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18770U - 卧式冷柜 - Google Patents

卧式冷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18770U
CN219318770U CN202320176132.4U CN202320176132U CN219318770U CN 219318770 U CN219318770 U CN 219318770U CN 202320176132 U CN202320176132 U CN 202320176132U CN 219318770 U CN219318770 U CN 219318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ver plate
air duct
compartment
air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7613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秋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7613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18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18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187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冷柜,包括箱体、蒸发器和气流循环装置,箱体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内胆形成有制冷间室、形成于所述制冷间室四周和底部的四个侧壁和底壁;蒸发器贴靠于所述内胆背离所述制冷间室一侧,为所述制冷间室提供冷量;气流循环装置包括竖立于所述制冷间室内的第一风道、与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二风道以及换热风机,所述第一风道具有连通所述制冷间室的第一风口,所述第二风道平行所述侧壁设置且固定于所述侧壁,并且具有连通所述制冷间室的第二风口,所述换热风机设置于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之间。通过换热风机将制冷间室内的空气在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之间循环,使制冷间室内温度均匀。

Description

卧式冷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冷柜。
背景技术
现有商用冷柜一般采用直冷或者风冷两种制冷方式,直冷方式易结霜,风冷方式成本高。商用冷柜中,立式柜风冷产品较多,而商用卧式冷冻柜均采用直冷方式,但直冷方式一般为将蒸发器贴靠至冷柜内胆的侧壁及底壁外侧,存在制冷间室内中心位置及制冷间室上部区域降温慢及温度较高的问题,从而达不到制冷温度要求的情况,导致柜内食物达不到预定的低温温度,使食物变质或腐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冷柜,在制冷间室设置竖立的第一风道和平行且固定于侧壁的第二风道,通过换热风机将制冷间室内的空气在第一风道上的第一风口和第二风道上的第二风口之间循环,使制冷间室内温度均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卧式冷柜中上部温度较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卧式冷柜,包括:箱体,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内胆形成有制冷间室、形成于所述制冷间室四周和底部的四个侧壁和底壁;
蒸发器,贴靠于所述内胆背离所述制冷间室一侧,为所述制冷间室提供冷量;
气流循环装置,包括竖立于所述制冷间室内的第一风道、与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二风道以及换热风机,所述第一风道具有连通所述制冷间室的第一风口,所述第二风道平行所述侧壁设置且固定于所述侧壁,并且具有连通所述制冷间室的第二风口,所述换热风机设置于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风道环绕所述侧壁顶部设置,并与所述第一风道两端的顶部连通;在垂直于所述侧壁的方向上,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蒸发器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风口开设于相对设置且相隔较远的两个侧壁上固定的所述第二风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风口的底端倾斜向下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风道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的中部位置,将所述制冷间室沿长度方向分为两个均温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风道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风口,所述第一风口分别朝向两个均温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风机设置有两个,分别朝向所述第一风道两侧的所述第一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风道包括第一前盖板、第二前盖板、后盖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前盖板和所述后盖板之间的第一风机蜗壳、设置于所述第二前盖板和所述后盖板之间的第二风机蜗壳,所述第一风机蜗壳和第二风机蜗壳内分别设置第一换热风机和第二换热风机,所述第一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前盖板和所述第二前盖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盖板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前盖板和第二前盖板,使得所述第一风机蜗壳和第二风机蜗壳内的冷空气与所述第二风道内的冷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风道的顶端流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风道底部与所述制冷间室的所述底壁间隔设置,使两个均温区内的冷风通过所述风道底部与所述制冷间室的底壁之间的间隙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风道靠近所述侧壁的两端向内凹陷形成通风槽,两个均温区内的冷风通过所述第一风道两端的通风槽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冷柜在制冷间室竖立设置有第一风道,平行并固定于侧壁的第二风道,通过换热风机将制冷间室内的空气在第一风道上的第一风口和第二风道上的第二风口之间循环,使制冷间室内的空气不断循环,制冷间室内的冷风均匀分布在制冷间室内,从而减小制冷间室内上方和底部的温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卧式冷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卧式冷柜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C处放大图。
图6是图1中卧式冷柜的主视图。
图7是图6中沿D-D线的剖视示意图。
1、箱体;11、外壳;12、内胆;121、制冷间室;122、侧壁;123、底壁;2、第一风道;21、第一左风道;211、第一前盖板;212、第一风机蜗壳;2121、第一排风口;213、第一换热风机;22、第一右风道;221、第二前盖板;222、第二风机蜗壳;2221、第二排风口;223、第二换热风机;23、第一风口;24、后盖板;25、通风槽;3、第二风道;31、第二风口;4、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文使用的例如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
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并且,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被用于描述各种元件或结构,但是这些被描述对象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这些描述对象彼此区分开。例如,第一风道可以被称为第二风道,并且类似地第二风道也可以被称为第一风道,这并不背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卧式冷柜,如图1-7所示,包括箱体1、设置于箱体1内的蒸发器4和气流循环装置,其中,箱体1包括外壳11和内胆12,内胆12形成有制冷间室121、形成于制冷间室121四周和底部的四个侧壁122和底壁123;蒸发器4贴靠于内胆12背离制冷间室121一侧,为制冷间室121提供冷量;气流循环装置包括竖立于制冷间室121内的第一风道2、与第一风道2连通的第二风道3以及换热风机,第一风道2具有连通制冷间室121的第一风口23,第二风道3平行侧壁122设置且固定于侧壁122,并且具有连通制冷间室121的第二风口31,换热风机设置于第一风口23和第二风口31之间。
具体的,第一风道2设置于制冷间室121中部位置,沿制冷间室121的长度方向将制冷间室121区分为两个均温区,且第一风道2包括第一左风道21和第一右风道22,第一左风道21和第一右风道22相背设置。第二风道3环绕内胆12的四个侧壁122且设置于侧壁122上端,并且与第一风道2两端的顶部相连通,在垂直于侧壁122的方向上,第二风道3与蒸发器4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其中,如图4所示,第一风道2包括第一前盖板211、第二前盖板221、夹设于第一前盖板211和第二前盖板221之间的后盖板24、夹设于第一前盖板211和后盖板24之间的第一风机蜗壳212、设置于第一风机蜗壳212内的第一换热风机213、夹设于第二前盖板221和后盖板24之间的第二风机蜗壳222、设置于第二风机蜗壳222内的第二换热风机223。第一前盖板211和后盖板24之间形成第一左风道21,第二前盖板221和后盖板24之间形成第一右风道22,第一前盖板211和第二前盖板221上均开设有第一风口23,且第一前盖板211和第二前盖板221上的第一风口23分别朝向两个均温区。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风口23和第二风口31可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当然,第一风口23和第二风口31还可分别为出风口和进风口。本实施例中,以第一风口23和第二风口31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为例进行描述。
第一风机蜗壳212开口朝向第一前盖板211上的第一风口23,且紧贴第一前盖板211,使得制冷间室121内的冷空气从第一风口23进入第一风机蜗壳212而不流向第一左风道21其他位置,冷量集中。第二风机蜗壳222开口朝向第二前盖板221上的第一风口23,且紧贴第二前盖板221,使得制冷间室121内的冷空气从第一风口23进入第二风机蜗壳222而不流向第一右风道22其他位置,冷量集中。
制冷间室121中的冷空气容易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使得制冷间室121内自下而上的方向上,冷空气温度逐渐上升,冷量集中于制冷间室121的底部,而制冷间室121上部的温度往往较高,达不到预设的低温。第一风道2设置于制冷间室121中部且设置高度较低(下半部),且第一风道2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风口23,两个均温区下半部的冷空气在第一换热风机213和第二换热风机223的吸力作用下吸入第一风道2,流经固定于侧壁122上端第二风道3,从而在第二风道3的第二风口31吹出。由于第二风道3固定于侧壁122上端,设置较高,制冷间室121底部的冷空气从上部吹出,使制冷间室121上部的温度降低,制冷间室121内的冷量分布均匀。
进一步的,第二风口31开设于相对设置且相隔较远的两个侧壁上固定的第二风道3,第二风口31开设位置相隔较远,能够使制冷间室121内的空气均得到循环。此外,第二风口31的底端倾斜向下设置,使吹出的冷空气斜向下吹出,可直接吹向第一风道2左右两侧放置的食材上。
进一步的,第一风机蜗壳212和第二风机蜗壳222的顶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排风口2121和第二排风口2221,后盖板24的高度小于第一前盖板211和第二前盖板221的高度,即第一左风道21和第一右风道22的顶端相互连通。
两个均温区下半部的冷空气分别从第一左风道21和第一右风道22的第一风口23进入第一风机蜗壳212和第二风机蜗壳222后,分别从第一排风口2121和第二排风口2221流出第一风机蜗壳212和第二风机蜗壳222,而在第一左风道21和第一右风道22的顶端汇聚。若两个均温区的下半部存在温差,第一左风道21和第一右风道22顶端连通能够使两个均温区的冷量均匀后再吹向第二风道3。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第一风道2底部与底壁123之间间隔设置;除此之外,第一风道2靠近侧壁122的两端向内凹陷形成C字型通风槽25。两个均温区通过第一风道2底部与底壁123之间的间隙和第一风道2上的C字型通风槽25连通,使得两个均温区内的冷量更均匀,温差更小。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内胆形成有制冷间室、形成于所述制冷间室四周和底部的四个侧壁和底壁;
蒸发器,贴靠于所述内胆背离所述制冷间室一侧,为所述制冷间室提供冷量;
气流循环装置,包括竖立于所述制冷间室内的第一风道、与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二风道以及换热风机,所述第一风道具有连通所述制冷间室的第一风口,所述第二风道平行所述侧壁设置且固定于所述侧壁,并且具有连通所述制冷间室的第二风口,所述换热风机设置于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环绕所述侧壁顶部设置,并与所述第一风道两端的顶部连通;在垂直于所述侧壁的方向上,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蒸发器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口开设于相对设置且相隔较远的两个侧壁上固定的所述第二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口的底端倾斜向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的中部位置,将所述制冷间室沿长度方向分为两个均温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风口,所述第一风口分别朝向两个均温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风机设置有两个,分别朝向所述第一风道两侧的所述第一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包括第一前盖板、第二前盖板、后盖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前盖板和所述后盖板之间的第一风机蜗壳、设置于所述第二前盖板和所述后盖板之间的第二风机蜗壳,所述第一风机蜗壳和第二风机蜗壳内分别设置第一换热风机和第二换热风机,所述第一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前盖板和所述第二前盖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板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前盖板和第二前盖板,使得所述第一风机蜗壳和第二风机蜗壳内的冷空气与所述第二风道内的冷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风道的顶端流通。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底部与所述制冷间室的所述底壁间隔设置,使两个均温区内的冷风通过所述风道底部与所述制冷间室的底壁之间的间隙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靠近所述侧壁的两端向内凹陷形成通风槽,两个均温区内的冷风通过所述第一风道两端的通风槽连通。
CN202320176132.4U 2023-02-01 2023-02-01 卧式冷柜 Active CN219318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6132.4U CN219318770U (zh) 2023-02-01 2023-02-01 卧式冷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6132.4U CN219318770U (zh) 2023-02-01 2023-02-01 卧式冷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18770U true CN219318770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32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76132.4U Active CN219318770U (zh) 2023-02-01 2023-02-01 卧式冷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187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69968B (zh) 一种具有风道结构的冰箱
CN217465043U (zh) 冰箱
EP3926263B1 (en) Refrigerator having return air inlets formed in two side walls of refrigerator body
CN112393500A (zh) 一种用于冰箱的送风结构、冰箱及送风方法
CN217465044U (zh) 冰箱
CN219318770U (zh) 卧式冷柜
EP4006458B1 (en) Refrigerator with obliquely arranged evaporator
CN220017803U (zh) 卧式冷柜
CN219318727U (zh) 卧式冷柜
CN211372884U (zh) 相对侧壁设置回风口和送风风道的冰箱
JP2013160462A (ja) 冷蔵庫
CN220017802U (zh) 卧式冷柜
CN219037291U (zh) 卧式冷柜
CN214065393U (zh) 一种风冷冷柜
WO2023179640A1 (zh) 冰箱
CN219776091U (zh) 回风盖板及冷柜
CN220017801U (zh) 卧式冷柜
WO2023179641A1 (zh) 冰箱
CN212778124U (zh) 相对侧壁设置回风口和送风风道的冰箱
CN203478791U (zh) 冰箱
CN216716690U (zh) 制冷设备
CN219318744U (zh) 冰箱
CN219318723U (zh) 卧式冷柜
CN219390182U (zh) 制冷设备
CN215675990U (zh) 一种冷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