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6298U - 继电器组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6298U
CN219286298U CN202320112984.7U CN202320112984U CN219286298U CN 219286298 U CN219286298 U CN 219286298U CN 202320112984 U CN202320112984 U CN 202320112984U CN 219286298 U CN219286298 U CN 2192862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relay
iron core
contact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1298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壇博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rod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rod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rod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rod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1298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62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62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62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继电器组,包括基座、中继板和间隔安装于基座的两个继电器,继电器包括电磁组件、连接杆、弹性复位件和可往复移动地安装于基座的可动座:可动座上设置有三极动触点,基座还设置有主端子,主端子对应动触点设置有第一静触点,中继板对应动触点设置有第二静触点;电磁组件包括磁吸件和动铁芯;连接杆转动地安装于基座,连接杆的一端与动铁芯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可动座连接。该继电器组能够根据电磁组件的磁吸件有无通电,可以进行单组的开闭或双组的同时开闭,且可通过中继板检测主端子之间的导通,方便检修,并且采用的继电器数量减少,减少了安装面积和占用的空间,并且提升了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继电器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逆变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组。
背景技术
现行高压大电流的三相串型光伏逆变器,在逆变器和电力线之间,一相串联2台1极型继电器,三相共使用6台1极型继电器。各相上串联2台的目的是假设即使1台的触点发生粘接不能分断,另1台继电器的触点执行断路操作使电路安全断开。这样,就会需要使用6台1极继电器,继电器在印制板上的安装面积大,占用空间大,影响逆变器的整体布局,并且安装需要的时间增大,降低了安装效率。并且,现有的继电器无法检测主端子之间的通断,不方便检修。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继电器组,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继电器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继电器组安装面积大、占用空间大、安装效率低且不方便检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继电器组,包括基座、中继板和间隔安装于所述基座的两个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
可往复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可动座,所述可动座上设置有三极动触点,所述基座还设置有主端子,所述主端子对应所述动触点设置有第一静触点,所述中继板对应所述动触点设置有第二静触点;
电磁组件,所述电磁组件包括磁吸件和动铁芯,所述磁吸件用于吸引所述动铁芯朝向所述磁吸件运动;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动铁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可动座连接,以当所述动铁芯朝向所述磁吸件移动时,所述连接杆驱动所述可动座移动,以使得所述动触点分别与所述第一静触点和第二静触点电连接;
弹性复位件,以当所述线圈断电时,驱动所述可动座回复到初始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磁吸件包括轭铁、静铁芯和围绕所述静铁芯的线圈,所述静铁芯和所述线圈均设置于所述轭铁内,以当所述线圈通电时,所述动铁芯朝向所述静铁芯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动触点包括第一动触点和第二动触点,所述第一动触点用于与所述第一静触点电连接,所述第二动触点用于与所述第二静触点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继电器对应设置有三个主端子,三个所述主端子沿所述可动座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主端子上设置有一所述第一静触点,每一所述第一静触点分别对应三个所述第一动触点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中继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中继板沿所述可动座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中继板设置于两个可动座之间,每一所述中继板上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静触点,两个所述第二静触点分别与两个所述可动座上的第二动触点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组还包括外壳,所述可动座包括可动杆和间隔安装于所述可动杆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所述动触点,所述复位弹性件包括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可动座的顶部,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抵接;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抵接,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可动杆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轭铁形成有开口,所述动铁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开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动铁芯和所述静铁芯均由多块片状铁芯叠设形成,或,所述动铁芯和所述静铁芯均为圆柱形铁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通过销轴分别与所述动铁芯和所述可动座连接,以使得所述连接杆能够相对所述动铁芯和所述可动座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包括连接段和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段两端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形成有所述连接孔,所述连接段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可动座和所述动铁芯均形成有凹槽或贯穿孔,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形成有骨形凸起,两个所述骨形凸起分别与所述凹槽或贯穿孔卡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中继板部分伸出所述基座设置。
上述方案中,继电器组包括基座、中继板和间隔安装于所述基座的两个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电磁组件、连接杆、弹性复位件和可往复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可动座:所述可动座上设置有三极动触点,所述基座还设置有主端子,所述主端子对应所述动触点设置有第一静触点,所述中继板对应所述动触点设置有第二静触点;所述电磁组件包括磁吸件和动铁芯,磁吸件用于吸引动铁芯朝向磁吸件运动;连接杆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动铁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可动座连接,以当所述动铁芯朝向所述磁吸件移动时,所述连接杆驱动所述可动座移动,以使得所述动触点分别与所述第一静触点和第二静触点电连接;以当所述线圈断电时,驱动所述可动座回复到初始位置。
具体地,电磁组件的磁吸件通电后能够产生电磁力吸引动铁芯朝向磁吸件移动,由于连接杆的一端与动铁芯连接,连接杆的中部位置安装于基座,因此会通过动铁芯驱动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进而通过安装点的作用(类似跷跷板)使得连接杆的另一端也随之转动。连接杆的转动驱动可动座沿竖直方向移动,可动座上设置有三极动触点,即表示在可动座上间隔设置有三组动触点,基座上对应每一组动触点均设置有一个主端子,主端子用于与外界负载或电路板连接,主端子上设置有与动触点电连接的第一静触点,中继板上设置有与动触点电连接的第二静触点,当电磁组件通电时,通过连接杆驱动可动座向上移动,使得可动座上的动触点分别且同时与第一静触点和第二静触点电连接,电回路导通,且弹性复位件产生形变储存能量。当线圈断电时,动铁芯与磁吸件之间的磁吸力消失,可动座在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位置,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和第二静触点断开,电回路断开,不再给主端子供电。该实用新型继电器组包括两个继电器,每一继电器的可动座上设置有三极动触点,每一继电器对应设置有三个主端子,两个继电器对应设置有六个主端子,通过中继板的连接形成电回路。
该实用新型能够根据电磁组件的磁吸件有无通电,可以进行单组的开闭或双组的同时开闭,且可通过中继板检测主端子之间的导通,方便检修,并且采用两个3极继电器串联的方式,代替了现有技术中采用6个I极继电器的技术方案,采用的继电器数量减少,减少了安装面积和占用的空间,并且提升了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继电器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继电器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继电器组的可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继电器组的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继电器组的另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继电器组的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动铁芯和静铁芯由片状铁芯叠设形成);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继电器组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动铁芯和静铁芯为圆柱形成);
图8为图5在A处的放大图。
标号说明:
100、继电器组;1、继电器;2、可动座;21、可动杆;211、横板;212、竖杆;22、连接板;23、第一动触点;24、第二动触点;3、主端子;31、第一静触点;32、端脚;4、中继板;41、第二静触点;5、动铁芯;6、静铁芯;7、轭铁;8、线圈;9、连接杆;91、连接段;92、连接端;921、连接孔;10、连接端子;11、第一压缩弹簧;12、第二压缩弹簧;14、销轴;15、绝缘板;16、基座;17、线圈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并且,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1~图7,继电器组100包括基座16、中继板4和间隔安装于基座16的两个继电器1,继电器1包括:
可往复移动地安装于基座16的可动座2,可动座2上设置有三极动触点,基座16还设置有主端子3,主端子3对应动触点设置有第一静触点31,中继板4对应动触点设置有第二静触点41;
电磁组件,电磁组件包括磁吸件和动铁芯5,磁吸件用于吸引动铁芯5朝向磁吸件运动;
连接杆9,连接杆9可转动地安装于基座16,连接杆9的一端与动铁芯5连接,连接杆9的另一端与可动座2连接,以当动铁芯5朝向磁吸件移动时,连接杆9驱动可动座2移动,以使得动触点分别与第一静触点31和第二静触点41电连接;具体地,基座可以包括外壳和线圈架17,连接杆可以转动地安装于基座的外壳上,也可以转动地安装于线圈架17上。
弹性复位件,以当线圈8断电时,驱动可动座2回复到初始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电磁组件的磁吸件是固定安装的,当磁吸件通电时,产生电磁力吸引动铁芯5朝向磁吸件移动,由于连接杆9的一端与动铁芯5连接,连接杆9的中部位置可转动地安装于基座16,因此会通过动铁芯5驱动连接杆9的一端转动,进而使得连接杆9的另一端也随之转动。连接杆9的转动驱动可动座2沿竖直方向移动,可动座2上设置有三极动触点,即表示在可动座2上间隔设置有三组动触点,基座16上对应每一组动触点均设置有一个主端子3,主端子3用于与外界负载或电路板连接,主端子3上设置有与动触点电连接的第一静触点31,中继板4上设置有与动触点电连接的第二静触点41,当线圈8通电时,通过连接杆9驱动可动座2向上移动,使得可动座2上的动触点分别且同时与第一静触点31和第二静触点41电连接,电回路导通,且弹性复位件产生形变储存能量。当磁吸件断电时,动铁芯5与磁吸件之间的磁吸力消失,可动座2在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位置,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31和第二静触点41断开,电回路断开,不再给主端子3供电。该实施例继电器组100包括两个继电器1,每一继电器1的可动座2上设置有三极动触点,每一继电器1对应设置有三个主端子3,两个继电器1对应设置有六个主端子3,通过中继板4的连接形成电回路,该实施例能够根据电磁组件的各线圈有无通电,可以进行单组的开闭或双组的同时开闭,且可通过中继板4检测主端子3之间的导通,方便检修,并且采用两个3极继电器1串联的方式,代替了现有技术中采用6个I极继电器1的技术方案,采用的继电器1数量减少,减少了安装面积和占用的空间,并且提升了安装效率。本设计的继电器组可减少50%以上的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磁吸件包括轭铁7、静铁芯6和围绕静铁芯6的线圈8,静铁芯6和线圈8均设置于轭铁7内,以当线圈8通电时,动铁芯朝向静铁芯6移动。具体地,轭铁7安装于基座16上,静铁芯6和线圈8设置于轭铁7的容纳腔内,静铁芯6是固定安装的,前述给磁吸件通电是给磁吸件的线圈8通电,当线圈8通电时,将设置于线圈8内的静铁芯6磁化,产生磁吸力吸引动铁芯5朝向静铁芯运动,并通过连接杆9驱动可动座2向上移动,使得可动座2上的动触点分别且同时与第一静触点31和第二静触点41电连接,电回路导通,且弹性复位件产生形变储存能量。当线圈断电时,静铁芯消磁,动铁芯5与静铁芯之间的磁吸力消失,可动座2在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位置,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31和第二静触点41断开,电回路断开,不再给主端子3供电。
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磁吸件可以包括轭铁7和线圈8,轭铁7是一个固定构件,该实施例可以取消静铁芯6,在线圈8通电后将轭铁磁化产生磁吸力吸引动铁芯5朝向轭铁7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中继板4部分伸出基座16设置。中继板4可以由散热材料制成,将中继板4伸出基座16设置可以起到散热作用。现有技术中两台1极型(2端子)继电器串联连接时,继电器之间的中间端子部散热差,温升高,由于印制板的耐热限制需要另外设计散热结构。该实施例取消了中间端子,通过中继板4设计成伸出基座16一部分进行散热。
在一实施例中,动触点包括第一动触点23和第二动触点24,第一动触点23用于与第一静触点31电连接,第二动触点24用于与第二静触点41电连接。具体地,可动座2包括可动杆21和间隔安装于可动杆21上的连接板22,连接板22的数量为三个,每一连接板2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动触点23和第二动触点24,第一动触点23靠近第一静触点31设置,第二动触点24对应所述第二静触点41设置,中继板4的数量为三个,三个中继板4沿可动座2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且中继板4设置于两个可动座2之间,每一中继板4上均设置有两个第二静触点41,两个第二静触点41分别与两个可动座2上的第二动触点24电连接。每一继电器1对应设置有三个主端子3,三个主端子3沿可动座2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每一主端子3上设置有一第一静触点31,每一第一静触点31分别对应三个第一动触点23设置。这样两个继电器1对应设置有6个主端子3,三个中继板4设置于两个可动座2之间,6个主端子3分别设置于基座16两侧。主端子3可以为L形设置,主端子3L形的一边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动触点23,主端子3L形的另一边伸出基座16设置,用于与外部负载或电路板连接。参照图2,还可以在L的另一边的端部设置三个端脚32,用于散热或检测。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和图5,继电器组100还包括外壳,可动座2包括可动杆21和间隔安装于可动杆21上的连接板22,连接板22上设置有动触点,复位弹性件包括第一压缩弹簧11和第二压缩弹簧12,第一压缩弹簧11的一端连接于可动座2的顶部,第一压缩弹簧11的另一端与外壳抵接;第二压缩弹簧12的一端与连接板22抵接,第二压缩弹簧12的另一端与可动杆21抵接。当线圈8通电时,连接杆9驱动可动座2上升,此时,第一压缩弹簧11与外壳抵接压缩存储弹性势能,可动杆21与连接板22均上升,当连接板22的动触点碰到第一静触点31或第二静触点41后停止上升,可动杆21则继续上升一小段行程,此时,第二压缩弹簧12在可动杆21与连接板22之间被压缩储存弹性势能,具体的,可动杆21可以包括相互垂直的多根竖杆212和多块横板211,横板211与连接板22平行设置,连接板22安装于竖杆212上,第二压缩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横板211和连接板22抵接。此时,由于线圈8仍然有电流通过,静铁芯6吸引住动铁芯5克服了第一压缩弹簧11和第二压缩弹簧12的回复力,动触点和第一静触点31、第二静触点41电导通。当线圈8断电时,静铁芯6与动铁芯5之间的电磁力消失,可动座2在第一压缩弹簧11和第二压缩弹簧12回复力的驱动下下降,连接板22上的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31和第二静触点41分离,对应继电器组100断开。
参照图4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轭铁7形成有开口,动铁芯5可移动的安装于开口。电磁组件还包括连接端子10,连接端子10的一端与线圈8连接,连接端子10的另一端伸出基座16用于与外界电路板或电源连接,用于给线圈8供电。具体地,轭铁7安装于基座16上,静铁芯6和线圈8设置于轭铁7的容纳腔内,动铁芯5可沿着轭铁7的开口移动,对应动铁芯5与静铁芯6相互靠近或分离。可动座2和轭铁7之间配置绝缘用的绝缘板15。
参照图6,在一实施例中,动铁芯5和静铁芯6均由多块片状铁芯叠设形成,或参照图7,动铁芯5和静铁芯6均为圆柱形铁芯。这里的动铁芯5和静铁芯6由多块贴片铆接在一起,或者动铁芯5和静铁芯6是一整根圆柱形铁芯。这里对动铁芯5和静铁芯6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参照图1、图2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连接杆9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孔921,连接杆9的两端通过销轴14分别与动铁芯5和可动座2连接。连接杆9的两端即为前述的连接杆9的一端和连接杆9的另一端,在连接杆9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孔921,在动铁芯5和可动座2的对应位置也设置有连接孔921,还包括两根销轴14,两根销轴14分别穿设一个连接孔921和一个连接孔921,将连接杆9的两端分别与可动座2和动铁芯5连接。当然,连接杆9的中间位置也可以设置连接孔921,连接杆9通过连接孔921与基座16连接。至于连接杆9的数量,每一继电器1可以包括两个连接杆9,两个连接杆9分别设置于动铁芯5和可动座2的两侧,设置两个连接杆9可以提高传动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杆9包括连接段91和分别设置于连接段91两端的连接端92,连接端92上形成有连接孔921,连接段91转动地安装于基座16。具体地,参照图8,连接段91可以是一根横杆,在横杆上设置有孔位,横杆通过孔位可转动地安装于基座16或者线圈架17上,孔位作为类似跷跷板的支点,使得两个连接端92可以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可动座2和动铁芯5均形成有凹槽或贯穿孔,连接杆9两端分别形成有骨形凸起,两个骨形凸起分别与凹槽或贯穿孔卡接。凹槽可以是球形凹槽,球形凹槽的开口小于球形凹槽的直径,这样当骨形凸起安装入球形凹槽内后,不容易从球形凹槽滑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继电器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中继板和间隔安装于所述基座的两个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
可往复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可动座,所述可动座上设置有三极动触点,所述基座还设置有主端子,所述主端子对应所述动触点设置有第一静触点,所述中继板对应所述动触点设置有第二静触点;
电磁组件,所述电磁组件包括磁吸件和动铁芯,所述磁吸件用于吸引所述动铁芯朝向所述磁吸件运动;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动铁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可动座连接,以当所述动铁芯朝向所述磁吸件移动时,所述连接杆驱动所述可动座移动,以使得所述动触点分别与所述第一静触点和第二静触点电连接;
弹性复位件,以当所述磁吸件断电时,驱动所述可动座回复到初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件包括轭铁、静铁芯和围绕所述静铁芯的线圈,所述静铁芯和所述线圈均设置于所述轭铁内,以当所述线圈通电时,所述动铁芯朝向所述静铁芯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点包括第一动触点和第二动触点,所述第一动触点用于与所述第一静触点电连接,所述第二动触点用于与所述第二静触点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继电器对应设置有三个主端子,三个所述主端子沿所述可动座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主端子上设置有一所述第一静触点,每一所述第一静触点分别对应三个所述第一动触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中继板沿所述可动座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中继板设置于两个可动座之间,每一所述中继板上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静触点,两个所述第二静触点分别与两个所述可动座上的第二动触点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组还包括外壳,所述可动座包括可动杆和间隔安装于所述可动杆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所述动触点,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可动座的顶部,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抵接;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抵接,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可动杆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形成有开口,所述动铁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芯和所述静铁芯均由多块片状铁芯叠设形成,或,所述动铁芯和所述静铁芯均为圆柱形铁芯。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通过销轴分别与所述动铁芯和所述可动座连接,以使得所述连接杆能够相对所述动铁芯和所述可动座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继电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连接段和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段两端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形成有所述连接孔,所述连接段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
11.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座和所述动铁芯均形成有凹槽或贯穿孔,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形成有骨形凸起,两个所述骨形凸起分别与所述凹槽或贯穿孔卡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板部分伸出所述基座设置。
CN202320112984.7U 2023-01-16 2023-01-16 继电器组 Active CN2192862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2984.7U CN219286298U (zh) 2023-01-16 2023-01-16 继电器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2984.7U CN219286298U (zh) 2023-01-16 2023-01-16 继电器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6298U true CN219286298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18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12984.7U Active CN219286298U (zh) 2023-01-16 2023-01-16 继电器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62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030458B1 (en) Direct current contactor and automobile
CN115172104B (zh) 一种桥式双断点接触器、断路器
CN108550503B (zh) 一种直流接触器
CN212136360U (zh) 400a一组常闭新型直流接触器
CN219286298U (zh) 继电器组
CN201332065Y (zh) 一种电力机车用交直流两用电磁接触器
CN219163272U (zh) 一种用于监测继电器触点状态的辅助触点结构
CN202259056U (zh) 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
CN112309777A (zh) 继电器臂端安装式关节机器人
CN107527772B (zh) 低压三相双稳态永磁空气开关
CN201927550U (zh) 换向接触器
CN201773759U (zh) 一种高压真空断路器
CN201622970U (zh) 交流真空接触器真空管固定改良结构
CN220914122U (zh) 一种继电器及车辆
CN221226128U (zh) 直流接触器和电气设备
CN205092194U (zh) 继电器
CN113113268B (zh) 大开距高耐受磁保持继电器
CN221176086U (zh) 一种集成分流器的铜排结构及接触器
CN220041728U (zh) 一种触点接触结构及具有其的低压电器
CN218887076U (zh) 一种高抗短路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2848221U (zh) 一种两相交流接触器
CN216671513U (zh) 用于拍合式继电器的触头组件和拍合式继电器
CN219497667U (zh) 一种继电器
CN219017537U (zh) 一种直流接触器
US20240312746A1 (en) Rel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