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19198U - 一种弹翼连接装置及靶弹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翼连接装置及靶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19198U
CN219319198U CN202320761044.0U CN202320761044U CN219319198U CN 219319198 U CN219319198 U CN 219319198U CN 202320761044 U CN202320761044 U CN 202320761044U CN 219319198 U CN219319198 U CN 219319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shell
wing
assembly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6104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鲍教修
郭树龙
隋慧麟
杨昊
车鹏宇
赵长山
张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erospace Zhong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erospace Zhong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erospace Zhong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erospace Zhong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6104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19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19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191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武器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翼连接装置及靶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翼连接装置包括:壳体、连接翼、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连接翼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连接翼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间隔设置;第一连接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和连接翼之间,第一连接组件适于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组件设置在第二壳体和连接翼之间,第二连接组件适于连接第二壳体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间隔布置。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对连接翼和第一壳体进行连接,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对连接翼和第二壳体进行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弹翼连接装置及靶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武器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翼连接装置及靶弹。
背景技术
靶弹是防空兵器系统在研制、设计定型飞行试验和部队作战训练中经常采用的靶标,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的靶标。
靶弹包括助推级、巡航级和机翼,助推级和巡航级连接,机翼安装在巡航级上。助推级工作时间较短,主要用于提供靶弹飞行动能,巡航级实现靶弹的长时间巡航,主要用于完成靶弹响应的战术演习要求;机翼左右对称设置,用于稳定靶弹下落时的飞行状态。
助推级工作完毕后,通过冷分离方式,抛离巡航级,以节约能源并减少控制难度。在冷分离的过程中,存在巡航级上左右两侧机翼动的幅度不同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在助推级往往需要设置自由旋转尾翼来抵消巡航级左右两侧的机翼翼面差动产生的不对称洗流引起的滚转力矩。使用此方式存在结构复杂和加工难度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传统靶弹存在结构复杂和加工难度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弹翼连接装置及靶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翼连接装置,包括:
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
连接翼,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所述连接翼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间隔设置;
第一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连接翼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组件适于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一连接部;
第二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连接翼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组件适于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二连接部;
其中,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间隔布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支耳,成型在所述第一壳体上;
第一支耳槽,成型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所述第一支耳和所述第一支耳槽适型配合,且所述第一支耳插接在所述第一支耳槽上。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耳和所述第一支耳槽之间,所述第一固定组件适于连接所述第一支耳和所述第一支耳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
至少三个第一螺纹孔,开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上,所述第一螺纹孔沿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表面贯穿设置,三个所述第一螺纹孔沿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表面间隔布置;
至少三个沉头螺钉,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孔中;
在沿第一螺纹孔的布置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沉头螺钉的沉头部朝向相反。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
第二支耳,成型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第二支耳槽,成型在所述第二壳体上;
所述第二支耳和所述第二支耳槽适型配合,且所述第二支耳插接在所述第二支耳槽上。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耳和所述第二支耳槽之间,所述第二固定组件适于连接所述第二支耳和所述第二支耳槽。
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
多个第二螺纹孔,开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上,所述第二螺纹孔沿第二连接组件的表面贯穿设置;
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纹孔中;
多个所述第二螺纹孔沿平行所述第二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延伸设置。
可选的,还包括:在沿第一壳体至第二壳体的延伸方向上,所述连接翼呈扩口设置。
可选的,还包括:所述连接翼垂直所述壳体设置。
一种靶弹,包括所述的弹翼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翼连接装置,包括:壳体、连接翼、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其中,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连接翼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连接翼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间隔设置;第一连接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和连接翼之间,第一连接组件适于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组件设置在第二壳体和连接翼之间,第二连接组件适于连接第二壳体和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间隔布置。
此结构的弹翼连接装置,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对连接翼和第一壳体进行连接,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对连接翼和第二壳体进行连接,连接翼的设置可以稳定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飞行状态,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的设置可以方便连接翼和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之间的安装。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翼连接装置,第一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三个第一螺纹孔和至少三个沉头螺钉。第一螺纹孔开设在第一连接组件上,第一螺纹孔沿第一连接组件的表面贯穿设置,三个第一螺纹孔沿第一连接组件的表面间隔布置;沉头螺钉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中;在沿第一螺纹孔的布置方向上,相邻两个沉头螺钉的沉头部朝向相反。
此结构的弹翼连接装置,通过沉头部的朝向相反,可以均匀连接翼两侧的受力,避免沉头部集中一侧导致连接翼两侧受力不均匀导致滚转力矩的产生,从而减少飞行过程中旋转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弹翼连接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弹翼连接装置的壳体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弹翼连接装置的连接翼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
2-连接翼;
3-第一连接组件;31-第一支耳;32-第一支耳槽;
4-第二连接组件;41-第二支耳;42-第二支耳槽;
5-第一螺纹孔;
6-第二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翼连接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壳体1、连接翼2、第一连接组件3和第二连接组件4。其中,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连接;连接翼2设置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连接翼2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间隔设置;第一连接组件3设置在第一壳体11和连接翼2之间,第一连接组件3适于连接第一壳体11和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组件4设置在第二壳体12和连接翼2之间,第二连接组件4适于连接第二壳体12和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组件3和第二连接组件4间隔布置。
此结构的弹翼连接装置,通过第一连接组件3对连接翼2和第一壳体11进行连接,通过第二连接组件4对连接翼2和第二壳体12进行连接,连接翼2的设置可以稳定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飞行状态,第一连接组件3和第二连接组件4的设置可以方便连接翼2和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之间的安装。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组件3包括:第一支耳31和第一支耳槽32,第一支耳31成型在第一壳体11上;第一支耳槽32成型在第一连接部上;第一支耳31和第一支耳槽32适型配合,且第一支耳31插接在第一支耳槽32。第一支耳31沿第一壳体11的表面向外凸起设置,第一支耳槽32安装在第一连接部上,第一支耳31和第一支耳槽32扣合设置。第一支耳31和第一支耳槽32的设置可以方便第一壳体11和连接翼2进行连接。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固定组件,第一固定组件设置在第一支耳31和第一支耳槽32之间,第一固定组件适于连接第一支耳31和第一支耳槽32。第一固定组件的设置可以固定连接第一支耳31和第一支耳槽32,从而提高第一支耳31和第一支耳槽32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三个第一螺纹孔5和至少三个沉头螺钉。第一螺纹孔5开设在第一连接组件3上,第一螺纹孔5沿第一连接组件3的表面贯穿设置,三个第一螺纹孔5沿第一连接组件3的表面间隔布置;沉头螺钉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5中;在沿第一螺纹孔5的布置方向上,相邻两个沉头螺钉的沉头部朝向相反。通过此设置方式可以均匀连接翼2两侧的受力,避免沉头部集中一侧导致连接翼2两侧受力不均匀导致滚转力矩的产生,从而减少飞行过程中旋转的发生。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组件4包括:第二支耳41和第二支耳槽42。第二支耳41成型在第二连接件上;第二支耳槽42成型在第二壳体12上;第二支耳41和第二支耳槽42适型配合,且第二支耳41插接在第二支耳槽42上。第二支耳41沿第二连接部的表面向外凸起设置,第二支耳槽42安装在第二壳体12上,第二支耳41和第二支耳槽42扣合连接。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固定组件,设置在第二支耳41和第二支耳槽42之间,第二固定组件适于连接第二支耳41和第二支耳槽42。第二固定组件的设置可以连接第二支耳41和第二支耳槽42,从而提高第二支耳41和第二支耳槽42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组件包括:多个第二螺纹孔6和螺栓。螺纹孔开设在第二连接组件4上,第二螺纹孔6沿第二连接组件4的表面贯穿设置;螺栓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孔6中;多个第二螺纹孔6沿平行第二壳体12的长度方向间隔延伸设置。第二螺纹孔6设置有六个,六个第二螺纹孔6沿平行第二壳体12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螺孔可设置五个,五个第二螺孔沿平行第二壳体12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具体地,第二螺孔的开设数量不做限制,只需根据实际使用选取即可。螺栓的数量匹配第二螺纹孔6的数量。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在沿第一壳体11至第二壳体12的延伸方向上,连接翼2呈扩口设置。此设置方式可以减少飞行过程中的阻力,从而提高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连接翼2垂直壳体1设置。通过壳体1和连接翼2垂直设置,可以减少壳体1左右两侧受力不均匀导致滚转力矩的产生,从而减少飞行过程中旋转的发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靶弹,包括实施例1提供的弹翼连接装置。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弹翼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连接;
连接翼(2),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所述连接翼(2)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间隔设置;
第一连接组件(3),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连接翼(2)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适于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一连接部;
第二连接组件(4),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12)和所述连接翼(2)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组件(4)适于连接所述第二壳体(1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
其中,第一连接组件(3)和第二连接组件(4)间隔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翼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包括:
第一支耳(31),成型在所述第一壳体(11)上;
第一支耳槽(32),成型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所述第一支耳(31)和所述第一支耳槽(32)适型配合,且所述第一支耳(31)插接在所述第一支耳槽(3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弹翼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耳(31)和所述第一支耳槽(32)之间,所述第一固定组件适于连接所述第一支耳(31)和所述第一支耳槽(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弹翼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
至少三个第一螺纹孔(5),开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上,所述第一螺纹孔(5)沿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的表面贯穿设置,三个所述第一螺纹孔(5)沿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的表面间隔布置;
至少三个沉头螺钉,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孔(5)中;
在沿第一螺纹孔(5)的布置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沉头螺钉的沉头部朝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翼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4)包括:
第二支耳(41),成型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第二支耳槽(42),成型在所述第二壳体(12)上;
所述第二支耳(41)和所述第二支耳槽(42)适型配合,且所述第二支耳(41)插接在所述第二支耳槽(4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弹翼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耳(41)和所述第二支耳槽(42)之间,所述第二固定组件适于连接所述第二支耳(41)和所述第二支耳槽(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弹翼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
多个第二螺纹孔(6),开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组件(4)上,所述第二螺纹孔(6)沿第二连接组件(4)的表面贯穿设置;
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纹孔(6)中;
多个所述第二螺纹孔(6)沿平行所述第二壳体(12)的长度方向间隔延伸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弹翼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沿第一壳体(11)至第二壳体(12)的延伸方向上,所述连接翼(2)呈扩口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弹翼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连接翼(2)垂直所述壳体(1)设置。
10.一种靶弹,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弹翼连接装置。
CN202320761044.0U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弹翼连接装置及靶弹 Active CN219319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1044.0U CN219319198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弹翼连接装置及靶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1044.0U CN219319198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弹翼连接装置及靶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19198U true CN219319198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25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61044.0U Active CN219319198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弹翼连接装置及靶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191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5885B (zh) 一种巡航式靶弹
CN219319198U (zh) 一种弹翼连接装置及靶弹
CN109703744A (zh) 一种无人机副翼舵面快速拆装机构及拆装方法
CN107782206A (zh) 一种基于mems加速度计的航空制导炸弹引信及其环境信息识别方法
CN111717401B (zh) 一种用于飞行器尾部降落伞的快速分离机构和飞行器
EP3597542A1 (en) Gas turbine engine mount arrangement
CN104457447A (zh) 一种加速飞行器头体分离的装置
CN208240922U (zh) 一种推入式自锁结构的射频同轴连接器
CN111874210A (zh) 一种舵面连接机构、方法、机翼及飞行器
CN210464230U (zh) 一种诱饵弹折叠尾翼
CN113899252A (zh) 用于弹翼与弹体间的连接装置及导弹
CN216186006U (zh) 螺旋桨组件及无人机
CN202645735U (zh) 传动装置及具有该传动装置的燃气轮机
CN106768807B (zh) 一种可实现侧滑角正负变换且阻塞比小的风洞侧滑机构
CN219956303U (zh) 一种模块化微型火箭弹
CN211618066U (zh) 一种无人机电动舵机电连接器
CN110056562A (zh) 一种变距螺纹型弹簧锁紧螺纹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0749250B (zh) 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保护罩
CN116858036B (zh) 一种超薄轻质型复合材料飞行翼及其制备方法
CN219904752U (zh) 森林防火勘探用无人机的快速拆卸结构
CN216362185U (zh) 一种防脱电连接器
CN217823476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20263052U (zh) 一种扳手槽维形盖板
CN115900441A (zh) 一种快卸式直升机装甲
CN113899256B (zh) 一种紧凑环境固体姿控安装结构、方法及弹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