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17423U - 空心销轴组件和工程机械 - Google Patents

空心销轴组件和工程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17423U
CN219317423U CN202320571551.8U CN202320571551U CN219317423U CN 219317423 U CN219317423 U CN 219317423U CN 202320571551 U CN202320571551 U CN 202320571551U CN 219317423 U CN219317423 U CN 2193174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lubricating oil
monitoring
assembly
stor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715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元坤
肖立波
李鹏
许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715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174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17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174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心销轴组件和工程机械,其中,空心销轴组件包括由外到内同轴设置的轴套和销轴本体,轴套和销轴本体能够发生同轴相对转动,轴套和销轴本体之间形成摩擦间隙,销轴本体外壁上开设有环向储油槽,环向储油槽与摩擦间隙连通,环向储油槽用于储存润滑油,润滑油能够从环向储油槽流入摩擦间隙。在工程机械的工作过程中,轴套与销轴本体发生相对转动,将持续消耗摩擦间隙处的润滑油,环向储油槽内的润滑油及时向摩擦间隙补充润滑油,以降低轴套的磨损;由于环向储油槽的容积较大,所以能够储存较多润滑油,以支持工程机械持续工作较长的时间,从而减少向环向储油槽补油的频率,进而提高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空心销轴组件和工程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心销轴组件和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上多使用销轴连接实现两个构件的铰接,在两个构件上分别国定有轴座,销轴本体一般被固定在其中一个轴座上,销轴本体被压入另一个轴座的轴套内,销轴本体和轴套配合连接并带动两个轴座相对转动实现两个构件的各种动作和功能。在工程机械过程中,两个构件发生相对转动,轴套与销轴本体之间将存在磨损。为缓解销轴本体和轴套之间的摩擦并减少磨损,需要在销轴本体和轴套连接位置注入润滑油。
现有技术中,销轴本体主要采用实心设计,在销轴本体中心线开孔作为油道,油道延伸到销轴本体中部,再垂直延伸到油腔,润滑油由油道进入油腔,再由油腔到达销轴本体与轴套的间隙处,达到润滑效果,多余的润滑油则储存在油腔当中,在工程机械在工作中会持续消耗销轴本体与轴套间隙处的润滑油,油腔内的润滑油则会流入销轴本体与轴套间隙处进行补充,当油腔内的润滑油消耗殆尽,需要暂停工程机械的工作进行补油操作。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油腔容积较小,单次储存的润滑油量较小,需要频繁向油腔进行补油操作而多次暂停工程机械的工作,存在向油腔内补油频次过高造成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心销轴组件和工程机械,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向油腔内补油频次过高造成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心销轴组件,包括由外到内同轴设置的轴套和销轴本体,轴套和销轴本体能够发生同轴相对转动,轴套和销轴本体之间形成摩擦间隙,销轴本体外壁上开设有环向储油槽,环向储油槽与摩擦间隙连通,环向储油槽用于储存润滑油,润滑油能够从环向储油槽流入摩擦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空心销轴组件还包括:
润滑油监测组件,监测端穿过销轴本体并插入环向储油槽内,润滑油监测组件用于监测环向储油槽内的润滑油的当前性能;
注油组件,用于根据润滑油的当前性能向环向储油槽内注入润滑油;和
控制单元,与润滑油监测组件和注油组件均电连接,控制单元(6)根据润滑油的当前性能控制注油组件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注油组件包括:
油箱,用于储存润滑油;
注油器,一端与油箱的出油口连通,另一端插入环向储油槽;和
注油泵,用于将油箱内的润滑油泵送至注油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注油器与油箱的出油口连通的一端设有过滤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润滑油监测组件包括用于监测润滑油油压的油压监测件,控制单元根据油压监测件的油压信号控制注油泵启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润滑油监测组件还包括用于监测润滑油的粘度的粘度监测件,空心销轴组件还包括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排油泵,排油泵根据润滑油的粘度吸出环向储油槽内的润滑油。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空心销轴组件还包括:
温度监测件,用于监测润滑油的温度;和
加热座,设于温度监测件位于环向储油槽内的一端并用于加热环向储油槽内的润滑油。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油压监测件、粘度监测件和温度监测件均为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销轴本体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注油泵、油箱、排油泵和控制单元均设于容纳腔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包括上述的空心销轴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空心销轴组件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两个构件通过销轴本体与轴套完成销轴连接后,轴套和销轴本体之间形成摩擦间隙,并向销轴本体上的环向储油槽内注满润滑油,润滑油能够从环向储油槽内流入摩擦间隙。在工程机械的工作过程中,轴套与销轴本体发生相对转动,将持续消耗摩擦间隙处的润滑油,环向储油槽内的润滑油及时向摩擦间隙补充润滑油,以降低轴套的磨损;由于环向储油槽的容积较大,所以能够储存较多润滑油,以支持工程机械持续工作较长的时间,从而减少向环向储油槽补油的频率,进而提高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空心销轴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空心销轴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安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过滤器的位置安装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注油孔的位置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注油孔的位置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加热座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空心销轴组件 9 注油器
1 销轴本体 10 过滤器
2 轴套 11 安装盒
3 轴座 12 法兰盖
4 传感器 13 加热座
5 双向油泵 14 安装孔
6 控制单元 15 管道孔
7 储油腔 16 注油孔
8 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心销轴组件100及工程机械。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空心销轴组件100,包括由外到内同轴设置的轴套2和销轴本体1,轴套2和销轴本体1能够发生同轴相对转动,轴套2和销轴本体1之间形成摩擦间隙,销轴本体1外壁上开设有环向储油槽,环向储油槽与摩擦间隙连通,环向储油槽用于储存润滑油,润滑油能够从环向储油槽流入摩擦间隙。
两个构件通过空心销轴组件100连接的方式为:分别将销轴本体1与轴套2与各构件上的轴座固定连接,销轴本体1与轴套2的相对转动带动两个构件相对转动。在两个构件销轴连接后,环向储油槽与轴座3内壁形成储油腔7,储油腔7内的润滑油在工程机械工作过程中不会溢出而造成污染。在工程机械的工作过程中,轴套与销轴本体发生相对转动,将持续消耗摩擦间隙处的润滑油,储油腔7内的润滑油及时向摩擦间隙补充润滑油,以降低轴套的磨损;由于储油腔7的容积较大,所以能够储存较多润滑油,以支持工程机械持续工作较长的时间,从而减少向储油腔7补油的频率,进而提高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
具体地,销轴本体1为哑铃式结构,并包括两个大径部和连接于两个大径部之间的小径部,两个大径部关于小径部对称布置,在制作销轴本体1时,通过对销轴本体1的中部开设环向储油槽,从而可以在中部形成小径部。其中,在两个大径部上分别设有一个轴套2,轴套2与大径部同轴转动连接。大径部的外径与中间小径部的外径之差即环向储油槽的槽深。
进一步地,环向储油槽的左右侧壁分别向外倾斜一定角度,角度范围为15°~45°,从而使环向储油槽内的润滑油能够更好地流向轴套2与销轴本体1的连接处;并且能够增加环向储油槽的容积,从而增加一次注入环向储油槽内的润滑油量,进一步降低注油的频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空心销轴组件100还包括润滑油监测组件、注油组件和控制单元6,其中,润滑油监测组件的监测端穿过销轴本体1并插入销轴本体1与轴套2之间并用于监测轴套2和销轴本体1之间的润滑油的当前性能;注油组件用于根据润滑油的当前性能向轴套2和销轴本体1之间注入润滑油;控制单元6与润滑油监测组件和注油组件均电连接,控制单元6根据润滑油的当前性能控制注油组件工作。
具体地,空心销轴组件100用于实现两个构件的铰接,在两个构件上分别设有一个轴座3,其中,销轴本体1两端固定在一个构件的轴座3上,同时将销轴本体1上的轴套2与另一个构件的轴座3内壁固定连接,在两个构件发生相对转动时,销轴本体1与轴套2之间将产生摩擦,长时间的工作将导致销轴本体1和轴套2的磨损,所以一般采取向销轴本体1和轴套2之间注入润滑油来减小摩擦。经过长期工作,润滑油的性能将降低,当销轴本体1与轴套2之间的润滑油的当前性能低于预设阈值时,控制单元6将控制注油组件工作,从而使销轴本体1与轴套2之间的润滑油的当前性能恢复至预设阈值。本申请通过润滑油监测组件时刻监测润滑油的当前性能且能及时反馈,实现向销轴本体1与轴套2之间的及时补油,从而避免因润滑油的当前性能不满足阈值而造成销轴本体1和轴套2的磨损。并且,还可以通过控制单元6控制注油组件工作,实现向销轴本体1与轴套2之间的自动补油,从而提高注油工作的自动化程度而减少人工的投入。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注油组件包括油箱8、注油器9和注油泵,其中,油箱8用于储存润滑油;注油器9的一端与油箱8的出油口连通,另一端插入储油腔7;注油泵用于将油箱8内的润滑油泵送至注油器9。
具体地,在储油腔7的槽底开设有注油孔16,注油器9穿过注油孔16来连通出油口和储油腔7,注油孔16的直径与注油器9的外径相配合,从而将注油器9固定在储油腔7的槽底,防止注油器9松动而无法将润滑油注入储油腔7内。注油器9与油箱8的出油口连通的一端设有过滤器10,过滤器10用于过滤润滑油中的杂质,防止长期使用后造成注油器9的堵塞。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润滑油监测组件包括用于监测润滑油油压的油压监测件和用于监测润滑油的粘度的粘度监测件,且空心销轴组件100不仅包括注油泵,还包括排油泵,并设有与排油泵的出油口连通的废油油箱,排油泵根据润滑油的粘度吸出储油腔7内的润滑油至废油油箱。注油泵和排油泵均与控制单元6电连接,控制单元6根据油压监测件的油压信号控制注油泵启停,控制单元6还根据润滑油的粘度控制排油泵启停。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采用双向油泵5代替注油泵和排油泵进行工作,从而减少设备数量,同时设置与双向油泵5配合工作的换向阀,通过换向阀来切换双向油泵5的注油和排油功能。换向阀与控制单元6电连接,控制单元6根据润滑油的粘度和油压控制换向阀的切换。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空心销轴组件100工作的时候,油压监测件实时监测润滑油的当前油压大小,并比对润滑油的当前油压大小和最低油压预设阈值,当油压监测件监测到储油腔7内的润滑油的油压低于最低油压预设阈值时,油压监测件发送注油油压信号给控制单元6,控制单元6控制空心销轴组件100进行补油工作。具体地,控制单元6接收油压监测件发送的注油油压信号并发送电信号至双向油泵5和换向阀,然后,将换向阀切换至使油箱8和双向油泵5连通的注油位,同时控制双向油泵5启动,以将油箱8内的润滑油泵送至储油腔7,当储油腔7内的润滑油的油压达到预设的油压阈值时,油压监测件发送注油停止信号,控制单元6接收注油停止信号并发送电信号至双向油泵5和换向阀,控制换向阀换向并关停双向油泵5。
在空心销轴组件100工作的时候,粘性监测件实时监测润滑油的当前粘性大小,并比对润滑油的当前粘性大小和最低粘性预设阈值,当粘性监测件监测到储油腔7内的润滑油的粘性低于最低粘性预设阈值时,粘性监测件发送换油油压信号给控制单元6,控制单元6控制空心销轴组件100进行换油工作。具体地,控制单元6接收粘性监测件发送的换油油压信号并发送电信号至双向油泵5和换向阀,然后,将换向阀切换至使废油油箱和双向油泵5连通的排油位,同时控制双向油泵5启动,以将储油腔7的润滑油吸入废油油箱,当储油腔7内的润滑油的油压达到最低油压预设阈值时,油压监测件发送吸油停止信号给控制单元6,控制单元6接收油压监测件发送的吸油停止信号并发送电信号至双向油泵5和换向阀,以控制空心销轴组件100进行补油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销轴本体1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注油泵、油箱8、排油泵和控制单元6均设于容纳腔内。
具体地,在销轴本体1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法兰盖12,法兰盖12通过螺栓与销轴本体1连接并密封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多个首尾连接的安装盒11,注油泵、油箱8、排油泵和控制单元6均分别设置在各安装盒11中,靠近法兰盘的安装盒11与法兰盖12固定连接,从而保证在工作过程中安装盒11的稳定,进而保证注油泵、油箱8、排油泵和控制单元6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当注油泵、油箱8、排油泵和控制单元6等构件出现故障需要检修或更换时,只需将法兰盖12取下直接进行维修或更换即可,而不需要更换整个空心销轴组件100,从而降低成本。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注油孔16设置在储油腔7的底壁,连通容纳腔与储油腔7,注油器9的出油口与注油孔16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注油孔16开设在储油腔7的侧壁,连通储油腔7与外界,同时在注油孔16所在端的法兰盖12上开设有管道孔15,注油器9固定在注油孔16内,注油管道穿过管道孔15连接油箱8出油口和注油器9。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注油孔16能够开设在销轴本体1的不同位置,只需实现油箱8与储油腔7的连通即可,且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地,在储油腔7的底壁还开设有安装孔14,通过安装孔14固定油压监测件和粘度监测件,来保持在工作的过程中油压监测件和粘度监测件的稳定性,并且保证油压监测件和粘度监测件伸入储油腔7的深度不会改变,从而保证监测储油腔7内润滑油的油压和粘度的准确性。
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空心销轴组件100还包括温度监测件和设于温度监测件位于储油腔7内的一端的加热座13,其中,温度监测件用于监测润滑油的温度;
加热座13用于加热储油腔7内的润滑油。
具体地,温度监测件和加热座13均与控制单元6电连接,当储油腔7内的润滑油低于预设的温度阈值时,温度监测件发送温度信号,控制单元6根据温度信号发送电信号控制加热座13加热润滑油,当储油腔7内的润滑油重新达到预设的温度阈值时,停止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油压监测件、粘度监测件和温度监测件均为传感器4。在实际操作时,为了减少构件的数量并降低安装难度,通常将不同功能的多个传感器4的集成在一起。此外,每个传感器4需要设置一个安装孔14,由于传感器4数量过多可能影响储油腔7的密封性,从而造成润滑油泄漏,因此需要减少传感器4数量,从而降低润滑油泄漏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包括上述的空心销轴组件100。由于工程机械采用上述所有空心销轴组件100的实施例,因此具有该空心销轴组件100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空心销轴组件,包括由外到内同轴设置的轴套和销轴本体,所述轴套和所述销轴本体能够发生同轴相对转动,所述轴套和所述销轴本体之间形成摩擦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本体(1)外壁上开设有环向储油槽,所述环向储油槽与所述摩擦间隙连通,所述环向储油槽用于储存润滑油,所述润滑油能够从所述环向储油槽流入所述摩擦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销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销轴组件(100)还包括:
润滑油监测组件,监测端穿过所述销轴本体(1)并插入所述环向储油槽内,所述润滑油监测组件用于监测所述环向储油槽内的润滑油的当前性能;
注油组件,用于根据所述润滑油的当前性能向所述环向储油槽内注入润滑油;和
控制单元(6),与所述润滑油监测组件和所述注油组件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6)根据所述润滑油的当前性能控制所述注油组件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心销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组件包括:
油箱(8),用于储存所述润滑油;
注油器(9),一端与所述油箱(8)的出油口连通,另一端插入所述环向储油槽;和
注油泵,用于将所述油箱(8)内的润滑油泵送至所述注油器(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销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器(9)与所述油箱(8)的出油口连通的一端设有过滤器(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销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监测组件包括用于监测所述润滑油油压的油压监测件,所述控制单元(6)根据所述油压监测件的油压信号控制所述注油泵启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心销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监测组件还包括用于监测润滑油的粘度的粘度监测件,所述空心销轴组件(100)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6)电连接的排油泵,所述排油泵根据所述润滑油的粘度吸出所述环向储油槽内的润滑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心销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销轴组件(100)还包括:
温度监测件,用于监测润滑油的温度;和
加热座(13),设于所述温度监测件位于所述环向储油槽内的一端并用于加热所述环向储油槽内的润滑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心销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压监测件、所述粘度监测件和所述温度监测件均为传感器(4)。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心销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本体(1)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所述注油泵、所述油箱(8)、所述排油泵和所述控制单元(6)均设于容纳腔内。
10.一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心销轴组件(100)。
CN202320571551.8U 2023-03-21 2023-03-21 空心销轴组件和工程机械 Active CN219317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71551.8U CN219317423U (zh) 2023-03-21 2023-03-21 空心销轴组件和工程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71551.8U CN219317423U (zh) 2023-03-21 2023-03-21 空心销轴组件和工程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17423U true CN219317423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21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71551.8U Active CN219317423U (zh) 2023-03-21 2023-03-21 空心销轴组件和工程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174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18200B (zh) 一种主轴油气润滑结构、主轴和机床
CN113404779B (zh) 一种起重机行走车轮的全自动监测控制集中润滑系统
CN219317423U (zh) 空心销轴组件和工程机械
CN110145547A (zh) 一种风机轴承座自润滑装置及润滑方法
CN205079021U (zh) 一种液体流量调节、报警系统
CN111692506B (zh) 油泵传动联接装置及液压传动机械设备
CN202708530U (zh) 橡胶密封件涂油装置
CN115013708B (zh) 一种用于大型机械设备的双箱润滑油换油滤油装置
CN111022493A (zh) 一种自润滑滑动轴承的润滑装置
CN113137558B (zh) 自动加油润滑装置
KR100481272B1 (ko) 스크류 펌프의 하부 베어링 자동 조심장치
CN210637790U (zh) 一种润滑剂供给油路结构
KR200358512Y1 (ko) 재봉기의 자동 급유구조
CN105485502A (zh) 注脂装置
CN218935198U (zh) 一种润滑齿轮及开式齿轮润滑装置
CN101089449A (zh) 一种润滑油泵
CN213145134U (zh) 一种带排气溢油装置的轴承箱
CN216518637U (zh) 一种压缩机防烧毁装置
CN205447211U (zh) 用于挖掘机的甘油润滑装置
CN211915118U (zh) 一种自密封润滑防尘整体式轧轮
CN212202700U (zh) 油缸
CN220036928U (zh) 轨道车轴箱用双向齿轮泵
CN210218437U (zh) 一种风机轴承座自润滑装置
CN213451096U (zh) 一种液压机立柱润滑装置
CN216842766U (zh) 一种耐磨自润滑型万向节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