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17709U - 防爆组件及角阀 - Google Patents

防爆组件及角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17709U
CN219317709U CN202223271301.7U CN202223271301U CN219317709U CN 219317709 U CN219317709 U CN 219317709U CN 202223271301 U CN202223271301 U CN 202223271301U CN 219317709 U CN219317709 U CN 2193177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nner core
hole
water inlet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7130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炜
彭乾风
罗涛
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Faenza Sanitary Ware Co ltd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Faenza Sanitary Ware Co ltd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Faenza Sanitary Ware Co ltd,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Faenza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7130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177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177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177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爆组件及角阀。防爆组件包括堵水件、内芯、限位件和弹性件,堵水件包括过水部和第一堵头,过水部具有容置腔,过水部上设置有连通容置腔的进水孔和第一通孔。弹性件作用于内芯和堵水件之间限位件穿设于第一通孔并能够在第一通孔中移动,用于与角阀的主体进行卡合。内芯可移动地设置于容置腔内。利用内芯、弹性件和限位件进行水压感知的方式,使得在日常用水中水压出现正常的瞬态波动时,受水压的推力发生窜动的是内芯,只有当内芯在水压的作用下运动一定的距离从而解除对限位件的抵持后,限位件才会解除对内芯的限位使得内芯开始运动,进而能够减小堵水件对进水通道进行误封堵的几率,确保角阀正常过水。

Description

防爆组件及角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角阀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爆组件及角阀。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角阀通过弹性件与堵水件的配合,实现角阀进水端出现压力异常后对角阀过水孔的封堵,从而起到堵水防爆的作用。但是,在日常的用水中,进水端的水压出现波动式的骤升是常见的,由于水压出现骤升波动时,会对堵水件施加较大的压力,堵水件受压力克服弹性件的弹力朝过水孔运动,堵水件的堵头可能会对过水孔出现误封堵从而影响正常用水。且堵水件在角阀内因水压的波动变化会不断来回运动,角阀在使用时有一定几率因为堵水件的运动而出现异响,产生噪音,因此,有必要针对该问题进行研究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爆组件,能够减小堵水件对进水通道进行误封堵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防爆组件的角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爆组件,包括:
堵水件,包括互相连接的过水部和第一堵头,所述过水部具有容置腔,所述过水部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进水孔和第一通孔;
限位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并能够在所述第一通孔中移动;
内芯,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内芯和所述堵水件之间,所述内芯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保持位于第一位置;
其中,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内芯抵持于所述限位件并使所述限位件凸出于所述过水部的外壁,在所述进水孔的压差作用下,所述内芯能够相对所述堵水件沿第一方向移动至偏离所述第一位置并解除对所述限位件的抵持,所述堵水件能够相对主体移动至使所述第一堵头封堵进水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爆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进水孔的压差作用下,内芯能够相对堵水件沿第一方向移动至偏离第一位置并解除对限位件的抵持,堵水件能够相对主体移动至使第一堵头封堵进水通道,从而当角阀的前端水源出现管路破裂等问题时,能够通过第一堵头对角阀的进水通道进行封堵,减少人身财产损失。且利用内芯、弹性件和限位件进行水压感知的方式,使得在日常用水中水压出现正常的瞬态波动时,受水压的推力发生窜动的是内芯,只有当内芯在水压的作用下运动一定的距离从而解除对限位件的抵持后,限位件才会解除对内芯的限位使得内芯开始运动,进而能够减少堵水件在日常用水中水压正常的瞬态波动下发生移动的几率,从而减小堵水件对进水通道进行误封堵的几率,确保角阀的前端水源未发生故障时角阀内的水的正常流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芯具有互相连接的第一抵持部和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抵持部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口的距离X1小于所述第二抵持部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口的距离X2,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其中,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内芯的所述第一抵持部抵持于所述限位件,在所述进水孔的压差作用下,所述内芯能够相对所述堵水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至偏离所述第一位置并使得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抵持部抵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水部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内芯具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以限制所述内芯脱离所述容置腔的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爆组件还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套设于所述堵水件的外表面,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限位环凸出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所述限位环用于与所述限位件抵持,以限制所述限位件脱离所述第一通孔的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件为滚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水部设置有出水孔,所述进水孔、所述出水孔和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芯具有第三抵持部,所述堵水件的内表面设置有第四抵持部,所述第三抵持部与所述第四抵持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三抵持部,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持于所述第四抵持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角阀,包括:
主体,设置有进水通道、出水通道、过水孔和卡合槽,所述过水孔连通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出水通道,所述卡合槽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内表面并位于所述进水通道;
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防爆组件,设置于所述进水通道内,所述限位件卡合于所述卡合槽,所述第一堵头能够在所述内芯的推动下运动至封闭所述过水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角阀,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防爆组件,能够减小堵水件出现误封堵的几率,并确保角阀的前端水源未发生故障时,角阀的正常出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还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进水通道,所述角阀还包括阀杆,所述阀杆包括互相连接的杆体和第二堵头,所述杆体连接于所述主体,所述杆体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过水孔,所述第二堵头位于所述杆体朝向所述过水孔的一端,所述第二堵头用于封闭所述过水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合槽包括槽底和槽壁,所述槽壁的一端连接所述槽底,所述槽壁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进水通道的侧壁,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靠近所述槽壁的方向,所述槽壁与所述槽底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角阀还包括止逆阀,所述止逆阀连接于所述主体并位于所述出水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角阀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连接于所述主体并位于所述出水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爆组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角阀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角阀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主体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角阀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角阀受水压差作用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角阀通过防爆组件封堵过水孔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角阀对防爆组件进行复位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角阀对过水孔进行主动封堵状态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防爆组件100;
堵水件200、过水部210、进水孔211、第一通孔212、第一卡接部213、出水孔214、容置腔215、第一堵头220、第四抵持部230、限位环240;
内芯300、第一抵持部310、第二抵持部320、引导面330、第二卡接部340、第三抵持部350、第二进水孔360;
限位件400;
弹性件500;
角阀600、止逆阀610、滤网620;
主体700、进水通道710、卡合槽720、槽底721、槽壁722、过水孔730、出水通道740、第二通孔750、挡圈760;
阀杆800、杆体810、第二堵头820、握把8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爆组件100及角阀600。
参照图1至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爆组件100,包括堵水件200、内芯300、限位件400和弹性件500。堵水件200包括互相连接的过水部210和第一堵头220,过水部210具有容置腔215,过水部210上设置有连通容置腔215的进水孔211和第一通孔212,进水孔211用于过水。限位件400穿设于第一通孔212并能够在第一通孔212中移动,用于与角阀600的主体700进行卡合。内芯300可移动地设置于容置腔215内,弹性件500设置于内芯300和堵水件200之间,内芯300在弹性件500的弹力作用下保持位于第一位置,位于第一位置的内芯300的第一抵持部310抵持于限位件400并使限位件400凸出于过水部210的外壁。
在进水孔211的压差作用下,内芯300能够相对堵水件200沿第一方向移动至偏离第一位置并解除对限位件400的抵持,堵水件200能够相对主体700移动至使第一堵头220封堵进水通道710,从而当角阀600的前端水源出现管路破裂等问题时,能够通过第一堵头220对角阀600的进水通道710进行封堵,减少人身财产损失。且利用内芯300、弹性件500和限位件400进行水压感知的方式,使得在日常用水中水压出现正常的瞬态波动时,受水压的推力发生窜动的是内芯300,只有当内芯300在水压的作用下运动一定的距离从而解除对限位件400的抵持后,限位件400才会解除对内芯300的限位使得内芯300开始运动,进而能够减少堵水件200在日常用水中水压正常的瞬态波动下发生移动的几率,从而减小堵水件200对进水通道710进行误封堵的几率,并确保角阀600的前端水源未发生故障时角阀内的水的正常流动。
具体的,第一堵头220上套设有密封圈,以确保第一堵头220封闭进水通道710时的密封性。限位件400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能够选择为矩形、三角形、梯形或其他形状的,只要能沿第一通孔212运动并实现于角阀600的主体700的卡合即可。进一步的,限位件400能够选择为滚珠,滚珠能够随着水体的流动而进行转动,从而将滚珠所受到的水体所带来的力转化为滚动力,减少限位件400所受到的剪切力,减小限位件400在长期使用下破损或者变形的几率。并且,滚珠随着内芯300的外表面滚动时,滚珠的滚动能够将摩擦力的至少一部分转化为滚动摩擦,进而减小滚珠所受到的摩擦力,使得滚珠的运动更加顺滑。
弹性件500能够选择为弹簧、波纹管、皮筋等本领域常规的弹性件500,且弹性件500能够设置有多个,以调整弹力施加的位置和弹力大小。在弹性件500选择为弹簧的实施例中,内芯300具有第三抵持部350,堵水件200的内表面设置有第四抵持部230,第三抵持部350与第四抵持部230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弹性件500的一端抵持于第三抵持部350,弹性件500的另一端抵持于第四抵持部230,进而实现弹性件500在第一方向上对内芯300施力,以将内芯300保持在第一位置。其中,弹簧能够设置有一个,内芯300的一部分沿第一方向穿设于弹簧,第三抵持部350设置为沿内芯300的轴向设置的环形凸台,第四抵持部230设置为堵水件200的内表面的台阶,弹簧的两端分别于第三抵持部350和第四抵持部230抵持,以实现在内芯300的周向上对内芯300施加均匀的弹力,使得内芯300的运动稳定。或者,弹性件500能够设置有多个,多个弹性件500沿内芯300的周向均匀分布,也可以实现在内芯300的周向上对内芯300施加均匀的弹力。可以理解的是,内芯300、弹性件500、第一堵头220也可以在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此时第三抵持部350为内芯300朝向第一堵头220的端头,第四抵持部230为过水部210在第一方向上靠近第一堵头220一侧的内表面。
过水部210还设置有出水孔214,内芯300与堵水件200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以使水能够沿进水孔211流入容置腔215内并在容置腔215内流动,并随后从出水孔214流出,确保水流的正常流通。在一些实施例中,内芯300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孔360,通过设置第二进水孔360,使得水沿进水孔211流入容置腔215后,通过第二进水孔360在容置腔215内流动,第二进水孔360能够改变水流进入的流量,通过调整第二进水孔360在垂直于水流方向上与进水孔211的重合比例,可以对达到封堵状态的水压条件进行调整,从而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进水孔360和内芯300与堵水件之间的间隙是同时设置的,第二进水孔360与间隙共同控制水流进入容置腔215内的流量。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改进,内芯300设置有多个第二进水孔360,多个第二进水孔360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启闭机构,通过启闭机构能够根据水压和封堵条件的需求,选择性关闭部分第二进水孔360,从而调整封堵水压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抵持部310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二抵持部320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因此第一抵持部310与堵水件200的内表面的间距,小于第二抵持部320与堵水件200的内表面的间距,第一抵持部310与堵水件200的内表面之间可供水流通过的间隙较小,有一定几率会影响水的正常流动,为此,将进水孔211、出水孔214和第一通孔212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使得水从进水孔211进水后,经第二抵持部320与堵水件200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流动后,即从出水孔214进行出水,减小第一抵持部310对水流动的影响。
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内芯300具有第一抵持部310和第二抵持部320,第一抵持部310和第二抵持部320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第一抵持部310的外表面与第一通孔212的孔口的距离X1小于第二抵持部320的外表面与第一通孔212的孔口的距离X2,第一抵持部310和第二抵持部320用于与限位件400抵持。其中,位于第一位置的内芯300的第一抵持部310抵持于限位件400,在进水孔211的压差作用下,内芯300能够相对堵水件200沿第一方向移动至偏离第一位置并使得限位件400与第二抵持部320抵持。通过距离X1与距离X2的距离差,能够使得当内芯300运动至设定的位置后,限位件400失去第一抵持部310的抵持从而沿第一通孔212朝堵水件200的内部收缩,从而解除与角阀600的主体700的卡合,使得堵水件200能够在进水孔211处的压差到达一定数值并持续一定时间后,随着水的作用力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封堵进水通道710。
进一步的,第一抵持部310的外表面与第一通孔212的孔口的距离X1小于限位件400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X3,以确保限位件400与第二抵持部320抵持时,限位件400的一部分依然在第一通孔212内,防止限位件400直接掉落至容置腔215内部,无法复位。内芯300还具有引导面330,第一抵持部310与第二抵持部320通过引导面330平滑连接,当进水孔211处的内外压差恢复正常时,内芯300在弹性件500的驱使下沿第一方向进行复位至第一位置,限位件400在内芯300的复位过程中与内芯300发生相对运动,且限位件400能够在引导面330的导引下,从与第二抵持部320抵持转变为与第一抵持部310抵持,进而重新沿第一通孔212伸出堵水件200的外部,完成防爆组件100的复位,使得防爆组件100在实现防爆功能后,可以进行快速复位,以实现防爆组件100的反复使用。
为了方便防爆组件100的装配和实现防爆组件100的模组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改进。参照图2,过水部210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卡接部213,内芯300具有第二卡接部340,第一卡接部213和第二卡接部340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二卡接部340用于与第一卡接部213卡接,以限制内芯300脱离容置腔215的运动。通过设置第一卡接部213和第二卡接部340,将内芯300沿第一方向推入容置腔215后,即可将内芯300保持在容置腔215内,减小内芯300脱离容置腔215的几率。具体的,第一卡接部213能够设置为过水部210的内表面的环形凸台,第二卡接部340能够设置为内芯300的外表面的环形卡勾,环形卡勾滑入容置腔215时,环形卡勾与容置腔215的内表面抵持并发生形变,当环形卡勾运动至一定位置后,环形卡勾恢复形状并与环形凸台在第一方向上的表面抵持,从而限制内芯300沿第一方向脱离容置腔215的运动。可以理解的是,环形凸台能够设置为多个凸台沿内芯300的周向分布,环形卡勾能够设置为多个卡勾沿内芯300的周向分布,各凸台和各卡勾一一对应,以实现卡勾与凸台的卡合。
进一步的,参照图2,防爆组件100还包括限位环240,限位环240套设于堵水件200的外表面,沿第一方向,限位环240凸出于第一通孔212的孔壁,限位环240用于与限位件400抵持,以限制限位件400脱离第一通孔212的运动。通过限位环240与限位件400的外表面抵持,能够对限位件400施加一定的预紧力,以限制限位件400脱离第一通孔212的运动,减小限位件400脱离第一通孔212的几率,使得防爆组件100完成装配后,在运输和插入角阀600的主体700的过程中,限位件400能够保持在设定的位置上。模组化的防爆组件100能够在装配完成后单独运输,无需在安装角阀600时再进行装配,能够提高角阀600的安装效率。
参照图3至图6,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角阀600,包括主体700和上述实施例中的防爆组件100。主体700设置有进水通道710、出水通道740、过水孔730和卡合槽720,过水孔730连通进水通道710和出水通道740,卡合槽720设置于主体700的内表面并位于进水通道710。防爆组件100设置于进水通道710内,限位件400卡合于卡合槽720,第一堵头220能够在内芯300的推动下运动至封闭过水孔730。通过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防爆组件100,能够减小堵水件200出现误封堵的几率,并确保角阀600的前端水源未发生故障时,角阀600的正常出水。
具体的,角阀600的进水通道710与前端水源连通,角阀600能够设置有挡圈760,在进水通道710内,挡圈760与堵水件200在第一方向上沿靠近过水孔730的方向依次设置,挡圈760用于与堵水件200抵持,以限制堵水件200脱离进水通道710的运动。
防爆组件100在角阀600内的运动具体参照图6至图8。当进水孔211的内外压差处于设定区间时,内芯300在弹性件500的抵持下静止于第一位置,或者,在容置腔215内沿第一方向进行小幅度的窜动,但是第一抵持部310维持与限位件400的抵持,从而保持限位件400与角阀600的主体700的卡合,将堵水件200限定在设定的位置上,水流正常流通。当进水孔211的内外压差增大,内芯300的受力增加时,内芯300克服弹性件500的弹力沿第一方向靠近第一堵头220。当内芯300运动一定的距离后,限位件400失去第一抵持部310的抵持,从而沿第一通孔212朝堵水件200的内部滑动,限位件400解除与主体700的卡合,堵水件200开始在水压的驱使下运动。当第一堵头220运动至角阀600的进水通道710和出水通道740之间的过水孔730的时候,第一堵头220封闭过水孔730,从而实现对进水通道710的封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主体700还设置有连通进水通道710的第二通孔750,角阀600还包括阀杆800,阀杆800包括互相连接的杆体810和第二堵头820,杆体810连接于主体700,杆体810能够沿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过水孔730,第二堵头820位于杆体810朝向过水孔730的一端。当与出水通道740连通的用水端出现故障或者因为其他需求需要停水时,操作人员通过驱使阀杆800沿第一方向运动至第二堵头820封闭过水孔730后,即可实现对进水通道710的主动封堵,防止水流向用水端。其中,阀杆800与主体700能够通过螺纹实现移动和相对固定,或者通过设置在阀杆800上设置有滑台,在主体700的内表面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滑槽和沿内芯300的周向延伸的卡槽实现移动和相对固定。
具体的,进水通道710和第二通孔750沿第一方向延伸,出水通道740沿第二方向延伸。阀杆800背离第二堵头820的一端还能够设置有握把830,握把830上设置有防滑纹,以方便操作人员对阀杆800进行操作。第二通孔750内也可以设置有挡圈760与杆体810进行抵持,以限制阀杆800脱离第二通孔750的运动。
进一步的,当进水孔211的内外压差恢复正常,需要对堵水进行复位时,从出水通道740朝角阀600内注入液体或气体,通过压差驱使第一堵头220脱离过水孔730并在第一方向上沿背离过水孔730的方向运动。或者,在设置有阀杆800的实施例中,操作人员能够通过驱使阀杆800运动以与内芯300抵持,并驱使内芯300沿第一方向运动以实现对防爆组件100的复位。其中,阀杆800与主体700能够通过螺纹实现移动和相对固定,或者通过设置在阀杆800上设置有滑台,在主体700的内表面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滑槽和沿内芯300的周向延伸的卡槽实现移动和相对固定。阀杆800背离第二堵头820的一端还能够设置有握把830,握把830上设置有防滑纹,以方便操作人员对阀杆800进行操作。
参照图8至图10,在角阀600设置有阀杆800的实施例中,阀杆800与第一堵头220抵持后,驱使第一堵头220脱离过水孔730并在第一方向上沿背离过水孔730的方向运动,由于进水孔211的内外压差已经恢复正常,内芯300在弹性件500的作用下具有沿第一方向朝背离第一堵头220的方向运动的趋势,但由于限位件400未与卡合槽720的位置对应,因此主体700的内表面会限制限位件400沿第一通孔212伸出的运动,内芯300在限位件400的抵持下也无法进行移动。当堵水件200在阀杆800的驱使下继续运动至限位件400与卡合槽720相对时,限位件400沿引导面330从第二抵持部320运动至第一抵持部310并沿第一通孔212继续伸出堵水件200外,限位件400与卡合槽720恢复卡合状态,内芯300也在弹性件500的驱使下复位于第一位置,防爆组件100整体完成复位。
可以理解的是,当堵水件200因进水孔211存在内外压差而具有沿第一方向的运动趋势时,对限位件400所施加的力亦是沿第一方向的,为了减小限位件400所受到的剪切力,并确保限位件400能够顺滑地脱离卡合槽720,限位件400、卡合槽720或堵水件200中的任一个应当设置有斜面,斜面设置在限位件400与卡合槽720接触的位置,或者设置在限位件400位于第一通孔212内时,限位件400与堵水件200接触的位置,以使限位件400在受到第一方向上的力时,能够通过斜面将第一方向上的力转化为第二方向上的分力,以使得限位件400脱离卡合槽720并沿堵水件200的内部收缩。
参照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卡合槽720包括槽底721和槽壁722,槽壁722的一端连接槽底721,槽壁722的另一端连接进水通道710的侧壁,沿在第一方向上靠近槽壁722的方向,槽壁722与槽底721在第二方向上的间距逐渐减小,从而使得槽壁722成型为倾斜于槽底721的斜面,通过槽壁722所形成的斜面能够将限位件400所受到的第一方向上的力转化为第二方向上的分力,从而使得限位件400能够顺畅地沿第二方向滑出卡合槽720并沿第二方向沿堵水件200的内部收缩,从而解除限位件400对堵水件200的限位。
参照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角阀600还包括止逆阀610和滤网620,止逆阀610和滤网620分别与主体700连接并位于出水通道740内,止逆阀610用于减少水从出水通道740逆流至进水通道710的几率,从而减少前端水源被污染的几率。滤网620用于对输送的水进行过滤,从而减小水中的阻垢随水流至后续用水端处,提高用水端的水的洁净度并方便清洁维护。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防爆组件,用于安装在角阀的主体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堵水件,包括互相连接的过水部和第一堵头,所述过水部具有容置腔,所述过水部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进水孔和第一通孔;
限位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并能够在所述第一通孔中移动;
内芯,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内芯和所述堵水件之间,所述内芯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保持位于第一位置;
其中,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内芯抵持于所述限位件并使所述限位件凸出于所述过水部的外壁,在所述进水孔的压差作用下,所述内芯能够相对所述堵水件沿第一方向移动至偏离所述第一位置并解除对所述限位件的抵持,所述堵水件能够相对主体移动至使所述第一堵头封堵进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具有互相连接的第一抵持部和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抵持部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口的距离X1小于所述第二抵持部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口的距离X2,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其中,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内芯的所述第一抵持部抵持于所述限位件,在所述进水孔的压差作用下,所述内芯能够相对所述堵水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至偏离所述第一位置并使得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抵持部抵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部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内芯具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以限制所述内芯脱离所述容置腔的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套设于所述堵水件的外表面,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限位环凸出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所述限位环用于与所述限位件抵持,以限制所述限位件脱离所述第一通孔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滚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部设置有出水孔,所述进水孔、所述出水孔和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具有第三抵持部,所述堵水件的内表面设置有第四抵持部,所述第三抵持部与所述第四抵持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三抵持部,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持于所述第四抵持部。
8.角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设置有进水通道、出水通道、过水孔和卡合槽,所述过水孔连通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出水通道,所述卡合槽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内表面并位于所述进水通道;
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防爆组件,设置于所述进水通道内,所述限位件卡合于所述卡合槽,所述第一堵头能够在所述内芯的推动下运动至封闭所述过水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角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进水通道,所述角阀还包括阀杆,所述阀杆包括互相连接的杆体和第二堵头,所述杆体连接于所述主体,所述杆体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过水孔,所述第二堵头位于所述杆体朝向所述过水孔的一端,所述第二堵头用于封闭所述过水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角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槽包括槽底和槽壁,所述槽壁的一端连接所述槽底,所述槽壁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进水通道的侧壁,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靠近所述槽壁的方向,所述槽壁与所述槽底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CN202223271301.7U 2022-12-05 2022-12-05 防爆组件及角阀 Active CN2193177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1301.7U CN219317709U (zh) 2022-12-05 2022-12-05 防爆组件及角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1301.7U CN219317709U (zh) 2022-12-05 2022-12-05 防爆组件及角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17709U true CN219317709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35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71301.7U Active CN219317709U (zh) 2022-12-05 2022-12-05 防爆组件及角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177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44401A (en) Integral valve and seal for a quick connect coupling
JP4792231B2 (ja) バルブ内蔵コネクタ
US4044791A (en) Valve assembly
WO2014021124A1 (ja) チェックバルブ
GB2566778A (en) Gate valve with retainer
CN216742879U (zh) 截止阀及其制冷系统
CN219317709U (zh) 防爆组件及角阀
US3469605A (en) Lock type excess flow valve
US3132667A (en) Fluid coupling apparatus
CN112503045B (zh) 液压阀总成
CN111219507B (zh) 一种压力保护阀及燃气热水器
CN217301817U (zh) 先导式电磁阀
CN215806542U (zh) 单向阀及阀岛
CN115539683B (zh) 防爆组件及角阀
US10935158B2 (en) Inlet valve locking system for inflatable underwater equipment
JP3373338B2 (ja) 逆止め弁付ボールバルブ
KR100342099B1 (ko) 볼밸브의 시트 구조
CN108087579B (zh) 阀组件
US3861645A (en) Valved coupling with slidable seal ring
CN112013128A (zh) 梭阀
CN215806543U (zh) 单向阀及阀岛
CN212107057U (zh) 一种阀组件、及一种阀装置
CN217713694U (zh) 阀芯组件及截止阀
US3068893A (en) Rubber bonded valve
CN216078529U (zh) 一种电磁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