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99882U - 内窥镜安装座组件、远端可扩张插入部、手柄和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安装座组件、远端可扩张插入部、手柄和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99882U
CN219699882U CN202320987557.3U CN202320987557U CN219699882U CN 219699882 U CN219699882 U CN 219699882U CN 202320987557 U CN202320987557 U CN 202320987557U CN 219699882 U CN219699882 U CN 2196998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rument tube
mounting seat
endoscope
wall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8755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震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8755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998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998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998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安装座组件、远端可扩张插入部、手柄和内窥镜,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安装座组件,包括安装座和卡接部,其中,安装座固定于器械管上,并且安装座用于承载摄像组件,卡接部具有开口,开口卡接于安装座的远端面和器械管的远端面处,并且卡接部的壁面与安装座外表面、器械管内表面、以及安装座的远端面和器械管的远端面贴合。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安装座组件,通过卡接部的卡接作用,可将器械管与安装座固定在一起,器械管远端的拉环由倾斜状态切换为直立状态,卡接部可使与其卡接部分器械管的形变减小,从而可保障安装座与器械管之间连接的稳固性,降低安装座与器械管之间脱胶的风险。

Description

内窥镜安装座组件、远端可扩张插入部、手柄和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安装座组件、远端可扩张插入部、手柄和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其可直接进入人体自然管道检查,为医生提供充分的诊断信息。内窥镜通常包括:用于插入至人体内部的插入部、控制插入部前端进行弯曲的手柄、以及用于显示人体自然腔道内部环境的显示设备;内窥镜通过上述三个部分的配合可实现对人体内部的窥视、病灶探索以及治疗。
当插入人体内部的腔道狭小时,比如支气管,由于传统内窥镜插入部的远端尺寸较狭小腔道尺寸更大,导致插入部在插入过程存在较大的阻碍,如果强行插入,容易导致患者的体内腔道壁面出血,使得患者的应激反应较强,难以使手术进行下去,从而达不到诊断和/或治疗的效果。
传统内窥镜插入部的尺寸无限制缩小是不现实的,这是因为:在插入部插入人体后需要通过插入部内部的器械管道向人体内注入或抽吸液体,处置器械需从该器械管道送入至人体内部,若插入部的尺寸过小,必然导致器械管道的尺寸过小,难以保证液体的注入或抽吸,也无法保证处置器械能够送入至人体内部。因此插入部插入人体后,保障器械管道的合理尺寸是十分必要的。
本申请人的另一件申请中,在器械管的远端设置拉环,在插入部插入过程中和到达目标位置后,通过使拉环处于倾斜状态和直立状态,从而可使器械管的远端为压扁状态和扩张状态。当器械管远端为压扁状态时,器械管道远端的截面积较小;当器械管远端为扩张状态,器械管道远端的截面积较大,从而可保障器械管道在不同状况下均具有合理的尺寸。器械管远端壁面上还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用于安装摄像模组和光源组件,安装座与器械管之间一般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以确保安装座与器械管之间的密封性。
该种方案中,所使用的拉环为圆环状,并通过牵引绳向拉环施加拉力。具体的,牵引绳与拉环下方的顶点固定连接,拉环在牵引绳的拉拽作用下,拉环以其上方的顶点为旋转支点转动,拉环转动过程中,器械管不仅径向尺寸增大,而且器械管还沿轴向方向发生形变,器械管的远端端面也由平面结构变形为倾斜结构,也即是牵引绳在拉拽拉环转动的过程中,拉环将带动位于器械管端面的部分向下拉拽,导致安装座与器械管之间易出现脱胶,影响安装座与器械管之间的密封性;另一方面,由于圆环状的拉环在旋转过程中的行程较大,导致器械管变形严重,使得安装座与器械管之间脱胶的风险极高。若安装座与器械管之间出现间隙,在使用内窥镜时,该间隙处易残留液体,并且该间隙处不易进行消毒处理,影响内窥镜下次使用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当拉环由倾斜状态切换为直立状态时,如何避免安装座与器械管间出现脱胶现象,目前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内窥镜安装座组件、远端可扩张插入部、手柄和内窥镜,以解决器械管远端位置的拉环由倾斜状态切换为直立状态时,安装座与器械管之间易出现脱胶,影响安装座与器械管之间密封性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安装座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安装座组件,包括安装座和卡接部,其中,所述安装座固定于器械管上,并且所述安装座用于承载摄像组件;所述卡接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卡接于所述安装座的远端面和器械管的远端面处,并且所述卡接部的壁面与所述安装座外表面、所述器械管内表面、以及所述安装座的远端面和所述器械管的远端面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部包括第一壁面、第二壁面和第三壁面,所述第一壁面、所述第二壁面和所述第三壁面依次连接并形成所述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壁面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壁面的宽度,并且从所述第一壁面到所述第三壁面的方向,所述第二壁面的宽度逐渐缩小,其中,所述第一壁面为与所述安装座外表面相贴合的面,所述第二壁面为与所述安装座的远端面和所述器械管的远端面相贴合的面,所述第三壁面为与所述器械管内表面相贴合的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壁面与所述器械管的远端面相贴合的部分、所述第三壁面与所述器械管内表面相贴合的部分均位于所述器械管中心轴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壁面上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摄像组件的摄像模组的镜头处,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摄像组件的光源的出光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开口处为斜面结构,并使所述第一通孔的开口处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开口处形成为喇叭状结构,从靠近所述第二壁面内表面到外表面的方向,所述第一通孔开口处和第二通孔开口处的内径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壁面靠近近端的一侧为斜面结构,并且从靠近近端到靠近远端的方向,所述第三壁面靠近近端一侧的厚度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窥镜远端可扩张插入部。
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远端可扩张插入部,包括插入部本体、器械管和安装座组件,其中,所述插入部本体内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器械管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器械管远端的预设段内设置有拉环和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与所述拉环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用于向所述拉环施加动力并驱使所述拉环由压缩状态切换为支撑状态;所述安装座组件为本实用新型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内窥镜安装座组件,所述安装座组件固定于所述器械管上,并且所述安装座组件位于所述器械管远离所述牵引绳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窥镜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手柄,包括插入部和手柄本体,其中,所述插入部为本实用新型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内窥镜远端可扩张插入部,并且所述插入部设置于所述手柄本体的远端。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窥镜。
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包括本实用新型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内窥镜手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安装座组件,包括安装座和卡接部,其中,安装座固定于器械管上,并且安装座用于承载摄像组件,卡接部具有开口,开口卡接于安装座的远端面和器械管的远端面处,并且卡接部的壁面与安装座外表面、器械管内表面、以及安装座的远端面和器械管的远端面贴合,可见,通过卡接部的卡接作用,可将器械管与安装座固定在一起,器械管远端的拉环由倾斜状态切换为直立状态,也即是器械管的通道尺寸增大时,卡接部可阻止与其卡接部分器械管的形变,使得该部分的形变减小,从而可保障安装座与器械管之间连接的稳固性,降低安装座与器械管之间脱胶的风险。
即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安装座组件,通过卡接部的卡接作用,解决了器械管远端位置的拉环由倾斜状态切换为直立状态时,安装座与器械管之间易出现脱胶,影响安装座与器械管之间密封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卡接部优选实施方式的第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卡接部优选实施方式的第二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卡接部优选实施方式的第三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卡接部优选实施方式的第四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内窥镜远端可扩张插入部处于压缩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内窥镜远端可扩张插入部处于压缩状态的内部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内窥镜远端可扩张插入部处于支撑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内窥镜远端可扩张插入部处于支撑状态的内部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内窥镜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中:10、安装座组件;11、安装座;12、卡接部;121、开口;122、第一壁面;123、第二壁面;123a、第一通孔;123b、第二通孔;124、第三壁面;124a、第三壁面近端;21、器械管;22、预设段;23、拉环;24、牵引绳;31、摄像模组;32、光源;40、插入部;50、手柄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近端”和“远端”是指内窥镜及其配件在使用环境下,相对于使用者的远近位置而言。其中,距离使用者较近的一端拟定为“近端”,距离使用者较远的一端拟定为“远端”。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9,并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提供的内窥镜安装座组件、远端可扩张插入部、手柄和内窥镜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内窥镜安装座组件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内窥镜安装座组件,包括安装座11和卡接部12,其中,安装座11固定于器械管21上,并且安装座11用于承载摄像组件;卡接部12具有开口121,开口121卡接于安装座11的远端面和器械管21的远端面处,并且卡接部12的壁面与安装座11外表面、器械管21内表面、以及安装座11的远端面和器械管21的远端面贴合,如图5~图8所示。图1~图4示出了卡接部12的示意图。优选的,安装座11可为预制而成,也可为注塑形成。优选的,卡接部12使用硬度较大的刚性材料制成,从而使得卡接部12具有较大的强度,可有效降低与其卡接部分器械管21的形变程度。
本实施例的内窥镜安装座组件,通过卡接部12的卡接作用,可将器械管21与安装座11固定在一起,器械管21远端的拉环23由倾斜状态切换为直立状态,也即是器械管21的通道尺寸增大时,卡接部12可阻止与其卡接部分器械管21的形变,使得该部分的形变减小,从而可保障安装座11与器械管2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降低安装座11与器械管21之间脱胶的风险。即本实施例的内窥镜安装座组件,通过卡接部12的卡接作用,解决了器械管21远端位置的拉环23由倾斜状态切换为直立状态时,安装座11与器械管21之间易出现脱胶,影响安装座11与器械管21之间密封性的技术问题。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卡接部12包括第一壁面122、第二壁面123和第三壁面124,第一壁面122、第二壁面123和第三壁面124依次连接并形成开口121,如图1所示。优选的,卡接部12的截面为C型结构,如图1所示。优选的,第一壁面122、第二壁面123和第三壁面124为一体成型结构。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安装座组件,卡接部12具有三个壁面,通过三个壁面可形成截面为C型的结构,从而可将卡接部12卡接于安装座11的远端面和器械管21的远端面处,以起到增强安装座11与器械管21之间连接稳固性的作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壁面122的宽度大于第三壁面124的宽度,并且从第一壁面122到第三壁面124的方向,第二壁面123的宽度逐渐缩小,其中,第一壁面122为与安装座11外表面相贴合的面,第二壁面123为与安装座11的远端面和器械管21的远端面相贴合的面,第三壁面124为与器械管21内表面相贴合的面,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壁面122的宽度是指第一壁面122两侧之间的距离;第二壁面123的宽度是指第二壁面123两侧之间的距离;第三壁面124的宽度是指第三壁面124两侧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安装座组件,第三壁面124的宽度相较于第一壁面122的宽度更小,同时从第一壁面122到第三壁面124的方向,第二壁面123的宽度逐渐缩小,从而使得第二壁面123与器械管21的远端面接触的面积较小,第三壁面124与器械管21内表面接触的面积较小,以便为器械管21的形变提供空间,确保拉环23可由倾斜状态切换为直立状态。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二壁面123与器械管21的远端面相贴合的部分、第三壁面124与器械管21内表面相贴合的部分均位于器械管21中心轴的一侧如图5~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安装座组件,第二壁面123与器械管21的远端面相贴合的部分、第三壁面124与器械管21内表面相贴合的部分均位于器械管21中心轴的一侧,从而可使拉环23由倾斜状态切换为直立状态时,位于器械管21中心轴另一侧的器械管21发生形变,以确保器械管21的通道可增大至预设尺寸。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二壁面123上具有第一通孔123a和第二通孔123b,其中,第一通孔123a位于摄像组件的摄像模组31的镜头处,第二通孔123b位于摄像组件的光源32的出光处,如图1~图5、图7所示。具体的,第二壁面123上设置两个第二通孔123b,两个第二通孔123b分别位于第一通孔123a的两侧。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安装座组件,第二壁面123上具有第一通孔123a和第二通孔123b,第一通孔123a位于摄像组件的摄像模组31的镜头处,第二通孔123b位于摄像组件的光源32的出光处,从而可避免第二壁面123对摄像模组31和光源32造成遮挡,影响摄像组件的摄像效果。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一通孔123a和第二通孔123b的开口处为斜面结构,并使第一通孔123a的开口处和第二通孔123b的开口处形成为喇叭状结构,从靠近第二壁面123内表面到外表面的方向,第一通孔123a开口处和第二通孔123b开口处的内径逐渐增大,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安装座组件,第一通孔123a和第二通孔123b的开口处为斜面结构,从而可使摄像模组31的镜头具有更大的摄像范围,可使光源32具有更大的出光角度,从而可确保摄像组件的摄像效果。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三壁面124靠近近端的一侧为斜面结构,并且从靠近近端到靠近远端的方向,第三壁面124靠近近端一侧的厚度逐渐减小。第三壁面124靠近近端的一侧,也即是第三壁面近端124a,如图4所示。在向器械管21内插入处置器械时,位于器械管21通道内的第三壁面124的端面处形成一个台阶,阻止处置器械的进入,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安装座组件,将第三壁面124靠近近端的一侧设置为斜面结构,通过斜面结构可对处置器械的进入起到导向作用,减小处置器械进入器械管21通道内的阻力。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内窥镜远端可扩张插入部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内窥镜远端可扩张插入部,包括插入部本体、器械管21和安装座组件10,其中,插入部本体内设置有容置空间,器械管21位于容置空间内,器械管21远端的预设段22内设置有拉环23和牵引绳24,牵引绳24与拉环23固定连接,牵引绳24用于向拉环23施加动力并驱使拉环23由压缩状态切换为支撑状态;安装座组件10为实施例1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安装座组件,安装座组件10固定于器械管21上,并且安装座组件10位于器械管21远离牵引绳24的一侧,如图5~图8所示。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内窥镜远端可扩张插入部还包括包覆层,包覆层将器械管21和蛇骨结构等包覆在内,包覆层外表面为光滑结构,从而可进一步减小插入部在插入腔道过程中的阻力。
本实施例的内窥镜远端可扩张插入部,器械管21远端的预设段22内设置有拉环23和牵引绳24,牵引绳24与拉环23固定连接,牵引绳24用于向拉环23施加动力并驱使拉环23由压缩状态切换为支撑状态,从而可使器械管21的远端具有不同的大小,具体的,当内窥镜的插入部在插入腔道过程中,使拉环23处于压缩状态,此时预设段22也为压缩状态,其截面面积较小,内窥镜插入部在插入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较小,有利于内窥镜插入部插入较小的腔道内;当内窥镜的插入部到达目标位置时,使拉环23处于支撑状态,此时预设段22被拉环23撑开,其截面面积增大,使得内窥镜器械管21的流通截面积增大,从而可满足液体注入和抽吸对内窥镜器械管21通道尺寸的要求,也可满足处理器械对内窥镜器械管21通道尺寸的要求。
本实施例的内窥镜远端可扩张插入部,具有实施例1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安装座组件,通过卡接部12的卡接作用,可将器械管21与安装座11固定在一起,器械管21远端的拉环23由倾斜状态切换为直立状态,也即是器械管21的通道尺寸增大时,卡接部12可阻止与其卡接部分器械管21的形变,使器械管21该部分的形变减小,从而可保障安装座11与器械管2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降低安装座11与器械管21之间脱胶的风险。即本实施例的内窥镜远端可扩张插入部,通过卡接部12的卡接作用,解决了器械管21远端位置的拉环23由倾斜状态切换为直立状态时,安装座11与器械管21之间易出现脱胶,影响安装座11与器械管21之间密封性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内窥镜手柄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内窥镜手柄,包括插入部40和手柄本体50,其中,插入部40为实施例2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内窥镜远端可扩张插入部,并且插入部40设置于手柄本体50的远端,如图9所示。手柄本体50上除具有现有的常规结构外,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牵引绳24的固定部。固定部可类似于控制插入部40远端弯曲的结构,通过控制固定部的转动,可经牵引绳24向拉环23施加拉力。
本实施例的内窥镜手柄,包括实施例2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内窥镜远端可扩张插入部,当拉环23处于不同状态时,可使器械管21的远端具有不同的大小,从而不仅可使内窥镜插入部满足插入较小腔道的要求,也可插入部到达目标位置时对器械管21通道尺寸的要求;另一方面,拉环23由倾斜状态切换为直立状态,也即是器械管21的通道尺寸增大时,通过卡接部12的卡接作用,可使与其卡接部分器械管21的形变减小,从而可保障安装座11与器械管2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降低安装座11与器械管21之间脱胶的风险。即本实施例的内窥镜手柄,通过卡接部12的卡接作用,解决了器械管21远端位置的拉环23由倾斜状态切换为直立状态时,安装座11与器械管21之间易出现脱胶,影响安装座11与器械管21之间密封性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内窥镜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内窥镜,包括实施例3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内窥镜手柄。内窥镜的其余结构可与现有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内窥镜的其余结构例如是内窥镜的显示设备。本实施例的内窥镜可以为支气管镜、肾盂镜、食道镜、胃镜、肠镜、耳镜、鼻镜、口腔镜、喉镜、阴道镜、腹腔镜、关节镜等。本实施例对内窥镜的种类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的内窥镜,包括实施例3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内窥镜手柄,当拉环23处于不同状态时,可使器械管21的远端具有不同的大小,从而不仅可使内窥镜插入部满足插入较小腔道的要求,也可插入部到达目标位置时对器械管21通道尺寸的要求;另一方面,拉环23由倾斜状态切换为直立状态,也即是器械管21的通道尺寸增大时,通过卡接部12的卡接作用,可使与其卡接部分器械管21的形变减小,从而可保障安装座11与器械管2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降低安装座11与器械管21之间脱胶的风险。即本实施例的内窥镜,通过卡接部12的卡接作用,解决了器械管21远端位置的拉环23由倾斜状态切换为直立状态时,安装座11与器械管21之间易出现脱胶,影响安装座11与器械管21之间密封性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内窥镜安装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1)和卡接部(12),其中,所述安装座(11)固定于器械管(21)上,并且所述安装座(11)用于承载摄像组件;所述卡接部(12)具有开口(121),所述开口(121)卡接于所述安装座(11)的远端面和所述器械管(21)的远端面处,并且所述卡接部(12)的壁面与所述安装座(11)外表面、所述器械管(21)内表面、以及所述安装座(11)的远端面和所述器械管(21)的远端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安装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12)包括第一壁面(122)、第二壁面(123)和第三壁面(124),所述第一壁面(122)、所述第二壁面(123)和所述第三壁面(124)依次连接并形成所述开口(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安装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面(12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壁面(124)的宽度,并且从所述第一壁面(122)到所述第三壁面(124)的方向,所述第二壁面(123)的宽度逐渐缩小,其中,
所述第一壁面(122)为与所述安装座(11)外表面相贴合的面,所述第二壁面(123)为与所述安装座(11)的远端面和所述器械管(21)的远端面相贴合的面,所述第三壁面(124)为与所述器械管(21)内表面相贴合的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安装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面(123)与所述器械管(21)的远端面相贴合的部分、所述第三壁面(124)与所述器械管(21)内表面相贴合的部分均位于所述器械管(21)中心轴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安装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面(123)上具有第一通孔(123a)和第二通孔(123b),其中,所述第一通孔(123a)位于所述摄像组件的摄像模组(31)的镜头处,所述第二通孔(123b)位于所述摄像组件的光源(32)的出光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安装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23a)和所述第二通孔(123b)的开口处为斜面结构,并使所述第一通孔(123a)的开口处和所述第二通孔(123b)的开口处形成为喇叭状结构,
从靠近所述第二壁面(123)内表面到外表面的方向,所述第一通孔(123a)开口处和第二通孔(123b)开口处的内径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安装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壁面(124)靠近近端的一侧为斜面结构,并且从靠近近端到靠近远端的方向,所述第三壁面(124)靠近近端一侧的厚度逐渐减小。
8.一种远端可扩张插入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部本体、器械管(21)和安装座组件(10),其中,
所述插入部本体内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器械管(21)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器械管(21)远端的预设段(22)内设置有拉环(23)和牵引绳(24),所述牵引绳(24)与所述拉环(23)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24)用于向所述拉环(23)施加动力并驱使所述拉环(23)由压缩状态切换为支撑状态;
所述安装座组件(10)为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安装座组件,所述安装座组件(10)固定于所述器械管(21)上,并且所述安装座组件(10)位于所述器械管(21)远离所述牵引绳(24)的一侧。
9.一种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部(40)和手柄本体(50),其中,所述插入部(40)为权利要求8所述的远端可扩张插入部,并且所述插入部(40)设置于所述手柄本体(50)的远端。
10.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柄。
CN202320987557.3U 2023-04-27 2023-04-27 内窥镜安装座组件、远端可扩张插入部、手柄和内窥镜 Active CN2196998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7557.3U CN219699882U (zh) 2023-04-27 2023-04-27 内窥镜安装座组件、远端可扩张插入部、手柄和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7557.3U CN219699882U (zh) 2023-04-27 2023-04-27 内窥镜安装座组件、远端可扩张插入部、手柄和内窥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99882U true CN219699882U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84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87557.3U Active CN219699882U (zh) 2023-04-27 2023-04-27 内窥镜安装座组件、远端可扩张插入部、手柄和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998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47444B1 (en) Video rectoscope
US8273013B2 (en) Endoscope insertion assistant probe and applicable endoscope apparatus therefor
US6786864B2 (en) Endoscopi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an indwelling tube
US8465419B2 (en) Endoscope insertion unit, endoscope and endoscope system
US7959559B2 (en) Endoscope insertion assisting device, endoscope apparatus, medical treatment device and endoscope insertion method
US20080021274A1 (en) Endoscopic medical device with lock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US20040092794A1 (en) Endoscopic imaging system including removable deflection device
JP2010523281A (ja) コネクタを備える内視鏡バレル
US7331975B2 (en) Basket forceps
CN211985382U (zh) 一种输尿管肾盂镜系统
JP2002330928A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
CN219699882U (zh) 内窥镜安装座组件、远端可扩张插入部、手柄和内窥镜
CN108451484B (zh) 处置器具通道及内窥镜
US20090299139A1 (en) Endoscope
CN219048381U (zh) 牵引绳组件、牵引机构、插入部及内窥镜
EP4316346A1 (en) Endoscope having friction control part
CN117122256A (zh) 一种内窥镜器械管、远端可扩张插入部、手柄和内窥镜
CN117122257A (zh) 一种内窥镜器械管、远端可扩张插入部、手柄和内窥镜
CN220876718U (zh) 一种负压吸引腔室、手柄和内窥镜
CN117100193A (zh) 一种内窥镜器械管、远端可扩张插入部、手柄和内窥镜
JPH10118014A (ja) 内視鏡
CN216417119U (zh) 一种适用于软性内窥镜的附件递送装置
CN219921013U (zh) 一种内窥镜主动弯曲段、插入部和内窥镜
CN117137412A (zh) 一种内窥镜器械管、远端可扩张插入部和内窥镜
JP2001078955A (ja) 内視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