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19303U - 一种工程变形观测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程变形观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19303U
CN219319303U CN202320513689.2U CN202320513689U CN219319303U CN 219319303 U CN219319303 U CN 219319303U CN 202320513689 U CN202320513689 U CN 202320513689U CN 219319303 U CN219319303 U CN 219319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bserver
rotating
main
fluted disc
wel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1368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绍祥
邵建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Deformation Source Engineering Quality Insp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Deformation Source Engineering Quality Insp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Deformation Source Engineering Quality Insp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Deformation Source Engineering Quality Insp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1368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193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19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193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程变形观测器,包括观测器主体,所述观测器主体的四周均设置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的外侧设置有螺丝,所述观测器主体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下端设置有调节机构。该工程变形观测器,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在进行方向调节时,手动旋转副旋钮,主齿轮通过连接轴带动支撑板进行旋转,在进行角度调节时,手动旋转主旋钮,此时限位齿盘与旋转齿盘脱离啮合状态,手动调整观测器主体的角度,调整完成后,反方向旋转主旋钮,从而将旋转齿盘的位置固定锁死,从而完成了对观测器主体的角度调整,在其高度调节的基础上,新增角度与方向调节,使其观测数据更加具有精准性,无需对支撑架进行整体调整,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工程变形观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变形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变形观测器。
背景技术
在工程建设、使用和运营过程中,由于基础的地质构造、土壤的理化性质、地下水位的差异以及建筑物本身的荷重和外界的动荷载(如风力、震动等)作用等因素的影响,经常导致工程建筑的沉降、位移、倾斜、裂缝和挠曲等工程形变特征,为了保证工程建筑的使用、运营安全以及为建筑设计提供依据,需要使用专门的观测器定期对以上工程变形进行观测的工作。
经检索,专利号为“CN217155272U”提供了“一种建筑变形观测装置,通过升降机构,在对观测仪本体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可直接向上抽拉调节杆,即可对快速对观测仪本体的高度进行大致调节;最后,再通过高度微调机构,对观测仪本体的高度进行微调,即可保证调节精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可快速对观测仪本体的高度进行大致调节,再对观测仪本体的高度进行微调,调节速度较快,且调节精度较高,便于使用。”但是在实际观测过程中,除了需要对观测仪本体进行高度调节后,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观测仪本体进行方向与角度的调节,已确保其观测的准确性,在方向调节时,该装置只能对支撑架进行整体方向调节,耗时又耗力,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于是,我们提供了一种工程变形观测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变形观测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变形观测器,包括观测器主体和调节机构,所述观测器主体的四周均设置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的外侧设置有螺丝,所述观测器主体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下端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轴、旋转齿盘、限位齿盘、连接扣、活动扣、螺纹杆、主旋钮、旋转座、螺纹座、支撑板、连接轴、主齿轮、主轴承座、固定箱、副齿轮、短轴、副轴承座和副旋钮,所述连接座的下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旋转齿盘,所述固定箱的下端四角均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下端焊接有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扣通过螺丝与连接座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扣与观测器主体之间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齿盘的一侧啮合有限位齿盘,所述限位齿盘的一端焊接有连接扣,所述连接扣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扣。
优选的,所述活动扣的一端焊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焊接有主旋钮,所述旋转座的一侧设置有螺纹座,所述主旋钮通过螺纹杆与螺纹座之间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两端外侧均转动连接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转轴通过旋转座与支撑板构成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下端焊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下端转动连接有主轴承座,所述主轴承座的下端设置有固定箱。
优选的,所述连接轴的外侧焊接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的一侧啮合有副齿轮,所述副齿轮的内部焊接有短轴,所述短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副轴承座,所述短轴的下端焊接有副旋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工程变形观测器,通过转轴、旋转齿盘、限位齿盘、连接扣、活动扣、螺纹杆、主旋钮、旋转座、螺纹座、支撑板、连接轴、主齿轮、主轴承座、固定箱、副齿轮、短轴、副轴承座和副旋钮的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角度、方向调节,在进行方向调节时,手动旋转副旋钮,副旋钮通过短轴带动副齿轮进行旋转,副齿轮旋转的同时带动主齿轮进行旋转,主齿轮通过连接轴带动支撑板进行旋转,调节至合适方向后,停止旋转副旋钮,完成了对观测器主体的方向调整。
在进行角度调节时,手动旋转主旋钮,主旋钮通过螺纹杆带动活动扣向外侧移动,活动扣在旋转的同时,带动连接扣向外侧移动,连接扣带动限位齿盘向外侧移动,此时限位齿盘与旋转齿盘脱离啮合状态,手动调整观测器主体的角度,观测器主体通过连接座带动转轴在旋转座内进行旋转,调整完成后,反方向旋转主旋钮,主旋钮通过螺纹杆带动限位齿盘与旋转齿盘啮合,从而将旋转齿盘的位置固定锁死,从而完成了对观测器主体的角度调整,在其高度调节的基础上,新增角度与方向调节,使其观测数据更加具有精准性,无需对支撑架进行整体调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观测器主体与调节机构相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轴与旋转座相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齿盘与限位齿盘相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1、观测器主体;2、固定扣;3、螺丝;4、连接座;5、调节机构;501、转轴;502、旋转齿盘;503、限位齿盘;504、连接扣;505、活动扣;506、螺纹杆;507、主旋钮;508、旋转座;509、螺纹座;510、支撑板;511、连接轴;512、主齿轮;513、主轴承座;514、固定箱;515、副齿轮;516、短轴;517、副轴承座;518、副旋钮;6、支撑柱;7、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工程变形观测器,包括观测器主体1和调节机构5,观测器主体1的四周均设置有固定扣2,固定扣2的外侧设置有螺丝3,观测器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座4,连接座4的下端设置有调节机构5,调节机构5包括转轴501、旋转齿盘502、限位齿盘503、连接扣504、活动扣505、螺纹杆506、主旋钮507、旋转座508、螺纹座509、支撑板510、连接轴511、主齿轮512、主轴承座513、固定箱514、副齿轮515、短轴516、副轴承座517和副旋钮518,连接座4的下端设置有转轴501,转轴501的一端设置有旋转齿盘502,固定箱514的下端四角均焊接有支撑柱6,支撑柱6的下端焊接有连接板7。
进一步的,固定扣2通过螺丝3与连接座4之间为螺纹连接,固定扣2与观测器主体1之间为焊接,可通过螺丝3将固定扣2与连接座4固定,从而完成对观测器主体1的安装。
进一步的,旋转齿盘502的一侧啮合有限位齿盘503,限位齿盘503的一端焊接有连接扣504,连接扣50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扣505,活动扣505在旋转的同时,带动连接扣504向外侧移动,连接扣504带动限位齿盘503向外侧移动,此时限位齿盘503与旋转齿盘502脱离啮合状态,手动调整观测器主体1的角度,调整完成后,反方向旋转主旋钮507,主旋钮507通过螺纹杆506带动限位齿盘503与旋转齿盘502啮合,从而将旋转齿盘502的位置固定锁死,从而完成了对观测器主体1的角度调整。
进一步的,活动扣505的一端焊接有螺纹杆506,螺纹杆506的一端焊接有主旋钮507,旋转座508的一侧设置有螺纹座509,主旋钮507通过螺纹杆506与螺纹座509之间为螺纹连接,在进行角度调节时,手动旋转主旋钮507,主旋钮507通过螺纹杆506带动活动扣505向外侧移动。
进一步的,转轴501的两端外侧均转动连接有旋转座508,旋转座508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510,转轴501通过旋转座508与支撑板510构成旋转结构,手动调整观测器主体1的角度,观测器主体1通过连接座4带动转轴501在旋转座508内进行旋转。
进一步的,支撑板510的下端焊接有连接轴511,连接轴511的下端转动连接有主轴承座513,主轴承座513的下端设置有固定箱514,在方向调整时,通过旋转副齿轮515,从而带动主齿轮512进行旋转,在旋转时,连接轴511在主轴承座513内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连接轴511的外侧焊接有主齿轮512,主齿轮512的一侧啮合有副齿轮515,副齿轮515的内部焊接有短轴516,短轴516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副轴承座517,短轴516的下端焊接有副旋钮518,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角度、方向调节,在进行方向调节时,手动旋转副旋钮518,副旋钮518通过短轴516带动副齿轮515进行旋转,副齿轮515旋转的同时带动主齿轮512进行旋转,主齿轮512通过连接轴511带动支撑板510进行旋转,调节至合适方向后,停止旋转副旋钮518,完成了对观测器主体1的方向调整。
工作原理:首先将一种工程变形观测器移动至工作位置,第一步,可通过螺丝3将固定扣2与连接座4固定,从而完成对观测器主体1的安装,第二步,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角度、方向调节,在进行方向调节时,手动旋转副旋钮518,副旋钮518通过短轴516带动副齿轮515进行旋转,副齿轮515旋转的同时带动主齿轮512进行旋转,主齿轮512通过连接轴511带动支撑板510进行旋转,调节至合适方向后,停止旋转副旋钮518,完成了对观测器主体1的方向调整,第三步,在进行角度调节时,手动旋转主旋钮507,主旋钮507通过螺纹杆506带动活动扣505向外侧移动,活动扣505在旋转的同时,带动连接扣504向外侧移动,连接扣504带动限位齿盘503向外侧移动,此时限位齿盘503与旋转齿盘502脱离啮合状态,第四步,手动调整观测器主体1的角度,观测器主体1通过连接座4带动转轴501在旋转座508内进行旋转,第五步,调整完成后,反方向旋转主旋钮507,主旋钮507通过螺纹杆506带动限位齿盘503与旋转齿盘502啮合,从而将旋转齿盘502的位置固定锁死,从而完成了对观测器主体1的角度调整,这样就完成了一种工程变形观测器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工程变形观测器,包括观测器主体(1)和调节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器主体(1)的四周均设置有固定扣(2),所述固定扣(2)的外侧设置有螺丝(3),所述观测器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座(4),所述连接座(4)的下端设置有调节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转轴(501)、旋转齿盘(502)、限位齿盘(503)、连接扣(504)、活动扣(505)、螺纹杆(506)、主旋钮(507)、旋转座(508)、螺纹座(509)、支撑板(510)、连接轴(511)、主齿轮(512)、主轴承座(513)、固定箱(514)、副齿轮(515)、短轴(516)、副轴承座(517)和副旋钮(518),所述连接座(4)的下端设置有转轴(501),所述转轴(501)的一端设置有旋转齿盘(502),所述固定箱(514)的下端四角均焊接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下端焊接有连接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变形观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扣(2)通过螺丝(3)与连接座(4)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扣(2)与观测器主体(1)之间为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变形观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齿盘(502)的一侧啮合有限位齿盘(503),所述限位齿盘(503)的一端焊接有连接扣(504),所述连接扣(50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扣(5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变形观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扣(505)的一端焊接有螺纹杆(506),所述螺纹杆(506)的一端焊接有主旋钮(507),所述旋转座(508)的一侧设置有螺纹座(509),所述主旋钮(507)通过螺纹杆(506)与螺纹座(509)之间为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变形观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01)的两端外侧均转动连接有旋转座(508),所述旋转座(508)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510),所述转轴(501)通过旋转座(508)与支撑板(510)构成旋转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变形观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10)的下端焊接有连接轴(511),所述连接轴(511)的下端转动连接有主轴承座(513),所述主轴承座(513)的下端设置有固定箱(5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变形观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511)的外侧焊接有主齿轮(512),所述主齿轮(512)的一侧啮合有副齿轮(515),所述副齿轮(515)的内部焊接有短轴(516),所述短轴(516)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副轴承座(517),所述短轴(516)的下端焊接有副旋钮(518)。
CN202320513689.2U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工程变形观测器 Active CN219319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13689.2U CN219319303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工程变形观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13689.2U CN219319303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工程变形观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19303U true CN219319303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32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13689.2U Active CN219319303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工程变形观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193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36262U (zh) 推杆式amt离合器执行机构
CN210863005U (zh) 一种防护效果好的弹簧压力值测试机
CN219319303U (zh) 一种工程变形观测器
CN201685031U (zh) 数控旋转工作台
CN114604444B (zh) 可重复收展的柔性扇形太阳翼驱动机构
CN214839789U (zh) 一种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
CN217030641U (zh) 一种横梁可升降的龙门架
CN116357229A (zh) 一种岩土工程勘测用的高精度钻探防跑偏装置
CN215831278U (zh) 一种电动执行器的行程反馈机构
CN20919506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CN213987982U (zh) 一种自动旋转的智能调平分光计
CN220416887U (zh) 一种大坝沉降检测装置
CN218330369U (zh) 一种具有高度调节机构的顶管机摩擦力测试装置
CN219852468U (zh) 一种新型齿轮磨齿机
CN213647975U (zh) 一种工字梁模板成型装置
CN116465662B (zh) 一种旋耕机械磨合试验设备
CN213236284U (zh) 阀门操作装置及阀门
CN219656795U (zh) 一种轻量型新能源汽车半轴部件
CN214202923U (zh) 一种房地产建筑的沙盘
CN219825334U (zh) 一种沉井刃脚支设结构
CN219057086U (zh) 一种模板防倾装置
CN220649285U (zh) 一种3d复合式坐标测量仪的安装定位装置
CN218522257U (zh) 一种铝合金模板支撑装置
CN220435907U (zh) 一种施工现场用噪声监测记录装置
CN219712806U (zh) 一种水利水电施工用测量仪器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