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14315U - 一种施工电梯自锁安全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施工电梯自锁安全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14315U
CN219314315U CN202320668319.6U CN202320668319U CN219314315U CN 219314315 U CN219314315 U CN 219314315U CN 202320668319 U CN202320668319 U CN 202320668319U CN 219314315 U CN219314315 U CN 219314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rod
groove
lock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6831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建林
闫高峰
田科华
李杏
莫彬彬
张颖
许晨
张爱平
邓杰
伍梁军
张维
江盈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6831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14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14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143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施工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施工电梯自锁安全门,包括:对开门,包括两扇相对布置的门板,且门板的端部设有锁槽;门框,包括竖杆和横梁;所述竖杆分别与门板铰接;所述横梁内设有互相连通的第一活动槽和第二活动槽;自锁装置,包括活动杆和锁杆,所述活动杆活动连接于第一活动槽内,并通过第一弹簧与横梁连接,且一端部设有第一挤压部,使电梯轿厢挤压第一挤压部时驱动活动杆向第一活动槽内移动;所述锁杆活动连接于第二活动槽内,并插入锁槽内;所述活动杆与锁杆连接,使活动杆向第一活动槽内移动时,驱动锁杆移动至脱离锁槽。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电梯安全门的自动锁定,提高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施工电梯自锁安全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施工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施工电梯自锁安全门。
背景技术
施工电梯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必要的垂直运输设备,其工作环境恶劣,不确定因素较多,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特别是因电梯安全门的缺陷导致的安全事故频发。
一般的电梯安全门需要在外配置一名电梯安全员,当人员上下电梯后,由电梯安全员锁紧安全门。这种方式的操作繁琐,而且还容易因电梯安全员的操作失误或忘记锁门,导致电梯安全门在电梯轿厢未到达时而打开,从而造成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施工电梯自锁安全门,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施工电梯自锁安全门,包括:
对开门,包括两扇相对布置的门板,且门板的端部设有锁槽;
门框,包括两根相对布置的竖杆,以及连接两根竖杆的横梁;两根所述竖杆分别与两个门板铰接;所述横梁内设有互相连通的第一活动槽和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的开口朝向电梯轿厢,所述第二活动槽开口朝锁槽;
自锁装置,包括活动杆和锁杆,所述活动杆活动连接于第一活动槽内,并通过第一弹簧与横梁连接,且一端部设有第一挤压部,使电梯轿厢挤压第一挤压部时驱动活动杆向第一活动槽内移动;所述锁杆活动连接于第二活动槽内,并插入锁槽内;所述活动杆与锁杆连接,使活动杆向第一活动槽内移动时,驱动锁杆移动至脱离锁槽。
进一步的,所述锁杆上设有挤压槽,且锁杆通过第二弹簧与横梁连接;所述活动杆远离第一挤压部的一端设有第二挤压部,所述第二挤压部伸入挤压槽后驱动锁杆移动至脱离锁槽。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包括第一直齿条,所述第一直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锁杆包括第二直齿条,所述第二直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通过转动轴与第二齿轮连接,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横梁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挤压部为半球状或三棱柱状。
进一步的,所述门板通过扭簧合页与竖杆连接,所述扭簧合页驱动门板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门框包括上下布置的两根横梁,两根横梁内分别设有自锁装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施工电梯自锁安全门,当电梯轿厢到达目的楼层时,由电梯轿厢挤压活动杆,从而使锁杆脱离锁槽,使安全门达到解锁状态,而电梯轿厢未到达或离开时,锁杆处于自锁状态,从而不需要额外进行锁门操作,即解放了电梯安全员,又保证了施工电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安全门的正面打开示意图;
图2为安全门的反面关闭示意图;
图3为第一种自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种自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门板;2、锁槽;3、竖杆;4、横梁;5、第一活动槽;6、第二活动槽;7、活动杆;8、锁杆;9、第一挤压部;10、电梯轿厢;11、第一弹簧;12、挤压槽;13、第二弹簧;14、第二挤压部;15、第一直齿条;16、第二直齿条;17、T型滑块;18、第一齿轮;19、第二齿轮;20、扭簧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施工电梯自锁安全门,包括一组对开门、门框、以及四组自锁装置。所述对开门包括两扇相对布置的门板1,每扇门板1的上下两端面分别设有锁槽2。所述门框包括两根相对布置的竖杆3、以及分别连接两根竖杆3的横梁4,由两根竖杆3和两根横梁4组合形成矩形结构。所述横梁4内部设有互相连通的第一活动槽5和第二活动槽6,所述第一活动槽5的开口朝向电梯轿厢10,所述第二活动槽6的开口朝向锁槽2。每一组第一活动槽5和第二活动槽6分别对应一组自锁装置,即每根横梁4内分别设有两组第一活动槽5和第二活动槽6。
所述自锁包括活动杆7和锁杆8,其中活动杆7活动连接于第一活动槽5内,并通过第一弹簧11与横梁4连接,且一端部设有第一挤压部9,使得电梯轿厢10到达该安全门所在楼层时挤压第一挤压部9,使活动杆7向第一活动槽5内部移动。所述锁杆8活动连接于第二活动槽6内,并插入锁槽2内部;所述活动杆7与锁杆8连接,当活动杆7向第一活动槽5内部移动时,驱动锁杆8移动至脱离锁槽2。
具体来说,为了实现活动杆7向第一活动槽5内部移动时,驱动锁杆8移动至脱离锁槽2。自锁装置的具体结构形式至少包含以下两种。
第一种参照图3所示,所述锁杆8上设有挤压槽12,且锁杆8通过第二弹簧13与横梁4连接;所述活动杆7远离第一挤压部9的一端设有第二挤压部14,所述第二挤压部14伸入挤压槽12后驱动锁杆8移动至脱离锁槽2。在该方式中,第一挤压部9和第二挤压部14的形状分别可以是半球状或三棱柱状。当活动杆7的第一挤压部9被电梯轿厢10挤压时,活动杆7朝向第一活动槽5内部移动,使得第二挤压部14挤压至挤压槽12内,驱动锁杆8朝向远离锁槽2的方向移动,直到脱离锁槽2,完成解锁。当电梯轿厢10离开后,活动杆7在第一弹簧11的作用下恢复至向第一活动槽5外伸出,锁杆8在第二弹簧13的作用下活动至伸入锁槽2内再次锁定。
第二种参照图4所示,所述活动杆7包括第一直齿条15,所述第一直齿条15与第一齿轮18啮合;所述锁杆8包括第二直齿条16,所述第二直齿条16与第二齿轮19啮合,第一直齿条15可以通过T型滑块17滑动配合于第一活动槽5内,第二直齿条16也可以通过T型滑块17活动配合于第二活动槽6内。在该方式中,第一挤压部9形状可以是半球状或三棱柱状。所述第一齿轮18通过转动轴与第二齿轮19连接,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横梁4内。当活动杆7的第一挤压部9被电梯轿厢10挤压时,第一直齿条15朝向第一活动槽5内部移动,驱动第一齿轮18和第二齿轮19转动,由第二齿轮19驱动第二直齿条16朝向远离锁槽2的方向移动,直到脱离锁槽2,完成解锁。当电梯轿厢10离开后,第一直齿条15在第一弹簧11的作用下恢复向第一活动槽5外部移动,从而使第二直齿条16反向移动至伸入锁槽2内再次锁定。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保证人员上下电梯后,对开门能够自动关闭,所述门板1通过扭簧合页20与竖杆3连接,由扭簧合页20驱动门板1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上下两根横梁4内均设有自锁装置,电梯轿厢10达到安全门所在楼层后同时挤压两根横梁4内的自锁装置完成解锁。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施工电梯自锁安全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开门,包括两扇相对布置的门板,且门板的端部设有锁槽;
门框,包括两根相对布置的竖杆,以及连接两根竖杆的横梁;两根所述竖杆分别与两个门板铰接;所述横梁内设有互相连通的第一活动槽和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的开口朝向电梯轿厢,所述第二活动槽开口朝锁槽;
自锁装置,包括活动杆和锁杆,所述活动杆活动连接于第一活动槽内,并通过第一弹簧与横梁连接,且一端部设有第一挤压部,使电梯轿厢挤压第一挤压部时驱动活动杆向第一活动槽内移动;所述锁杆活动连接于第二活动槽内,并插入锁槽内;所述活动杆与锁杆连接,使活动杆向第一活动槽内移动时,驱动锁杆移动至脱离锁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自锁安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杆上设有挤压槽,且锁杆通过第二弹簧与横梁连接;所述活动杆远离第一挤压部的一端设有第二挤压部,所述第二挤压部伸入挤压槽后驱动锁杆移动至脱离锁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自锁安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包括第一直齿条,所述第一直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锁杆包括第二直齿条,所述第二直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通过转动轴与第二齿轮连接,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横梁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自锁安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部为半球状或三棱柱状。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自锁安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通过扭簧合页与竖杆连接,所述扭簧合页驱动门板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自锁安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包括上下布置的两根横梁,两根横梁内分别设有自锁装置。
CN202320668319.6U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施工电梯自锁安全门 Active CN219314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8319.6U CN219314315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施工电梯自锁安全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8319.6U CN219314315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施工电梯自锁安全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14315U true CN219314315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29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68319.6U Active CN219314315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施工电梯自锁安全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143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46120B2 (en) Latch assembly with removable battery
CN111056412B (zh) 施工升降机吊笼门及施工升降机吊笼
CN213046106U (zh) 一种储物柜
CN219314315U (zh) 一种施工电梯自锁安全门
DE102016104779A1 (de) Anti-Panikdruckstange mit Antriebseinrichtung
US4912878A (en) Combined displacing and cushioning means for detention cell doors
US3426478A (en) Jail locking system
EP0152533A1 (de) Falttür deren Türblätter verwindungssteif ausgebildet sind
CN217925656U (zh)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卷帘门
KR100481554B1 (ko) 미닫이형 금고비
US2488063A (en) Bank vault door and frame
CN216129176U (zh) 一种升降机用安全门电气保护装置
DE3335699C2 (zh)
CN220302039U (zh) 一种内侧可打开的防盗铝合金门窗
DE10037329A1 (de) Sektionalhub- oder Falttor
EP1081313B1 (de) Übergabestation zum Ein- und Auslagern von Kraftfahrzeugen in einem Regallager
CN115179101B (zh) 具有升降门的电池托盘轻型龙门加工中心
CN220811535U (zh) 一种电梯厅门结构
CN219507425U (zh) 一种安全防护的电梯门
DE19958470C1 (de) Verriegelung für eine mehrflügelige Tür
CN211549547U (zh) 一种工地门禁装置
CN117684850A (zh) 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密闭门
CH707334A2 (de) Profilelement aus Kunststoff sowie Fensterflügel und Flügelrahmen aus einem solchen Profilelement.
CN211692218U (zh) 一种可开启防盗门窗
CN218754360U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用防误开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