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23398U - 内窥镜操作部及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操作部及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23398U
CN219323398U CN202223324726.XU CN202223324726U CN219323398U CN 219323398 U CN219323398 U CN 219323398U CN 202223324726 U CN202223324726 U CN 202223324726U CN 219323398 U CN219323398 U CN 219323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oscope
hub
assembly
instrument channel
support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2472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坚
谢行
裴晓宏
贺玉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Meif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Meif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Meif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Meif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2472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23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23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233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操作部及内窥镜,所述内窥镜操作部包括操作部手柄,所述操作部手柄包括内部工作通道组件、连接部组件、轮毂组件和按钮部组件,所述内部工作通道组件包括内部器械通道和支撑结构,所述内部器械通道为直线型结构;所述连接部组件用于与内窥镜图像处理器进行信号通讯;所述轮毂组件通过旋转实现牵拉绳的拉伸与收缩;所述按钮部组件与连接部组件配合联接,将控制信号传递至图像处理器实现信息交互。通过将内部器械通道设置为硬性直线形结构,并通过支撑结构对其进行支撑、固定,当内窥镜处于直线状态下可以采用硬性的医疗器械,当弯曲时也可以采用软性医疗器械,扩大了内窥镜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内窥镜操作部及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窥镜操作部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内窥镜越来越用于医疗诊断与治疗中。软性电子内窥镜由于其弯曲可调、材质柔软、成像质量高以及微创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医生与患者的青睐。
电子内窥镜主要分为弯曲部、插入部、操作部以及连接部。参考中国专利CN202123449229.8、CN201520029921.0,市面上的电子内窥镜的操作部均采用线性的布局,其内部的器械腔道均采用弯曲布置。这样的布局导致电子内窥镜仅仅只能适配软性的医疗器械,而不能使用硬性的医疗器械,这样大大降低了电子内窥镜的适用范围。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操作部及内窥镜,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内窥镜器械腔道采用弯曲布置,不适用于硬性医疗器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操作部,包括操作部手柄,所述操作部手柄包括:
内部工作通道组件,所述内部工作通道组件包括内部器械通道和支撑结构,所述内部器械通道为直线型结构;
连接部组件,用于与内窥镜图像处理器进行信号通讯;
轮毂组件,所述轮毂组件通过旋转实现牵拉绳的拉伸与收缩;
按钮部组件,与连接部组件配合联接,将控制信号传递至图像处理器实现信息交互。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固定件以及设置在操作部手柄内壁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固定件分别与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和两凸块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内设置内部器械通道。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垂直设置的横部和纵部,所述横部上设有用于限制牵拉绳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纵部设有与内部器械通道配合的第三限位槽。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纵部两侧还设有与第二凸块配合连接的第四限位槽。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用于固定内部器械通道,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为与内部器械通道直径一致的半圆形槽。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轮毂组件包括轴承组件、轮毂、推杆、牵拉绳,所述轴承组件连接轮毂并且固定于操作部手柄上,所述轴承组件的内圈与轮毂的连接轴相连接,所述轴承组件的外圈与操作部手柄相连接;所述轮毂设有固定牵拉绳的牵拉绳槽,所述推杆与轮毂相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结构件,所述轮毂的端部和结构件配合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牵拉绳的一端与鞘管部连接,所述牵拉绳的另一端与轮毂连接,所述牵拉绳外设有牵拉绳固定管。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组件包括线缆插头和第一PCB板,所述第一PCB板用于将接收到的所有信号处理后传输至线缆插头,最后传输至图像处理器完成信息交互;所述按钮部组件包括第二PCB板和按钮,所述第二PCB板与第一PCB板配合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上述的内窥镜操作部,还包括鞘管部,所述的鞘管部包括头端部、弯曲部和插入部,所述头端部设置有摄像头模组以及医疗器械通道口,所述弯曲部连接头端部和插入部,所述弯曲部的内部设置有蛇骨管,所述蛇骨管的前端连接牵拉绳,通过蛇骨管的弯曲实现内窥镜的弯曲调节。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操作部及内窥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操作部手柄内的内部器械通道设置为硬性直线形结构,并通过支撑结构对其进行支撑、固定,当内窥镜处于直线状态下可以采用硬性的医疗器械,当弯曲时也可以采用软性医疗器械,扩大了内窥镜适用范围。
2、牵拉绳的一端连接在轮毂,通过在牵拉绳上包覆有牵拉绳固定管,使牵拉绳固定管始终处于拉伸状态,使牵拉绳可以时刻绕在轮毂上,确保了内窥镜控制可靠,不出现牵拉绳脱落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内窥镜操作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内部工作通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第一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第一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第一PCB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轮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轴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牵拉绳固定管头端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0、鞘管部;200、操作部手柄;210、内部工作通道组件;211、第一支撑结构;211.1、第一凸块;211.2第二凸块;211.3、第一固定件;211.3.1、第一限位槽;211.3.2、第二限位槽;211.3.3、第三限位槽;211.3.4、第四限位槽;212、内部器械通道;213、第二支撑结构;214、鲁尔接头;220、连接部组件;221.1、线缆;221.2、插头;222.1、PCB板本体;222.2、PCB固定结构;230、轮毂组件;231、轴承组件;232、轮毂;233、推杆;233.1、轮毂连接部;234、牵拉绳;235、牵拉绳固定管;236、牵拉绳固定管头端;237、牵拉绳固定件;240、按钮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10。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操作部,包括操作部手柄200,所述操作部手柄200包括内部工作通道组件210、连接部组件220、轮毂组件230和按钮部组件240。其中,参考图3,所述内部工作通道组件210包括内部器械通道212和支撑结构,所述内部器械通道212为硬质的直线型结构,使得电子内窥镜可以适用于硬性的医疗器械,扩大了电子内窥镜的适用范围。连接部组件220用于与内窥镜图像处理器进行信号通讯;轮毂组件230通过旋转实现牵拉绳234的拉伸与收缩;按钮部组件240与连接部组件220配合联接,将控制信号传递至图像处理器实现信息交互。
进一步的,参考图4,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结构211,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11包括第一固定件211.3以及设置在操作部手柄200内壁的第一凸块211.1和第二凸块211.2,所述第一固定件211.3分别与第一凸块211.1和第二凸块211.2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和两凸块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内设置内部器械通道212。其中,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上均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两端分别嵌入两卡槽内。所述内部器械通道212设置为硬性管件,其与外部医疗器械通道和鲁尔接头214相连。其中,硬性管件的材质可以为硬质PTFE、PEEK或者为不锈钢材质内部涂覆PTFE涂层。
所述鲁尔接头214连接内部器械通道212,所述鲁尔接头214与内部接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胶接,当内部器械通道212采用不锈钢管结构时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所述鲁尔接头214同时设置与操作部手柄200的连接结构。
更进一步的,参考图5,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垂直设置的横部和纵部,所述横部上设有用于限制牵拉绳234的第一限位槽211.3.1和第二限位槽211.3.2,所述纵部设有与内部器械通道212配合的第三限位槽211.3.3。所述纵部两侧还设有与第二凸块配合连接的第四限位槽211.3.4。可选的,第三限位槽和内部器械通道212之间可以设置为一定过盈的间隙,也可直接采用胶接固定。
参考图3,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二支撑结构213,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13用于固定内部器械通道212,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13为与内部器械通道212直径一致的半圆形槽,并且通过胶接固定内部医疗器械通道与第二支撑结构213。
参考图1,所述连接部组件220包括线缆插头和第一PCB板,所述第一PCB板用于将接收到的所有信号处理后传输至线缆插头,最后传输至图像处理器完成信息交互。具体的,所述第一PCB板用于对操作部手柄200的所有信号的集中经过其处理后传输至线缆插头,最终传输至图像处理器完成信息交互。其中,所述线缆插头包括线缆221.1与插头221.2,所述线缆至少应包括4根同轴线缆,用于传递鞘管部100头端的图像信号。所述的插头2211用于连接图像处理器,其内部也可设置处理芯片,用于实现信号加密的功能。
更具体的,参考图6,所述第一PCB板包括PCB板本体222.1和PCB固定结构222.2。所述PCB固定结构,设计成凹槽,与PCB板本体形成过盈配合实现对PCB板的固定。为了进一步的增加固定的强度,可以在PCB板本体和PCB固定结构之间加注固定胶。
进一步的,参考图7,所述轮毂组件230包括轴承组件231、轮毂232、推杆233、牵拉绳234,所述轴承组件231连接轮毂232并且固定于操作部手柄200上,所述轴承组件231的内圈与轮毂232的连接轴相连接,所述轴承组件231的外圈与操作部手柄200相连接;所述轮毂232设有固定牵拉绳234的牵拉绳234槽,所述推杆233与轮毂232相连接。所述轴承组件231的外圈与操作部手柄20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胶接也可以通过结构件组合固定。其中,所述轴承组件231包括结构件和轴承,所述轮毂232的端部通过轴承和结构件配合连接。
可选的,参考图8,轴承组件231的轴承可以取消,采用轮毂232端部与结构件直接连接,采用间隙配合,并且在轮毂232端部与结构件之间的间隙加注润滑脂,以此实现顺滑传动。
进一步的,参考图8和图9,轮毂232为轮毂组件230的核心结构,通过推杆233把医生对于内窥镜的操作传递至鞘管部100前端。所述轮毂232设置有轴承连接部,用于连接轴承内圈,所述的轴承内圈与轮毂232的连接采用胶接或者过盈配合;所述轮毂232还设置有牵拉绳234槽,用于固定牵拉绳234;所述轮毂232还设置有牵拉绳固定管头端236固定结构,用于固定牵拉绳固定管头端236;所述的轮毂232还设置有推杆233固定结构,用于固定推杆233。
具体的,所述推杆233与轮毂232连接,推杆233设置有轮毂连接部233.1,所述轮毂连接部233.1可以设置为螺纹,也可以设置为间隙结构,可以采用胶接,也可以设置为过盈连接。所述推杆233还设置了推手部,推手设置为便于医生操作的形式;推手上还提供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可以是凹槽、也可以是凸起、还可以是设置在表面的橡胶件,以此增大摩擦力。
更具体的,所述牵拉绳234的前部连接鞘管部100头端,另一端连接至轮毂232,在连接轮毂232处采用外部设置有牵拉绳固定管235,牵拉绳234及牵拉绳固定管235一起绕在轮毂232上,所述牵拉绳234应该有一定的弹性,所述牵拉绳234可以为钢丝绳(SUS304)也可以其他有弹性材料,如尼龙。
更具体的,所牵拉绳固定管235包覆于牵拉绳234,用于使牵拉绳234包覆于轮毂232上。所述牵拉绳固定管235具有弹性,并且时刻处于拉伸状态,确保其包覆的牵拉绳234处于绕紧于轮毂232上的状态,所述牵拉绳固定管235采用弹簧管,或者其他弹性管方案。
更具体的,参考图10,所述,牵拉绳固定管头端236与牵拉绳固定管235的一端相连,并且连接于操作部手柄200处,使整个牵拉绳固定管235保持拉伸状态,所述牵拉绳固定管235与牵拉绳固定管头端236的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或者胶接的方式,所述牵拉绳固定管头端236与操作部手柄200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胶接。
更具体的,所述牵拉绳固定件237连接于牵拉绳和牵拉绳的尾端,并且与轮毂232固接在一起,使得轮毂232的转动就能实现牵拉绳234的拉伸与收缩,从而实现对鞘管部100的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按钮部组件240包括第二PCB板和按钮,所述第二PCB板与第一PCB板配合连接,把医生的控制信号传递至图像处理器实现信息交互。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内窥镜操作部200,还包括鞘管部100。其中,所述鞘管部100包括头端部、弯曲部和插入部,所述头端部设置有摄像头模组以及医疗器械通道口,所述弯曲部连接头端部和插入部,所述弯曲部的内部设置有蛇骨管,所述蛇骨管的前端连接牵拉绳234,通过蛇骨管的弯曲实现内窥镜的弯曲调节。所述插入部连接操作部200,插入部的外鞘具有一定弹性,所述外鞘可以为单层TPU管或者编制TPU管,所述插入部的外鞘管内部通过外部医疗器械通道、传输线缆、牵拉绳234等。
所述的电子内窥镜的工作通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外部医疗器械通道为软性材质,材质可以为PTFE、FEP或者PEEK,操作部的工作通道为硬性材质,两段医疗器械通道通过固接或者胶接在一起,使电子内窥镜除了配合软性内窥镜的医疗器械还可以使用硬性内窥镜的医疗器械,扩大了内窥镜器械的选择,扩展了软性内窥镜的适用范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操作部手柄内的内部器械通道设置为硬性直线形结构,并通过支撑结构对其进行支撑、固定,当内窥镜处于直线状态下可以采用硬性的医疗器械,当弯曲时也可以采用软性医疗器械,扩大了内窥镜适用范围。牵拉绳的一端连接在轮毂,通过在牵拉绳上包覆有牵拉绳固定管,使牵拉绳固定管始终处于拉伸状态,使牵拉绳可以时刻绕在轮毂上,确保了内窥镜控制可靠,不出现牵拉绳脱落的风险。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内窥镜操作部,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部手柄,所述操作部手柄包括:
内部工作通道组件,所述内部工作通道组件包括内部器械通道和支撑结构,所述内部器械通道为直线型结构;
连接部组件,用于与内窥镜图像处理器进行信号通讯;
轮毂组件,所述轮毂组件通过旋转实现牵拉绳的拉伸与收缩;
按钮部组件,与连接部组件配合联接,将控制信号传递至图像处理器实现信息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操作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固定件以及设置在操作部手柄内壁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固定件分别与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和两凸块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内设置内部器械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操作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垂直设置的横部和纵部,所述横部上设有用于限制牵拉绳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纵部设有与内部器械通道配合的第三限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操作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部两侧还设有与第二凸块配合连接的第四限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内窥镜操作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用于固定内部器械通道,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为与内部器械通道直径一致的半圆形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操作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组件包括轴承组件、轮毂、推杆、牵拉绳,所述轴承组件连接轮毂并且固定于操作部手柄上,所述轴承组件的内圈与轮毂的连接轴相连接,所述轴承组件的外圈与操作部手柄相连接;所述轮毂设有固定牵拉绳的牵拉绳槽,所述推杆与轮毂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操作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结构件,所述轮毂的端部和结构件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操作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绳的一端与鞘管部连接,所述牵拉绳的另一端与轮毂连接,所述牵拉绳外设有牵拉绳固定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操作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组件包括线缆插头和第一PCB板,所述第一PCB板用于将接收到的所有信号处理后传输至线缆插头,最后传输至图像处理器完成信息交互;所述按钮部组件包括第二PCB板和按钮,所述第二PCB板与第一PCB板配合连接。
10.一种内窥镜,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内窥镜操作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鞘管部,所述的鞘管部包括头端部、弯曲部和插入部,所述头端部设置有摄像头模组以及医疗器械通道口,所述弯曲部连接头端部和插入部,所述弯曲部的内部设置有蛇骨管,所述蛇骨管的前端连接牵拉绳,通过蛇骨管的弯曲实现内窥镜的弯曲调节。
CN202223324726.XU 2022-12-12 2022-12-12 内窥镜操作部及内窥镜 Active CN219323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4726.XU CN219323398U (zh) 2022-12-12 2022-12-12 内窥镜操作部及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4726.XU CN219323398U (zh) 2022-12-12 2022-12-12 内窥镜操作部及内窥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23398U true CN219323398U (zh) 2023-07-11

Family

ID=87068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24726.XU Active CN219323398U (zh) 2022-12-12 2022-12-12 内窥镜操作部及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233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00994B2 (en) Coaxial micro-endoscope
AU2006213225B2 (en) Flexible tube for endoscope, and endoscope device
JP2021151468A (ja) ひずみ緩和要素を備えた操縦可能医用デバイス
JP4323441B2 (ja) 内視鏡
US8465419B2 (en) Endoscope insertion unit, endoscope and endoscope system
US8206287B2 (en) Endoscope having flexible tube
WO2022062513A1 (zh) 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
CA2898586A1 (en) Integrated steering device
CN219323398U (zh) 内窥镜操作部及内窥镜
JP3923701B2 (ja) 内視鏡
JP3776557B2 (ja) 内視鏡
JP3325103B2 (ja) カバー方式の内視鏡
US10932653B2 (en) Endoscope system
CN219323402U (zh) 一种变径蛇骨管及内窥镜
JP3965163B2 (ja) 内視鏡、および内視鏡を収納する収納器
US10010246B2 (en) Steerable endoscopes
CN216417119U (zh) 一种适用于软性内窥镜的附件递送装置
CN219699882U (zh) 内窥镜安装座组件、远端可扩张插入部、手柄和内窥镜
CN213588220U (zh) 一次性蛇骨橡皮
CN110811704B (zh) 一种单层薄壁管件
CN113712489A (zh) 一种适用于软性内窥镜的附件递送装置
JP2001078955A (ja) 内視鏡
WO202310191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doscope proximal end design
CN115363505A (zh) 内视镜
JPH11197101A (ja) 内視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