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6528U - 一种铝塑膜及软包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铝塑膜及软包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6528U
CN219286528U CN202222834375.0U CN202222834375U CN219286528U CN 219286528 U CN219286528 U CN 219286528U CN 202222834375 U CN202222834375 U CN 202222834375U CN 219286528 U CN219286528 U CN 219286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luminum
plastic film
thickness
side s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343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定员
陈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Weidian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Weidia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Weidian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Weidia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343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65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6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65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塑膜及软包电池,其中所述铝塑膜从外到内包括外阻层、铝箔层及热封层,所述外阻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侧封折边区,每一所述侧封折边区的熔点不超过所述热封层,在用于包覆软包电池时,通过将下层铝塑膜的热封层与上层铝塑膜的侧封折边区进行融合,如此完成软包电池的侧边密封,能够降低侧封部的厚度,在相同规格的软包电池下,能够相应的增加内部电芯的宽度尺寸,从而提高软包电池的能量密度。

Description

一种铝塑膜及软包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包电池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铝塑膜及软包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软包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软包电池能量密度也需要也越来越高,其中,作为聚合物锂离子软包电池外壳的铝塑膜,也越做越薄;常规使用铝塑膜的厚度规格为113μm,由于有些软包电池型号的能量密度要求更高,部分软包电池厂家现在也在导入更薄的铝塑膜,如88μm等。
以113μm铝塑膜为例,软包电池在二封折边后(单折边),侧封区域的铝塑膜厚度达到0.6mm以上(6层铝塑膜),如果软包电池是双折边,侧封区域的铝塑膜厚度更高,达到0.8mm以上(8层铝塑膜);对于软包电池的能量密度影响较大。
因此,针对现有铝塑膜在折边后,侧封区域的铝塑膜厚度大的问题,本领域的研发人员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铝塑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铝塑膜,可以降低铝塑膜在侧封区域的厚度,提升软包电池能量密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由上述铝塑膜制备得到的软包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铝塑膜,从外到内包括外阻层、铝箔层及热封层,所述外阻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侧封折边区,每一所述侧封折边区的熔点不超过所述热封层。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热封层采用聚丙烯(PP)、流延聚丙烯(CPP)等中的至少一种材质,所述热封层的厚度为20~100μm。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侧封折边区采用聚丙烯、流延聚丙烯等中的至少一种材质,所述侧封折边区的厚度为10~40μm。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外阻层的非侧封折边区采用聚酰胺(PA)、聚四氟乙烯(PEF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中的至少一种材质,所述外阻层的厚度为10~40μm。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20~100μm。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铝塑膜还包括第一粘结剂层,所述外阻层和所述铝箔层通过所述第一粘结剂层连接,所述第一粘结剂层的厚度为1~5μm。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铝塑膜还包括第二粘结剂层,所述铝箔层和所述热封层通过所说第二粘结剂层连接,所述第二粘结剂层的厚度为1~5μ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软包电池,包括两层上述的铝塑膜及包覆在两层所述铝塑膜之间的电芯,两层所述铝塑膜在中间形成收容电芯的主体部,上层所述铝塑膜的所述侧封折边区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侧面,下层所述铝塑膜的热封层与上层所述铝塑膜的所述侧封折边区熔合密封形成侧封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提供的铝塑膜,通过在外阻层增加侧封折边区,侧封折边区的熔点不超过热封层,在用于包覆软包电池时,通过将下层铝塑膜的热封层与上层铝塑膜的侧封折边区进行融合,如此完成软包电池的侧边密封,能够降低侧封部的厚度,在相同规格的软包电池前提下,能够相应的增加内部电芯的宽度尺寸,从而提高软包电池的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铝塑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铝塑膜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软包电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传统软包电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铝塑膜10,从外到内包括外阻层100、铝箔层200及热封层300,外阻层1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侧封折边区110,每一侧封折边区110的熔点不超过热封层300。
需要说明的是,软包电池一般采用两层铝塑膜将电芯包覆在中间,并在电芯的两侧进行密封折边,在相同规格的软包电池下,侧封部的厚度越小,则内部电芯的宽度则可以做大,如此软包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塑膜10由于在外阻层100两端设置了侧封折边区110,且侧封折边区110的熔点不超过热封层300,当用于包覆电芯时,下层铝塑膜的热封层300可以直接与外阻层100的侧封折边区110进行热融合,从而完成折边密封,由于侧封折边区110直接设置在外阻层100上,因此采用该铝塑膜10时可大大的降低侧封部的厚度,在相同规格的软包电池前提下,能够相应的增加内部电芯的宽度尺寸,从而提高软包电池的能量密度。
进一步的,热封层300采用聚丙烯(PP)、流延聚丙烯(CPP)等中的至少一种材质,热封层300的厚度为20~100μm;侧封折边区110与热封层300的采用的材质相同,侧封折边区110的厚度为10~40μm。
需要说明的是,热封层300可采用常规的聚丙烯、流延聚丙烯等材质,也可以采用其他适合作为热封层300的树脂材料,比如经过改性的聚丙烯、流延聚丙烯材料等,其中热封层300的厚度范围为20~100μm,根据实际需求可选用30μm、40μm、50μm、60μm、70μm、80μm、90μm等厚度;侧封折边区110的厚度可为15μm、20μm、25μm、30μm、35μm等。
其中,热封层300和侧封折边区110通过加热融合连接,需要控制加热温度,既要保障热封层300和侧封折边区110融合密封完全,又要防止加热温度过高导致外阻层100的非侧封折边区110被熔化,因此侧封折边区110采用的材质熔点比热封层300材质的熔点低或者相同时,能够较好高的控制加热温度;因此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侧封折边区110与热封层300所采用的材质相同时,其熔点相同,在加热融合连接时能够进一步保障融合的效果。
进一步的,外阻层100的非侧封折边区120采用聚酰胺、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中的至少一种材质,外阻层100的厚度为10~40μm。
需要说明的是,外阻层100的非侧封折边区120还可以采用经过改性的聚酰胺、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材质,外阻层100的非侧封折边区120可为15μm、20μm、25μm、30μm、35μm等,其中侧封折边区110的厚度一般与外阻层100的非侧封折边区120的厚度相同,如此能够降低外阻层100的加工难度。
进一步的,铝箔层200的厚度为20~100μm。
需要说明的是,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铝箔层200的厚度,例如30μm、40μm、50μm、60μm、70μm、80μm、90μm等。
进一步的,铝塑膜10还包括第一粘结剂层,外阻层100和铝箔层200通过第一粘结剂层连接,第一粘结剂层的厚度为1~5μm;铝塑膜10还包括第二粘结剂层,铝箔层200和热封层300通过所说第二粘结剂层连接,第二粘结剂层的厚度为1~5μm。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粘结剂层和第二粘结剂层可采用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和聚氨酯等中的至少一种材质制备。
进一步的,铝塑膜10的厚度为60~200μm。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塑膜的整体厚度范围在60~200μm,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软包电池20,包括两层铝塑膜10及包覆在两层铝塑膜10之间的电芯400,两层铝塑膜100在中间形成收容电芯的主体部500,上层铝塑膜10的侧封折边区110设置在主体部500的侧面,下层铝塑膜10的热封层300与上层铝塑膜10的侧封折边区110熔合密封形成侧封部600。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为传统铝塑膜包覆的软包电池,明显可见由于铝塑膜材质的限制,其侧封部的厚度较大,而本申请提供的软包电池20,由于采用改进后的铝塑膜10,在侧封过程中,下层铝塑膜10的热封层300直接与上层铝塑膜10的侧封折边区110进行热封熔合密封,减少了上层铝塑膜10的折边厚度,如此降低了整体侧封部的厚度,相同规格的软包电池下,电芯的宽度可做宽,最终提高了软包电池的整体能量密度。
以113μm的铝塑膜为例:
请参阅图1,现有软包电池的外阻层(聚酰胺层)厚度为25μm,中间层铝箔层厚度为40μm;内层热封层(聚丙烯层)厚度为40μm;第一粘结剂层和第二粘结剂层厚度共8μm;
一般情况,铝塑膜封装的聚丙烯形变率约为40%(即:聚丙烯熔合后残留率约为60%);电池二封折边后,按单折边来算,侧封区域的铝塑膜厚度共0.614mm(左右两侧侧封部共6层铝塑膜)。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20,铝塑膜外阻层100厚度为25μm(包括侧封折边区),中间层铝箔层厚度为40μm;内层热封层(聚丙烯层)厚度为40μm;第一粘结剂层和第二粘结剂层厚度共8μm;
一般情况,铝塑膜封装的聚丙烯形变率约为40%(即:聚丙烯熔合后残留率约为60%);电池二封折边后,按单折边来算,侧封部的铝塑膜厚度共0.4mm(左右两侧侧封部共4层铝塑膜);
亦即,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塑膜10后,铝塑膜10在两端侧封部600的厚度一共降低了约0.214mm,即电芯宽度可增加0.214mm(大约增加一层正极片/隔膜/负极片的厚度),如此在相同规格的软包电池,由于电芯宽度增加,电池能量密度增加。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铝塑膜,其特征在于,从外到内包括外阻层、铝箔层及热封层,所述外阻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侧封折边区,每一所述侧封折边区的熔点不超过所述热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采用聚丙烯、流延聚丙烯中的一种材质,所述热封层的厚度为20~1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封折边区与所述热封层的采用的材质相同,所述侧封折边区的厚度为10~40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阻层的非侧封折边区采用聚酰胺、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材质,所述外阻层的厚度为10~4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20~1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膜还包括第一粘结剂层,所述外阻层和所述铝箔层通过所述第一粘结剂层连接,所述第一粘结剂层的厚度为1~5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膜还包括第二粘结剂层,所述铝箔层和所述热封层通过所说第二粘结剂层连接,所述第二粘结剂层的厚度为1~5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膜的厚度为60~200μm。
9.一种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铝塑膜及包覆在两层所述铝塑膜之间的电芯,两层所述铝塑膜在中间形成收容电芯的主体部,上层所述铝塑膜的所述侧封折边区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侧面,下层所述铝塑膜的热封层与上层所述铝塑膜的所述侧封折边区熔合密封形成侧封部。
CN202222834375.0U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铝塑膜及软包电池 Active CN2192865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34375.0U CN219286528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铝塑膜及软包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34375.0U CN219286528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铝塑膜及软包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6528U true CN219286528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37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34375.0U Active CN219286528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铝塑膜及软包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65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27264A (en) Device for packaging a lithium battery
US8697277B2 (en) Film-clad battery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film-clad battery
JP4622019B2 (ja) 扁平電池
KR101216423B1 (ko) 향상된 생산성의 이차전지 제조방법
US11024908B2 (en) Electrochemic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7040293B2 (ja) 電池
JP6996421B2 (ja) 電池、ヒートシール装置、及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CN219286528U (zh) 一种铝塑膜及软包电池
JP3931983B2 (ja) 電気リード部の構造、該リード部構造を有する電気デバイス、電池および組電池
CN111312937A (zh) 铝塑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铝塑膜的电池
CN109802059B (zh) 电池
JPH0237661A (ja) 密閉形鉛蓄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20053381A (ja) 蓄電デバイス用弁装置及び蓄電デバイス
WO2020067130A1 (ja) 蓄電デバイス用弁装置及び蓄電デバイス
JP6996422B2 (ja) 電池
JP2004079464A (ja) 電池包装体
JP3871790B2 (ja) ラミネートチューブの製造方法
JP2821657B2 (ja) プラスチック容器の製造方法
JP2019207859A (ja) 電池
JP2020053387A (ja) 蓄電デバイス用弁装置及び蓄電デバイス
JP7333000B2 (ja) 電池の製造方法
JP7040294B2 (ja) 電池
JP7432444B2 (ja) 電気化学セ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気化学セル
JP4793529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JPH0687140B2 (ja) ロ−ル状感光材料包装体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