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6314U - 操控附件和开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操控附件和开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6314U
CN219286314U CN202220536649.5U CN202220536649U CN219286314U CN 219286314 U CN219286314 U CN 219286314U CN 202220536649 U CN202220536649 U CN 202220536649U CN 219286314 U CN219286314 U CN 2192863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r
housing
accessory
locking member
hand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3664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蔚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neider Electric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chneider Electric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neider Electric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Schneider Electric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3664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63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63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63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操控附件和开关设备。操控附件包括壳体(40)和操控和锁定组件。滑动件(10)可滑动地设置在壳体(40)中并且适于在顺次布置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处,操控附件以自动模式操作,在第二位置处,操控附件以手动模式操作,在第三位置处,操控附件处于维护模式;其中在滑动件(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锁定件(20)被保持在壳体(40)内,在滑动件(10)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时,滑动件(10)作用于锁定件(20),以使得锁定件(20)能够至少部分地从壳体(40)突出操控附件能够实现操控附件的自动模式、手动模式以及维护模式一体化,显著提高了用户使用友好性。

Description

操控附件和开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一种开关设备领域,特别涉及操控附件。
背景技术
诸如断路器等开关设备通常设置有远程操控附件(RCA)。远程操控附件可与开关设备联动地设置,以为开关设备远程控制以及现场手动控制。此外,在开关设备处于维护状态时,需要锁定远程操控附件以避免用户对远程操控附件的误操作。然而,传统的远程操控附件存在结构复杂且用户使用友好性差等问题。期望能够简化远程操控附件的结构并且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控附件和开关设备,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潜在的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操控附件。操控附件包括:壳体;以及操控和锁定组件,被布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包括滑动件和被所述滑动件承载的锁定件,其中所述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适于在顺次布置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操控附件以自动模式操作,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操控附件以手动模式操作,在所述第三位置处,所述操控附件处于维护模式;其中在所述滑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锁定件被保持在所述壳体内,在所述滑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滑动件作用于所述锁定件,以使得所述锁定件能够至少部分地从所述壳体突出。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操控附件,通过提供操控和锁定组件,可以方便地实现操控附件的自动模式、手动模式以及维护模式一体化,显著提高了用户的使用友好性。此外,通过滑动件对锁定件的约束,而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实现滑动件和锁定件的联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定件被形状配合地保持在所述壳体中并且能够响应于所述滑动件的滑动而发生旋转和平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定件与所述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所述锁定件包括长形槽,所述滑动件包括轴,所述轴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长形滑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开口,所述锁定件包括一体的环形的锁环,在所述滑动件在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锁环从所述第一开口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定件相对于所述壳体倾斜地布置,其中所述滑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轴在所述长形槽中移动,在所述滑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三位置移动时,所述轴推动所述锁定件在突出方向上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被弹簧偏置,其中所述弹簧的一端被固定至所述轴,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被固定至所述锁定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沿着所述第二开口的方向设置的第一导向部,其中所述第一导向部形成所述锁环的运动路径中,以促进所述锁环在突出方向上的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适于引导所述锁定件的运动的第二导向部,其中所述第二导向部包括在从所述第二位置朝向所述第三位置的方向上逐渐升高的斜坡,以在所述滑动件在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移动时促进所述锁定件在突出方向上的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部还包括V形导向部,所述V 形导向部提供相对于所述突出方向凹陷的凹部,以经由所述凹部降低所述锁定件的在所述突出方向上的突出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在面向所述壳体的一侧包括操控柄,所述壳体包括第二开口,所述操控柄从所述第二开口突出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还包括从所述主体部延伸的锁定部,其中所述锁定部适于在所述第三位置处与所述操控附件的操控手柄接合,以阻止所述操控附件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还包括低部和高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低部与设置在所述操控附件中的微动开关的位置对准以使得所述滑动件不按压所述微动开关,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高部与所述微动开关的位置对准以使得经由所述高部按压所述微动开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或所述壳体在与所述操作位置对应的部位处包括卡位部,经由所述卡位部增加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壳体在所述操作位置处的移动阻力。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开关设备。开关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包括主轴,适于旋转以驱动动触头移动以将所述开关设备配置为ON/OFF状态;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操控附件,适于附接至所述设备主体,以控制所述主轴的移动。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操控附件的整体示意图。
图2示出的操控附件的第一操作状态的示意图,其中操控柄处于与自动模式对应的第一位置。
图3示出的操控附件的第二操作状态的示意图,其中操控柄处于与手动模式对应的第二位置。
图4示出的操控附件的第三操作状态的示意图,其中操控柄处于与维修模式对应的第三位置。
图5是示出操控附件的内部部件的操控附件的剖视图,其中操控附件处于第一操作状态。
图6是示出操控附件的内部部件的操控附件的剖视图,其中操控附件处于第二操作状态。
图7是示出操控附件的内部部件的操控附件的剖视图,其中操控附件处于第三操作状态。
图8示出滑动件的从第一侧观察的立体示意图。
图9示出滑动件的从第二侧观察的立体示意图。
图10示出滑动件与控制器作用的俯视视角的图,其中为了便于观察去除了滑动件的与壳体接触的部分。
图11示出锁定件的第一侧观察的立体示意图。
图12示出锁定件的第二侧观察的立体示意图。
在各个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表示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除非特别申明,术语“或”表示“和/或”。术语“基于”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示例实施例”和“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示例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放置或者位置关系的词汇均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的原理,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传统的操控附件操作状态的切换和维修锁定功能是由两个独立装置实现的,两个装置彼此独立地操作;但是,为了实现维护功能,两个独立装置之间有存结构关联性。这将意味着用户在操作和使用中需要同时了解两个装置的关系并且必须按照预定的方式操作各个装置,才能实现预期的操作效果。这将对用户的使用很不友好。需要用户同时了解两个装置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分别操作两个装置,这会导致使用麻烦。此外,两个装置之间匹配的尺寸链比较长,这也对设备的安装和尺寸有特定要求,增加设备的成本。
针对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操控附件,通过一个组件来集成传统需要两个独立装置来实现的功能。换言之,通过操控和锁定组件这样的一个组件来实现操控附件多个操作状态以及维修锁定功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操控附件100。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操控附件100的整体视图。如图 1所示,操控附件100可包括壳体40和联轴器45,操控附件100可被安装至设备主体。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主体可包括主轴。主轴适于旋转以驱动动触头移动以将开关设备配置为ON/OFF状态。联轴器45可设备主体的主轴联接在一起,以控制主轴的移动;进而控制设备主体的操控状态。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壳体40可包括第一开口42和第二开口44,操控附件100可包括操控和锁定组件。操控和锁定组件的操控柄12 可从第一开口42突出地设置。用户可移动操控柄12(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上下移动操控柄)来切换操控附件100的不同操作状态。操控和锁定组件的锁定件20可根据不同的操作位置而选择性地从第二开口 44突出。在锁定件20从第二开口44突出的状态下,用户可以用附加件锁定在锁定件20上;进而阻止用户对操控附件100的任何操作,以确保操控附件100在维护状态下的安全性。
考虑到本公开的重点在于操控附件100,图中未示出设备主体部分。联轴器45可被实现为各种形式,只要能够实现操控附件100和设备主体的联动耦合即可。在一些实施例中,操控附件100可以通过手柄联动或联动轴操控多种开关设备的导通和断开。开关设备非限制性示例例如包括断路器、负荷开关、带漏电或灭弧的保护开关以及附带一种或多种保护的开关等各类开关装置。
图2-图4分别示出操控附件100的不同操作状态的示意图。
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滑动件10的操控柄12处于第一开口42 的上端;锁定件20的锁环22被收纳在第二开口44中。图示的状态可与操控附件100的自动模式对应。在自动模式下,操控附件100的控制器可执行针对开关设备的自动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操控附件100可与外部通信设备进行近程或远程通信以接收控制指令。控制器响应于所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控制与联轴器45相连的主轴,以进而驱动开关设备中的动触头移动,以移动至ON/OFF位置。
在图3所示的状态下,操控柄12处于第一开口42的中间位置;锁定件20的锁环22被收纳在第二开口44中。图示的状态可与操控附件100的手动模式对应。在手动模式下,操控附件100的控制器不能根据向控制器发出的遥控指令而进行相应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参考图10,操控附件100可包括电路板形式的控制器60,控制器60可包括开关62。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62 可包括微动开关。可通过移动滑动件10而使得滑动件10选择性地按压开关62。例如,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开关62被滑动件10按压以使得控制器能够以自动模式操作;而在图3所示的状态下,开关62 不被滑动件10按压,使得控制器无法以自动模式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操控附件100可允许用户手动地旋转操控手柄70,以改变开关设备的开关状态。值得说明的是,图示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其他实施例中,开关62可以其他方式实现控制器80的模式切换。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关62被滑动件10按压以使得控制器以自动模式操作;开关62不被滑动件10按压以使得控制器不以自动模式操作。
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操控柄12处于第一开口42的下端位置;锁定件20的锁环22从第二开口44中突出。图示的状态可与操控附件100的维修模式对应。在维修模式下,操控附件100不允许用户手动地旋转操控手柄70。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锁环22从第二开口44 中突出,用户可以视觉地直接判断出操控附件100处于维护模式。锁环22可为环形的结构,以允许用户利用其它附加的锁具来锁定锁环,以防止用户强力操作操控附件100,而造成操控附件100的损坏。值得说明的是,上述操控柄12相对于第一开口的位置仅仅是示例性的;操控柄12可位于其它适当的位置。
下面结合图5-图7详细说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操控附件100的具体结构。
图5是示出操控附件100与图2所示的位置对应的剖视图,其中操控附件100以自动模式操作。如图5所示,操控附件100包括壳体 40和操控和锁定组件。操控和锁定组件被布置在壳体40中。操控和锁定组件包括滑动件10和适于与滑动件10相互作用的锁定件20。
如图5所示,在滑动件10处于第一位置处时(即操控附件100 以自动模式操作),锁定件20被保持在壳体40内,而无法从壳体突出。在滑动件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通过滑动件10 和锁定件20的相互作用,以使得锁定件20能够至少部分地从壳体40突出。
图6是示出操控附件100的与图3所示的位置对应的剖视图。在用户从图2的位置向下移动滑动件10时,滑动件10从图5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图6所示的位置。如图6所示,在滑动件10处于第二位置处时(即操控附件100以手动模式操作),尽管锁定件20相对于图5 所示的状态发生一定量的水平移动和顺时针旋转,但是锁定件仍然20 被保持在壳体40内,无法从壳体突出。
在滑动件10从图5所示的状态水平向左移动(在图5所示的视图中)至图6所示状态的过程中,滑动件10断开操控附件100的控制器的回路。因此,操控附件100的控制器无法接收指令以控制开关设备。尽管如此,用户可以通过旋转操控手柄70,操控手柄70的旋转驱动相应的齿轮机构旋转,进而驱动联轴器45旋转,由此改变开关设备的开关状态。在该状态下,操控附件100允许以手动模式操作开关设备。
图7是示出操控附件100的与图4所示的位置对应的剖视图。在用户从图3的位置继续向下移动滑动件10时,滑动件10从图6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图7所示的位置。如图7所示,随着滑动件10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处时(即操控附件100处于维护模式),在滑动件10的推动作用下,锁定件20的水平平动分量减少,而旋转分量增大,锁定件20的旋转分量提供了锁定件20从第二开口44突出运动量。由此,在滑动件10处于第三位置处时(即操控附件100处于维护模式),锁定件20的锁环22从壳体40的第二开口44突出。
在图7所示的状态下,滑动件10能够将操控附件100的操控手柄70或与操控手柄相关联的传动件78锁定,以阻止用户手动地操作操控手柄70。同时,锁定件20的锁环22从壳体40突出。锁环22 可包括环形形状,用户可用闩锁通过环形体而锁定锁环22。由此,可阻止用户操作操控附件100,确保维护模式的安全性。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操控附件100,操控附件100的手动和自动切换功能以及维护锁定功能合成为一体化设计,而且滑动件10移动至维护位置时锁环会自动跳出,由此降低了操控附件100的操控复杂性,并且便于用户使用。
图8-图9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滑动件10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如图8-图9所示,滑动件10可包括一体成型的主体部15。主体部15 在面向壳体40的一侧包括操控柄12。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件10可包括推动部16。在一些实施例中,推动部16可包括轴162。通过轴162来推动锁定件,进而使得在操控附件100在第三位置时,锁定件20的锁环22能够从壳体40的第二开口44突出。值得说明的是,图示的轴162被示出为圆柱形,这仅仅示例性的,轴162可以实现为任何适合的其他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件10还可包括从主体部15延伸的锁定部 18,其中在滑动件10的第三位置处,锁定部18适于与操控附件的操控手柄70接合,以阻止操控附件的操作。操控手柄70或者操控手柄的传动件78可包括适于与锁定部18匹配的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部18可形成为突起的形状,而操控手柄或者操控手柄的传动件可包括插槽,通过锁定部18和插槽的配合阻止操控手柄70的旋转。值得说明的是,锁定部18可形成为任何其他适合的形状。值得说明的是,尽管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主体部15和锁定部18一体成型,这仅仅是示例性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主体部15和锁定部18可以为分立部件并且装配在一起。
图9和图10分别示出了主体部15的结构细节以及可由主体部15 的移动来切换开关状态的控制器60的作用原理图。如图所示,控制器60可包括开关62。在滑动件10移动的同时,可通过滑动件10的主体部15来操作开关实现操控开关的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的切换。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15还可包括切换部。下面以微动开关作为开关62的示例来说明操控开关的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的切换示例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15可包括高部和低部。在滑动件10的第一位置处(即操控附件100处于自动模式下),低部152与设置在操控附件100中的微动开关62的位置对准以使得滑动件10不按压微动开关62。由此,操控附件100以自动模式操作。在滑动件10的第二位置处(即操控附件100处于手动模式下),台阶的高部154与微动开关62的位置对准以使得经由高部154按压微动开关62。在一些实施例中,微动开关62被按压而不能执行操控附件100的自动控制功能。由此,操控附件100可以自动模式操作,以能够接受外部遥控指令。值得说明的是,微动开关62可以其他方式操作,例如开关62 被按压以实施操控附件100的自动控制功能,不按压而不执行自动控制功能。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低部152和高部154之间还可包括过渡部 156,以促进与微动开关的平滑作用。低部152的尺寸例如可与开关 62的尺寸对应的布置。低部152和高部154之间的距离可被选择成与滑动件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对应。高部154可选择成尺寸较大以确保在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的运动过程持续对开关62的压制作用。
图11和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锁定件20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锁定件20可包括锁环22和用于支撑锁环22的基部24,锁环22能够从第二开口44突出。在操控开关处于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下,锁环22被限制在壳体40中而不从第二开口44突出。在操控开关处于维护模式下,锁环20能够从第二开口44中突出。结合图5- 图7所示的视图,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锁定件20的结构和工作方式将变得清楚。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件20被形状配合地保持在壳体40中并且能够响应于滑动件10的滑动而发生旋转和平动。锁定件20例如可通过锁环22和基部24而形成为与壳体40形状配合,而同时允许在滑动件10水平运动(参见图5-图7所示的方向)的同时而能够相对于壳体发生旋转,并且经由锁定件20的旋转来控制锁定件20从第二开口44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件20与滑动件10可滑动地设置。通过利用锁定件20和滑动件10的可滑动设置,最大程度地减小伴随滑动件 10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运动期间锁定件20的水平移动量。即,尽可能地减小由于滑动件10的水平运动而对锁定件20在壳体40内的姿态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锁定件20可包括长形槽28,滑动件10包括轴162,轴162可滑动地设置在长形滑槽中。由此,在滑动件10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运动期间,滑动件10将首先在滑槽内移动而不是直接推动锁定件20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件10可通过相对于锁定件20弹性偏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柔性地控制施加至锁定件20的力的大小。在一些实施例中,弹簧50的一端被固定至滑动件的轴162,弹簧的另一端被固定至锁定件20。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件20可包括轴形式的弹簧附接部26。值得说明的是,弹簧50可采用任何其他的形式,并且可在锁定件和滑动件上设置相应的附接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5-图7所示,锁定件20相对于壳体40 倾斜地布置。滑动件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伴随着滑动件的移动,滑动件10上一体设置的轴162在长形槽28中移动。轴162的水平移动将会在长形槽28中提供水平力分量。在该水平力分量的作用下,锁定件20将发生旋转。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弹簧50可处于拉伸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一步优化滑动件和锁定件的之间的力传递关系,以优化在滑动件10的运动过程中锁定件20的姿态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锁定件20在壳体内的姿态控制,结合图5-图7所示,壳体40可包括适于引导所述锁定件10的运动的第二导向部46。第二导向部46可包括在从第二位置朝向第三位置的方向上逐渐升高的斜坡。经由斜坡可有利于引导锁定件20的旋转幅度,特别地,在滑动件10在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移动时促进锁定件20在突出方向上的旋转。即,促进锁定件20朝向第二开口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5-图7所示,第二导向部46还包括V 形导向部,V形导向部提供相对于突出方向凹陷的凹部。经由凹部可降低锁定件在被滑动件10移动时,防止锁定件朝向突出方向突出。值得说明的是,图示的第一导向部47的形状仅仅是示例性的。第二导向部46可以实现为其他适于锁定件10的姿态控制的形状。相应地,锁定件20的基部24可形成为圆滑的形状,例如具有弧形、抛物线形或弓形轮廓。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5-图7所示,壳体40还可包括沿着第二开口44的方向设置的第一导向部47。第一导向部47可提供锁定件 20沿着第二开口44的方向上的引导。第一导向部47由此设置在在锁环22的运动路径中,通过第一引导部47可促进锁环22在突出方向上的旋转。值得说明的是,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部47形成为第二开口44处的凸缘的形状,这仅仅是示例性的,第一导向部47 可以实现为其他适于锁定件10的姿态控制的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7所示,滑动件10和壳体40在与操作位置对应的部位处包括彼此接合的卡位部19、59。经由卡位部增加滑动件10相对于壳体40在操作位置处的移动阻力。卡位部可形成为各种结构。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卡位部被形成为突起和凹槽的形状。应当理解的是,这仅仅是示例性的。卡位部的布置方式和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便于将滑动件10相对于壳体40保持在预定操作位置并且当用户推动滑动件10时方便地移动即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操控附件,在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下,通过锁定件与壳体的形状耦合,锁定件能够被保持在壳体内;操控附件在从手动模式切换至维护模式时,滑动件的水平移动将推动锁定件旋转,经由锁定件的旋转运动,锁定件的锁环从壳体突出。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应当理解为要求这样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或者要求所有图示的操作应被执行以取得期望的结果。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现中。相反地,在单个实现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现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4)

1.一种操控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40);以及
操控和锁定组件,被布置在所述壳体(40)中并且包括滑动件(10)和被所述滑动件(10)承载的锁定件(20),
其中所述滑动件(1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40)中并且适于在顺次布置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操控附件以自动模式操作,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操控附件以手动模式操作,在所述第三位置处,所述操控附件处于维护模式;
其中在所述滑动件(10)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锁定件(20)被保持在所述壳体(40)内,在所述滑动件(10)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滑动件(10)作用于所述锁定件(20),以使得所述锁定件(20)能够至少部分地从所述壳体(40)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控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20)被形状配合地保持在所述壳体(40)中并且能够响应于所述滑动件(10)的滑动而发生旋转和平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控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20)与所述滑动件(10)可滑动地设置,所述锁定件(20)包括长形槽(28),所述滑动件(10)包括轴(162),所述轴(162)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长形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控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0)包括第二开口(44),所述锁定件(20)包括一体的环形的锁环(22),在所述滑动件(10)在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锁环(22)从所述第二开口(44)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控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20)相对于所述壳体(40)倾斜地布置,其中所述滑动件(10)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轴在所述长形槽(28)中移动,在所述滑动件(10)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三位置移动时,所述轴推动所述锁定件(20)在突出方向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控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162)被弹簧(50)偏置,其中所述弹簧(50)的一端被固定至所述轴(162),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被固定至所述锁定件(20)。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操控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0)包括沿着所述第二开口的方向设置的第一导向部(47),其中所述第一导向部(47)形成在所述锁环(22)的运动路径中,以促进所述锁环(22)在突出方向上的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操控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0)包括适于引导所述锁定件的运动的第二导向部(46),其中所述第二导向部(46)包括在从所述第二位置朝向所述第三位置的方向上逐渐升高的斜坡,以在所述滑动件(10)在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移动时促进所述锁定件(20)在突出方向上的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控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部还包括V形导向部,所述V形导向部提供相对于所述突出方向凹陷的凹部,以经由所述凹部降低所述锁定件的在所述突出方向上的突出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6和9中任一项所述的操控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10)包括主体部(15),所述主体部(15)在面向所述壳体(40)的一侧包括操控柄(12),所述壳体(40)包括第一开口(42),所述操控柄(12)从所述第一开口(42)突出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操控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10)还包括从所述主体部(15)延伸的锁定部(18),其中所述锁定部(18)适于在所述第三位置处与所述操控附件的操控手柄接合,以阻止所述操控附件的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操控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5)还包括低部(152)和高部(154),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低部(152)与设置在所述操控附件中的微动开关(62)的位置对准以使得所述滑动件(10)不按压所述微动开关(62),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高部(154)与所述微动开关(62)的位置对准以使得经由所述高部(154)按压所述微动开关(62)。
13.根据权利要求1-6、9、11和12中任一项所述的操控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10)或所述壳体(40)在与操作位置对应的部位处包括卡位部,经由所述卡位部增加所述滑动件(10)相对于所述壳体(40)在所述操作位置处的移动阻力。
14.一种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主体,包括主轴,适于旋转以驱动动触头移动以将所述开关设备配置为ON/OFF状态;
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操控附件(100),适于附接至所述设备主体,以控制所述主轴的移动。
CN202220536649.5U 2022-03-11 2022-03-11 操控附件和开关设备 Active CN2192863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36649.5U CN219286314U (zh) 2022-03-11 2022-03-11 操控附件和开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36649.5U CN219286314U (zh) 2022-03-11 2022-03-11 操控附件和开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6314U true CN219286314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21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36649.5U Active CN219286314U (zh) 2022-03-11 2022-03-11 操控附件和开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63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58593A (zh) * 2024-01-10 2024-02-13 深圳曼顿科技有限公司 断路器电动操作装置锁定结构及断路器电动操作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58593A (zh) * 2024-01-10 2024-02-13 深圳曼顿科技有限公司 断路器电动操作装置锁定结构及断路器电动操作装置
CN117558593B (zh) * 2024-01-10 2024-03-15 深圳曼顿科技有限公司 断路器电动操作装置锁定结构及断路器电动操作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27837B2 (en) Electro-mechanical lock assembly
US6637783B2 (en)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of vehicle lock apparatus
US20020060461A1 (en) System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sliding door
CN219286314U (zh) 操控附件和开关设备
JP2002147089A (ja) スライドドアのロックコントローラ
CN101802949A (zh) 负载断路开关
EP1213739B1 (en) Electrically operating apparatus for circuit breaker
CA2133122A1 (en) Switch operator and interlock mechanism
KR20010039835A (ko) 스위치 장치
JP5298613B2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CN216818125U (zh) 操控附件和开关设备
CN217086502U (zh) 操控附件和开关设备
CN108878227B (zh) 具有自动分合闸功能的新型断路器
EP2176874B1 (en) A switch
US5380964A (en) Switch assembly
GB2249368A (en) Safety device for a domestic appliance
JPH11245680A (ja) シフトレバー装置
US4994636A (en) Electrical control device
CN220171945U (zh) 电源模组及电气设备
CN113972109A (zh) 一种离合传动组件及断路器
WO1995015000A1 (en) Multiple position manual switch
CN115966936B (zh) 用于电气连接单元的安装元件
CN114649154B (zh) 开关机构以及电动工具
CN218676850U (zh) 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挂锁结构和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N219436494U (zh) 用于开关柜的抽屉和开关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