述翻边部(22)朝向所述第一壳体(1)弯折,所述翻边部(22)具有朝向所述凹部(14)凸出的凸部(23),至少部分所述凸部(23)位于所述凹部(14)。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100),其特征在于,定义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壁部(11)与所述第二壁部(21)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主体部(32)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密封圈(3)未受压时,所述第二主体部(32)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高度小于所述凹槽部(13)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深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33)包括第一凸出部(331)和第二凸出部(332),所述第一凸出部(331)位于所述第一侧壁部(321),所述第二凸出部(332)位于所述第二侧壁部(322),所述第一凸出部(331)沿所述第一侧壁部(321)的周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二凸出部(332)沿所述第二侧壁部(322)的周向间隔排列,所述密封圈未受压时,所述第一凸出部(331)与所述凹槽部(13)间隙配合;和/或,所述第二凸出部(332)与所述凹槽部(13)间隙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部(13)包括第三侧壁部(131)、第四侧壁部(132)和第二底壁部(133),所述第二主体部(32)包括第一底壁部(323),所述密封圈(3)未受压时,所述第一凸出部(331)与所述第三侧壁部(131)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凸出部(332)与所述第四侧壁部(132)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凸出部(331)与所述第三侧壁部(131)之间的最小距离和所述第二凸出部(332)与所述第四侧壁部(132)之间的最小距离之和不大于所述第一底壁部(323)与所述第二底壁部(133)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部(32)包括第一侧壁部(321)、第二侧壁部(322)、第一底壁部(323)和多个凸出部(33),所述凹槽部(13)包括第三侧壁部(131)、第四侧壁部(132)和第二底壁部(133),定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第一侧壁部(321)与所述第二侧壁部(322)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壁部(11)与所述第二壁部(21)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凸出部(33)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凸出部(33)包括第一凸出部(331)和第二凸出部(332),所述第一凸出部(331)位于所述第一侧壁部(321),所述第二凸出部(332)位于所述第二侧壁部(322),所述第一凸出部(331)沿所述第一侧壁部(321)的周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二凸出部(332)沿所述第二侧壁部(322)的周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一壳体(1)与所述第二壳体(2)固定时,所述第一侧壁部(321)与所述第三侧壁部(131)抵接,所述第二侧壁部(322)与所述第四侧壁部(132)抵接,所述第一底壁部(323)与所述第二底壁部(133)接触或抵接或间隙配合,所述密封圈(3)未受压时,定义所述第一凸出部(331)沿所述第一方向凸出所述第一侧壁部(321)的最大距离为a,定义所述第二凸出部(332)沿所述第一方向凸出所述第二侧壁部(322)的最大距离为b,定义所述第一侧壁部(321)与所述第二侧壁部(322)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距离为c,定义所述凹槽部(13)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为d,其中,d>a+b+c,定义所述第二主体部(32)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为h1,定义所述凹槽部(13)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深度为h2,其中,h1<h2。
CN202223206403.0U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换热器 Active CN2193283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6403.0U CN219328344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换热器
PCT/CN2023/135280 WO2024114712A1 (zh) 2022-11-30 2023-11-30 一种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6403.0U CN219328344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28344U true CN219328344U (zh) 2023-07-11

Family

ID=87063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06403.0U Active CN219328344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28344U (zh)
WO (1) WO202411471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14712A1 (zh) * 2022-11-30 2024-06-06 绍兴三花新能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85576B2 (ja) * 2008-07-23 2012-07-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用のジョイント装置
CN201496167U (zh) * 2009-08-19 2010-06-02 青岛开世密封工业有限公司 发动机缸盖密封垫
JP2018084308A (ja) * 2016-11-25 2018-05-31 株式会社Ihi 圧力容器
US11624565B2 (en) * 2018-05-25 2023-04-11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eader box and heat exchanger
CN212716806U (zh) * 2020-07-03 2021-03-1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底壳组件及发动机
CN114674093A (zh) * 2020-12-24 2022-06-28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换热装置
CN115143816A (zh) * 2021-03-30 2022-10-04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
CN219328344U (zh) * 2022-11-30 2023-07-11 绍兴三花新能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14712A1 (zh) * 2022-11-30 2024-06-06 绍兴三花新能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114712A1 (zh) 2024-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328344U (zh) 一种换热器
JP2005135764A (ja) バイポーラプレート方式の積層電池
CN113725532B (zh) 电池盖板、电池及电池的加工方法
CN216715077U (zh) 凸台底盖及减震器贮油缸总成组件
CN221327767U (zh) 一种热管理部件及电池包
CN221443601U (zh) 一种不锈钢阀控水表连接头
KR101569668B1 (ko) 라디에이터
CN219919194U (zh) 加热器
CN221201358U (zh) 电池单体的盖板组件、电池单体的外壳以及电池单体
CN214665253U (zh) 燃烧箱及燃气热水器
CN221077399U (zh) 一种高密封性壳管式换热器密封件
CN219876164U (zh) 加热器
CN221482115U (zh) 气泵以及车辆
CN217401688U (zh) 密封件和连接组件
CN219061981U (zh) 一种集成组件
CN219738999U (zh) 电池单元及燃料电池
CN217029925U (zh) 一种用于阀门的密封环和密封结构
CN219827765U (zh) 一种蝶形水阀的阀体底部密封结构及蝶形水阀
CN212106349U (zh) 水泵用密封圈
CN217602917U (zh) 水泵及净水装置
CN221574121U (zh) 电池包壳体组件及电池包
CN220169627U (zh) 显示盒组件和空调器
CN221557687U (zh) 过滤器
CN114256477B (zh) 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组
CN212340043U (zh) 换热管的连通结构及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