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14080U - 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14080U CN219314080U CN202223551310.1U CN202223551310U CN219314080U CN 219314080 U CN219314080 U CN 219314080U CN 202223551310 U CN202223551310 U CN 202223551310U CN 219314080 U CN219314080 U CN 2193140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carrier plate
- adaptability
- carrier
- platform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该系统包括平台总成、载板总成、载板驱动总成、推挡总成和支撑总成,平台总成包括顶部设有条状开孔的基础平台组件,包括中间载板组件的载板总成设于基础平台组件顶部的一侧,中间载板包括框架件和设于框架件内的滚轮,载板驱动总成包括设于基础平台组件底部的第一动力组件和与中间载板组件连接的第一传送组件,推挡总成包括设于基础平台组件下方的第二动力组件、挡板组件和两个设于基础平台组件的两侧并与挡板组件的两端连接的第二传送组件。本申请通过设置推挡总成在物品卸货时固定物品便于载板总成的抽离,适用于物品的一次性装车,同时还避免在载板离开时造成的物品堆垛变形松散,装车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装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些大型物流车尤其是集装箱车装车过程中,因为箱内体积大造成人工堆垛困难、装车效率低,虽然目前也存外置的装车平台,即通过可伸缩移动的载板与传送带将物品运输到箱内指定位置,但此类平台往往以单个物品进行运输,装车效率低,即使将物品先在平台上堆叠好再进行输送也因平台抽离困难、抽离过程带来物品排列变散等问题,导致装车时间长,且装车平台往往体量大,使用场景有限,难以满足不同的装车需求,使用范围小。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具有可一次性装车、装车物品不易松散、装车速度快、装车效率高和可适应多种装车场景的优点,同时结构简单,运输、操作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包括平台总成、载板总成、载板驱动总成、推挡总成和支撑总成。平台总成包括顶部设有条状开孔的基础平台组件,载板总成设于该基础平台组件顶部的一侧,该载板总成包括中间载板组件,该中间载板包括框架件和若干个设于该框架件内的滚轮,载板驱动总成包括设于该基础平台组件底部的一侧的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一传送组件,该第一传送组件包括穿过该条状开孔与该中间载板组件连接的第一传送链条与设于该基础平台组件底部的另一侧的第一张紧链轮,该第一传送链条环绕该第一动力组件与该第一张紧链轮形成闭合,推挡总成包括设于该基础平台组件的下方的第二动力组件、第二传送组件和挡板组件,该第二传送组件包括第二传送链条与至少一个第二张紧链轮,该第二传送链条环绕该第二动力组件与该第二张紧链轮形成闭合,两个该第二传动组件设于该基础平台组件的两侧并与该挡板组件的两端连接,支撑总成设于该基础平台组件的下方。
本申请通过在平台总成的下方设置载板驱动总成,驱动该载板实现平台在集中箱内的移动,配合设置载板上的滚轮使载板进入集中箱后能在箱内滑动,大大增加载板的承受能力,令载板实现车外装跺再一次性装车的目的,同时设置推挡总成,具有独立的动力系统,能够独立运作,在装有物品的载板进入集中箱后,可以控制推挡总成挡住物品,此时再将平台沿原路撤回,使装剁好的物品不易松散,提高装车效率,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多种装车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基础平台组件的底部设有导向管,该支撑总成包括支腿组件、底座组件和侧移电缸。支腿组件包括底板、可伸缩的伸缩杆和设于该支腿组件与该底座组件的一侧的升降油缸,该伸缩杆竖直设置在该底板的顶部并套设于该导向管内,该升降油缸的另一端与该底板连接,该底板底部设有侧移轮组。底座组件包括设于该侧移轮组的下方的触地板和连接底板与触地板的侧移导向件,两个该侧移导向件设于该触地板的两侧,该侧移电缸的一端与该触地板连接,另一端与该底板连接。支腿组件用于整个装车系统的高度和位置调节,在支腿组件的底部设置侧移电缸,当货车停车在宽度有偏差时,通过启动侧移电缸推动支腿组件在侧移轮组辅助和侧移导向件的限位下,带动整个基础平台组件进行侧移或摆放角度的调整,使该装车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灵活机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平台总成还包括上料组件,该上料组件设于该基础平台组件顶部的另一侧,该上料组件上设有平行排列的第一辊筒。上料组件用于上料时物品的临时摆放,物品停放在上料组件上,利用推挡组件实现排列,实现物品的短距离运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中间载板组件还包括第二辊筒,该第二辊筒与该滚轮左右交替平行设于该框架件内。滚轮用于该载板总成在货箱内滑动,第二辊筒增大载板总成表面的传动能力,减小物品与载板之间的摩擦力,便于载板总成从物品下端抽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载板总成还包括前端载板组件,该前端载板组件包括耐磨板和前载板座,该前载板座的一侧与该中间载板组件连接,该耐磨板设于该前载板座的上方且靠近该中间载板组件的一端高于另一端。前端载板组件处于装卸物品的最边缘,为耐磨板提供连接与支撑,耐磨板在该前载板座上形成斜坡,对物品的装卸起到过渡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基础平台组件的底部设有脚轮。在基础平台组件的底部设有脚轮,在需要移动时收起支撑总成,露出脚轮便可以滑动整个装车系统,便于整个装车系统位置的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基础平台组件底部的一侧设有牵引杆。牵引杆用于连接牵引车将装车系统牵引至指定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基础平台组件的下方设有花篮螺丝。花篮螺丝用于在装车系统调试好后固定系统与货车,防止使用过程中系统移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伸缩杆与该导向管上设有耐磨件。耐磨件受摩擦不易变形,减小伸缩杆与导向管上下摩擦的损坏,延长系统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侧移导向件上设有侧移导向轮。侧移导向轮减小支腿组件与底座组件之间的侧向摩擦力,增加侧移顺滑度。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推挡总成与载板总成配合,在物品卸货时固定物品便于载板总成的抽离,更适用于体量大物品或物品的一次性装车,缩短装车时间,同时还避免在载板离开时造成的物品堆垛变形松散,提高装车效率,两组独立的动力件,更容易操作。
2.通过设置可侧移的支撑总成和脚轮、牵引杆,使装车系统可以自由移动,便于系统的运输,同时还可以根据情况调整角度,以便于适应多种装车场景,操作简单,特别适用于立体库或户外垛装物料的装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无疑的,本申请的此类目的与其他目的在下文以多种附图与绘图来描述的较佳实施例细节说明后将变为更加显见。
为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个或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示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附图是示意性的,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个或数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此类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的底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的平台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的载板驱动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的推挡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的支撑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的底板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的中间载板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的前端载板组件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0.平台总成;
101.基础平台组件;
1011.条状开孔;
102.导向管;
103.上料组件;
1031.第一辊筒;
104.脚轮;
105.牵引杆;
106.花篮螺丝;
107.耐磨件;
200.载板总成;
201.中间载板组件;
2011.框架件、2012.滚轮、2013.第二辊筒;
202.前端载板组件;
2021.耐磨板、2022.前载板座;
300.载板驱动总成;
301.第一动力组件;
302.第一传送组件;
3021.第一传送链条、3022.第一张紧链轮;
400.推挡总成;
401.第二动力组件;
402.第二传送组件;
4021.第二传送链条、4022.第二张紧链轮;
403.挡板组件;
500.支撑总成;
501.支腿组件;
5011.底板、5012.伸缩杆、5013.升降油缸、5014.侧移轮组;
502.底座组件;
5021.触地板、5022.侧移导向件、5023.侧移导向轮;
503.侧移电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实例,用于实施本申请的不同部件。以下描述了元件和配置的特定实例以简化本申请。当然,此仅仅是实例而且不意欲进行限定。例如,以下描述中第一个部件在第二个部件“上方”或“上”形成可包括其中第一和第二部件以直接接触方式形成的实施例,并且也可包括在第一和第二部件之间形成有附加部件的实施例,使得第一和第二部件可不直接接触。
此外,为了容易描述,在本文中空间相对术语(诸如,“下”、“之下”、“下部”、“上”、“之上”、“上部”等)用于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部件与另一元件或部件的关系。除了在图中所描绘的定向之外,此类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括使用器件或操作的不同定向。例如,如果将图中的器件翻转,则在其他元件或部件“之下”所描述的元件将定向为在其他元件或部件“之上”。因此,典型术语“之下”可以包括之上和之下这两种定向。
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的底视图。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包括平台总成100、载板总成200、载板驱动总成300、推挡总成400、支撑总成500。
参照图3和图8,图3为本申请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的平台总成100结构示意图;
平台总成100,其包括基础平台组件101、导向管102、上料组件103、脚轮104、牵引杆105和花篮螺丝106。基础平台组件101顶部设有条状开孔1011,条状开孔1011可以有两条平行设置。导向管102可以有四个,其呈矩形的四个角垂直分布在基础平台的底部。上料组件103设于基础平台组件101顶部的另一侧,其设有若干个平行排列的第一辊筒1031,该第一辊筒1031可以是长度与基础平台组件101一致,构成一列辊筒列,也可以是长度比基础平台组件101小,构成若干个平行排列的辊筒列。脚轮104设置在基础平台组件101的底部,其包括万向轮与定向轮,优选在靠近基础平台组件101出料端设置对称的万向轮,用于控制平台运动方向,且脚轮104的高度要高于导向管102。该牵引杆105设置在基础平台组件101的底部,优选设置在靠近平台出料端的一侧。花篮螺丝106设置在基础平台组件101的下方,优选设置在靠近平台出料端的导向管102侧壁上。
参照图8和图9,图8为本申请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的中间载板组件201部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的前端载板组件202结构示意图。
载板总成200设于该基础平台组件101顶部的一侧,其上表面与上料组件103上表面齐平。载板总成200包括中间载板组件201和前端载板组件202,该中间载板包括框架件2011、滚轮2012和第二辊筒2013,若干个滚轮2012平行排列成滚轮2012列,若干个第二辊筒2013平行排列成辊筒列,该滚轮2012列和辊筒列左右交替平行设置在框架件2011内;前端载板组件202包括耐磨板2021和前载板座2022,该前载板座2022的一侧连接通过“]”型连接件与该中间载板组件201连接,该耐磨板2021设于该前载板座2022的上方且靠近该中间载板组件201的一端设于“]”型连接件的上方,使其构成一个斜坡。
参照图4,图4为本申请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的载板驱动总成300结构示意图。
载板驱动总成300包括第一动力组件301和第一传送组件302。该第一动力组件301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轴,该传动轴设置在该驱动电机的两端并与该驱动电机同轴设置,传动轴用于同步电机两侧的传送组件,该第一动力组件301设于该基础平台组件101底部的一侧,在基础平台组件101上还设有电机护罩。第一传送组件302可以有两组,两组传送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动力组件301的两侧,该第一传送组件302包括第一传送链条3021与第一张紧链轮3022,该第一张紧链轮3022设于该基础平台组件101底部的另一侧,该第一传送链条3021环绕该第一动力组件301与该第一张紧链轮3022形成闭合,该第一传送链条3021穿过该条状开孔1011与该中间载板组件201通过滑座连接,驱动电机配合变向链轮可以带动传送链条实现正反运动。
参照图5,图5为本申请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的推挡总成400结构示意图。
推挡总成400包括第二动力组件401、第二传送组件402和挡板组件403。该第二动力组件401包括驱动电机与同轴设置的传动轴,其设于该基础平台组件101的下方,该第二传送组件402包括第二传送链条4021与至少一个第二张紧链轮4022,该第二传送链条4021环绕该第二动力组件401与该第二张紧链轮4022形成闭合,两个该第二传动组件设于该基础平台组件101的两侧并与该挡板组件403的两端连接,该挡板组件403可以为“冖”型。
参照图6和图7,图6为本申请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的支撑总成500结构示意,图7为本申请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的底板5011底部结构示意图。
该支撑总成500包括支腿组件501、底座组件502和侧移电缸503。该底座组件502设于该支腿组件501的下方,该侧移电缸503设于该支腿组件501与该底座组件502的一侧。支腿组件501包括底板5011、伸缩杆5012和升降油缸5013,可伸缩的该伸缩杆5012竖直设置在该底板5011的顶部并套设于该导向管102内,伸缩杆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柱形、立方型或椭圆柱型等任意一种,在伸缩杆5012伸缩处、与导向管102连接处和导管内部设有耐磨件107,该升降油缸5013的一端与该基础平台组件101连接,该升降油缸5013的另一端与该底板5011连接,该底板5011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侧移轮组5014,侧移轮组5014由若干个轮子平行排列组成。底座组件502包括触地板5021和侧移导向件5022,该触地板5021设于该侧移轮组5014的下方,两个该侧移导向件5022设于该触地板5021的两侧并与该底板5011连接,用于限位支腿组件501的侧移距离和方向,该侧移导向件5022的侧壁上设有侧移导向轮5023,侧移电缸503的一端与该触地板5021连接,该侧移电缸503的另一端与该底板5011连接。
在有装车需求时,将装车系统放置在平整地面,牵引杆105连接牵引车牵引至指定位置后,收起牵引杆105,打开集装箱货车的箱门,启动升降油缸5013调整支撑总成500的高度使平台总成100出料端高度上升至与箱内底面齐平,完成对接,然后使用花篮螺丝106连接装车系统与集装箱,若货车停放位置不正,可启动侧移电缸503调整平台进行旋转侧移直至调整连接完毕,将货物先堆积在载板总成200上,启动载板驱动总成300使载板总成200载着货物进入集装箱,然后启动推挡总成400到货物的一侧,固定货物位置,再启动载板驱动总成300反转将载板总成200从货物底部脱离,装车完成。
应该理解的是,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公开的特定处理步骤或材料,而应当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此类特征的等同替代。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味着限制。
说明书中提到的“实施例”意指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说明书通篇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或“实施例”并不一定均指同一个实施例。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或特性可以任何其他合适的方式结合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上面的描述中,提供一些具体的细节,例如厚度、数量等,以提供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本申请无需上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细节便可实现或者也可采用其他方法、组件、材料等实现。
Claims (10)
1.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台总成,其包括基础平台组件,该基础平台组件顶部设有条状开孔;
载板总成,其设于该基础平台组件顶部的一侧,该载板总成包括中间载板组件,该中间载板包括框架件和若干个滚轮,若干个滚轮平行设于该框架件内;
载板驱动总成,其包括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一传送组件,该第一传送组件包括第一传送链条与第一张紧链轮,该第一动力组件设于该基础平台组件底部的一侧,该第一张紧链轮设于该基础平台组件底部的另一侧,该第一传送链条环绕该第一动力组件与该第一张紧链轮形成闭合,该第一传送链条穿过该条状开孔与该中间载板组件连接;
推挡总成,其包括第二动力组件、第二传送组件和挡板组件,该第二动力组件设于该基础平台组件的下方,该第二传送组件包括第二传送链条与至少一个第二张紧链轮,该第二传送链条环绕该第二动力组件与该第二张紧链轮形成闭合,两个该第二传送组件设于该基础平台组件的两侧并与该挡板组件的两端连接;
支撑总成,其设于该基础平台组件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基础平台组件的底部设有导向管,该支撑总成包括:
支腿组件,其包括底板、伸缩杆和升降油缸,该伸缩杆竖直设置在该底板的顶部并套设于该导向管内,该升降油缸的一端与该基础平台组件连接,该升降油缸的另一端与该底板连接,该底板底部设有侧移轮组;
底座组件,其包括触地板和侧移导向件,该触地板设于该侧移轮组的下方,两个该侧移导向件设于该触地板的两侧并与该底板连接;
侧移电缸,其设于该支腿组件与该底座组件的一侧,该侧移电缸的一端与该触地板连接,该侧移电缸的另一端与该底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台总成还包括上料组件,该上料组件设于该基础平台组件顶部的另一侧,该上料组件上设有平行排列的第一辊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中间载板组件还包括第二辊筒,该第二辊筒与该滚轮左右交替平行设于该框架件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载板总成还包括前端载板组件,该前端载板组件包括耐磨板和前载板座,该前载板座的一侧与该中间载板组件连接,该耐磨板设于该前载板座的上方且靠近该中间载板组件的一端高于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基础平台组件的底部设有脚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基础平台组件底部的一侧设有牵引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基础平台组件的下方设有花篮螺丝。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伸缩杆与该导向管上设有耐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侧移导向件上设有侧移导向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51310.1U CN219314080U (zh) | 2022-12-28 | 2022-12-28 | 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51310.1U CN219314080U (zh) | 2022-12-28 | 2022-12-28 | 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14080U true CN219314080U (zh) | 2023-07-07 |
Family
ID=87021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551310.1U Active CN219314080U (zh) | 2022-12-28 | 2022-12-28 | 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14080U (zh) |
-
2022
- 2022-12-28 CN CN202223551310.1U patent/CN21931408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620707B2 (ja) | リフトスォーク式荷役装置 | |
CN205294328U (zh) | 一种托盘线外循环的集装箱装车系统 | |
CN205312691U (zh) | 一种袋垛线外合流的集装箱装车系统 | |
CN106865275A (zh) | 一种托盘线外循环的集装箱装车系统 | |
CN110155754B (zh) | 大型货车无托盘自动装车机 | |
CN214030983U (zh) | 整车装车系统 | |
CN111003537A (zh) | 全自动备料装车系统及装车方法 | |
US9616794B2 (en) | Frame assembly of moveable stowage device and its application as a transport vehicle | |
CN112299065B (zh) | 整车装车系统 | |
CN115818287A (zh) | 一种厢式货车整垛货物入厢装车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0236496U (zh) | 大型货车无托盘自动装车机 | |
CN111847323A (zh) | 一种自驱动齿轮齿条叉车 | |
US20070017421A1 (en) | Transport pallet and the use thereof | |
US4103789A (en) | Unitized loading system | |
CN113998494A (zh) | 一种延伸式装卸货装置及其卸货方法 | |
CN219314080U (zh) | 一种高适应性极速装车系统 | |
CN219238218U (zh) | 一种码垛式物流车 | |
CN111453325A (zh) | 一种引火件载具盘自动下线的传递装置及其传递方法 | |
CN103086164A (zh) | 货物装载卸下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货物装载卸下方法 | |
CN212832662U (zh) | 一种自驱动齿轮齿条叉车 | |
CN214778645U (zh) | 一种重载智能装车机 | |
CN202283934U (zh) | 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及装设该车架的运输工具 | |
CN209740261U (zh) | 一种全自动快速整车货物整体式装车系统 | |
CN212685370U (zh) | 一种自分离自组合的车厢 | |
CN103192805A (zh) | 一种电动叉车蓄电池辅助更换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