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00802U - 一种双极点火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极点火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00802U
CN219300802U CN202320062726.2U CN202320062726U CN219300802U CN 219300802 U CN219300802 U CN 219300802U CN 202320062726 U CN202320062726 U CN 202320062726U CN 219300802 U CN219300802 U CN 219300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hell
ignition needle
ignition
bipo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6272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安明
汪有胜
欧鹏虎
焦付栋
甘成莲
王亚保
赵隆珍
权有英
李子鹏
邢生裕
达培龙
刘吉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hai Xiyu Nonferrous Metals Co ltd
Western Mi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hai Xiyu Nonferrous Metals Co ltd
Western Mi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hai Xiyu Nonferrous Metals Co ltd, Western Mi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hai Xiyu Nonferrous Met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6272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00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00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008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ark Plu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极点火针装置,包括中心电极和侧电极,所述中心电极安装在绝缘瓷套管端部,所述绝缘瓷套管外部套设有壳体,所述侧电极通过内防护层安装在壳体内侧,所述侧电极端部向侧面弯折成弯折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通过设置双极点火针为了不使中心电极产生位移,特在点火针壳部焊接耐高温金属套管壳体对电极进行约束定位,点火成功率高,通过将侧电极端部弯折形成弯折部,使得侧电极的端部和中心电极端部靠近,能充分点燃燃气,点火效率高,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外绝缘层和内绝缘层配合使用,可以对内部侧电极进行高效防护,即使外层的壳体出现破裂仍不会影响设备的防护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极点火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极点火针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极点火针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市场调研,目前工业燃烧器中采用单极点火针装置较多,它的工作原理就是中心电极与内部气管壁为侧电极在高电压的作用下产生电火花,然后点燃可燃气体。但是工业锅炉中使用的点火针比较长,而且单极点火针在内部高温作用下使用一段时间后因风量、温度、材质等因素影响造成中心电极发生位移,从而造成点火失败。分析单极点火针点火失败原因得知,中心电极和侧电极短路或者超过侧电极和中心电极拉弧距离的故障为主,每次由于单极点火针故障发生后,只能拆除点火枪头校正单极点火针的中心电极与气管壁(侧电极)放电间隙,然后再把点火枪头重新安装回去,其中重新安装点火针期间,还要注意点火针不能造成任何的触碰,否则又要重新校正中心电极,这样耗时耗力,影响生产,并且点火针长时间在高温状态下工作,容易导致外部防护机构破裂而影响内部电极的工作效果。针对单极点火针的缺陷,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极点火针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极点火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极点火针装置,包括中心电极和侧电极,所述中心电极安装在绝缘瓷套管端部,所述绝缘瓷套管外部套设有壳体,所述侧电极通过内防护层安装在壳体内侧,所述侧电极端部向侧面弯折成弯折部。
优选的,所述内防护层包括壳体内依次设置的外绝缘层和内绝缘层,所述侧电极一端安装在外绝缘层和内绝缘层内。
优选的,所述壳体远离侧电极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连接有六角螺母。
优选的,所述绝缘瓷套管远离中心电极的一端安装有高压帽接线螺母。
优选的,所述壳体长度为520mm,所述绝缘瓷套管长度为535mm。
优选的,所述侧电极端部与中心电极端部的间距为4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双极点火针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考虑到单极点火针到一定长度后中心电极难免会发生位移的问题,通过设置双极点火针为了不使中心电极产生位移,特在点火针壳部焊接耐高温金属套管壳体对电极进行约束定位,点火成功率高,通过将侧电极端部弯折形成弯折部,使得侧电极的端部和中心电极端部靠近,该种双极点火针设计的中心电极和侧电极在高电压作用后的电火花拉弧长度在10-20mm,这段产生电火花距离正好是点火枪气孔位置,能充分点燃燃气,点火效率高,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外绝缘层和内绝缘层配合使用,可以对内部侧电极进行高效防护,即使外层的壳体出现破裂仍不会影响设备的防护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心电极、11侧电极、12绝缘瓷套管、13壳体、14外绝缘层、15内绝缘层、16弯折部、17螺纹部、18六角螺母、19高压帽接线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极点火针装置,包括中心电极1和侧电极11,中心电极1安装在绝缘瓷套管12端部,绝缘瓷套管12外部套设有壳体13,考虑到单极点火针到一定长度后中心电极难免会发生位移的问题,通过设置双极点火针为了不使中心电极1产生位移,特点在火针壳部焊接耐高温金属套管壳体13对电极进行约束定位,点火成功率高,侧电极11通过内防护层安装在壳体13内侧,侧电极11端部向侧面弯折成弯折部16,通过将侧电极11端部弯折形成弯折部16,使得侧电极11的端部和中心电极1端部靠近。
在原来单极点火针壳体焊接耐高温金属套管做为双极点火针壳体,在壳体13头部位置焊接侧电极11,使壳体13部分可靠接地、确保侧电极11与中心电极1距离为4mm。
本点火针总长度540mm,耐高温金属壳体13的长度为520mm,绝缘瓷套管12长度535mm,点火针总长度不能超过点火枪出气孔位置、耐高温金属套管壳体不超过中心电极、绝缘瓷套管长度在壳体与中心电极中间。
双极点火针与单极点火针做比较可知,点火针出现“不打火”的故障后,双极点火针随时可以从点火枪取出查看,分析故障原因;而单极点火针发生故障后,从点火枪外部根本看不出点火枪内部状况,只能拆除点火枪后校正中心电极和侧电极距离。然而,拆除点火枪时先要拆除附属设备空气阀门、燃气阀门、执行器,全部拆除附属设备后才能拆除点火枪,这样耗时耗力,严重制约工业生产运行。
因部分工业燃烧器点火枪从安全和锅炉结构特性出发,需要一定长度延伸至锅炉内壁,需要点火针和点火枪长度相匹配的设计,单极点火针到一定长度后中心电极难免会发生位移,所以本装置双极点火针为了不使中心电极1产生位移,特在点火针壳部焊接耐高温金属套管壳体13,通过壳体13对内部结构进行防护。
在中心电极1与侧电极11的配合下使得点火成功率高,本装置中中心电极1和侧电极11在高电压作用后的电火花拉弧长度在10-20mm,这段产生电火花距离正好是点火枪气孔位置,能充分点燃燃气,点火效率高。
进一步的,内防护层包括壳体13内依次设置的外绝缘层14和内绝缘层15,侧电极11一端安装在外绝缘层14和内绝缘层15内,通过在壳体13内部设置外绝缘层14和内绝缘层15配合使用,可以对内部侧电极11进行高效防护,即使外层的壳体13出现破裂仍不会影响设备的防护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壳体13远离侧电极11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部17,螺纹部17连接有六角螺母18。
进一步的,绝缘瓷套管12远离中心电极1的一端安装有高压帽接线螺母19,中心电极1的一端设置在绝缘瓷套管12端部外侧,中心电极1另一端连接导线,导线通过高压帽接线螺母19进行固定安装。
进一步的,壳体13长度为520mm,绝缘瓷套管12长度为535mm。
进一步的,侧电极11端部与中心电极1端部的间距为4mm,经过多次验证,当其间距设置为此距离时,该种双极点火针设计的中心电极1和侧电极11在高电压作用后的电火花拉弧长度在10-20mm,这段产生电火花距离正好是点火枪气孔位置,能充分点燃燃气,点火效率高。
工作原理:
该种双极点火针装置,针对单极点火针容易出故障的问题,设计中心电极1与侧电极11相互配合的形式,并且将侧电极11端部弯折形成弯折部16,使得侧电极11的端部和中心电极1端部的间距为4mm,保证双极点火针的点火效率,并且在外部设置520mm的壳体13形成外部防护机构,在壳体13损坏时,也可通过内部的外绝缘层14及内绝缘层15对侧电极11进行有效防护,保证内部侧电极11的绝缘性,同时可以通过绝缘瓷套管12对中心电极1进行充分防护,避免中心电极1的位置出现偏移,确保点火稳定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双极点火针装置,包括中心电极(1)和侧电极(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电极(1)安装在绝缘瓷套管(12)端部,所述绝缘瓷套管(12)外部套设有壳体(13),所述侧电极(11)通过内防护层安装在壳体(13)内侧,所述侧电极(11)端部向侧面弯折成弯折部(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点火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防护层包括壳体(13)内依次设置的外绝缘层(14)和内绝缘层(15),所述侧电极(11)一端安装在外绝缘层(14)和内绝缘层(15)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点火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3)远离侧电极(11)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部(17),所述螺纹部(17)连接有六角螺母(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点火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瓷套管(12)远离中心电极(1)的一端安装有高压帽接线螺母(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点火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3)长度为520mm,所述绝缘瓷套管(12)长度为53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点火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电极(11)端部与中心电极(1)端部的间距为4mm。
CN202320062726.2U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双极点火针装置 Active CN219300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62726.2U CN219300802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双极点火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62726.2U CN219300802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双极点火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00802U true CN219300802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57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62726.2U Active CN219300802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双极点火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008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5522788A (ja) 組み合わされた高エネルギー点火器と炎検出器
CN102052197B (zh) 一种利用喷嘴间隙放电点火的小推力发动机头部喷注器
JP2015522788A5 (zh)
CN204407690U (zh) 一种贵金属火花塞
WO2015113438A1 (zh) 一种火花塞及使用该火花塞的内燃机的点火系统
CN101639229B (zh) 续弧式高能静电点火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9300802U (zh) 一种双极点火针装置
US8847494B2 (en) Ignition system for plasma jet ignition plug
CN2883947Y (zh) 脉冲等离子点火器
RU90532U1 (ru) Факель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KR101399107B1 (ko) 연소기용 점화장치
KR101391212B1 (ko) 점화 전극용 보호 요소를 구비한 버너
CN104934856A (zh) 火花塞及点火系统
CN209266848U (zh) 一种用于安装在发动机上的火花塞
CN206922193U (zh) 一种点火器
CN201066764Y (zh) 高能点火器
CN214581218U (zh) 一种用于气体燃料的电火花式点火器
CN204786541U (zh) 等离子闪爆点火器
CN105977790A (zh) 一种正极陶瓷包裹型多极火花塞
CN101728769B (zh) 一种火花塞
CN110657442A (zh) 一种火炬长明灯点火控制系统
CN210485764U (zh) 一种卧式等离子点火装置
CN2361015Y (zh) 三极针火花塞
CN112833422A (zh) 一种用于气体燃料的电火花式点火器及点火方法
CN112377309A (zh) 一种可修复的航空发动机点火电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