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92392U - 冷轧机 - Google Patents

冷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92392U
CN219292392U CN202320076025.4U CN202320076025U CN219292392U CN 219292392 U CN219292392 U CN 219292392U CN 202320076025 U CN202320076025 U CN 202320076025U CN 219292392 U CN219292392 U CN 2192923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roller
cold rolling
driving member
guid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7602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志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shan Shunyida Copper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shan Shunyida Copper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shan Shunyida Copper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shan Shunyida Copper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7602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923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923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923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冷轧机,包括机架、传动组、冷轧组、第一调节组、第二调节组和第三调节组,机架设有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导向槽;传动组安装于机架;冷轧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滑动连接于导向槽的上支撑辊、上压辊、下压辊和下支撑辊,上压辊和下压辊的一端均通过万向联轴结构与传动组的输出端活动连接;第一调节组驱动上压辊和下压辊沿导向槽上下移动,以调节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的距离;第二调节组驱动上支撑辊沿导向槽上下移动,以调节上支撑辊和上压辊之间的距离;第三调节组驱动下支撑辊沿导向槽上下移动,以调节下支撑辊和下压辊之间的距离,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轧机,能在冷轧时保持上压辊和下压辊的稳定,得到更好的冷轧效果。

Description

冷轧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轧机。
背景技术
冷轧机作为一种对金属胚体进行冷态轧制的工艺设备,其在板材加工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相关技术中,为了冷轧不同厚度的物料,冷轧机的上压辊和下压辊能够调节间距,但这种冷轧机在进行冷轧时,上压辊和下压辊可能会上下摆动,影响冷轧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冷轧机,能在冷轧时保持上压辊和下压辊的稳定,得到更好的冷轧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冷轧机,包括机架、传动组、冷轧组、第一调节组、第二调节组和第三调节组,所述机架设有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传动组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冷轧组设置于靠近所述传动组的输出端的一侧,所述冷轧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槽的上支撑辊、上压辊、下压辊和下支撑辊,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的一端均通过万向联轴结构与所述传动组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组安装于所述机架,且与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组驱动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沿所述导向槽上下移动,以调节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调节组安装于所述机架,且与所述上支撑辊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组驱动所述上支撑辊沿所述导向槽上下移动,以调节所述上支撑辊和所述上压辊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调节组安装于所述机架,且与所述下支撑辊驱动连接,所述第三调节组驱动所述下支撑辊沿所述导向槽上下移动,以调节所述下支撑辊和所述下压辊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轧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冷轧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滑动连接于导向槽的上支撑辊、上压辊、下压辊和下支撑辊,上压辊和下压辊的一端均通过万向联轴结构与传动组的输出端活动连接,第一调节组驱动上压辊和下压辊沿导向槽上下移动,以调节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的距离。故通过调节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的距离,使冷轧机能够冷轧不同厚度的物料。另外,由于第二调节组驱动上支撑辊沿导向槽上下移动,以调节上支撑辊和上压辊之间的距离,第三调节组驱动下支撑辊沿导向槽上下移动,以调节下支撑辊和下压辊之间的距离。故通过调节上支撑辊和上压辊之间的距离,使上支撑辊抵接于上压辊的上部,通过调节下支撑辊和下压辊之间的距离,使下支撑辊抵接于下压辊的下部,从而使冷轧机在冷轧时能保持上压辊和下压辊的稳定,得到更好的冷轧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调节组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与所述上压辊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架与所述下压辊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固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安装架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上压辊沿所述导向槽上下移动,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安装架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下压辊沿所述导向槽上下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驱动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沿所述机架的前后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二驱动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架沿所述机架的前后方向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调节组包括第三驱动件和第三安装架,所述第三安装架与所述上支撑辊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第三安装架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上支撑辊沿所述导向槽上下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调节组还包括第一导轨和第四驱动件,所述第三安装架位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设有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一锯齿部,所述第一导轨沿所述机架的前后方向固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三驱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四驱动件固设于所述机架,且与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三驱动件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并使所述第三安装架卡接于所述第一锯齿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锯齿部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用于与所述第三安装架卡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三调节组包括第五驱动件和第四安装架,所述第四安装架与所述下支撑辊转动连接,所述第五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五驱动件与所述第四安装架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下支撑辊沿所述导向槽上下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三调节组还包括第二导轨和第六驱动件,所述第四安装架位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设有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二锯齿部,所述第二导轨沿所述机架的前后方向固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五驱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六驱动件固设于所述机架,且与所述第五驱动件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五驱动件沿所述第二导轨移动,并使所述第四安装架卡接于所述第二锯齿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锯齿部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二矩形槽用于与所述第四安装架卡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机架还设有进料辊,所述进料辊位于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的进料端。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冷轧机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冷轧机1000;
机架100;导向槽110;第一锯齿部111;第一矩形槽1111;第二锯齿部112;第二矩形槽1121;进料辊120;
传动组200;主电机210;减速器220;
冷轧组300;上支撑辊310;上压辊320;下压辊330;下支撑辊340;万向联轴结构350;
第一调节组400;第一驱动件410;第二驱动件420;第一安装架430;第二安装架440;
第二调节组500;第三驱动件510;第三安装架520;第一导轨530;第四驱动件540;
第三调节组600;第五驱动件610;第四安装架620;第二导轨630;第六驱动件6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冷轧机作为一种对金属胚体进行冷态轧制的工艺设备,其在板材加工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相关技术中,为了冷轧不同厚度的物料,冷轧机的上压辊和下压辊能够调节间距,但这种冷轧机在进行冷轧时,上压辊和下压辊可能会上下摆动,影响冷轧效果。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提出一种冷轧机1000,具体参照说明书附图的图1至图4所示。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冷轧机1000,冷轧机1000包括机架100、传动组200、冷轧组300、第一调节组400、第二调节组500和第三调节组600。其中,机架100设有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导向槽110,传动组200安装于机架100。冷轧组300设置于靠近传动组200的输出端的一侧,且冷轧组300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滑动连接于导向槽110的上支撑辊310、上压辊320、下压辊330和下支撑辊340,上压辊320和下压辊330的一端均通过万向联轴结构350与传动组200的输出端活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万向联轴结构350,若上压辊320上下移动,传动组200传递出来的转矩依旧能作用于上压辊320;若下压辊330上下移动,传动组200传递出来的转矩依旧能作用于下压辊330。需要说明的是,传动组200包括主电机210和减速器220。其中,主电机210的输出端与减速器220驱动连接,减速器220设有两个输出端,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万向联轴结构350与上压辊320和下压辊330驱动连接。
参照图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调节组400安装于机架100,且与上压辊320和下压辊330驱动连接,第一调节组400驱动上压辊320和下压辊330沿导向槽110上下移动,以调节上压辊320和下压辊330之间的距离。另外,第二调节组500安装于机架100,且与上支撑辊310驱动连接,第二调节组500驱动上支撑辊310沿导向槽110上下移动,以调节上支撑辊310和上压辊320之间的距离。另外,第三调节组600安装于机架100,且与下支撑辊340驱动连接,第三调节组600驱动下支撑辊340沿导向槽110上下移动,以调节下支撑辊340和下压辊330之间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调节上压辊320和下压辊330之间的距离,使冷轧机1000能够冷轧不同厚度的物料。过调节上支撑辊310和上压辊320之间的距离,使上支撑辊310抵接于上压辊320的上部,通过调节下支撑辊340和下压辊330之间的距离,使下支撑辊340抵接于下压辊330的下部,从而使冷轧机1000在冷轧时能保持上压辊320和下压辊330的稳定,得到更好的冷轧效果。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冷轧机1000,机架100还设有进料辊120,进料辊120位于上压辊320和下压辊330的进料端。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进料辊120,当冷轧机1000准备进料冷轧时,进料辊120能够对从传送带输送出来的物料起到过渡支撑的作用。
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冷轧机1000,第一调节组400包括第一驱动件410、第二驱动件420、第一安装架430和第二安装架440。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架430与上压辊320转动连接,第二安装架440与下压辊330转动连接。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件410和第二驱动件420固设于机架100,第一驱动件410与第一安装架430驱动连接,以驱动上压辊320沿导向槽110上下移动,第二驱动件420与第二安装架440驱动连接,以驱动下压辊330沿导向槽110上下移动。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设置,使上压辊320和下压辊330能够沿导向槽110上下移动的同时,还不影响上压辊320和下压辊330的转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件410和第二驱动件420均为气缸。
继续参照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410设有两个,两个第一驱动件410分别连接于第一安装架430沿机架100的前后方向的两端。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上压辊320更加平稳地沿导向槽110上下移动。第二驱动件420设有两个,两个第二驱动件420分别连接于第二安装架440沿机架100的前后方向的两端。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下压辊330更加平稳地沿导向槽110上下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此不对第一驱动件410和第二驱动件420的数量作具体限定。
参照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冷轧机1000,第二调节组500包括第三驱动件510、第三安装架520、第一导轨530和第四驱动件540。其中,第三安装架520与上支撑辊310转动连接,第三驱动件510安装于机架100。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驱动件510与第三安装架520驱动连接,以驱动上支撑辊310沿导向槽110上下移动。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冷轧时上支撑辊310抵接于上压辊320的上部,则上支撑辊310也会转动,且转动方向与上压辊320相反。故设置第三安装架520,使得上支撑辊310能够在沿导向槽110上下移动时,也能够转动。
继续参照图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安装架520位于导向槽110内,导向槽110设有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一锯齿部111。第一导轨530沿机架100的前后方向固设于机架100,第三驱动件510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530。需要说明的是,第四驱动件540固设于机架100,且与第三驱动件510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三驱动件510沿第一导轨530移动,并使第三安装架520卡接于第一锯齿部111。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三安装架520卡接于第一锯齿部111,若上支撑辊310在冷轧时受到上压辊320向上的推力,则此推力会通过第一锯齿部111传递给机架100,机架100会提供一个反作用力,使上支撑辊310保持稳定。可以理解的是,机架100的重量较大,能够提供的反作用力较大,能够很好地保持上支撑辊310的稳定,从而保持上压辊320的稳定。
参照图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锯齿部111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矩形槽1111,第一矩形槽1111用于与第三安装架520卡接。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调节上压辊320的位置以冷轧不同厚度的物料时,适应性调节第三安装架520卡接的第一矩形槽1111。即根据实际情况,第三安装架520卡接于不同位置的第一矩形槽1111。
参照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冷轧机1000,第三调节组600包括第五驱动件610、第四安装架620、第二导轨630和第六驱动件640。其中,第四安装架620与下支撑辊340转动连接,第五驱动件610安装于机架100。需要说明的是,第五驱动件610与第四安装架620驱动连接,以驱动下支撑辊340沿导向槽110上下移动。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冷轧时下支撑辊340抵接于下压辊330的下部,则下支撑辊340也会转动,且转动方向与下压辊330相反。故设置第四安装架620,使得下支撑辊340能够在沿导向槽110上下移动时,也能够转动。
参照图4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第四安装架620位于导向槽110内,导向槽110设有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二锯齿部112。第二导轨630沿机架100的前后方向固设于机架100,第五驱动件610滑动连接于第二导轨630。需要说明的是,第六驱动件640固设于机架100,且与第五驱动件610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五驱动件610沿第二导轨630移动,并使第四安装架620卡接于第二锯齿部112。可以理解的是,当第四安装架620卡接于第二锯齿部112,若下支撑辊340在冷轧时受到下压辊330向下的推力,则此推力会通过第二锯齿部112传递给机架100,机架100会提供一个反作用力,使下支撑辊340保持稳定。可以理解的是,机架100的重量较大,能够提供的反作用力较大,能够很好地保持下支撑辊340的稳定,从而保持下压辊330的稳定。
参照图4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锯齿部112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矩形槽1121,第二矩形槽1121用于与第四安装架620卡接。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调节下压辊330的位置以冷轧不同厚度的物料时,适应性调节第四安装架620卡接的第二矩形槽1121。即根据实际情况,第四安装架620卡接于不同位置的第二矩形槽1121。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冷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设有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导向槽;
传动组,安装于所述机架;
冷轧组,设置于靠近所述传动组的输出端的一侧,所述冷轧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槽的上支撑辊、上压辊、下压辊和下支撑辊,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的一端均通过万向联轴结构与所述传动组的输出端活动连接;
第一调节组,安装于所述机架,且与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组驱动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沿所述导向槽上下移动,以调节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之间的距离;
第二调节组,安装于所述机架,且与所述上支撑辊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组驱动所述上支撑辊沿所述导向槽上下移动,以调节所述上支撑辊和所述上压辊之间的距离;
第三调节组,安装于所述机架,且与所述下支撑辊驱动连接,所述第三调节组驱动所述下支撑辊沿所述导向槽上下移动,以调节所述下支撑辊和所述下压辊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与所述上压辊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架与所述下压辊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固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安装架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上压辊沿所述导向槽上下移动,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安装架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下压辊沿所述导向槽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驱动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沿所述机架的前后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二驱动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架沿所述机架的前后方向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组包括第三驱动件和第三安装架,所述第三安装架与所述上支撑辊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第三安装架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上支撑辊沿所述导向槽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组还包括第一导轨和第四驱动件,所述第三安装架位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设有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一锯齿部,所述第一导轨沿所述机架的前后方向固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三驱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四驱动件固设于所述机架,且与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三驱动件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并使所述第三安装架卡接于所述第一锯齿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锯齿部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用于与所述第三安装架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节组包括第五驱动件和第四安装架,所述第四安装架与所述下支撑辊转动连接,所述第五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五驱动件与所述第四安装架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下支撑辊沿所述导向槽上下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节组还包括第二导轨和第六驱动件,所述第四安装架位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设有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二锯齿部,所述第二导轨沿所述机架的前后方向固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五驱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六驱动件固设于所述机架,且与所述第五驱动件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五驱动件沿所述第二导轨移动,并使所述第四安装架卡接于所述第二锯齿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锯齿部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二矩形槽用于与所述第四安装架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还设有进料辊,所述进料辊位于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的进料端。
CN202320076025.4U 2023-01-10 2023-01-10 冷轧机 Active CN2192923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6025.4U CN219292392U (zh) 2023-01-10 2023-01-10 冷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6025.4U CN219292392U (zh) 2023-01-10 2023-01-10 冷轧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92392U true CN219292392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51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76025.4U Active CN219292392U (zh) 2023-01-10 2023-01-10 冷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923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02032A (zh) 一种放卷机构
CN112547948A (zh) 一种矫平机辅助支撑装置
CN219292392U (zh) 冷轧机
CN217807625U (zh) 一种双工位滚压输送式插片装置
CN215614189U (zh) 活动式轨道开平机
CN212525510U (zh) 一种新型h型钢矫正机
CN212422612U (zh) 簿本压平装置
CN210461582U (zh) 一种具有扭矩保护的链条传动机构
CN212419469U (zh) 一种抗震支架用成型轧齿机
CN213409879U (zh) 一种放卷机构
CN209504962U (zh) 一种可调节的铝型材压合装置
CN220519658U (zh) 麦拉片收卷松紧控制机构
CN218433470U (zh) 一种触摸屏生产用传送装置
CN220482745U (zh) 单面瓦楞纸生产机
CN217647158U (zh) 一种适用于力学用层状复合板的轧制装置
CN215358721U (zh) 具有展平功能的模切机
CN219379193U (zh) 一种金属带锯床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15545515U (zh) 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品不锈钢带用高效裁切装置
CN213831037U (zh) 一种打印机用送纸滚筒
CN220810904U (zh) 一种板材自动上料机构
CN215159791U (zh) 一种薄膜叠合装置
CN217892290U (zh) 导带机构及其打印设备
CN218465146U (zh) 一种用于钢带张力调节装置
CN209255981U (zh) 一种纵剪机组引料装置
CN214568589U (zh) 一种自动化的循环皮带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