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94781U - 压合成型装置及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压合成型装置及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94781U
CN219294781U CN202320687739.9U CN202320687739U CN219294781U CN 219294781 U CN219294781 U CN 219294781U CN 202320687739 U CN202320687739 U CN 202320687739U CN 219294781 U CN219294781 U CN 219294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r
driving
threaded
die assembly
driv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8773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国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Xushi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Xushi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Xushi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Xushi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8773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94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94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94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合成型装置及具有其的生产线,压合成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调节组件;装置本体包括机架、上模组件、下模组件、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上模组件、下模组件、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均设于机架上,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之间形成有用于压合工件的压合区,第一驱动结构的输出端与上模组件连接,第二驱动结构的输出端与下模组件连接;调节组件与机架连接,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机架的高度。在利用压合成型装置组装生产线时,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调节组件以调节机架的高度,以使得压合区的中部与输送轨处于同一水平面,进而输送轨输送的工件能够位于压合区的中部,从而提高压合成型装置压合形成的产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压合成型装置及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合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合成型装置及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使用压合成型装置对产品进行压合成型时,一般将输送轨穿过压合成型装置的压合区,通过输送轨将工件输送至压合区内,然后通过驱动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相互靠近,以对压合区内的工件进行压合,从而得到成型后的产品。但是,相关技术中,在利用压合成型装置组装生产线时,输送轨与压合区的中部往往不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进而输送轨输送的工件难以位于压合区的中部,影响了成型后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合成型装置,采用本申请的压合成型装置能够提高成型后产品的质量。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第一方面压合成型装置的生产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压合成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调节组件;装置本体包括机架、上模组件、下模组件、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上模组件、下模组件、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均设于机架上,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之间形成有用于压合工件的压合区,第一驱动结构的输出端与上模组件连接,第一驱动结构用于驱动上模组件靠近或远离压合区的中部,第二驱动结构的输出端与下模组件连接,第二驱动结构用于驱动下模组件靠近或远离压合区的中部;调节组件与机架连接,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机架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压合成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调节组件,装置本体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之间形成有用于压合工件的压合区,调节组件与机架连接。调节组件能够调节机架的高度,进而调节组件能够调节压合区中部的高度。在利用压合成型装置组装生产线时,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调节组件以调节机架的高度,以使得压合区的中部与输送轨处于同一水平面,进而输送轨输送的工件能够位于压合区的中部,从而提高压合成型装置压合形成的产品的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器、螺纹杆和第一螺纹件,螺纹杆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螺纹件螺纹连接于螺纹杆上,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与第一螺纹件连接,第一螺纹件与机架连接,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第一螺纹件转动,以使第一螺纹件能够带动机架做升降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第一驱动器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传动带,第一电机设于机架上,螺纹杆设有多根,多根螺纹杆沿机架的底端的边缘间隔设置,每一螺纹杆上均螺纹连接有一第一螺纹件,第一螺纹件通过第一轴承与机架可转动连接,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传动带分别与各个第一螺纹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器和多个锲形块,锲形块的斜面与机架的底端相抵接,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各个锲形块连接,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锲形块在水平方向上靠近或远离机架,以使锲形块能够推动机架做升降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机架包括多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向杆,导向杆上至少部分设有螺纹;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第二驱动器和第二螺纹件,每一导向杆上均螺纹连接有一第二螺纹件,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与第二螺纹件连接,第二螺纹件与上模组件连接,第二驱动器用于驱动第二螺纹件转动,以使第二螺纹件能够带动上模组件做升降运动;第二驱动结构包括第三驱动器和第三螺纹件,每一导向杆上均螺纹连接有一第三螺纹件,第三驱动器的输出端与第三螺纹件连接,第三螺纹件与上模组件连接,第三驱动器用于驱动第三螺纹件转动,以使第三螺纹件能够带动下模组件做升降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第二驱动器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传动带,第二电机通过第二传动带分别与各个第二螺纹件连接,第二螺纹件通过第二轴承与上模组件可转动连接;第三驱动器包括第三电机和第三传动带,第三电机通过第三传动带分别与各个第三螺纹件连接,第三螺纹件通过第三轴承与下模组件可转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机架还包括第四驱动器和压杆,每一导向杆的上方均设有一第四驱动器和一压杆,第四驱动器的输出端与压杆连接,第四驱动器用于驱动压杆做升降运动,以使压杆能够靠近或远离导向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上模组件包括上安装板、上模板和第三驱动结构,第三驱动结构设于上安装板上,上模板设于上安装板的下方,且第三驱动结构的输出端与上模板连接,第三驱动结构用于驱动上模板靠近或远离压合区的中部;下模组件包括下安装板、下模板和第四驱动结构,第四驱动结构设于下安装板上,下模板设于下安装板的上方,且第四驱动结构的输出端与下模板连接,第四驱动结构用于驱动下模板靠近或远离压合区的中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上模组件还包括第五驱动器和伸缩杆,伸缩杆可活动地穿设于上模板上,第五驱动器的输出端与伸缩杆连接,第五驱动器用于驱动伸缩杆做升降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生产线,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生产线还包括输送轨,输送轨贯穿压合区,输送轨用于输送工件至压合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压合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压合成型装置的A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压合成型装置的调节组件与机架之间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压合成型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压合成型装置的B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所示压合成型装置的第三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所示压合成型装置的第五驱动器和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机架100;安装孔101;导向杆110;避让孔111;第四驱动器120;压杆130;
上模组件200;上安装板210;上模板220;第三驱动结构230;第四电机231;第一传动件232;第二传动件233;第三传动件234;第一连杆件235;第二连杆件236;第三连杆件237;导向件238;第五驱动器240;第五电机241;齿轮242;伸缩杆250;齿纹251;
下模组件300;
第一驱动结构400;第二驱动器410;第二电机411;第二传动带412;第二螺纹件420;第二轴承430;第二带轮440;
第二驱动结构500;
调节组件600;第一驱动器610;第一电机611;第一传动带612;螺纹杆620;第一螺纹件630;第一轴承640;第一带轮650;
压合区7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至图7对本实用新型的压合成型装置及生产线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压合成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调节组件600。
装置本体包括机架100、上模组件200、下模组件300、第一驱动结构400和第二驱动结构500,上模组件200、下模组件300、第一驱动结构400和第二驱动结构500均设于机架100上,上模组件200和下模组件300之间形成有用于压合工件的压合区700,第一驱动结构400的输出端与上模组件200连接,第一驱动结构400用于驱动上模组件200靠近或远离压合区700的中部,第二驱动结构500的输出端与下模组件300连接,第二驱动结构500用于驱动下模组件300靠近或远离压合区700的中部;调节组件600与机架100连接,调节组件600用于调节机架100的高度。
例如,如图1所示,压合成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调节组件600,调节组件600设于装置本体的下方,调节组件600用于调节装置本体的高度;装置本体包括机架100、上模组件200、下模组件300、第一驱动结构400和第二驱动结构500,上模组件200、下模组件300、第一驱动结构400和第二驱动结构500均设于机架100上,且上模组件200位于下模组件300的上方,第一驱动结构400的输出端与上模组件200连接,第二驱动结构500的输出端与下模组件300连接,上模组件200和下模组件300之间形成由于压合工件的压合区700。在压合成型装置工作时,输送轨能够穿过压合区700,进而输送轨能够将工件输送至压合区700的中部,在第一驱动结构400的驱动下,上模组件200向下移动,在第二驱动结构500的驱动下,下模组件300向上移动,进而上模组件200和下模组件300能够对压合区700中部的工件进行压合,以形成产品。当输送轨的高度与压合区700的中部不位于同一水平面时,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调节调节组件600,进而控制装置本体做升降运动,以使输送轨经过压合区700的中部,从而提高压合形成的产品的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组件600包括第一驱动器610、螺纹杆620和第一螺纹件630,螺纹杆620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螺纹件630螺纹连接于螺纹杆620上,第一驱动器610的输出端与第一螺纹件630连接,第一螺纹件630与机架100连接,第一驱动器610用于驱动第一螺纹件630转动,以使第一螺纹件630能够带动机架100做升降运动。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机架100的底部设有竖直延伸的安装孔101,螺纹杆620可滑动地穿设于安装孔101内,螺纹杆620上螺纹穿设有第一螺纹件630,第一螺纹件630的上端与机架100连接,第一螺纹件630的下端与第一驱动器610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一驱动器610的驱动下,第一螺纹件630能够旋转,进而第一螺纹件630能够沿螺纹杆620做升降运动,从而第一螺纹件630能够带动机架100做升降运动。第一螺纹件630与螺纹杆620之间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的连接形式自锁性好。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器610包括第一电机611和第一传动带612,第一电机611设于机架100上,螺纹杆620设有多根,多根螺纹杆620沿机架100的底端的边缘间隔设置,每一螺纹杆620上均螺纹连接有一第一螺纹件630,第一螺纹件630通过第一轴承640与机架100可转动连接,第一电机611通过第一传动带612分别与各个第一螺纹件630连接。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螺纹杆620可以设有四根,四根螺纹杆620沿机架100底侧的边缘间隔分布,每根螺纹杆620上均螺纹穿设有一第一螺纹件630,第一螺纹件63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650,第一螺纹件630的上端与第一轴承64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轴承640部分穿设于安装孔101内,且第一轴承640的外侧壁与安装孔101的孔壁固定连接,进而实现第一螺纹件630与机架100之间的可转动连接;第一驱动器610包括第一电机611和第一传动带612,第一传动带612分别与第一电机611的输出端和第一带轮650连接,进而,在第一电机611的驱动下,第一传动带612能够带动第一带轮650转动,以使得第一带轮650带动第一螺纹件630转动。在调节组件600工作时,在第一电机611的驱动下,第一传动带612带动第一带轮650转动,进而第一带轮650带动第一螺纹件630转动,以使得第一螺纹件630能够相对于螺纹杆620做升降运动,进而第一螺纹件630能够通过第一轴承640带动机架100做升降运动。
可选的,调节组件600包括第一驱动器610和多个锲形块,锲形块的斜面与机架100的底端相抵接,第一驱动器610的输出端分别与各个锲形块连接,第一驱动器610用于驱动锲形块在水平方向上靠近或远离机架100,以使锲形块能够推动机架100做升降运动。例如,在机架100的左右两侧可以均设有锲形块,第一驱动器610可以包括两个气缸,两个气缸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锲形块连接,锲形块的斜面与机架100的底部抵接,进而在气缸的驱动下,锲形块能够靠近或远离机架100,以使得锲形块能够推动机架100做升降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机架100包括多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向杆110,导向杆110上至少部分设有螺纹;第一驱动结构400包括第二驱动器410和第二螺纹件420,每一导向杆110上均螺纹连接有一第二螺纹件420,第二驱动器410的输出端与第二螺纹件420连接,第二螺纹件420与上模组件200连接,第二驱动器410用于驱动第二螺纹件420转动,以使第二螺纹件420能够带动上模组件200做升降运动;第二驱动结构500包括第三驱动器和第三螺纹件,每一导向杆110上均螺纹连接有一第三螺纹件,第三驱动器的输出端与第三螺纹件连接,第三螺纹件与上模组件200连接,第三驱动器用于驱动第三螺纹件转动,以使第三螺纹件能够带动下模组件300做升降运动。例如,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机架100包括四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向杆110,在导向杆110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螺纹,第一驱动结构400包括第二驱动器410和第二螺纹件420,第二螺纹件420的上端与第二驱动器410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螺纹件420的下端与上模组件200连接,在第二驱动器410的驱动下,第二螺纹件420能够旋转,进而,第二螺纹件420能够沿导向杆110做升降运动,以带动上模组件200做升降运动;第二驱动结构500包括第三驱动器和第三螺纹件,第三螺纹件的下端与第三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三螺纹件的上端与下模组件300连接,在第三驱动器的驱动下,第三螺纹件能够旋转,进而,第三螺纹件能够带动下模组件300做升降运动。
具体的,第二驱动器410包括第二电机411和第二传动带412,第二电机411通过第二传动带412分别与各个第二螺纹件420连接,第二螺纹件420通过第二轴承430与上模组件200可转动连接;第三驱动器包括第三电机和第三传动带,第三电机通过第三传动带分别与各个第三螺纹件连接,第三螺纹件通过第三轴承与下模组件300可转动连接。例如,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驱动器410包括第二电机411和第二传动带412,第二螺纹件42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440,第二螺纹件420的下端通过第二轴承430与上模组件200可转动连接,第二传动带412分别与第二电机411的输出端和第二带轮440连接,在第二电机411的驱动下,第二传动带412能够通过第二带轮440带动第二螺纹件420旋转,进而,第二螺纹件420能够沿导向杆110做升降运动,以使得第二轴承430能够带动上模组件200做升降运动;第二驱动结构500包括第三驱动器和第三螺纹件,第三驱动器包括第三电机和第三传动带,第三螺纹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440,第三螺纹件的上端通过第三轴承与下模组件300可转动连接,第三传动带分别与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三带轮连接,在第三电机的驱动下,第三传动带能够通过第三带轮带动第三螺纹件旋转,进而,第三螺纹件能够沿导向杆110做升降运动,以使得第三轴承能够带动下模组件300做升降运动。
进一步的,参考图4,机架100还包括第四驱动器120和压杆130,每一导向杆110的上方均设有一第四驱动器120和一压杆130,第四驱动器120的输出端与压杆130连接,第四驱动器120用于驱动压杆130做升降运动,以使压杆130能够靠近或远离导向杆110。在第四驱动器120的作用下,压杆130能够向下挤压导向杆110,以给导向杆110增加预紧力,以降低第二螺纹件420上的螺纹与导向杆110上的螺纹之间的间隙,同时降低第三螺纹件上的螺纹与导向杆110上的螺纹之间的间隙,进而提高第二螺纹件420和第三螺纹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参考图3,导向杆110和螺纹杆620均设有四根,且导向杆110与螺纹杆620一一对应,相对应的导向杆110和螺纹杆620可以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此时,导向杆110内设有竖直延伸的避让孔111,螺纹杆620能够可滑动地穿设于避让孔111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上模组件200包括上安装板210、上模板220和第三驱动结构230,第三驱动结构230设于上安装板210上,上模板220设于上安装板210的下方,且第三驱动结构230的输出端与上模板220连接,第三驱动结构230用于驱动上模板220靠近或远离压合区700的中部;下模组件300包括下安装板、下模板和第四驱动结构,第四驱动结构设于下安装板上,下模板设于下安装板的上方,且第四驱动结构的输出端与下模板连接,第四驱动结构用于驱动下模板靠近或远离压合区700的中部。通过设置第三驱动结构230和第四驱动结构,第三驱动结构230和第四驱动结构能够分别调节上模板220和下模板的位置,以使得本申请的压合成型装置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工件。
具体的,参考图6,第三驱动结构230包括第四电机231、第一传动件232、第二传动件233、第三传动件234、第一连杆件235、第二连杆件236、第三连杆件237和导向件238,导向件238设有四根,四根导向件238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导向件238的下端与上模板220固定连接,导向件238穿设于第三传动件234,且第三传动件234与导向件238可滑动设置,第四电机231的输出端与第一传动件232的一端连接,第一传动件232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件233的一端可转动连接,第二传动件233的另一端与第三传动件234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件235的一端、第二连杆件236的一端和第三连杆件237的一端相互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件235的另一端与第三传动件234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件236的另一端与上安装板210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件237的另一端与上模板220可转动连接。在第四电机231的驱动下,第一传动件232能够旋转,进而第一传动件232能够带动第二传动件233上下移动,以使得第二传动件233能够带动第三传动件234沿导向件238做升降运动,进而第三传动件234能够驱动第一连杆件235摆动,以使得第二连杆件236和第三连杆件237之间的夹角周期性变化,进而实现上模板220和上安装板210之间的相互靠近或远离。
第四驱动结构的原理参照第三驱动结构23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模组件200还包括第五驱动器240和伸缩杆250,伸缩杆250可活动地穿设于上模板220上,第五驱动器240的输出端与伸缩杆250连接,第五驱动器240用于驱动伸缩杆250做升降运动。例如,如图7所示,第五驱动器240包括第五电机241和齿轮242,齿轮242设于第五电机241的输出轴上,伸缩杆250沿竖直方向延伸,伸缩杆250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的齿纹251,齿轮242与伸缩杆250相互啮合,伸缩杆250可滑动地穿设于上模板220上。在第五电机241的驱动下,伸缩杆250能够做升降运动,以伸入或伸出压合区700,当伸缩杆250伸入压合区700时,伸缩杆250能够辅助对压合区700内的工件进行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生产线,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压合成型装置,生产线还包括输送轨,输送轨贯穿压合区700,输送轨用于输送工件至压合区70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机架(100)、上模组件(200)、下模组件(300)、第一驱动结构(400)和第二驱动结构(500),所述上模组件(200)、所述下模组件(300)、所述第一驱动结构(400)和所述第二驱动结构(500)均设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上模组件(200)和所述下模组件(300)之间形成有用于压合工件的压合区(700),所述第一驱动结构(400)的输出端与所述上模组件(200)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结构(400)用于驱动所述上模组件(200)靠近或远离所述压合区(700)的中部,所述第二驱动结构(500)的输出端与所述下模组件(300)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结构(500)用于驱动所述下模组件(300)靠近或远离所述压合区(700)的中部;
调节组件(600),所述调节组件(600)与所述机架(100)连接,所述调节组件(600)用于调节所述机架(100)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600)包括第一驱动器(610)、螺纹杆(620)和第一螺纹件(630),所述螺纹杆(620)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螺纹件(630)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杆(620)上,所述第一驱动器(61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螺纹件(630)连接,所述第一螺纹件(630)与所述机架(100)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610)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螺纹件(630)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螺纹件(630)能够带动所述机架(100)做升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610)包括第一电机(611)和第一传动带(612),所述第一电机(611)设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螺纹杆(620)设有多根,多根所述螺纹杆(620)沿所述机架(100)的底端的边缘间隔设置,每一所述螺纹杆(620)上均螺纹连接有一所述第一螺纹件(630),所述第一螺纹件(630)通过第一轴承(640)与所述机架(100)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611)通过所述第一传动带(612)分别与各个所述第一螺纹件(63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600)包括第一驱动器(610)和多个锲形块,所述锲形块的斜面与所述机架(100)的底端相抵接,所述第一驱动器(610)的输出端分别与各个所述锲形块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610)用于驱动所述锲形块在水平方向上靠近或远离所述机架(100),以使所述锲形块能够推动所述机架(100)做升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0)包括多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向杆(110),所述导向杆(110)上至少部分设有螺纹;
所述第一驱动结构(400)包括第二驱动器(410)和第二螺纹件(420),每一所述导向杆(110)上均螺纹连接有一所述第二螺纹件(420),所述第二驱动器(41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螺纹件(420)连接,所述第二螺纹件(420)与所述上模组件(200)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410)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螺纹件(420)转动,以使所述第二螺纹件(420)能够带动所述上模组件(200)做升降运动;
所述第二驱动结构(500)包括第三驱动器和第三螺纹件,每一所述导向杆(110)上均螺纹连接有一所述第三螺纹件,所述第三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螺纹件连接,所述第三螺纹件与所述上模组件(200)连接,所述第三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三螺纹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三螺纹件能够带动所述下模组件(300)做升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器(410)包括第二电机(411)和第二传动带(412),所述第二电机(411)通过所述第二传动带(412)分别与各个所述第二螺纹件(420)连接,所述第二螺纹件(420)通过第二轴承(430)与所述上模组件(200)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三驱动器包括第三电机和第三传动带,所述第三电机通过所述第三传动带分别与各个所述第三螺纹件连接,所述第三螺纹件通过第三轴承与所述下模组件(300)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0)还包括第四驱动器(120)和压杆(130),每一所述导向杆(110)的上方均设有一所述第四驱动器(120)和一所述压杆(130),所述第四驱动器(120)的输出端与所述压杆(130)连接,所述第四驱动器(120)用于驱动所述压杆(130)做升降运动,以使所述压杆(130)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导向杆(1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200)包括上安装板(210)、上模板(220)和第三驱动结构(230),所述第三驱动结构(230)设于所述上安装板(210)上,所述上模板(220)设于所述上安装板(210)的下方,且所述第三驱动结构(230)的输出端与所述上模板(220)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结构(230)用于驱动所述上模板(220)靠近或远离所述压合区(700)的中部;
所述下模组件(300)包括下安装板、下模板和第四驱动结构,所述第四驱动结构设于所述下安装板上,所述下模板设于所述下安装板的上方,且所述第四驱动结构的输出端与所述下模板连接,所述第四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下模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压合区(700)的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200)还包括第五驱动器(240)和伸缩杆(250),所述伸缩杆(250)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上模板(220)上,所述第五驱动器(240)的输出端与所述伸缩杆(250)连接,所述第五驱动器(240)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杆(250)做升降运动。
10.一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条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所述生产线还包括输送轨,所述输送轨贯穿所述压合区(700),所述输送轨用于输送工件至所述压合区(700)。
CN202320687739.9U 2023-03-30 2023-03-30 压合成型装置及生产线 Active CN219294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7739.9U CN219294781U (zh) 2023-03-30 2023-03-30 压合成型装置及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7739.9U CN219294781U (zh) 2023-03-30 2023-03-30 压合成型装置及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94781U true CN219294781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49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87739.9U Active CN219294781U (zh) 2023-03-30 2023-03-30 压合成型装置及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947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85030A (zh) 一种液压板料折弯机
CN209631899U (zh) 冲压机
CN211413283U (zh) 一种用于汽车冲压件加工的冲压设备
CN203197011U (zh) 一种精轧导卫横梁装置
CN210450497U (zh) 一种轮毂轴承冲压设备
CN108817208B (zh) 抱箍自动生产设备
CN219294781U (zh) 压合成型装置及生产线
CN201880738U (zh) 一种楔横轧机中心距调节机构
CN201224203Y (zh) 冷冲模具自动送料装置
CN209061907U (zh) 一种空调底盘模具冲压用升降机构
CN205386589U (zh) 汽车外覆盖件冲压摆动模
CN209140318U (zh) 电梯槽型安装板一体成型设备的工件一体成型部分
CN202964649U (zh) 冲压生产线两轴机械手
CN107442618A (zh) 一种异型鱼尾板的加工装置
CN207982694U (zh) 一种高效单截三轴装配体
CN214086445U (zh) 一种板材输送辊组件
CN209272384U (zh) 一种链条液压式铆头机
CN2238731Y (zh) 塑料机械合模机构
CN211637907U (zh) 一种小齿轮轴锻造用冲压装置
CN106216528B (zh) 汽车上模斜楔基座
CN205380160U (zh) 一种防止冷弯成型产生纵向波浪形弧面装置
CN2234855Y (zh) 吹塑机大中型合模机构
CN219988544U (zh) 一种可调间距的传动压轮装置
KR102377781B1 (ko) 서보 프레스의 운동 모사가 가능한 기계식 프레스 장치
CN217495304U (zh) 液压机的上缸八面导向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