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11535U - 一种电梯厅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厅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1535U
CN220811535U CN202322791853.9U CN202322791853U CN220811535U CN 220811535 U CN220811535 U CN 220811535U CN 202322791853 U CN202322791853 U CN 202322791853U CN 220811535 U CN220811535 U CN 220811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hoistway door
door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918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帅
沈子昂
马云宇
潘雪峰
胡昌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Meiyuanbo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Meiyuanbo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Meiyuanbo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Meiyuanbo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918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15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1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15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厅门结构,包括电梯壳,所述电梯壳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电梯壳的内部均设有厅门,且厅门与电梯壳的内壁之间设有回弹组件,所述厅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套框,所述套框的内部设有抵板,所述抵板的顶面和底面对称铰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外端铰接有主动板,且主动板与厅门之间设有复位组件,该电梯厅门结构,通过设置从动板和卡槽,能够在从动板的外端插在卡槽的内部时,将两扇厅门与连接板锁定,在电梯轿厢未处于厅门正后方时,避免人员将厅门蛮力扒开或撞开,造成意外事故,在电梯轿厢的轿门竖直移动至两扇厅门的正后方时,挡条将两个抵板同步向外推动,即可解除厅门与连接板的锁定,开启厅门,以供乘员上下电梯。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厅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厅门结构。
背景技术
电梯门是电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两个门,从电梯外能看到的、固定在每层的叫做厅门,里面看到的、固定在轿厢随着轿厢运动的叫做轿门,电梯门的开关一般是由轿门带动厅门开关,它的稳定性、合理性、安全性是决定电梯等级的关键因素。
授权公开号为CN219448987U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结构,在电梯关门时,可牢牢的将电梯门固定住,可有效的避免人撞开电梯门掉落电梯井的情况方式,实现了防护效果好的目的。
电梯厅门的背面是供电梯轿厢移动的电梯井,电梯井一般较深,结合CN219448987U所示,为避免人员将厅门蛮力扒开或撞开,跌入电梯井内,发生伤亡事故,在轿厢未正好位于门框内侧时,设置结构限制电梯厅门开启具有必要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梯厅门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厅门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厅门结构,包括电梯壳,所述电梯壳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电梯壳的内部均设有厅门,且厅门与电梯壳的内壁之间设有回弹组件,所述厅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套框,所述套框的内部设有抵板,所述抵板的顶面和底面对称铰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外端铰接有主动板,且主动板与厅门之间设有复位组件,所述主动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主动齿条,所述主动齿条的内侧啮合连接有齿轮,且齿轮与厅门转动连接,所述齿轮啮合连接有从动齿条,所述从动齿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从动板,两个电梯壳之间上下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正面均开设有通槽,两个所述通槽的内侧壁均对称开设有卡槽。
优选的,复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主动板外端面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活动套设在第一伸缩杆的外侧,第一伸缩杆和第一弹簧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端板,且端板固定连接在厅门的正面。
优选的,回弹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厅门外端面和电梯壳内壁之间的第二伸缩杆和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活动套设在第二伸缩杆外侧,第二弹簧和第二伸缩杆均阵列设有若干个。
优选的,所述主动板、从动板和抵板的内部均开设有导向槽,六个所述导向槽的内部均设有定位块,且六个定位块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厅门的正面。
优选的,两个所述厅门的前方均设有轿门,且两个轿门靠近厅门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挡条。
优选的,四个所述从动板的外端分别位于四个所述卡槽的内部,左右两个所述从动板的间距大于通槽的宽度。
优选的,两个所述抵板的内端面均为弧面,两个所述挡条的内侧壁均上下对称开设有倒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电梯厅门结构,通过设置从动板和卡槽,能够在从动板的外端插在卡槽的内部时,将两扇厅门与连接板锁定,在电梯轿厢未处于厅门正后方时,避免人员将厅门蛮力扒开或撞开,造成意外事故,在电梯轿厢的轿门竖直移动至两扇厅门的正后方时,挡条将两个抵板同步向外推动,即可解除厅门与连接板的锁定,开启厅门,以供乘员上下电梯。
(2)、该电梯厅门结构,通过设置挡条、套框和通槽,能够在解除厅门与连接板的锁定后,电梯轿厢上的驱动机构驱动两个轿门同步向外移动,以开启轿门时,两个挡条分别将两个套框向外推动,进而同步开启两扇厅门,若电梯轿厢的轿门因故障未移动至厅门的正后方时,挡条会有部分位于通槽的内部,进而限制轿门的开启,提高电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厅门和轿门的空间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轿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梯壳;2、厅门;3、套框;4、抵板;5、联动杆;6、主动板;7、主动齿条;8、齿轮;9、从动齿条;10、从动板;11、第一伸缩杆;12、第一弹簧;13、端板;14、连接板;15、通槽;16、卡槽;17、导向槽;18、定位块;19、轿门;20、挡条;21、第二伸缩杆;22、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厅门结构,包括电梯壳1,电梯壳1设有两个,两个电梯壳1的内部均设有厅门2,且厅门2与电梯壳1的内壁之间设有回弹组件,厅门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套框3,套框3的内部设有抵板4,抵板4的顶面和底面对称铰接有联动杆5,联动杆5的外端铰接有主动板6,且主动板6与厅门2之间设有复位组件,主动板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主动齿条7,主动齿条7的内侧啮合连接有齿轮8,且齿轮8与厅门2转动连接,齿轮8啮合连接有从动齿条9,从动齿条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从动板10,两个电梯壳1之间上下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两个连接板14的正面均开设有通槽15,两个通槽15的内侧壁均对称开设有卡槽16。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复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主动板6外端面的第一伸缩杆11和第一弹簧12,且第一弹簧12活动套设在第一伸缩杆11的外侧,第一伸缩杆11和第一弹簧12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端板13,且端板13固定连接在厅门2的正面,主动板6在第一伸缩杆11的导向作用下向远离套框3的方向竖直移动时,第一弹簧12弹性收缩,第一弹簧12回弹时,会将主动板6向靠近套框3的方向推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回弹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厅门2外端面和电梯壳1内壁之间的第二伸缩杆21和第二弹簧22,且第二弹簧22活动套设在第二伸缩杆21外侧,第二弹簧22和第二伸缩杆21均阵列设有若干个,厅门2在第二伸缩杆21的导向作用下向外移动时,第二弹簧22弹性收缩,第二弹簧22回弹时,会将厅门2向内推动,直至两扇厅门2的内端相抵闭合。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主动板6、从动板10和抵板4的内部均开设有导向槽17,六个导向槽17的内部均设有定位块18,且六个定位块18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厅门2的正面,导向槽17和定位块18配合对主动板6、从动板10和抵板4起到导向作用,使主动板6、从动板10和抵板4仅能竖直移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两个厅门2的前方均设有轿门19,且两个轿门19靠近厅门2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挡条20,当两个挡条20均移动至两个套框3之间的位置后,轿门19开启时,两个挡条20分别推动两个套框3向外移动,进而同步开启厅门2,以实现乘员上下电梯。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四个从动板10的外端分别位于四个卡槽16的内部,进而限制两个厅门2向外移动,左右两个从动板10的间距大于通槽15的宽度,从动板10不影响挡条20通过通槽15。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两个抵板4的内端面均为弧面,两个挡条20的内侧壁均上下对称开设有倒角,在轿门19竖直移动至厅门2的正前方,两个挡条20移动至两个套框3之间的过程中,能够将两个抵板4同步向外推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装置使用时,电梯壳1和两个连接板14固定在电梯井墙面上,从动板10和卡槽16配合将两扇厅门2与连接板14锁定,在电梯轿厢未处于厅门2正后方时,避免人员将厅门2蛮力扒开或撞开,造成意外事故,在电梯轿厢的轿门19竖直移动至两扇厅门2正后方时,两个挡条20均穿过通槽15移动至两个套框3之间的位置,在此过程中,挡条20将两个抵板4同步向外推动,两个抵板4通过四个联动杆5分别带动四个主动板6向远离套框3的方向竖直移动,第一弹簧12弹性收缩,通过主动齿条7、从动齿条9与齿轮8的啮合传动,使得四个从动板10同步向靠近套框3的方向竖直移动,进而将从动板10的外端从卡槽16的内部移出,解除厅门2与连接板14的锁定,电梯轿厢上的驱动机构驱动两个轿门19同步向外移动,以开启轿门19时,两个挡条20分别将两个套框3向外推动,进而同步开启两扇厅门2,以供乘员上下电梯,当电梯轿厢的两扇轿门19闭合时,第二弹簧22回弹,将两扇厅门2同步向内推动,直至两扇厅门2的内端相抵闭合,当电梯轿厢的两扇轿门19从厅门2的正后方移开后,第一弹簧12回弹带动四个主动板6同步向靠近套框3的方向竖直移动,同理使得四个从动板10的外端分别插入四个卡槽16的内部,自动再次锁定厅门2,同时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若电梯轿厢的轿门19因故障未移动至厅门2的正后方时,挡条20会有部分位于通槽15的内部,进而限制轿门19的开启,使得该电梯厅门2结构能够进一步保障电梯的安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电梯厅门结构,包括电梯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壳(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电梯壳(1)的内部均设有厅门(2),且厅门(2)与电梯壳(1)的内壁之间设有回弹组件,所述厅门(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套框(3),所述套框(3)的内部设有抵板(4),所述抵板(4)的顶面和底面对称铰接有联动杆(5),所述联动杆(5)的外端铰接有主动板(6),且主动板(6)与厅门(2)之间设有复位组件,所述主动板(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主动齿条(7),所述主动齿条(7)的内侧啮合连接有齿轮(8),且齿轮(8)与厅门(2)转动连接,所述齿轮(8)啮合连接有从动齿条(9),所述从动齿条(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从动板(10),两个电梯壳(1)之间上下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两个所述连接板(14)的正面均开设有通槽(15),两个所述通槽(15)的内侧壁均对称开设有卡槽(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厅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复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主动板(6)外端面的第一伸缩杆(11)和第一弹簧(12),且第一弹簧(12)活动套设在第一伸缩杆(11)的外侧,第一伸缩杆(11)和第一弹簧(12)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端板(13),且端板(13)固定连接在厅门(2)的正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厅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回弹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厅门(2)外端面和电梯壳(1)内壁之间的第二伸缩杆(21)和第二弹簧(22),且第二弹簧(22)活动套设在第二伸缩杆(21)外侧,第二弹簧(22)和第二伸缩杆(21)均阵列设有若干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厅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板(6)、从动板(10)和抵板(4)的内部均开设有导向槽(17),六个所述导向槽(17)的内部均设有定位块(18),且六个定位块(18)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厅门(2)的正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厅门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厅门(2)的前方均设有轿门(19),且两个轿门(19)靠近厅门(2)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挡条(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厅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从动板(10)的外端分别位于四个所述卡槽(16)的内部,左右两个所述从动板(10)的间距大于通槽(15)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梯厅门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抵板(4)的内端面均为弧面,两个所述挡条(20)的内侧壁均上下对称开设有倒角。
CN202322791853.9U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电梯厅门结构 Active CN2208115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91853.9U CN220811535U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电梯厅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91853.9U CN220811535U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电梯厅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1535U true CN220811535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700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91853.9U Active CN220811535U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电梯厅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15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811535U (zh) 一种电梯厅门结构
CN212105569U (zh) 一种轻量化双扇楼宇门
WO2022247191A1 (zh) 一种多节点安全锁定装置及服务器
JP5605964B1 (ja) 複動式の開閉ドア
FI85845B (fi) Anordning foer oeppnande av hissdoerrar.
CN111997449B (zh) 一种人脸识别自动门
CN217681402U (zh) 一种随锁式防盗型铝合金门窗
CN219567234U (zh) 一种电梯层门安全防护装置
KR20010011622A (ko) 엘리베이터의 도어 커플링 장치
CN1325743C (zh) 一种用于平开窗的电动手动两用上锁机构
CN218029612U (zh) 一种抽屉指纹锁
CN216690708U (zh) 一种三锁止结构特种车辆门锁
CN219314315U (zh) 一种施工电梯自锁安全门
CN215717970U (zh) 一种地铁内装下压式模块化应急门锁
CN221051284U (zh) 一种电梯轿厢的导向安装结构
CN112081473B (zh) 一种抽屉锁具
CN217996444U (zh) 一种带安全保护装置的电梯层门
CN114506354B (zh) 一种地铁门启闭的控制方法
CN220504768U (zh)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智能锁
CN217808206U (zh) 一种抗撞击的电梯层门
CN214886200U (zh) 一种围栏门锁装置
CN221032257U (zh) 推拉防盗门
CN217501354U (zh) 一种自动落锁保险柜门
CN214035393U (zh) 一种新型钢质防盗门
CN218150330U (zh) 一种提升窗用手自一体锁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