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06353U - 一种双针床经编机座椅往复移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针床经编机座椅往复移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06353U
CN219306353U CN202222814028.1U CN202222814028U CN219306353U CN 219306353 U CN219306353 U CN 219306353U CN 202222814028 U CN202222814028 U CN 202222814028U CN 219306353 U CN219306353 U CN 2193063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warp knitting
knitting machine
conveying track
reciproc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1402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忠清
鱼国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Xinxin Warp & Knit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Xinxin Warp & Knit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Xinxin Warp & Knit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Xinxin Warp & Knit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1402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063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063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063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针床经编机座椅往复移动装置,涉及经编机整经技术领域,解决了当操作工人长时间的工作则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的问题,包括传送轨道、滑动设置在传送轨道上的滑动组件;传送轨道截面呈工字型设置;滑动组件包括与所述传送轨道配合的U型固定板和转动设置在U型固定板两侧内壁上的滚动轮,U型固定板内设置有驱动滚动轮转动的驱动件;还包括电气控制件,电气控制件包括控制驱动件启停的控制电源和启停开关,启停开关固定在所述座椅上并与所述控制电源电连接;具有通过此双针床经编机座椅往复移动装置带动操作工人沿着经编机工作线即传送轨道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可减少工人工作时走动的次数,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双针床经编机座椅往复移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编机整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针床经编机座椅往复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于经向喂入机器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成圈而形成针织物,这种方法称为经编,织物称为经编织物。完成这种经编的机器称为经编机。
多个经编机工作时,需要操作工人来回走动查看经向喂入工作针上的经线是否断开或者查看经编机是否出现故障,当操作工人长时间的工作则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双针床经编机座椅往复移动装置,解决了当操作工人长时间的工作则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针床经编机座椅往复移动装置,包括传送轨道、滑动设置在所述传送轨道上的滑动组件,座椅吊挂在所述滑动组件上;
所述传送轨道截面呈工字型设置;
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与所述传送轨道配合的U型固定板和转动设置在所述U型固定板两侧内壁上的滚动轮,两个所述滚动轮沿着所述传送轨道的中心对称设置且与传送轨道滚动配合,所述U型固定板内设置有驱动所述滚动轮转动的驱动件;
还包括电气控制件,所述电气控制件包括控制驱动件启停的控制电源和启停开关,所述启停开关固定在所述座椅上并与所述控制电源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驱动所述主动链轮转动的驱动电机和带动所述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同步转动的驱动链条, 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设置在所述U型固定板竖板的外侧面上,所述从动链轮与所述滚动轮通过同步转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滚动轮外圆面上沿着其周向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U型固定板上与所述限位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条。
进一步地,所述U型固定板两竖板的上端转动设置有限位轮,所述限位轮的外圆面上沿着其周向设置有与所述传送轨道滑动配合的导向槽。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针床经编机座椅往复移动装置,当操作工工作时,通过此双针床经编机座椅往复移动装置带动操作工人沿着经编机工作线进行横移往复移动,可减少工人工作时走动的次数,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人的工作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动组件与传送轨道配合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传送轨道;2、滑动组件;21、U型固定板;22、滚动轮;3、驱动件;31、主动链轮;32、从动链轮;33、驱动电机;34、驱动链条;4、同步转轴;5、电气控制件;51、控制电源;52、启停开关;6、调节杆;7、座椅;8、限位凹槽;9、限位凸条;10、限位轮;11、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参考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针床经编机座椅往复移动装置,其设置在经编机(本实用新型未画出)的前侧,包括传送轨道1、滑动设置在传送轨道1上的滑动组件2,座椅7吊挂在所述滑动组件2上;织造时操作工坐在座椅7上,此后滑动组件2带动座椅7和操作工沿着传送轨道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传送轨道1截面呈工字型设置;
滑动组件2包括与传送轨道1配合的U型固定板21和转动设置在U型固定板21两侧内壁上的滚动轮22,两个滚动轮22沿着传送轨道1的中心对称设置且与传送轨道1滚动配合, U型固定板21内设置有驱动滚动轮22转动的驱动件3,驱动件3包括主动链轮31、从动链轮32、驱动主动链轮31转动的驱动电机33和带动主动链轮31、从动链轮32同步转动的驱动链条34,主动链轮31和从动链轮32设置在U型固定板21竖板的外侧面上,从动链轮32与滚动轮22通过同步转轴4连接,驱动件3的数量与滚动轮22的数量相对应;
还包括电气控制件5,电气控制件5包括控制驱动件3启停的控制电源51和启停开关52,启停开关52固定在座椅7上并与所述控制电源51电连接,其中座椅7上设置有控制驱动电机33正转或反转的调节杆6。
参考图1和图2,工作时,操作工首先坐在座椅7上,此时调节调节杆6,当调节杆6向前推动时则驱动电机33进行正转运动,此后操作工启动座椅7上的启动开关52,此时滑动组件2则沿着传送轨道1水平方向向左滑动,当达到工作位置点时此时操作工关闭启动开关52,滑动组件2停止移动;当工作完毕需要移动至下一工作位置点时则重复以上的动作;当需要返回时,操作工向后推动调节杆6此时驱动电机33进行反转运动,此后操作工启动座椅7上的启动开关,此时滑动组件2则沿着传送轨道1水平方向向右滑动。
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图2,滚动轮22外圆面上沿着其周向设置有限位凹槽8, U型固定板21上与限位凹槽8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条9,U型固定板21两竖板的上端转动设置有限位轮10,限位轮10的外圆面上沿着其周向设置有与传送轨道1滑动配合的导向槽11;通过限位凹槽8与限位凸条9的配合,以及通过限位轮10上的导向槽11与传送轨道1的配合,可对滚动轮22滚动时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使滑动组件2在滑动时较为稳定。
综上所述:当操作工工作时,通过此双针床经编机座椅往复移动装置带动操作工人沿着经编机工作线即传送轨道1的长度方向进行横移往复移动,可减少工人工作时走动的次数,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人的工作时的舒适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双针床经编机座椅往复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传送轨道(1)、滑动设置在所述传送轨道(1)上的滑动组件(2),座椅(7)吊挂在所述滑动组件(2)上;
所述传送轨道(1)截面呈工字型设置;
所述滑动组件(2)包括与所述传送轨道(1)配合的U型固定板(21)和转动设置在所述U型固定板(21)两侧内壁上的滚动轮(22),两个所述滚动轮(22)沿着所述传送轨道(1)的中心对称设置且与传送轨道(1)滚动配合,所述U型固定板(21)内设置有驱动所述滚动轮(22)转动的驱动件(3);
还包括电气控制件(5),所述电气控制件(5)包括控制驱动件(3)启停的控制电源(51)和启停开关(52),所述启停开关(52)固定在所述座椅(7)上并与所述控制电源(51)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针床经编机座椅往复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包括主动链轮(31)、从动链轮(32)、驱动所述主动链轮(31)转动的驱动电机(33)和带动所述主动链轮(31)、从动链轮(32)同步转动的驱动链条(34), 所述主动链轮(31)和从动链轮(32)设置在所述U型固定板(21)竖板的外侧面上,所述从动链轮(32)与所述滚动轮(22)通过同步转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针床经编机座椅往复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轮(22)外圆面上沿着其周向设置有限位凹槽(8),所述U型固定板(21)上与所述限位凹槽(8)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条(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针床经编机座椅往复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固定板(21)两竖板的上端转动设置有限位轮(10),所述限位轮(10)的外圆面上沿着其周向设置有与所述传送轨道(1)滑动配合的导向槽(11)。
CN202222814028.1U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双针床经编机座椅往复移动装置 Active CN2193063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14028.1U CN219306353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双针床经编机座椅往复移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14028.1U CN219306353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双针床经编机座椅往复移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06353U true CN219306353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33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14028.1U Active CN219306353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双针床经编机座椅往复移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063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9980081405A (ko) 횡편기 실공급 장치
CN110805678B (zh) 一种变导程圆柱凸轮传动机构和插件机剪线装置
CN219306353U (zh) 一种双针床经编机座椅往复移动装置
CN204198985U (zh) 多轴向经编机铺纬装置
CN112501777A (zh) 电脑横机的下拉装置
CN110382762B (zh) 用于簇绒机的移位机构
CN111088588A (zh) 一种横机钢丝传送装置
CN112301528B (zh) 一种平行导轨智跑横机
CN216639835U (zh) 一种针织手套机前后机头同步吃纱同步编织机构
CN104709746A (zh) 一种提花面料的传动设备中的面料卷绕机构
CN202785073U (zh) 一种自动绕线机的排线装置
CN109853120B (zh) 针织横机机头的生克装置、针织横机的机头及针织横机
CN114182422A (zh) 一种针织手套机前后机头同步吃纱同步编织机构及其编织方法
EP1873286B1 (en) Crochet galloon machine
CN211079514U (zh) 一种信克控制结构
CN211420458U (zh) 一种横机钢丝传送装置
CN211620778U (zh) 一种高速手套机的选针系统
CN203096338U (zh) 一种电脑横机
CN210314716U (zh) 一种平行导轨智跑横机
CN216237557U (zh) 一种用于经编机的张紧调节装置
CN210193005U (zh) 铺平机构
CN219059350U (zh) 一种织带刺绣机x向驱动装置
CN211620780U (zh) 一种高速手套机的预选针舢板
CN204982352U (zh) 自动换底线机构的前后移动装置
CN214458665U (zh) 一种经编机梳栉横移装置中的电子横移传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