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8057U - 散热装置及低温性能测试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及低温性能测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8057U
CN219288057U CN202320756334.6U CN202320756334U CN219288057U CN 219288057 U CN219288057 U CN 219288057U CN 202320756334 U CN202320756334 U CN 202320756334U CN 219288057 U CN219288057 U CN 219288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late
low
heat sink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5633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郜晓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de South China Shenzhen Thermal Energy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de South China Shenzhen Thermal Energ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de South China Shenzhen Thermal Energy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de South China Shenzhen Thermal Energ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5633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80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8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80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模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及低温性能测试设备,低温性能测试设备包括散热装置,散热装置设置于低温性能测试设备内,散热装置用于对光模块进行散热,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和制冷件,第一板的一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片;第二板的一侧设置于第一板的另一侧,第二板的另一侧与光模块贴合;制冷件,设置于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制冷件连通于外部电源,制冷件具有热面和冷面,冷面与第二板贴合,热面与第一板贴合,冷面用于吸热制冷,热面用于散热。上述结构能够实现低温环境,且成本低,便于更换,提高了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散热装置及低温性能测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模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低温性能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光模块是一种光电转换的电子元器件,其包括发射器件、接收器件和电子功能电路,用于光信号和电信号的互相转换。而光模块的工作温度会影响着整个光模块的各项参数,根据光模块的工作温度,光模块有工业级和商业级之分,商业级光模块工作温度0℃-70℃,是市场上最常见的、应用最广泛的产品,比如室内机房内的光模块的使用,而工业级的光模块的工作温度的范围还需扩大。
而光模块低温性能测试平台,是针对光模块在低温环境下性能的测试,其需在光模块低温性能测试平台上设置低温散热器,以实现对该平台低温环境的模拟。而对于光模块低温性能测试的目的是获得芯片承受温度-5℃时的各项性能参数。由于传统的散热器不能将光模块芯片控制在环境温度以下,而采用水冷头式的散热器成本高昂,不能批量应用,同时不便于更换维修。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散热装置及低温性能测试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低温性能测试设备,能够实现低温环境,且成本低,便于更换,提高了可靠性和测试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散热装置,设置于低温性能测试设备,上述散热装置用于对光模块进行散热,上述散热装置包括:
第一板,上述第一板的一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片;
第二板,上述第二板的一侧设置于上述第一板的另一侧,上述第二板的另一侧与上述光模块贴合;以及
制冷件,设置于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板之间,上述制冷件连通于外部电源,上述制冷件具有热面和冷面,上述冷面与上述第二板贴合,上述热面与上述第一板贴合,上述冷面用于吸热制冷,上述热面用于散热。
可选地,上述制冷件的上述冷面和上述热面均设有导热件。
可选地,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板之间通过隔热胶连接。
可选地,上述第一板设有第一安装槽,上述制冷件设置于第一安装槽内,上述制冷件和上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壁之间设有隔热胶。
可选地,上述第二板设有第二安装槽,上述制冷件设置于第二安装槽内,上述制冷件和上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壁之间设有隔热胶。
可选地,上述散热片为U形结构,上述散热片的一个侧壁连接于上述第一板的一侧,相邻的两个上述散热片之间形成散热通道。
可选地,上述散热片沿上述散热通道的延伸方向弯曲设置。
可选地,上述散热装置还包括若干个固定件和若干个弹性件,上述弹性件与上述固定件一一对应设置,上述固定件依次穿过上述弹性件和上述第一板,并能设置于上述低温性能测试设备内。
可选地,上述制冷件选用半导体制冷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性能测试设备,能够实现低温环境,且成本低,提高了可靠性和测试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低温性能测试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测试机构,上述测试机构包括安装件和上述的散热装置,上述散热装置设置于上述安装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及低温性能测试设备,在进行制冷散热时,首先将外部电源打开,使得制冷件的冷面开始吸热制冷,进而可以实现对光模块的制冷,同时热面开始散热,其热面的热量通过散热片散出,避免影响冷面对光模块的制冷效果,且通过调节外部电源,即可实现该制冷件的制冷温度,可以保证该散热装置用于低温测试设备中,对光模块的制冷温度,提高了该低温测试的可靠性和测试效率,且该散热装置成本低,便于维修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低温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散热装置的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散热装置一个方向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散热装置另一个方向的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散热装置的正视图;
图7是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
100、散热装置;10、第一板;11、第一安装槽;21、散热片;22、散热通道;30、第二板;31、第二安装槽;32、凸部;321、导向倒角;40、制冷件;41、热面;42、冷面;43、连接线;50、隔热胶;61、固定件;611、主体部;612、抵接部;6121、抵接块;6122、凸起;613、限位部;62、弹性件;
200、安装件;300、光模块;400、测试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下面依据图1-图7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装置100以及低温测试设备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低温测试设备,其用于对光模块300进行低温性能的测试,通过使用该低温测试设备可以模拟低温环境,且成本低,提高了可靠性和测试效率。
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低温测试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测试机构,测试机构包括安装件200和散热装置100,散热装置100设置于安装件200上,散热装置100成本低,且其能够完成对光模块300的低温环境模拟。
具体地,上述安装件200为矩形结构,该安装件200设有内腔,光模块300能安装于内腔中,该安装件200朝向散热装置100的一侧设有开口,使得散热装置100能于光模块300接触,进而可以对光模块300进行降温。
可选地,上述测试机构包括多个,多个测试机构并列设置,可以实现同时对多个光模块300进行低温性能测试。
进一步地,上述低温测试设备还包括测试电路板400,测试机构设置于测试电路板400上,便于光模块300与测试电路板400之间的连接。可选地,电路板上设有固定孔,散热装置100设有固定件61,固定件61能与固定孔连接,进而实现散热装置100与测试电路板400的固定连接。
为了保证该散热装置100的可靠性和低温效果,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散热装置100,通过使用该散热装置100,可以实现低温环境,且成本低,便于更换,提高了该低温测试的可靠性和测试效率。
具体而言,如图3至图5所示,该散热装置100包括第一板10、第二板30和制冷件40,其中,第一板10的一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片21,散热片21用于散热;第二板30的一侧设置于第一板10的另一侧,第二板30的另一侧与光模块300贴合;制冷件40设置于第一板10和第二板30之间,制冷件40连通于外部电源,制冷件40具有热面41和冷面42,冷面42与第二板30贴合,热面41与第一板10贴合,冷面42用于吸热制冷,热面41用于散热。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散热装置100在进行制冷散热时,首先将外部电源打开,使得制冷件40的冷面42开始吸热制冷,进而可以实现对光模块300的制冷,同时热面41开始散热,其热面41的热量通过散热片21散出,避免影响冷面42对光模块300的制冷效果,且通过调节外部电源,即可实现该制冷件40的制冷温度,可以保证该散热装置100用于低温测试设备中,对光模块300的制冷温度,提高了该低温测试的可靠性和测试效率,且该散热装置100成本低,便于维修更换。
可选地,上述制冷件40选用半导体制冷器(Thermo Electric Cooler,简称TEC),体积小,无噪音,不使用冷煤,无环保公害且寿命长,无需进行过多维护。
进一步可选地,上述制冷件40还包括两个连接线43,连接线43用于与电源电连接,进而可以实现该制冷件40的制冷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制冷件40朝向第一板10的一侧,以及制冷件40朝向第二板30的一侧均设有导热件,即该制冷件40的冷面42和热面41均设有导热件,导热件的设置使得热路径更好导通,可以提高第一板10和制冷件40热面41之间的换热,以及可以提高第二板30和制冷件40冷面42之间的换热,提高该制冷件40的换热效率。
可选地,导热件选用导热硅脂(其导热系数为6W/mk),第一板10与制冷件40的接触面,以及第二板30与制冷件40的接触面均涂覆有导热硅脂,可以实现对热路径的导通。优选地,导热硅脂的涂覆厚度为0.1mm,不占用过多空间,且导热性更好,可以将热路径更好地导通。
由于该制冷件40与该第一板10和第二板30均有接触,并且,由于第二板30设置于第一板10的一侧,会导致两者之间的热量会相互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上述第一板10和上述第二板30之间通过隔热胶50连接,即第一板10和第二板30不直接接触,且两者之间设有隔热胶50,可以隔绝两者之间的热量传输,避免对该散热装置100的制冷散热效果造成影响。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板10设有第一安装槽11,制冷件40设置于第一安装槽11内,制冷件40和第一安装槽11的槽壁之间设有隔热胶50,即制冷件40在与第一板10接触的地方,除了换热面均通过隔热胶50进行热量的隔绝,防止其形成热回路,影响制冷件40的冷面42。
更进一步地,上述第二板30设有第二安装槽31,制冷件40设置于第二安装槽31内,制冷件40和第二安装槽31的槽壁之间设有隔热胶50,即制冷件40在与第二板30接触的地方,除了换热面均通过隔热胶50进行热量的隔绝,防止其形成热回路,影响制冷件40的冷面42。
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使得制冷件40除了冷面42与第二板30贴合,热面41与第一板10贴合,其余均与隔热胶50进行连接,且第一板10和第二板30之间也通过隔热胶50连接,可以保证该制冷件40的热面41不会形成热回路,对制冷件40的冷面42造成影响,进而提高了该制冷件40的换热效率,使其仅能热面41进行散热,冷面42进行吸热,不会对其他结构造成影响;同时隔热胶50还具有固定的效果,保证了第一板10、第二板30和制冷件40三者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可选地,上述隔热胶50选用低导热系数的环氧树脂胶,具有粘接强度高、成本低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第二板30的底部还设有凸部32,凸部32用于与安装件200连接,且凸部32的一侧设有导向倒角321,可以对第二板30与安装件200之间的连接起到导向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散热片21为U形结构,散热片21的一个侧壁连接于第一板10的一侧,相邻的两个散热片21之间形成散热通道22,可以用于散热。进一步地,上述低温测试设备还包括风扇,风扇开启后的气流方向与所述散热通道22的延伸方向相同,即风扇能垂直散热通道22,通过散热通道22并对其进行散热,提高了散热效果。
优选地,上述散热片21沿散热通道22的延伸方向弯曲设置,即将散热片21设计为波浪形结构,可以增大该散热通道22与气流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但波浪形结构成本较高。
可选地,散热片21设有两种,其散热片21的长度不同,可以避让设置于第一板10上的其他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7所示,上述散热装置100还包括若干个固定件61和若干个弹性件62,弹性件62与固定件61一一对应设置,固定件61依次穿过弹性件62和第一板10,并能与测试电路板400的固定孔连接,可以实现对散热装置100的固定,且弹性件62的设置,使得该固定件61在固定是具有一定的弹力,进而能够保证两者的连接,且两者弹性连接,保证了两者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可选地,上述固定件61和弹性件62均对应设有四个,四个固定件61设置于第一板10的四角处,弹性件62与固定件61之间一一对应设置,可以提高该散热装置100与测试电路板400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固定件61包括主体部611和抵接部612,抵接部612设置于主体部611远离弹性件62的一侧,抵接部612用于穿设于固定孔并抵接于测试电路板400,该散热装置100与测试电路板400安装后,该抵接部612起到锁固作用。
具体地,如图7所示,上述抵接部61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抵接块6121,每个抵接块6121朝向电路板的一侧均设有凸起6122,凸起6122从靠近弹性件62的一侧朝向靠近电路板的一侧的尺寸减小。在使用该固定件61进行固定时,在固定孔处,两个抵接块6121相互靠近,使得该抵接部612穿过固定孔,然后抵接块6121的凸起6122朝向弹性件62的一侧抵接于该测试电路板400的底部,进而可以实现该固定件61与测试电路板400之间的锁固作用。
又进一步地,固定件61还设有限位部613,其设置于主体部611的另一侧,在主体部611穿过弹性件62后,该限位部613能于弹性件62抵接,保证了弹性件62不会脱离固定件61,同时便于作业人员将该固定件61按压固定于测试电路板400。
可选地,上述弹性件62选用弹簧,成本低,弹性好。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低温性能测试设备内,所述散热装置(100)用于对光模块(300)进行散热,所述散热装置(100)包括:
第一板(10),所述第一板(10)的一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片(21);
第二板(30),所述第二板(30)的一侧设置于所述第一板(10)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板(30)的另一侧与所述光模块(300)贴合;以及
制冷件(40),设置于所述第一板(10)和所述第二板(30)之间,所述制冷件(40)连通于外部电源,所述制冷件(40)具有热面(41)和冷面(42),所述冷面(42)与所述第二板(30)贴合,所述热面(41)与所述第一板(10)贴合,所述冷面(42)用于吸热制冷,所述热面(41)用于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件(40)的所述冷面(42)和所述热面(41)均设有导热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0)和所述第二板(30)之间通过隔热胶(5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0)设有第一安装槽(11),所述制冷件(40)设置于第一安装槽(11)内,所述制冷件(40)和所述第一安装槽(11)的槽壁之间设有隔热胶(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30)设有第二安装槽(31),所述制冷件(40)设置于第二安装槽(31)内,所述制冷件(40)和所述第二安装槽(31)的槽壁之间设有隔热胶(5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21)为U形结构,所述散热片(21)的一个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一板(10)的一侧,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片(21)之间形成散热通道(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21)沿所述散热通道(22)的延伸方向弯曲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100)还包括若干个固定件(61)和若干个弹性件(62),所述弹性件(62)与所述固定件(6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固定件(61)依次穿过所述弹性件(62)和所述第一板(10),并能设置于所述低温性能测试设备内。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件(40)选用半导体制冷器。
10.低温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测试机构,所述测试机构包括安装件(200)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100),所述散热装置(100)设置于所述安装件(200)上。
CN202320756334.6U 2023-04-07 2023-04-07 散热装置及低温性能测试设备 Active CN219288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56334.6U CN219288057U (zh) 2023-04-07 2023-04-07 散热装置及低温性能测试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56334.6U CN219288057U (zh) 2023-04-07 2023-04-07 散热装置及低温性能测试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8057U true CN219288057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24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56334.6U Active CN219288057U (zh) 2023-04-07 2023-04-07 散热装置及低温性能测试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80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90066A (zh) 一种变频空调室外机电路板散热装置及电控盒
CN110494018A (zh) 一种光模块
CN216057054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互联网网关
CN219288057U (zh) 散热装置及低温性能测试设备
CN207067638U (zh) 换热器及投影设备
CN108174587B (zh) 一种显示装置
WO2021077631A1 (zh) 散热器和空调器
CN218764061U (zh) 一种新型半导体制冷模块
CN213073459U (zh) 散热结构
CN220586722U (zh) 一种芯片制冷模块机柜
CN218764059U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半导体制冷系统
CN214201670U (zh) 控温结构、电路板组件及自动化测试设备
CN219609495U (zh) 制冷型红外光电导传感器的恒温装置
CN218770826U (zh) 一种电源设备内环温的降温系统
CN215453149U (zh) 高散热性机顶盒
CN215418148U (zh) 芯片散热箱
CN218764058U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系统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18544881U (zh) 半导体制冷装置、设备及降温服
CN220020084U (zh) 一种散热组件及投影设备
CN219372660U (zh) 一种耐高温多层线路板
CN211745110U (zh) 电器盒散热结构及空调器
CN212752285U (zh) 一种交换机壳体结构
CN214314124U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的冷风机
CN220873817U (zh) 收发组件及其散热板
CN209842547U (zh) 一种高效节能组合式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